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布衣文侯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误、正义和邪恶、狡诈和坦诚等等。但在当今网络文学作品中,有些淡化甚至摒弃了这些基本要素,却依然拥有强大的拥趸和阅读群体,也使我们对传统的文学内涵的定义产生质疑。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动,也是一个全新的文学理论命题。其产生背景不仅仅出自于文学,也和社会本身的因素有极大关系。在网络作者声音的连载作品兽血沸腾中,在作者描绘的奇异世界里,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分辨正义和邪恶,只有弱小和强大的对抗;在作者六道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就更加模糊了这个界限,主要讲述一个超越黑道,只手遮天人的不平凡经历。作者的理论是,历史上有英雄做皇帝的吗?做皇帝的都是坏蛋。这些极受欢迎的网络小说里,由于受众自身对传统文学理论的淡漠和对传统文学充斥教化内容的冷漠,我们以往的文学概念正在被悄悄颠覆和扭曲,文学的娱乐作用开始远远大于其教化的作用。
3、“小我”的膨胀和发散
文学始终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密切关联,其所有潜在和明确地思维方式和价值指向都代表和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道德渴望,网络文学也不例外。从当今主流网络文学判断,其独有的平民性质昭示出的是自由,而个人性质则使其指向私人化和个性化。这种个人化除了具有亲历和体验的成分,还加上了类似经历、感悟、感情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出现了特有的“小我”膨胀的现象(或者称之为个人化写作),文字中的自我囚禁和自我陶醉成为时尚。
撇开本身就极度自我的诗歌不论,打开目前人气鼎盛的文学网站小说站点,不难发现其类别区分也是大同小异的,一般可分为:玄幻魔法、传统武侠、都市言情、科幻推理、网游小说(以网络游戏为题材的小说)等等,这些分类本身就有极大的倾向性,其娱乐的特性十分明显。仔细阅读这些分类后的小说不难发现,很多写作是在以近亲复制、模式化的海量生产方式中顽强生长,其表现主流特征是:多数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主人公一般以既不英俊,也不富有的状态入场,然后遇见奇遇,成为拥有唯一异能的另类,上天入地,纵横捭阖,啸傲天地。这种代表作者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行文和虚构,实际上就是当代部分年轻作者在强大生存压力下,解脱和自慰的途径,其表现特征是区域内自我的无限膨胀。
大批网络散文也近似小说有自我膨胀的特征,打开以散文为主流的文学网站或论坛红袖添香、榕树下、中国西部文学网、中国文学论坛、十月论坛、燕山论坛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网站每天发散文贴的数量最高可达近百篇之多。这批散文作品中,相当部分只反映作者一个时段或者瞬间的感悟,有强烈的个人情结,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基本没有共性,除了写作手法和结构样式仍是散文外,内容更接近隐私日记,引发读者共鸣不再是作者的目的。这些网络散文变得有些象自娱自乐的文学卡拉ok。
四、表达形式和行文手法上的异同和比较
1、文学表达形式上的革命,声光电的介入天衣无缝
语言是文学的灵魂,拔地而起的网络文学必然也带来另类的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依然在发展中的语言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冲击,一时间众说纷纭。其实,语言从诞生之日起,本身就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是网络时代的真实反映,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网络语言的兴盛,反映出当今社会需要更加简单和形象的交流工具,以往那些陈腐和拖沓的语言方式越来越受到冷落和排斥。这种兼收并蓄的语言及其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不如说是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必然,当然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
文字的表达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那些一味依靠方块字描述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之下悄悄转变。网络因其自身的特点,完全可以覆盖许多艺术门类,反过来人们又利用这个特点,对各个艺术门类进行嫁接,用在文学创作上,就出现了许多无法定性和归类的怪胎,而这些怪胎,恰好是网络文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部分。声光电在网络上的横行,不可避免地介入了文学这个领域,它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四不象”根本无法界定它的归属,以比较能代表其特征的flash作品为例,其结合了动画创作、配音,文字叙述和简单情节,涵盖了影视、音乐、文学甚至绘画多个艺术门类,那原来只依靠方块字表达自己的方法变革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人们惊呼:原来文学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这是文学表达形式上的革命,传统文学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技术工具一向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所利用,但反过来它也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技术工具的进步,是否预示着全新文学理论的诞生呢?
