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华夏立国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敢在南皮城杀掠百姓,连同主官一起立斩不饶!”冉闵喝令道。
“遵大王令。”
看着图劫在眼前消失,正快步走进渤海郡守府的冉闵转过头去对张温说道:“良玉先生,你现在明白北府讨胡令的用意了吧?”
张温点点头应道:“臣明白,北府讨胡令一出,在大义之下,从此后谁也不敢以华夏百姓为刍狗。”
“在这种大义之下,谁也不敢成为第二个羯胡,就是凶残如鲜卑也收敛不少。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鲜卑兵攻成都王颖,鲜卑军伺机大掠中原,烧杀抢掠,还掳了数万名女子,在回师途中大肆奸淫,并以女子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至易水仅余八千。王浚得知后,要鲜卑军留下这八千女子,鲜卑军一时吃不完,又不想放掉,于是干脆将这八千女子全部溺于易水。”说到这里,冉闵的语气中带着无尽的冷酷、无奈、漠然和悲哀。
“要是这些鲜卑小儿今日敢这么做,估计逃不离被北府一纸檄文宣布为凶胡,最后免不了要被灭族。”冉闵最后冷冷地说道。
张温一时不明白自己主公为什么突然又会说到这个问题上。他知道魏王冉闵对鲜卑慕容家恨之入骨,但是怎么总是会拿这件事情说事呢?饱读经书的张温知道,当年干下这桩丧尽天良坏事的是段氏鲜卑,现在已经被慕容家给灭了,大部融入燕国,还有一部分现在逃到青州立起“齐国”的字号。
不知道是北府讨胡令的压力还是慕容家原本的德行,燕国在混战中一向是竭力约束部众,丝毫不敢犯下“屠民”的罪行,生怕一不小心像羯胡一样上了讨胡令,成为天下公敌,遗臭青史。但是冉闵却总把段氏鲜卑做的恶事一并算在慕容鲜卑的头上,并在魏国四处宣扬,气得燕国上下牙根直痒痒。
大家心里都明白,北府颂讨胡令杀灭羯胡,一是羯胡干得缺德事的确太多了,二是北府想杀鸡骇猴,立下不得随意屠害神州百姓的规矩,以便让北府以仁德留名,于是不过数十万的羯胡就成了血淋淋的榜样。诸国有识之士心里也明白,大义是一方面,实力更是重要。北府在漠北、西羌等地杀的人不下百万,但是谁敢多说半个字。为什么?因为人家手里不但举着大义旗帜,手里的家伙也着实了得。
“是的大王,想去年燕国侵扰巨鹿,攻陷高邑,掳得人口万余,却丝毫不敢祸及百姓。愿北上者随军入燕,不愿者则留置原地。不管如何,北府如此以来,也算是为华夏百姓立下大功了。”张温不敢多说,生怕变成了为慕容鲜卑开脱,只是顺着冉闵的话往下说。
张温边说边心里感叹不已,北府的一举一动都是匪夷所思。当年《讨胡令》和《告关陇百姓书》名传天下,相比杀胡令来说,更是举起了国家、民族大义这面大旗,所以让众人感到鼓舞欢跃。不过那檄文里面“**裸的杀气”也让许多讲“仁义道德”的人诽议不已,一时倒也“群情汹涌”。
但是曾华却不以为然,手持钢刀非得杀光所有的“凶胡”,甚至不惜以刀兵相逼,以重利相诱,威胁和唆使燕国、齐国、周国交出藏匿的“羯胡”,硬是让曾经建立强盛北赵的“国人羯胡”被灭了族。但是经过这么一番后,无论是燕国的慕容鲜卑还是青州的段氏鲜卑,无论是冀州的丁零翟氏还是司州的匈奴羌氐,不管有多大的势力,都是小心翼翼地处理治下的百姓,不敢妄杀掳掠,因为他们也怕被灭族。
看着眼前正沉吟深思的主公,张温心里转了无数个念头,他实在吃不准自己主公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次冉闵挥师北上硬撼燕国,共动员了十万兵马,几乎是魏国的全部兵力了。自从魏昌战役后,魏国虽然在慢慢恢复,但是百姓却迅速向北府的并州等地流失,开始的时候实力不增反减。后来冉闵听从劝告,改变了国策,于是那些壁堡统帅和豪强世家们才慢慢地向魏国表示归顺,充实到魏国体系中来,所以这次冉闵才能筹得十万兵马。
这次冉闵亲自率领三万兵马攻略渤海郡,另外七万大军由平原公冉操率领,屯集在巨鹿下曲阳,对峙燕国的冀州刺史慕容垂。冉闵太看重他这个儿子了,不但让他掌握主力大军,还苦心安排了一个绝妙的位置。
下曲阳背靠魏国腹地,侧翼是北府的并州,北边是沱河天险,只要据险守城,就是如慕容垂这样的名将也无可奈何。在冉闵的心里,只要儿子冉操守住西线,自己在东线一路猛攻,然后调头向西,与冉操的主力大军会合,夹击常山郡的燕军,说不定能够一举击溃燕国名将慕容垂,收复常山、中山两郡。
