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朕就是亡国之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么点粮食,能养活八万军士?根本养活不动。
户部曾算账,这三卫八万人,需要一百一十九万余石。全靠朝廷调拨粮草支边。
盐引多数都用在了这三边。
事实上,也正因为缺少河套这个产粮地,陕甘宁三边在万历年间开始就长期欠饷,这种欠饷不是银子,是缺粮。
三边军在数十年的欠饷中,始终挣扎求活,直到崇祯九年之后,崇祯皇帝为了准备松锦会战,彻底断了三边留供之需之后,三边军士才不得不走上归附叛军的路。
也正是有了底层军官的加入,李自成才越滚越大。
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本屯只有十一万石,你能怪军户逃卫所吗?活都活不下去。
于谦的意思是把这八万军的名额的一半,送往河套半数,一来陕甘宁本就是戍边卫所,所以才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二来可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
若是河套地区逐步稳定,可以考虑将多数的卫所迁至河套地区,进一步降低朝廷的负担。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景泰三年的时候,于谦上奏移卫彻底占领河套地区。
但是那时候明代宗正在换太子,朝中党争已起,于谦意图占领河套,一劳永逸解决延绥、甘肃、宁夏粮草问题的方案,就此搁置了。
也为日后三边缺粮埋下了隐患。
现在于谦没有这个顾虑了,大明皇帝大军先把河套打下来,扔下了八万众的四威团营,驻扎河套。
于谦的这个提议,就变成了锦上添花。
朱祁钰左右看了看说道:“既然无人质询,那就办吧。”
于谦很少在朝堂上,主动论策,但是只要是提那就代表这事儿很靠谱。
河套地区的开发的配套工作也在进行,相比较之下,于谦更相信大明的军卒,而不是河套地区的义勇团练。
大明军多四万,总计十二万军在河套,进退有据。
万一瓦剌人失心疯了攻打河套地区,四威团营孤军奋战,义勇团练辅助也有破城之危。
料敌从宽,把事情做在前面。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黔国公、黔宁昭靖王沐英之孙、定远忠敬王沐晟子沐斌,薨,年五十有四,臣请赠太傅,谥号荣康。遣官谕祭及有司以公爵礼葬。”
胡濙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洪武十四年,沐英和傅友德、蓝玉一道,领三十万大军平定云南,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以西平侯镇守云南。
那时候麓川思家就开始造反,沐英为大明守云南十余载,在朱标死后悲痛成疾,卒边。
而后沐晟袭西宁侯大军征战安南,封黔国公,永镇云南。
沐晟多次讨伐麓川思家,沐晟子沐斌,也是随军出战,沐晟薨于军中。
沐斌承袭黔国公多有战功,眼下,也薨了。
大明的英国公张辅走了,大明的黔国公也走了,朝堂之上,不免忧心忡忡。
胡濙有些悲痛的说道:“陛下,黔国公沐斌膝下只有三女一幼子,幼子沐琮不过十月,尚在襁褓,臣请定边伯沐昂子沐璘,承袭黔国公位,以定边陲。”
这一代的黔国公沐斌走了,他的儿子还小,只能让旁支承袭这黔国公。
麓川不太平,思家随时有可能复叛,若是让这幼子承袭,主少国疑,云南恐有生乱。
朱祁钰想起了张辅的庶子张懋来,今年才十一岁。
张懋可以幼冲承袭英国公位,是因为英国公府在京师。
而沐斌幼子沐琮不能承袭黔国公爵,一来孩子才十个月,会不会夭亡还不好说,二来,云南太远了。
“那就让定边伯沐昂子沐璘,承袭黔国公位吧。”朱祁钰点头肯定了胡濙的说辞。
朱祁钰在等人反对,这不是庶出子袭爵,这是旁支入大宗,应该有卫道士跳出来,高喊嫡庶有别才是。
但是群臣们默不作声,对于朝廷而言,云南边陲的稳定最为重要。
一如当初朱祁钰登基,皇帝北狩、太子幼冲,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称帝。
大家都是务实的人,边方重事,三征麓川,大明军务疲惫,所耗国帑极多,若是再乱了,后果不堪设想。
十个月的孩子,镇不住云南边方那些土司蛮,也镇不住那些随时准备反叛的宣慰司。
兴安深吸了口气大声的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山东巡抚、吏部右侍郎李宾言,上次年末的时候,李宾言最后时刻,弹劾驸马都尉赵辉一事,让所有人都印象极为深刻。
李宾言拿着笏板,默默不做声,上次那是很大胆的行径了。
“退朝。”兴安也是松了口气,大声的喊道。
群臣如同潮水一般退去,随后考成法的具体章程,就由文渊阁下发各部,各部下发各省三司。
大计正式开始了,各部也开始讨论,推举文渊阁大学士。
朱祁钰也要离开皇宫,他走在于谦的前面,低声问道:“于少保以为,麓川可会有变?”