2、诉求对象和传播目的的异同和比较
目前传统文学市场极度“低迷”那个动辄数百万印数,让全国人民争看一本书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就连只印一本书的现象,也不再是新闻。全国范围内一方面是大量的书籍积压,不堪重负,一方面读者群体却大量进入不读书时代。当然,这种现象和社会、人文和经济有极大关联,不能仅仅归咎于文学作品本身。因为在另一个领域,同样是文学这个形式,却通过网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扩张。
以近年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分支博客(blog,网络日志)为例,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发布的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600万。而博客作品中相当部分和文学有关。这是一个令传统文学门类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也昭示了,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对文学的景仰和参与,依旧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向往。我们并没有失去读者,失去的仅仅是过去的形式。
从传播目的上观察不难发现,我们的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居高临下,严肃探讨人生或者板者面孔教育这么单一,而更多地进入自娱自乐的环节,休闲和消遣甚至搞笑幽默成为主流。由于作品和纯功利的经济效益无关,读者群的大小也不再是文学作品重要的考量标准。读者还是那些读者,文学还是那个文学,但在不同的领域,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五、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行将分道扬镳
1、网络文学作品走向纸媒传播后辉煌依然
市场原本势利眼。为了讨好市场,专注于传统的出版媒体,不得不在诸如武侠、侦探和言情的作品上折腾,但依然颓势尽显。而网络文学挟持其超旺人气,开始向传统媒介索要另一份辉煌,据新语丝1999年8月号称,有“网上爱情经典”之誉的、由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班学生蔡智恒(痞子蔡)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即将由台湾导演金国钊搬上银幕。该片的女主角“轻舞飞扬”的扮演者,也将由网友在网上公开投票选出。目前走进任何一家书店也不难发现,一批网络文学作品已经变成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而部分网络文学作者,参照“著作等身”的传统文学人士成功的标准,也义无返顾地开始进军纸媒领域,期望在不多的读者市场分一杯羹;纸质媒体为了挽救市场,也不得不向粗糙的网络文学屈服。
一经转换传播途径,网络文学中一些作品确实沦为了和传统文学作品一样的命运,进入打折销售的范围,出版数量也一如往常,在寥寥的数千册印数上苦苦挣扎。但也有部分作品成为当今文学出版行业的传奇。去年8月新上市的网络玄幻小说诛仙3和诛仙4,在短短几周内便跃上了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榜,据发行人称,该书前4册一共已销售50万册。这在低迷的出版市场,确实成了奇迹。这些充满生命张力的网络文学作品,为何在转换和嫁接后依然创造了奇迹?这依然是文学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2、传统文学的衰落和全民作者时代的来临
传统文学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年来,文学似乎只成为少数人手中的玩具,一般平民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完全被剥夺。文学理论也只是小圈子里的派系和观点之争,与社会无关,与读者无关。比如诗歌,这是最具个性,最富激情,也是最需要交流的个人化创作,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纪录都起源于诗和画,近些年来,素以“诗礼之邦”著称的中国诗歌迅速滑坡,低迷到难以置信的地步,诗人一词几乎成为讥讽。都市的水泥森林几乎榨干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也因此迷失了自我;仅仅是亲近和欣赏一下自然,也演变成为近乎奢侈的旅游消费。至于诗歌的发表和出版,更已经成为镜花水月,出版社每年固定的出版指标,怎么可能给予这种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文学象牙塔中的呼唤?,除此而外,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除了由于例行的审查制度而形成的居高临下,还有编辑们和作协制度共同的拥有的价值标准和思维特色,当然就有效地防止了文学新人和新作的自然涌现,传统文学自然也就施施然地进入了死胡同,又何止诗歌?