但是张温心里清楚,这只是冉闵的一厢情愿。目前的局势就像是一团迷雾一样,谁也看不清楚,至少张温看不清楚自己一力辅助的平原公冉操。因为张温已经感觉到他不再信任自己了,要不然也不会被打发到南皮城,而不是像以前留在身边出谋划策,现在平原公身边全是小人妄臣,真不是他在图谋什么。
“大王,不如我们先占据南皮城,安定渤海郡再说。毕竟这里被燕国治理数年,虽然燕军已经溃逃,但是难保这里会留有余孽兴兵作乱,骚扰我后路。”张温思量许久,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冉闵身边的谋臣不多,还要分一部分在邺城留守,所以张温在冉闵身边算得上是头号谋士了。
冉闵默想了许久,最后说道:“不必了,那些都是跳梁小丑,作不得多大的乱子。反倒是我们要加紧攻击。现在燕国的大半兵力都在平州,图谋高句丽,我们必须趁机先取河间,然后虚晃一枪西奔中山,会集操儿的主力,再挥师北上,攻陷常山和中山两郡,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听完冉闵斩钉截铁的话,张温知道这个计划是不可改变的,虽然冉闵那刚愎自用的脾气改了许多,也能听进去很多谏言,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能把决定的事情又轻易改过来。
“好的大王,臣先去安抚南皮和渤海郡诸城。”张温先行告退。
冉闵点点头,他默然地看着张温消失在府门口,再回过头来看着空荡荡的原渤海郡守府,随从和将领们都远远地躲在一边,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在自己的身边了。
这位威震天下的魏王知道,在很多世人眼里,自己是一个多疑猜忌、反覆无常的人,李农、董闰,那些昔日的盟友、重臣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冉闵默然地坐在正中间的床榻上,看着空旷的大堂,突然觉得一种寂寞和孤独涌上心头,满腹的话不知道跟谁说。许久之后,一声长长的叹息声悠悠地回荡在寂静的郡守府。
敢在南皮城杀掠百姓,连同主官一起立斩不饶!”冉闵喝令道。
“遵大王令。”
看着图劫在眼前消失,正快步走进渤海郡守府的冉闵转过头去对张温说道:“良玉先生,你现在明白北府讨胡令的用意了吧?”
张温点点头应道:“臣明白,北府讨胡令一出,在大义之下,从此后谁也不敢以华夏百姓为刍狗。”
“在这种大义之下,谁也不敢成为第二个羯胡,就是凶残如鲜卑也收敛不少。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鲜卑兵攻成都王颖,鲜卑军伺机大掠中原,烧杀抢掠,还掳了数万名女子,在回师途中大肆奸淫,并以女子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至易水仅余八千。王浚得知后,要鲜卑军留下这八千女子,鲜卑军一时吃不完,又不想放掉,于是干脆将这八千女子全部溺于易水。”说到这里,冉闵的语气中带着无尽的冷酷、无奈、漠然和悲哀。
“要是这些鲜卑小儿今日敢这么做,估计逃不离被北府一纸檄文宣布为凶胡,最后免不了要被灭族。”冉闵最后冷冷地说道。
张温一时不明白自己主公为什么突然又会说到这个问题上。他知道魏王冉闵对鲜卑慕容家恨之入骨,但是怎么总是会拿这件事情说事呢?饱读经书的张温知道,当年干下这桩丧尽天良坏事的是段氏鲜卑,现在已经被慕容家给灭了,大部融入燕国,还有一部分现在逃到青州立起“齐国”的字号。
不知道是北府讨胡令的压力还是慕容家原本的德行,燕国在混战中一向是竭力约束部众,丝毫不敢犯下“屠民”的罪行,生怕一不小心像羯胡一样上了讨胡令,成为天下公敌,遗臭青史。但是冉闵却总把段氏鲜卑做的恶事一并算在慕容鲜卑的头上,并在魏国四处宣扬,气得燕国上下牙根直痒痒。
大家心里都明白,北府颂讨胡令杀灭羯胡,一是羯胡干得缺德事的确太多了,二是北府想杀鸡骇猴,立下不得随意屠害神州百姓的规矩,以便让北府以仁德留名,于是不过数十万的羯胡就成了血淋淋的榜样。诸国有识之士心里也明白,大义是一方面,实力更是重要。北府在漠北、西羌等地杀的人不下百万,但是谁敢多说半个字。为什么?因为人家手里不但举着大义旗帜,手里的家伙也着实了得。
