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坚持
笔趣阁 www.xbqg.net,八毫克的中南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儿子出生的第八天,我们从县医院回了乡村老家。
根据乡村风俗,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要带点东西来我家看望我老婆和我儿子,一般都是鸡蛋,酥饼,麻花之类的小吃,临走的时候在我儿子的枕头底下塞上三十,五十或一百块钱,名曰:瞌睡钱,乡村里祝福新生小孩的一种风俗。
来人进了门,放下东西,我会倒上一杯茶水,然后听着那些邻居乡亲和我老妈聊天,顺便聊两句家常。
一天早上,我正睡的迷糊,老妈进来叫醒了我,要我和老婆赶紧收拾好房间,倒杯茶水,有乡亲来看望我儿子。我翻身起床,走了出去,看见了她。
刚回家的第三天我就看见了她,她挎着一个不大的篮子,在村子外面的护村林里捡干枯的树枝,折断,放在篮子里。她很老了,七十多了,蹲下捡完枯枝,再站起来的时候有点艰难。她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有三个儿子,现在留在身边的唯一一个儿子将近四十了还没有结婚,脑子有点问题,反应迟钝,干不了活,养不了家。她的生活就靠政府补助和几个外甥以及侄女侄子的接济。村里唯一一家没有用电的人家,没钱买烧火煮饭的碳,常年四季在护村林里捡干枯的树枝。
我结婚的时候,她也来过,送了二十块钱上个礼单。父母当时想要推辞,被记账的老头阻拦,说她很好面子,见不得别人可怜她。在我父母和我想来,她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村里人都知道,她完全可以一分钱不拿,但是照样的可以吃上宴席,照样要被请的。但她就是固执,坚持要与别人一样。她会说,我没钱,我生活艰难,我少给点。
后来村里有人家有红白事的时候都瞒着她,大家都体谅她的生活艰难,不想她破费。有一年的冬天,和她年龄相仿的一个老人走了,主人家没有告诉她,她也不知道怎么得知的。下雪的天,雪积了一地,入夜的时候,拄了一个拐杖就来了。进了门,付钱上了礼单,理了香烛火纸,被人扶到了亡人的灵前,坐在一个凳子上,眼泪婆娑,后来猫一样的哭声,持续了十几分钟。主人家上前解释,她点头,不说话,只是无声的流泪。不知是哪一种伤悲,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湿了眼眶。后来她坐在长凳上,被三四个小伙子抬了回去,因为下雪,大家怕她回去路上滑到。
我小妹要结婚了,村里人按照往常,要送添箱的。现在人懒的买东西,都是现金,五十,三十,一百。她那天下午也来了,拿了一盒香皂,是那种有塑料盒子七八块钱的比较贵的那种,大红单色的盒子,放在了小妹要陪嫁的梳妆台上,恰到好处,很好看。照旧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说了一些自己的艰难处境,只能这么寒酸的拿盒香皂。我老妈赶紧的说,嫂子你人能来,就已经很好了,带什么东西啊。第二天我小妹出嫁的时候,梳妆台上几套的高级化妆品,唯独不见她的那盒香皂。事后我问小妹,她说她老公嫌太土气,扔了。我无语沉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那天她进了门,我老妈就搬来了靠背椅子,我特意泡了一杯好茶给她。她坐下之后就跟我老妈聊家常,问了很多关于我儿子和老婆的事,根据她一辈子养了三个儿子的经验,嘱咐了很多照顾小孩注意的事项,还讲了一些小孩容易患的急性病快速治疗的偏方,我在一旁仔细的打量她。说了很多,还讲起了我奶奶,我爷爷,说了一些他们的旧事,那个年代小孩子怎么抚养的故事等等。她很少说关于现在的事和人,总是喜欢回忆诉说以前的老人和老事,说起来高兴,说的很动听很有味道。
临走的时候,她从口袋里拿出十块钱,起身要进去我房间,准备给孩子压在枕头底下。
我老妈见状,两只手赶紧握住她的手,说:嫂子,你一个人生活不易,人来了,就是对小孩最大的祝福,这个钱我们不能让你出!