而我们那批国家豢养着的所谓专业作家对这个网络文学的大潮又如何对待呢?据中华读书报报道:在中国作协、作家通讯和微电脑世界联合举办的“数字化时代给文学带来什么”的活动中,100多位作家出席,其中只有2人上网,还有几位曾经在网上遛达过。网络对多数作家是“如雷灌耳、视之无物”技术工具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所利用,但反过来也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对技术工具进步的排斥和漠视,注定了这些所谓的作家和理论家,必将被读者排斥和漠视,传统文学的衰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另一个领域却是欣欣向荣,一派繁华景色。进入任何一个文学网站或者文学论坛都不难发现,除了浩如烟海的大批网络小说和散文、随笔之外,包括诗歌这个冷门栏目的兴旺也是振聋发聩的,甚至几乎消亡的传统诗词曲赋也不鲜见,这里似乎成了中国当代诗歌的集大成产地。不论是否专家学者名人,每个普通人都在这里寻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权和表现展示权,网络文学至少在机会均等上创造了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网络时代向世人证明,言论、出版自由又向前进了一大步,文学当然也更自由了,又一个文学春天来临,文学回到诚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文学愿望,满足自己内心的情结。
3、互相渗透和并行不悖将长期共存
其实,在传统文学包括其理论构成中,很多经验和理论依然对现有网络文学作品产生影响,两种文学作品中也有传承关系。而在目前出现的传统文学作品中,也开始出现网络文学的影子,两者处在互相渗透和影响的阶段。在网络内部,网络文学也并不排斥传统文学作品,许多文学网站上也转载和发表大量所谓纯文学类的作品,也有不少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网络文学和过去的主流文学并行不悖,互相渗透。这种和谐共生的现象也体现了网络的包容性。但是,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只要使用网络这个媒介,终究会发生变化。尽管网络对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传统文学样式具有包容的特性,并在相当时期内允许这种混合现象存在。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化进程,传统文学和网络的组合必然会发生变化。因为当发布方式和技术迅猛递进和发展后,技术和形式反过来也会影响创作方式和思维,出现新的文本,新的样式,新的品种。于是,网络上成就的文学式样,将长时期有别于以往概念里的传统文学,并不断发展。混沌无序的网络文学现状,就像神话中的创世纪一样,虽然混沌无序,然而却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广阔世界,它的发展空间是十分乐观的,前景无限。
文学的发展本来就有头无尾,过往的理论泰斗们一直企图给文学定义,但都证明是总结而不是预测。网络作为新兴载体,也是无边无际,有始无终,在“后纸张”时代,当网络承载了文学这条船,究竟会飘向何方?会再次造成什么样奇迹,我们将拭目以待。
误、正义和邪恶、狡诈和坦诚等等。但在当今网络文学作品中,有些淡化甚至摒弃了这些基本要素,却依然拥有强大的拥趸和阅读群体,也使我们对传统的文学内涵的定义产生质疑。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动,也是一个全新的文学理论命题。其产生背景不仅仅出自于文学,也和社会本身的因素有极大关系。在网络作者声音的连载作品兽血沸腾中,在作者描绘的奇异世界里,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分辨正义和邪恶,只有弱小和强大的对抗;在作者六道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就更加模糊了这个界限,主要讲述一个超越黑道,只手遮天人的不平凡经历。作者的理论是,历史上有英雄做皇帝的吗?做皇帝的都是坏蛋。这些极受欢迎的网络小说里,由于受众自身对传统文学理论的淡漠和对传统文学充斥教化内容的冷漠,我们以往的文学概念正在被悄悄颠覆和扭曲,文学的娱乐作用开始远远大于其教化的作用。
3、“小我”的膨胀和发散
文学始终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密切关联,其所有潜在和明确地思维方式和价值指向都代表和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道德渴望,网络文学也不例外。从当今主流网络文学判断,其独有的平民性质昭示出的是自由,而个人性质则使其指向私人化和个性化。这种个人化除了具有亲历和体验的成分,还加上了类似经历、感悟、感情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出现了特有的“小我”膨胀的现象(或者称之为个人化写作),文字中的自我囚禁和自我陶醉成为时尚。
撇开本身就极度自我的诗歌不论,打开目前人气鼎盛的文学网站小说站点,不难发现其类别区分也是大同小异的,一般可分为:玄幻魔法、传统武侠、都市言情、科幻推理、网游小说(以网络游戏为题材的小说)等等,这些分类本身就有极大的倾向性,其娱乐的特性十分明显。仔细阅读这些分类后的小说不难发现,很多写作是在以近亲复制、模式化的海量生产方式中顽强生长,其表现主流特征是:多数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主人公一般以既不英俊,也不富有的状态入场,然后遇见奇遇,成为拥有唯一异能的另类,上天入地,纵横捭阖,啸傲天地。这种代表作者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行文和虚构,实际上就是当代部分年轻作者在强大生存压力下,解脱和自慰的途径,其表现特征是区域内自我的无限膨胀。