云南若是再叛,朱祁钰的新政,可能要再推迟两三年才能实行了,还有征伐瓦剌,那也得数月之功。
而且麓川因为是烟瘴之地,平叛极难。
于谦笑着说道:“陛下是要召回靖远伯吗?毕竟麓川之事已定。”
靖远伯王骥,以文臣封爵,人在贵州、湖广一带震慑生苗。
正统十四年二月,因为征伐麓川,贵州守备空虚,邛水十五洞司苗民聚众起事,迅速攻占思州府城、五开,苗民进攻清浪、镇远等地,王骥不得不和思家签订了盟约,回师平叛。
王骥挂平蛮将军印,充总兵官,负责镇压事宜。
自正统十四年九月起,会昌伯孙忠屡次提议让王骥、柳溥等人回京督办京营一事,朱祁钰都以苗疆不稳为由拒绝了。
直到孙忠拒绝住官邸,回到了山东祭祖。
于谦认真的想了片刻说道:“还是让靖远伯镇贵州吧,省的生苗起事。”
朱祁钰对这个正统年间,文进士封爵的人,多有警惕。
这王骥是不是会昌伯那一系的人,朱祁钰不在意,而是正统年间的征战实在是吊诡。
王骥三征麓川,起兵十五万,转饷半天下,国困民乏,却始终无法平定边患。
这件事透着一种名叫养寇自重的诡异。
这让朱祁钰想到了一个人,李成梁。
李成梁可是把努尔哈赤养在了家里为家人,努尔哈赤那十三甲还是李成梁给的。
大明的边将擅长养寇自重这种把戏,朱祁钰必须要警惕。
那王骥,这个文官封爵之人,到底有没有养寇自重?
这么点粮食,能养活八万军士?根本养活不动。
户部曾算账,这三卫八万人,需要一百一十九万余石。全靠朝廷调拨粮草支边。
盐引多数都用在了这三边。
事实上,也正因为缺少河套这个产粮地,陕甘宁三边在万历年间开始就长期欠饷,这种欠饷不是银子,是缺粮。
三边军在数十年的欠饷中,始终挣扎求活,直到崇祯九年之后,崇祯皇帝为了准备松锦会战,彻底断了三边留供之需之后,三边军士才不得不走上归附叛军的路。
也正是有了底层军官的加入,李自成才越滚越大。
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本屯只有十一万石,你能怪军户逃卫所吗?活都活不下去。
于谦的意思是把这八万军的名额的一半,送往河套半数,一来陕甘宁本就是戍边卫所,所以才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二来可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
若是河套地区逐步稳定,可以考虑将多数的卫所迁至河套地区,进一步降低朝廷的负担。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景泰三年的时候,于谦上奏移卫彻底占领河套地区。
但是那时候明代宗正在换太子,朝中党争已起,于谦意图占领河套,一劳永逸解决延绥、甘肃、宁夏粮草问题的方案,就此搁置了。
也为日后三边缺粮埋下了隐患。
现在于谦没有这个顾虑了,大明皇帝大军先把河套打下来,扔下了八万众的四威团营,驻扎河套。
于谦的这个提议,就变成了锦上添花。
朱祁钰左右看了看说道:“既然无人质询,那就办吧。”
于谦很少在朝堂上,主动论策,但是只要是提那就代表这事儿很靠谱。
河套地区的开发的配套工作也在进行,相比较之下,于谦更相信大明的军卒,而不是河套地区的义勇团练。
大明军多四万,总计十二万军在河套,进退有据。
万一瓦剌人失心疯了攻打河套地区,四威团营孤军奋战,义勇团练辅助也有破城之危。
料敌从宽,把事情做在前面。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黔国公、黔宁昭靖王沐英之孙、定远忠敬王沐晟子沐斌,薨,年五十有四,臣请赠太傅,谥号荣康。遣官谕祭及有司以公爵礼葬。”
