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半团圆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75年移居法国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1968年,他参加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1968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以及被叛卖的遗嘱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和身份两部小说。昆德拉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最受欢迎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才华,是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小说。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一九八六年苏俄入侵捷克、民族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时期,从“轻与重”、“灵与肉”等为基本情境为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作为一部哲学小说,人物只是哲学中的代码,情节也是哲学中的情境。书中的轻、重、灵、肉、记忆、虚弱、眩晕、牧歌、天堂等系列的生存暗码与人物一一对应,并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这一本书探讨了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然应该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陆还年轻,一切就变得毫无意义。昆德拉试图在书中更多提到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要有一种信念,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昆德拉在获耶路撒冷文学奖的典礼中演讲时曾经说过:“小说家不是代言人。严格说来,他甚至不应为自己的信念说话。当托尔斯泰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初稿时,他心中的安娜是一个极不可爱的女人,她的凄惨下场似乎是罪有应得。这当然跟我们看到的定稿大相径庭。这当中并非托氏的道德观念有所改变,而是他听到了道德以外的一种声音。我姑且称之为“小说的智慧”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超自然的声音。因此,伟大的小说里蕴含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不如索性改行。”对于昆德拉而言,小说本身是有灵性的,它指引着作家往未知的地方去探索,去辅助完成更加合理的故事。
独立作家余杰认为“昆德拉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采取的是冷眼看人间的方式。他在观看自己祖国的时候也是如此。昆德拉流亡到西欧之后,再反观国内一切荒谬透顶的事件,因而具有了“距离的美感”这种“距离的美感”使他的作品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幽默和反讽。昆德拉的幽默是迷人的幽默,昆德拉的反讽是惊人的反讽,它们征服了无数长期按照一元化进行思维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困惑中的青年人。”著名作家周国平则是这样评价昆德拉的小说“昆德拉的小说不是很前卫、很现代派,是大家都能看懂的东西。但在创作手法上却很现代。昆德拉是很深刻的作家,他的小说里不但感觉多,思考也很多,议论非常精彩,不会偏离小说情节,而且很善于运用反讽。我还没有发现中国有这种风格的作家。”译者余中先认为,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75年移居法国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1968年,他参加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1968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以及被叛卖的遗嘱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和身份两部小说。昆德拉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最受欢迎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才华,是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小说。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一九八六年苏俄入侵捷克、民族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时期,从“轻与重”、“灵与肉”等为基本情境为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作为一部哲学小说,人物只是哲学中的代码,情节也是哲学中的情境。书中的轻、重、灵、肉、记忆、虚弱、眩晕、牧歌、天堂等系列的生存暗码与人物一一对应,并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这一本书探讨了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然应该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陆还年轻,一切就变得毫无意义。昆德拉试图在书中更多提到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要有一种信念,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昆德拉在获耶路撒冷文学奖的典礼中演讲时曾经说过:“小说家不是代言人。严格说来,他甚至不应为自己的信念说话。当托尔斯泰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初稿时,他心中的安娜是一个极不可爱的女人,她的凄惨下场似乎是罪有应得。这当然跟我们看到的定稿大相径庭。这当中并非托氏的道德观念有所改变,而是他听到了道德以外的一种声音。我姑且称之为“小说的智慧”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聆听这超自然的声音。因此,伟大的小说里蕴含的智慧总比它的创作者多。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不如索性改行。”对于昆德拉而言,小说本身是有灵性的,它指引着作家往未知的地方去探索,去辅助完成更加合理的故事。
独立作家余杰认为“昆德拉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采取的是冷眼看人间的方式。他在观看自己祖国的时候也是如此。昆德拉流亡到西欧之后,再反观国内一切荒谬透顶的事件,因而具有了“距离的美感”这种“距离的美感”使他的作品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幽默和反讽。昆德拉的幽默是迷人的幽默,昆德拉的反讽是惊人的反讽,它们征服了无数长期按照一元化进行思维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困惑中的青年人。”著名作家周国平则是这样评价昆德拉的小说“昆德拉的小说不是很前卫、很现代派,是大家都能看懂的东西。但在创作手法上却很现代。昆德拉是很深刻的作家,他的小说里不但感觉多,思考也很多,议论非常精彩,不会偏离小说情节,而且很善于运用反讽。我还没有发现中国有这种风格的作家。”译者余中先认为,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