大批网络散文也近似小说有自我膨胀的特征,打开以散文为主流的文学网站或论坛红袖添香、榕树下、中国西部文学网、中国文学论坛、十月论坛、燕山论坛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网站每天发散文贴的数量最高可达近百篇之多。这批散文作品中,相当部分只反映作者一个时段或者瞬间的感悟,有强烈的个人情结,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基本没有共性,除了写作手法和结构样式仍是散文外,内容更接近隐私日记,引发读者共鸣不再是作者的目的。这些网络散文变得有些象自娱自乐的文学卡拉ok。
四、表达形式和行文手法上的异同和比较
1、文学表达形式上的革命,声光电的介入天衣无缝
语言是文学的灵魂,拔地而起的网络文学必然也带来另类的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依然在发展中的语言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冲击,一时间众说纷纭。其实,语言从诞生之日起,本身就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是网络时代的真实反映,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网络语言的兴盛,反映出当今社会需要更加简单和形象的交流工具,以往那些陈腐和拖沓的语言方式越来越受到冷落和排斥。这种兼收并蓄的语言及其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不如说是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必然,当然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
文字的表达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那些一味依靠方块字描述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之下悄悄转变。网络因其自身的特点,完全可以覆盖许多艺术门类,反过来人们又利用这个特点,对各个艺术门类进行嫁接,用在文学创作上,就出现了许多无法定性和归类的怪胎,而这些怪胎,恰好是网络文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部分。声光电在网络上的横行,不可避免地介入了文学这个领域,它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四不象”根本无法界定它的归属,以比较能代表其特征的flash作品为例,其结合了动画创作、配音,文字叙述和简单情节,涵盖了影视、音乐、文学甚至绘画多个艺术门类,那原来只依靠方块字表达自己的方法变革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人们惊呼:原来文学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这是文学表达形式上的革命,传统文学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技术工具一向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所利用,但反过来它也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技术工具的进步,是否预示着全新文学理论的诞生呢?
2、诉求对象和传播目的的异同和比较
目前传统文学市场极度“低迷”那个动辄数百万印数,让全国人民争看一本书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就连只印一本书的现象,也不再是新闻。全国范围内一方面是大量的书籍积压,不堪重负,一方面读者群体却大量进入不读书时代。当然,这种现象和社会、人文和经济有极大关联,不能仅仅归咎于文学作品本身。因为在另一个领域,同样是文学这个形式,却通过网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扩张。
以近年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分支博客(blog,网络日志)为例,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发布的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600万。而博客作品中相当部分和文学有关。这是一个令传统文学门类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也昭示了,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对文学的景仰和参与,依旧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向往。我们并没有失去读者,失去的仅仅是过去的形式。
从传播目的上观察不难发现,我们的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居高临下,严肃探讨人生或者板者面孔教育这么单一,而更多地进入自娱自乐的环节,休闲和消遣甚至搞笑幽默成为主流。由于作品和纯功利的经济效益无关,读者群的大小也不再是文学作品重要的考量标准。读者还是那些读者,文学还是那个文学,但在不同的领域,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五、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行将分道扬镳
1、网络文学作品走向纸媒传播后辉煌依然