胡濙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洪武十四年,沐英和傅友德、蓝玉一道,领三十万大军平定云南,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以西平侯镇守云南。
那时候麓川思家就开始造反,沐英为大明守云南十余载,在朱标死后悲痛成疾,卒边。
而后沐晟袭西宁侯大军征战安南,封黔国公,永镇云南。
沐晟多次讨伐麓川思家,沐晟子沐斌,也是随军出战,沐晟薨于军中。
沐斌承袭黔国公多有战功,眼下,也薨了。
大明的英国公张辅走了,大明的黔国公也走了,朝堂之上,不免忧心忡忡。
胡濙有些悲痛的说道:“陛下,黔国公沐斌膝下只有三女一幼子,幼子沐琮不过十月,尚在襁褓,臣请定边伯沐昂子沐璘,承袭黔国公位,以定边陲。”
这一代的黔国公沐斌走了,他的儿子还小,只能让旁支承袭这黔国公。
麓川不太平,思家随时有可能复叛,若是让这幼子承袭,主少国疑,云南恐有生乱。
朱祁钰想起了张辅的庶子张懋来,今年才十一岁。
张懋可以幼冲承袭英国公位,是因为英国公府在京师。
而沐斌幼子沐琮不能承袭黔国公爵,一来孩子才十个月,会不会夭亡还不好说,二来,云南太远了。
“那就让定边伯沐昂子沐璘,承袭黔国公位吧。”朱祁钰点头肯定了胡濙的说辞。
朱祁钰在等人反对,这不是庶出子袭爵,这是旁支入大宗,应该有卫道士跳出来,高喊嫡庶有别才是。
但是群臣们默不作声,对于朝廷而言,云南边陲的稳定最为重要。
一如当初朱祁钰登基,皇帝北狩、太子幼冲,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称帝。
大家都是务实的人,边方重事,三征麓川,大明军务疲惫,所耗国帑极多,若是再乱了,后果不堪设想。
十个月的孩子,镇不住云南边方那些土司蛮,也镇不住那些随时准备反叛的宣慰司。
兴安深吸了口气大声的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山东巡抚、吏部右侍郎李宾言,上次年末的时候,李宾言最后时刻,弹劾驸马都尉赵辉一事,让所有人都印象极为深刻。
李宾言拿着笏板,默默不做声,上次那是很大胆的行径了。
“退朝。”兴安也是松了口气,大声的喊道。
群臣如同潮水一般退去,随后考成法的具体章程,就由文渊阁下发各部,各部下发各省三司。
大计正式开始了,各部也开始讨论,推举文渊阁大学士。
朱祁钰也要离开皇宫,他走在于谦的前面,低声问道:“于少保以为,麓川可会有变?”
云南若是再叛,朱祁钰的新政,可能要再推迟两三年才能实行了,还有征伐瓦剌,那也得数月之功。
而且麓川因为是烟瘴之地,平叛极难。
于谦笑着说道:“陛下是要召回靖远伯吗?毕竟麓川之事已定。”
靖远伯王骥,以文臣封爵,人在贵州、湖广一带震慑生苗。
正统十四年二月,因为征伐麓川,贵州守备空虚,邛水十五洞司苗民聚众起事,迅速攻占思州府城、五开,苗民进攻清浪、镇远等地,王骥不得不和思家签订了盟约,回师平叛。
王骥挂平蛮将军印,充总兵官,负责镇压事宜。
自正统十四年九月起,会昌伯孙忠屡次提议让王骥、柳溥等人回京督办京营一事,朱祁钰都以苗疆不稳为由拒绝了。
直到孙忠拒绝住官邸,回到了山东祭祖。
于谦认真的想了片刻说道:“还是让靖远伯镇贵州吧,省的生苗起事。”
朱祁钰对这个正统年间,文进士封爵的人,多有警惕。
这王骥是不是会昌伯那一系的人,朱祁钰不在意,而是正统年间的征战实在是吊诡。
王骥三征麓川,起兵十五万,转饷半天下,国困民乏,却始终无法平定边患。
这件事透着一种名叫养寇自重的诡异。
这让朱祁钰想到了一个人,李成梁。
李成梁可是把努尔哈赤养在了家里为家人,努尔哈赤那十三甲还是李成梁给的。
大明的边将擅长养寇自重这种把戏,朱祁钰必须要警惕。
那王骥,这个文官封爵之人,到底有没有养寇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