她迟疑了一会儿,把我老妈攥着的她那双干枯瘦弱的手抽了出来,却像一个蚌壳一样重新合起来攥住了我老妈的手,说:看不起嫂子吗?
我老妈连忙摇头,说:不是那个意思。
她说:既不是这个意思,就不要说其他了,收下,我这老妇人的一片心意。不多,就十块钱。多的我也没有,虽然峰是光棍(峰,她唯一在身边的儿子),但我死了,他还要在这个村子活人,所以人情往来还得在,还得维持。
她说的在理也不在理。乡村里的人情往来是互相的,她的每次支出看起来却像是有去无回的。她儿子没有结婚,别人不用凑份子上礼单,就没有孙子或是孙女,需要他人给“瞌睡钱”她也没有女儿,也就用不着别人送来添箱等等。但是她依然坚持乡村里的各种风俗和传统,该给钱给钱,该给东西拿东西,她不想生活的艰难,就落下,就让别人看不起,就活的低三下四。
我看见她如此固执的坚持着,就起身,撩起了门帘,老妈看见了,也就不推辞了,搀扶着她走进我的房间。看见孩子熟睡,她脸上有愉悦的表情,新生的小孩给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感受,她表现的更强烈一些。她塞了钱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祝福了我老婆几句坐月子养身子时需要注意的事儿,再看了看小孩,就走了。老妈一直搀扶着她走到巷子的头上,才会了家。
我的房间里,老婆,我和老妈,一起看着我儿子,我跟已经睡醒了还一点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家伙轻声的说:老爸会把这件事情记在日记里,将来给你看,希望你做一个懂的感恩和回报的人。
做一个懂的感恩和回报的人,让这份人情往来永远维持交织下去,把每个人的心用善良和同情穿起来,做一个值得他人尊敬的人。
2012年10月1日
我儿子出生的第八天,我们从县医院回了乡村老家。
根据乡村风俗,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要带点东西来我家看望我老婆和我儿子,一般都是鸡蛋,酥饼,麻花之类的小吃,临走的时候在我儿子的枕头底下塞上三十,五十或一百块钱,名曰:瞌睡钱,乡村里祝福新生小孩的一种风俗。
来人进了门,放下东西,我会倒上一杯茶水,然后听着那些邻居乡亲和我老妈聊天,顺便聊两句家常。
一天早上,我正睡的迷糊,老妈进来叫醒了我,要我和老婆赶紧收拾好房间,倒杯茶水,有乡亲来看望我儿子。我翻身起床,走了出去,看见了她。
刚回家的第三天我就看见了她,她挎着一个不大的篮子,在村子外面的护村林里捡干枯的树枝,折断,放在篮子里。她很老了,七十多了,蹲下捡完枯枝,再站起来的时候有点艰难。她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有三个儿子,现在留在身边的唯一一个儿子将近四十了还没有结婚,脑子有点问题,反应迟钝,干不了活,养不了家。她的生活就靠政府补助和几个外甥以及侄女侄子的接济。村里唯一一家没有用电的人家,没钱买烧火煮饭的碳,常年四季在护村林里捡干枯的树枝。
我结婚的时候,她也来过,送了二十块钱上个礼单。父母当时想要推辞,被记账的老头阻拦,说她很好面子,见不得别人可怜她。在我父母和我想来,她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村里人都知道,她完全可以一分钱不拿,但是照样的可以吃上宴席,照样要被请的。但她就是固执,坚持要与别人一样。她会说,我没钱,我生活艰难,我少给点。
