笔趣阁 www.xbqg.net,汉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很久很久以后,久到不知过了多少年,久到先零羌已经离开了河湟,一头扎进茫茫高原中,身边的牲畜只剩下不多的马和一路驯服的牦牛,羊则适应不了这高寒的气候陆续被宰杀死去。
他们生活的地域不再是肥沃的湟水河谷,也远离了熟悉的鲜水海、拉脊山,放目望去,皆是一片陌生的荒凉。远处是直耸云霄,像倒扣银碗一样的大雪山,先零羌只是过客,成群结队的藏羚羊、野牦牛和狼……才是这片高原的主人。
每当子孙受不了寒风和一年年迁徙的辛苦,问起先零为什么要离开丰饶的故乡,来到这苦寒之地时,已两鬓斑斑,成为最后一位大释比的犹非,就会为他们唱起一首史诗。
关于悲伤与苦楚。
关于凄凉与艰辛。
关于身世与创伤。
关于迁徒与希望。
诉说着祖先的英勇。
诉说着祖先的坚强。
“他们从旷野的湟水滩迁徒而来。”
“他们从莽莽的草原上迁徒而来。”
“他们与狡诈的魔兵刀光血溅!”
伴着羌笛声,围坐在干牛粪燃烧的篝火旁,犹非用歌谣告诉年轻人们,魔兵来自东方,自称为“汉”,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征服目光所及的整个世界,将所有羌人变成奴隶。
“魔兵居住在石头和土制的要塞里,有七八个人叠一起那么高。”
“魔兵的弓箭与众不同,射程是羌弓的两三倍远。”
“射出的箭有婴儿的手臂粗,能将人当场贯穿,再射死他背后的下一个人。”
“魔兵身上长着铁鳞片,羌人的刀剑豁了口砍都不破。”
“魔兵骑的不是马,而是老虎,羌人的战马吓得魂飞魄散。”
所以他们败了,他们逃了,逃得远远的,举族迁徙,向着西南前行,去投奔同样远徙的亲戚部落“发羌”,也寻找那传说中,在大雪山另一头温暖肥沃的河谷,岩下的天堂。
一路上,作为掌握部落记忆的释比,则要将过去经历的事编成歌,好告诉子孙,吸取两次战争的教训,永远不要再回东北方去,离汉人,离魔兵越远越好!
“虎是什么?”
部落里的年轻人没见过虎,离开了河湟后,在高原根本找不到这种动物,这儿的猛兽只有狼和岩石峭壁上形单影只的雪豹。
每当这时,老迈的犹非便会回忆起那场西霆塞外的大战,年轻时的自己与“魔兵”交战时的场景来,那面怎么也斩不落的护羌校尉大旆。
“是身上有黑黄花纹的猛兽……”
……
西霆障之战那一日,进攻南墙是犹非的任务,当他看到红石崖上的护羌校尉大旆和小月氏开始下山朝这边缓缓靠近时,不忧反喜。
城塞里的汉军,比羌人在金城郡几次攻城遇到的对手更难对付,连摸上城头都很困难,杨玉已改变了策略,决定以歼灭游弋在外的汉军、小月氏骑兵为主。
而犹非他们这四千余将脊背面向红石崖的羌人,便是诱饵。
这里不是那该死的冰河,而是羌人熟悉的河谷山地,地貌并不平坦,恰恰能发挥羌骑的长处。
“上马!”
