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苏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出发准备
苏小妹这个小小的改良,便大大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
花本的每一页,对应的是织机上的每一片综板,这个综板,其实就是提花装置。一副锦,需要九千六百次编织,因此理论上,需要九千六百片综板才能记录下所有经线提综信息。
为了减轻工作量,只能采用循环图案,综板还是那么多,不过综板设定是按循环重复的,既美观又连续,大大降低了织锦难度。
将花本转移到综板上这个繁复细致的过程,叫做挑花结本。
之后才是操作最繁琐的一个工序——提花装造。
经线和纬线的数量是九千六百根,连接控制它们的纤线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根,全都要在花楼机上一一对应。
这就需要将甲子线,也就是牵引纤线与花楼织机的“爪拉子”连接起来,并且进行分扒分丛穿入花扒。
最后才是织造,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上下两层中,居上者为“挽花工”,按规定顺序选综,接线,提经;下位者为“投梭工”,在下面引线,打纬,两位工匠密切配合,同时进行,一点一点的进行纺织。
之前的选综的工作都是靠踏板完成的,花样越繁复,综片越多,踏板就越多。
苏八娘受到苏油音乐盒的启发,发明了一个转盘,转盘上带有一次图案循环的齿数,并标有数字。
转盘会带动一根带锯齿的横梁,转盘每转到相应的数字,便带动换一片相对应的综板,完成选综和提经工作。
这样就将每一种花本的提综程序,固化到了仪器上。
如此每次纺织,只需要根据记录本拨动转盘就行,解决了只靠人脑记忆,必须熟练织工才能胜任挽花工作的缺陷。
苏油这几年一直潜心学问,直到程夫人将一片彩锦送到后院,苏油方才大吃一惊:“不是说一副锦需要很长时间吗?”
程夫人笑道:“小妹和八娘想出了法子,将花本制作与织造方式改良了一下,如今速度已可以大大提高。”
待到将工艺一说,苏油大喜道:“那还有啥说的,赶紧搂钱啊!”
程夫人说道:“我们的彩锦可不比官锦差,就是销路太窄了。”
苏油一拍脑门:“我们搞外边那些妖艳玩意儿干啥?我们苏家织造,还是走清雅的路子!别忘了,读书人是除了大宋皇室勋贵外最有钱的一群人,我们赚他们的钱去!”
于是在苏油的理念下,苏家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身。
所有经线纬线,采用一色,提花照样提,如此一来,纺织难度再次降低,主要集中在花本设计之上。
不过有了小妹发明的采样工具,花本设计已经不是事儿了。
加上苏家丝线,因为水玻璃的进一步提纯,工艺进一步改进,几年发展下来,如今色彩效果比锦江水濯出来的还好,会随不同光照角度变化出不同的颜色——织出的面料被丝绸商人称为“雨丝”和“月华三闪”。
这样的丝织品再加上提花暗纹,远看是一件素色单衣,近看才知道多么的不凡,这就是低调的奢华。
大宋读书人最吃这一套,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南中国刮起了一场时尚旋风。
让苏油郁闷的是,自己设计的兰石图样,订单不多,最受大宋士子欢迎的,竟然是——菊花。
背一身的菊花,这要放后世,多不吉利?!
没处说理了!
程夫人发愁的,就是这个的问题。
小油眼看要去汴京解试,明年要是过了,后年还有进士试,同时子瞻子由有制科试,夫君可能有秘书省职试。
要是都过了,今后他们,就会在京城和各州郡宦游,回乡的日子少之又少。
可这么些挣钱的产业,总不能说弃就弃了吧?
程夫人想想有时都心酸,自己含辛茹... -->>
第二百五十六章出发准备
苏小妹这个小小的改良,便大大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
花本的每一页,对应的是织机上的每一片综板,这个综板,其实就是提花装置。一副锦,需要九千六百次编织,因此理论上,需要九千六百片综板才能记录下所有经线提综信息。
为了减轻工作量,只能采用循环图案,综板还是那么多,不过综板设定是按循环重复的,既美观又连续,大大降低了织锦难度。
将花本转移到综板上这个繁复细致的过程,叫做挑花结本。
之后才是操作最繁琐的一个工序——提花装造。
经线和纬线的数量是九千六百根,连接控制它们的纤线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根,全都要在花楼机上一一对应。
这就需要将甲子线,也就是牵引纤线与花楼织机的“爪拉子”连接起来,并且进行分扒分丛穿入花扒。
最后才是织造,操作时需要两人配合,上下两层中,居上者为“挽花工”,按规定顺序选综,接线,提经;下位者为“投梭工”,在下面引线,打纬,两位工匠密切配合,同时进行,一点一点的进行纺织。
之前的选综的工作都是靠踏板完成的,花样越繁复,综片越多,踏板就越多。
苏八娘受到苏油音乐盒的启发,发明了一个转盘,转盘上带有一次图案循环的齿数,并标有数字。
转盘会带动一根带锯齿的横梁,转盘每转到相应的数字,便带动换一片相对应的综板,完成选综和提经工作。
这样就将每一种花本的提综程序,固化到了仪器上。
如此每次纺织,只需要根据记录本拨动转盘就行,解决了只靠人脑记忆,必须熟练织工才能胜任挽花工作的缺陷。
苏油这几年一直潜心学问,直到程夫人将一片彩锦送到后院,苏油方才大吃一惊:“不是说一副锦需要很长时间吗?”
程夫人笑道:“小妹和八娘想出了法子,将花本制作与织造方式改良了一下,如今速度已可以大大提高。”
待到将工艺一说,苏油大喜道:“那还有啥说的,赶紧搂钱啊!”
程夫人说道:“我们的彩锦可不比官锦差,就是销路太窄了。”
苏油一拍脑门:“我们搞外边那些妖艳玩意儿干啥?我们苏家织造,还是走清雅的路子!别忘了,读书人是除了大宋皇室勋贵外最有钱的一群人,我们赚他们的钱去!”
于是在苏油的理念下,苏家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身。
所有经线纬线,采用一色,提花照样提,如此一来,纺织难度再次降低,主要集中在花本设计之上。
不过有了小妹发明的采样工具,花本设计已经不是事儿了。
加上苏家丝线,因为水玻璃的进一步提纯,工艺进一步改进,几年发展下来,如今色彩效果比锦江水濯出来的还好,会随不同光照角度变化出不同的颜色——织出的面料被丝绸商人称为“雨丝”和“月华三闪”。
这样的丝织品再加上提花暗纹,远看是一件素色单衣,近看才知道多么的不凡,这就是低调的奢华。
大宋读书人最吃这一套,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南中国刮起了一场时尚旋风。
让苏油郁闷的是,自己设计的兰石图样,订单不多,最受大宋士子欢迎的,竟然是——菊花。
背一身的菊花,这要放后世,多不吉利?!
没处说理了!
程夫人发愁的,就是这个的问题。
小油眼看要去汴京解试,明年要是过了,后年还有进士试,同时子瞻子由有制科试,夫君可能有秘书省职试。
要是都过了,今后他们,就会在京城和各州郡宦游,回乡的日子少之又少。
可这么些挣钱的产业,总不能说弃就弃了吧?
程夫人想想有时都心酸,自己含辛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