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大秦工程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沈兵当然不是用这两千人去对匈奴的四万人。
战场上无论是骑战还是步战,都十分忌讳被敌人包围。
因为一旦被包围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展开在中间挤成一团,尤其是骑军……骑军要是被挤在中间失去了速度优势那基本就只有等死一途了。
匈奴的阵形明显就是想包围秦军。
这是兵力多的优势……兵力一多就可以分成几个部份且每个部份都可以独挡一面不致被敌人一口吃掉。
比如此时蒲类军面对的匈奴:一万在左翼一万在右翼,还有两万在中间。
蒲类军只有一万八千余人,想要吃掉匈奴任何一支都不是易事。
于是,若要正面应战的话几乎无法避免要被匈奴包围。
然而,蒲类军却有其自己的破围办法,那两千骑军便是沈兵派去破围的。
两千骑军迎战是不可能遭到匈奴的包围。
原因是这两千骑军兵力太少了,匈奴将其包围不仅不划算紧接着还会遭到秦军主力的进攻。
因此这两千骑军十分顺利的便迎上了匈奴正面的两万主力。
匈奴骑军隔远了就朝两千秦骑放箭,但这些秦骑是有备而来,他们手持木盾斜向上遮挡护住要害,一道道箭矢便狠狠的钉在木盾上。
匈奴骑军纷纷拔出弯刀准备应战。
按他们的想法,这两千秦军就是来找死的。
虽说秦骑因为有马镫可以解放双手,但两千对两万……便是以马群冲撞也能将其踏平。
然而秦骑却并没有打算直接与其对冲,而是弯刀朝马鞍前一砍,挂在马鞍两侧的数十枚“霹雳火球”便掉了下来落在阵前,之后秦骑便一拉马头改变方向举着盾从侧翼穿出,只留下一堆堆“霹雳火球”在阵前,导火索还“索索”的冒着烟。
这两千骑并非去作战的,而是去施放“地雷”的。
如果说有什么能阻挡匈奴骑兵排山倒海的冲势的话,沈兵认为没什么能比得上“霹雳火球”。
枪阵?
过于被动且只适用于步卒。
投石机?
制作不易机动不便。
火炮?
成本高重量大,且射速慢反应迟钝,在快若闪电的骑兵面前优势不明显。
只有“霹雳火球”,尤其还是使用了改良火药配方后的“霹雳火球”……
火药配方改良之后其威力已经与现代黑火药相差不大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还需要经过进一步提纯。
不过此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毕竟这威力的火药已足够对付骑兵。
沈兵做的只是将“霹雳火球”做了些改进……因为火药威力大,于是减少装药缩小体积,但威力却比之前有过之无不及。
体积小重量轻就方便骑军携带和投掷,于是蒲类军便大量装备。
沈兵甚至还在其中编了一支为数五千人的“火球骑军”。
这支骑军只装备刀盾不带箭矢(为了... -->>
沈兵当然不是用这两千人去对匈奴的四万人。
战场上无论是骑战还是步战,都十分忌讳被敌人包围。
因为一旦被包围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展开在中间挤成一团,尤其是骑军……骑军要是被挤在中间失去了速度优势那基本就只有等死一途了。
匈奴的阵形明显就是想包围秦军。
这是兵力多的优势……兵力一多就可以分成几个部份且每个部份都可以独挡一面不致被敌人一口吃掉。
比如此时蒲类军面对的匈奴:一万在左翼一万在右翼,还有两万在中间。
蒲类军只有一万八千余人,想要吃掉匈奴任何一支都不是易事。
于是,若要正面应战的话几乎无法避免要被匈奴包围。
然而,蒲类军却有其自己的破围办法,那两千骑军便是沈兵派去破围的。
两千骑军迎战是不可能遭到匈奴的包围。
原因是这两千骑军兵力太少了,匈奴将其包围不仅不划算紧接着还会遭到秦军主力的进攻。
因此这两千骑军十分顺利的便迎上了匈奴正面的两万主力。
匈奴骑军隔远了就朝两千秦骑放箭,但这些秦骑是有备而来,他们手持木盾斜向上遮挡护住要害,一道道箭矢便狠狠的钉在木盾上。
匈奴骑军纷纷拔出弯刀准备应战。
按他们的想法,这两千秦军就是来找死的。
虽说秦骑因为有马镫可以解放双手,但两千对两万……便是以马群冲撞也能将其踏平。
然而秦骑却并没有打算直接与其对冲,而是弯刀朝马鞍前一砍,挂在马鞍两侧的数十枚“霹雳火球”便掉了下来落在阵前,之后秦骑便一拉马头改变方向举着盾从侧翼穿出,只留下一堆堆“霹雳火球”在阵前,导火索还“索索”的冒着烟。
这两千骑并非去作战的,而是去施放“地雷”的。
如果说有什么能阻挡匈奴骑兵排山倒海的冲势的话,沈兵认为没什么能比得上“霹雳火球”。
枪阵?
过于被动且只适用于步卒。
投石机?
制作不易机动不便。
火炮?
成本高重量大,且射速慢反应迟钝,在快若闪电的骑兵面前优势不明显。
只有“霹雳火球”,尤其还是使用了改良火药配方后的“霹雳火球”……
火药配方改良之后其威力已经与现代黑火药相差不大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还需要经过进一步提纯。
不过此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毕竟这威力的火药已足够对付骑兵。
沈兵做的只是将“霹雳火球”做了些改进……因为火药威力大,于是减少装药缩小体积,但威力却比之前有过之无不及。
体积小重量轻就方便骑军携带和投掷,于是蒲类军便大量装备。
沈兵甚至还在其中编了一支为数五千人的“火球骑军”。
这支骑军只装备刀盾不带箭矢(为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