后来村里有人家有红白事的时候都瞒着她,大家都体谅她的生活艰难,不想她破费。有一年的冬天,和她年龄相仿的一个老人走了,主人家没有告诉她,她也不知道怎么得知的。下雪的天,雪积了一地,入夜的时候,拄了一个拐杖就来了。进了门,付钱上了礼单,理了香烛火纸,被人扶到了亡人的灵前,坐在一个凳子上,眼泪婆娑,后来猫一样的哭声,持续了十几分钟。主人家上前解释,她点头,不说话,只是无声的流泪。不知是哪一种伤悲,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湿了眼眶。后来她坐在长凳上,被三四个小伙子抬了回去,因为下雪,大家怕她回去路上滑到。
我小妹要结婚了,村里人按照往常,要送添箱的。现在人懒的买东西,都是现金,五十,三十,一百。她那天下午也来了,拿了一盒香皂,是那种有塑料盒子七八块钱的比较贵的那种,大红单色的盒子,放在了小妹要陪嫁的梳妆台上,恰到好处,很好看。照旧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说了一些自己的艰难处境,只能这么寒酸的拿盒香皂。我老妈赶紧的说,嫂子你人能来,就已经很好了,带什么东西啊。第二天我小妹出嫁的时候,梳妆台上几套的高级化妆品,唯独不见她的那盒香皂。事后我问小妹,她说她老公嫌太土气,扔了。我无语沉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那天她进了门,我老妈就搬来了靠背椅子,我特意泡了一杯好茶给她。她坐下之后就跟我老妈聊家常,问了很多关于我儿子和老婆的事,根据她一辈子养了三个儿子的经验,嘱咐了很多照顾小孩注意的事项,还讲了一些小孩容易患的急性病快速治疗的偏方,我在一旁仔细的打量她。说了很多,还讲起了我奶奶,我爷爷,说了一些他们的旧事,那个年代小孩子怎么抚养的故事等等。她很少说关于现在的事和人,总是喜欢回忆诉说以前的老人和老事,说起来高兴,说的很动听很有味道。
临走的时候,她从口袋里拿出十块钱,起身要进去我房间,准备给孩子压在枕头底下。
我老妈见状,两只手赶紧握住她的手,说:嫂子,你一个人生活不易,人来了,就是对小孩最大的祝福,这个钱我们不能让你出!
她迟疑了一会儿,把我老妈攥着的她那双干枯瘦弱的手抽了出来,却像一个蚌壳一样重新合起来攥住了我老妈的手,说:看不起嫂子吗?
我老妈连忙摇头,说:不是那个意思。
她说:既不是这个意思,就不要说其他了,收下,我这老妇人的一片心意。不多,就十块钱。多的我也没有,虽然峰是光棍(峰,她唯一在身边的儿子),但我死了,他还要在这个村子活人,所以人情往来还得在,还得维持。
她说的在理也不在理。乡村里的人情往来是互相的,她的每次支出看起来却像是有去无回的。她儿子没有结婚,别人不用凑份子上礼单,就没有孙子或是孙女,需要他人给“瞌睡钱”她也没有女儿,也就用不着别人送来添箱等等。但是她依然坚持乡村里的各种风俗和传统,该给钱给钱,该给东西拿东西,她不想生活的艰难,就落下,就让别人看不起,就活的低三下四。
我看见她如此固执的坚持着,就起身,撩起了门帘,老妈看见了,也就不推辞了,搀扶着她走进我的房间。看见孩子熟睡,她脸上有愉悦的表情,新生的小孩给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感受,她表现的更强烈一些。她塞了钱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祝福了我老婆几句坐月子养身子时需要注意的事儿,再看了看小孩,就走了。老妈一直搀扶着她走到巷子的头上,才会了家。
我的房间里,老婆,我和老妈,一起看着我儿子,我跟已经睡醒了还一点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家伙轻声的说:老爸会把这件事情记在日记里,将来给你看,希望你做一个懂的感恩和回报的人。
做一个懂的感恩和回报的人,让这份人情往来永远维持交织下去,把每个人的心用善良和同情穿起来,做一个值得他人尊敬的人。
2012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