“是的大王,想去年燕国侵扰巨鹿,攻陷高邑,掳得人口万余,却丝毫不敢祸及百姓。愿北上者随军入燕,不愿者则留置原地。不管如何,北府如此以来,也算是为华夏百姓立下大功了。”张温不敢多说,生怕变成了为慕容鲜卑开脱,只是顺着冉闵的话往下说。
张温边说边心里感叹不已,北府的一举一动都是匪夷所思。当年《讨胡令》和《告关陇百姓书》名传天下,相比杀胡令来说,更是举起了国家、民族大义这面大旗,所以让众人感到鼓舞欢跃。不过那檄文里面“**裸的杀气”也让许多讲“仁义道德”的人诽议不已,一时倒也“群情汹涌”。
但是曾华却不以为然,手持钢刀非得杀光所有的“凶胡”,甚至不惜以刀兵相逼,以重利相诱,威胁和唆使燕国、齐国、周国交出藏匿的“羯胡”,硬是让曾经建立强盛北赵的“国人羯胡”被灭了族。但是经过这么一番后,无论是燕国的慕容鲜卑还是青州的段氏鲜卑,无论是冀州的丁零翟氏还是司州的匈奴羌氐,不管有多大的势力,都是小心翼翼地处理治下的百姓,不敢妄杀掳掠,因为他们也怕被灭族。
看着眼前正沉吟深思的主公,张温心里转了无数个念头,他实在吃不准自己主公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次冉闵挥师北上硬撼燕国,共动员了十万兵马,几乎是魏国的全部兵力了。自从魏昌战役后,魏国虽然在慢慢恢复,但是百姓却迅速向北府的并州等地流失,开始的时候实力不增反减。后来冉闵听从劝告,改变了国策,于是那些壁堡统帅和豪强世家们才慢慢地向魏国表示归顺,充实到魏国体系中来,所以这次冉闵才能筹得十万兵马。
这次冉闵亲自率领三万兵马攻略渤海郡,另外七万大军由平原公冉操率领,屯集在巨鹿下曲阳,对峙燕国的冀州刺史慕容垂。冉闵太看重他这个儿子了,不但让他掌握主力大军,还苦心安排了一个绝妙的位置。
下曲阳背靠魏国腹地,侧翼是北府的并州,北边是沱河天险,只要据险守城,就是如慕容垂这样的名将也无可奈何。在冉闵的心里,只要儿子冉操守住西线,自己在东线一路猛攻,然后调头向西,与冉操的主力大军会合,夹击常山郡的燕军,说不定能够一举击溃燕国名将慕容垂,收复常山、中山两郡。
但是张温心里清楚,这只是冉闵的一厢情愿。目前的局势就像是一团迷雾一样,谁也看不清楚,至少张温看不清楚自己一力辅助的平原公冉操。因为张温已经感觉到他不再信任自己了,要不然也不会被打发到南皮城,而不是像以前留在身边出谋划策,现在平原公身边全是小人妄臣,真不是他在图谋什么。
“大王,不如我们先占据南皮城,安定渤海郡再说。毕竟这里被燕国治理数年,虽然燕军已经溃逃,但是难保这里会留有余孽兴兵作乱,骚扰我后路。”张温思量许久,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冉闵身边的谋臣不多,还要分一部分在邺城留守,所以张温在冉闵身边算得上是头号谋士了。
冉闵默想了许久,最后说道:“不必了,那些都是跳梁小丑,作不得多大的乱子。反倒是我们要加紧攻击。现在燕国的大半兵力都在平州,图谋高句丽,我们必须趁机先取河间,然后虚晃一枪西奔中山,会集操儿的主力,再挥师北上,攻陷常山和中山两郡,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听完冉闵斩钉截铁的话,张温知道这个计划是不可改变的,虽然冉闵那刚愎自用的脾气改了许多,也能听进去很多谏言,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能把决定的事情又轻易改过来。
“好的大王,臣先去安抚南皮和渤海郡诸城。”张温先行告退。
冉闵点点头,他默然地看着张温消失在府门口,再回过头来看着空荡荡的原渤海郡守府,随从和将领们都远远地躲在一边,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在自己的身边了。
这位威震天下的魏王知道,在很多世人眼里,自己是一个多疑猜忌、反覆无常的人,李农、董闰,那些昔日的盟友、重臣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冉闵默然地坐在正中间的床榻上,看着空旷的大堂,突然觉得一种寂寞和孤独涌上心头,满腹的话不知道跟谁说。许久之后,一声长长的叹息声悠悠地回荡在寂静的郡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