市场原本势利眼。为了讨好市场,专注于传统的出版媒体,不得不在诸如武侠、侦探和言情的作品上折腾,但依然颓势尽显。而网络文学挟持其超旺人气,开始向传统媒介索要另一份辉煌,据新语丝1999年8月号称,有“网上爱情经典”之誉的、由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班学生蔡智恒(痞子蔡)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即将由台湾导演金国钊搬上银幕。该片的女主角“轻舞飞扬”的扮演者,也将由网友在网上公开投票选出。目前走进任何一家书店也不难发现,一批网络文学作品已经变成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而部分网络文学作者,参照“著作等身”的传统文学人士成功的标准,也义无返顾地开始进军纸媒领域,期望在不多的读者市场分一杯羹;纸质媒体为了挽救市场,也不得不向粗糙的网络文学屈服。
一经转换传播途径,网络文学中一些作品确实沦为了和传统文学作品一样的命运,进入打折销售的范围,出版数量也一如往常,在寥寥的数千册印数上苦苦挣扎。但也有部分作品成为当今文学出版行业的传奇。去年8月新上市的网络玄幻小说诛仙3和诛仙4,在短短几周内便跃上了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榜,据发行人称,该书前4册一共已销售50万册。这在低迷的出版市场,确实成了奇迹。这些充满生命张力的网络文学作品,为何在转换和嫁接后依然创造了奇迹?这依然是文学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2、传统文学的衰落和全民作者时代的来临
传统文学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年来,文学似乎只成为少数人手中的玩具,一般平民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完全被剥夺。文学理论也只是小圈子里的派系和观点之争,与社会无关,与读者无关。比如诗歌,这是最具个性,最富激情,也是最需要交流的个人化创作,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纪录都起源于诗和画,近些年来,素以“诗礼之邦”著称的中国诗歌迅速滑坡,低迷到难以置信的地步,诗人一词几乎成为讥讽。都市的水泥森林几乎榨干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也因此迷失了自我;仅仅是亲近和欣赏一下自然,也演变成为近乎奢侈的旅游消费。至于诗歌的发表和出版,更已经成为镜花水月,出版社每年固定的出版指标,怎么可能给予这种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文学象牙塔中的呼唤?,除此而外,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除了由于例行的审查制度而形成的居高临下,还有编辑们和作协制度共同的拥有的价值标准和思维特色,当然就有效地防止了文学新人和新作的自然涌现,传统文学自然也就施施然地进入了死胡同,又何止诗歌?
而我们那批国家豢养着的所谓专业作家对这个网络文学的大潮又如何对待呢?据中华读书报报道:在中国作协、作家通讯和微电脑世界联合举办的“数字化时代给文学带来什么”的活动中,100多位作家出席,其中只有2人上网,还有几位曾经在网上遛达过。网络对多数作家是“如雷灌耳、视之无物”技术工具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所利用,但反过来也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对技术工具进步的排斥和漠视,注定了这些所谓的作家和理论家,必将被读者排斥和漠视,传统文学的衰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另一个领域却是欣欣向荣,一派繁华景色。进入任何一个文学网站或者文学论坛都不难发现,除了浩如烟海的大批网络小说和散文、随笔之外,包括诗歌这个冷门栏目的兴旺也是振聋发聩的,甚至几乎消亡的传统诗词曲赋也不鲜见,这里似乎成了中国当代诗歌的集大成产地。不论是否专家学者名人,每个普通人都在这里寻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权和表现展示权,网络文学至少在机会均等上创造了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网络时代向世人证明,言论、出版自由又向前进了一大步,文学当然也更自由了,又一个文学春天来临,文学回到诚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文学愿望,满足自己内心的情结。
3、互相渗透和并行不悖将长期共存
其实,在传统文学包括其理论构成中,很多经验和理论依然对现有网络文学作品产生影响,两种文学作品中也有传承关系。而在目前出现的传统文学作品中,也开始出现网络文学的影子,两者处在互相渗透和影响的阶段。在网络内部,网络文学也并不排斥传统文学作品,许多文学网站上也转载和发表大量所谓纯文学类的作品,也有不少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网络文学和过去的主流文学并行不悖,互相渗透。这种和谐共生的现象也体现了网络的包容性。但是,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只要使用网络这个媒介,终究会发生变化。尽管网络对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传统文学样式具有包容的特性,并在相当时期内允许这种混合现象存在。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化进程,传统文学和网络的组合必然会发生变化。因为当发布方式和技术迅猛递进和发展后,技术和形式反过来也会影响创作方式和思维,出现新的文本,新的样式,新的品种。于是,网络上成就的文学式样,将长时期有别于以往概念里的传统文学,并不断发展。混沌无序的网络文学现状,就像神话中的创世纪一样,虽然混沌无序,然而却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广阔世界,它的发展空间是十分乐观的,前景无限。
文学的发展本来就有头无尾,过往的理论泰斗们一直企图给文学定义,但都证明是总结而不是预测。网络作为新兴载体,也是无边无际,有始无终,在“后纸张”时代,当网络承载了文学这条船,究竟会飘向何方?会再次造成什么样奇迹,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