和南方羌人远支建立的滇国一样,羌人的战马也有单边的上马踏绳,看上去好似单边马镫,这让他们上马速度快了不少。
四千羌骑调转马头,对准了来势汹汹的护羌校尉,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
按照羌人的习惯,他们不会和匈奴一般下马步射,或者更硬核的骑射,而是手持杉木杆的长矛,直接冲杀,谓之为“果于触突”,冰河一战,他们没来得及发挥就被冲垮,今日正是雪耻的好机会。
但双方还隔着老远,犹非就察觉到对方的不对劲,这怪异感来自汉军骑兵的战马,居然也披着甲胄:一整片的面帘随马脸成型,双眼开孔,任护羌的坐骑更在两耳间装饰缨饰,那红缨随着奔跑抖动,格外精神。
相较于春秋战国时一整块牛皮裹身的原始马甲,汉朝的马甲已先进了许多,鸡颈、当胸、身甲、搭后用长方形甲片连缀成,髹漆彩绘上了黑黄相间的花纹,五百余骑但凡有条件的... -->>
很久很久以后,久到不知过了多少年,久到先零羌已经离开了河湟,一头扎进茫茫高原中,身边的牲畜只剩下不多的马和一路驯服的牦牛,羊则适应不了这高寒的气候陆续被宰杀死去。
他们生活的地域不再是肥沃的湟水河谷,也远离了熟悉的鲜水海、拉脊山,放目望去,皆是一片陌生的荒凉。远处是直耸云霄,像倒扣银碗一样的大雪山,先零羌只是过客,成群结队的藏羚羊、野牦牛和狼……才是这片高原的主人。
每当子孙受不了寒风和一年年迁徙的辛苦,问起先零为什么要离开丰饶的故乡,来到这苦寒之地时,已两鬓斑斑,成为最后一位大释比的犹非,就会为他们唱起一首史诗。
关于悲伤与苦楚。
关于凄凉与艰辛。
关于身世与创伤。
关于迁徒与希望。
诉说着祖先的英勇。
诉说着祖先的坚强。
“他们从旷野的湟水滩迁徒而来。”
“他们从莽莽的草原上迁徒而来。”
“他们与狡诈的魔兵刀光血溅!”
伴着羌笛声,围坐在干牛粪燃烧的篝火旁,犹非用歌谣告诉年轻人们,魔兵来自东方,自称为“汉”,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征服目光所及的整个世界,将所有羌人变成奴隶。
“魔兵居住在石头和土制的要塞里,有七八个人叠一起那么高。”
“魔兵的弓箭与众不同,射程是羌弓的两三倍远。”
“射出的箭有婴儿的手臂粗,能将人当场贯穿,再射死他背后的下一个人。”
“魔兵身上长着铁鳞片,羌人的刀剑豁了口砍都不破。”
“魔兵骑的不是马,而是老虎,羌人的战马吓得魂飞魄散。”
所以他们败了,他们逃了,逃得远远的,举族迁徙,向着西南前行,去投奔同样远徙的亲戚部落“发羌”,也寻找那传说中,在大雪山另一头温暖肥沃的河谷,岩下的天堂。
一路上,作为掌握部落记忆的释比,则要将过去经历的事编成歌,好告诉子孙,吸取两次战争的教训,永远不要再回东北方去,离汉人,离魔兵越远越好!
“虎是什么?”
部落里的年轻人没见过虎,离开了河湟后,在高原根本找不到这种动物,这儿的猛兽只有狼和岩石峭壁上形单影只的雪豹。
每当这时,老迈的犹非便会回忆起那场西霆塞外的大战,年轻时的自己与“魔兵”交战时的场景来,那面怎么也斩不落的护羌校尉大旆。
“是身上有黑黄花纹的猛兽……”
……
西霆障之战那一日,进攻南墙是犹非的任务,当他看到红石崖上的护羌校尉大旆和小月氏开始下山朝这边缓缓靠近时,不忧反喜。
城塞里的汉军,比羌人在金城郡几次攻城遇到的对手更难对付,连摸上城头都很困难,杨玉已改变了策略,决定以歼灭游弋在外的汉军、小月氏骑兵为主。
而犹非他们这四千余将脊背面向红石崖的羌人,便是诱饵。
这里不是那该死的冰河,而是羌人熟悉的河谷山地,地貌并不平坦,恰恰能发挥羌骑的长处。
“上马!”
和南方羌人远支建立的滇国一样,羌人的战马也有单边的上马踏绳,看上去好似单边马镫,这让他们上马速度快了不少。
四千羌骑调转马头,对准了来势汹汹的护羌校尉,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
按照羌人的习惯,他们不会和匈奴一般下马步射,或者更硬核的骑射,而是手持杉木杆的长矛,直接冲杀,谓之为“果于触突”,冰河一战,他们没来得及发挥就被冲垮,今日正是雪耻的好机会。
但双方还隔着老远,犹非就察觉到对方的不对劲,这怪异感来自汉军骑兵的战马,居然也披着甲胄:一整片的面帘随马脸成型,双眼开孔,任护羌的坐骑更在两耳间装饰缨饰,那红缨随着奔跑抖动,格外精神。
相较于春秋战国时一整块牛皮裹身的原始马甲,汉朝的马甲已先进了许多,鸡颈、当胸、身甲、搭后用长方形甲片连缀成,髹漆彩绘上了黑黄相间的花纹,五百余骑但凡有条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