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舆论之争 (2/2)
笔趣阁 www.xbqg.net,求生在西晋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眼下江左那帮名士高举天人感应的大旗,将已爆发的旱灾以及即将爆发的蝗灾全归于主公头上,实在是大逆不道。”
“还有一些狗屁名士竟要求燕国上下放弃一切赈灾计划,声称只要在旱灾、蝗灾面前虔诚悔过就能得到上天原谅,进而避免灾害发生。”
听着莫含满口抱怨,燕国上下包括卫朔在内脸色都不太好看。其实卫朔并不禁止外人非议‘朝政’,但是眼前旧有名士的言论已经影响到中原稳定,这便不能被他容忍。
“如果那些名士只是随便抱怨几句,辽东也不会拿他们怎样,毕竟燕国一向标榜不以言罪人。然而他们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世家子弟,某些言论在百姓中有着不小影响力。”
“臣听说许多百姓都受到了蛊惑,对燕国组织的救灾行动充满消极情绪,甚至有些地方官吏都变得人心惶惶!”
“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主公,臣以为燕国应当发动舆论力量,对他们发动反击。”莫含斩钉截铁道。
“且细言之!”
“诺!”莫含闻言侃侃而谈道:“臣建议让燕国各大学堂山长、博士、教授在报馆上发表文章,从根子上击败对方,不然即便此次我们通过行政手段强力压服对方,日后有机会还会有人跳出来煽阴风、点阴火。”
“不错,世容此言甚善,既然是舆论问题,那就只能用舆论力量解决。动用行政手段只是治标不治本,能解决了一时问题,却解决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卫朔对莫含的建议表达了强烈支持,他站起来挥舞着双手激动道:“燕国在各大学堂养士十多年,也到了他们为燕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我相信刘公、皇甫方回、朱左车、董景道等大儒、名士的学问不比他们差。”
很快在卫朔授意下,燕国各大学堂博士、名士纷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大肆歌颂辽东官府如何组织百姓抗旱治蝗。
在燕国舆论下,大灾大难历朝历代都有,只有贤明者才会主动承担起应有责任,率领民众抵御灾害。甚至有不少文章更是毫不客气地斥责江东名士、旧有名士不顾百姓死活,妄论天意,推卸责任,这才是真正的人祸。
得知燕国文人如此强词夺理,江东名士非常气愤,他们在有心人组织下与燕国文人展开了激烈辩论,继续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不过,卫朔还是小觑了传统理论的影响力,自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这一套理论被历代官府接受,想要击败对方谈何容易?
多亏了燕国掌握着大量报馆,如此才能在这场辩论中让燕国立于不败之地。很快江左名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们并未屈服,依旧通过各种渠道与燕国文人展开辩论。
没能在舆论上击败传统士族,让卫朔有点儿遗憾,但他相信等夏季治蝗成功,舆论一定彻底站在燕国一方。届时才是燕国对传统士族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从而减弱传统士族在辽东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阐教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掌教、天师、道长、真人的影响下,各地教众几乎没有受到传统舆论影响,反而坚定地站在燕国一方。
教民们认为这不是上天对燕国的警示,相反这是大天尊对中原民众不信阐教的惩戒。
再加上阐教这么搅和,天下有关天灾的这番舆论争执,彻底进入相持阶段。除了部分闲的蛋疼的名士还在关注外,中原普通民众已是火烧眉毛,正在官府组织下全力自救,哪里还有精力关注天灾是有什么引起的?
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但燕国推行的各项赈灾计划还是有条不紊地推行下去。从这点来说,让卫朔颇感欣慰。(未完待续。)
/>
“眼下江左那帮名士高举天人感应的大旗,将已爆发的旱灾以及即将爆发的蝗灾全归于主公头上,实在是大逆不道。”
“还有一些狗屁名士竟要求燕国上下放弃一切赈灾计划,声称只要在旱灾、蝗灾面前虔诚悔过就能得到上天原谅,进而避免灾害发生。”
听着莫含满口抱怨,燕国上下包括卫朔在内脸色都不太好看。其实卫朔并不禁止外人非议‘朝政’,但是眼前旧有名士的言论已经影响到中原稳定,这便不能被他容忍。
“如果那些名士只是随便抱怨几句,辽东也不会拿他们怎样,毕竟燕国一向标榜不以言罪人。然而他们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世家子弟,某些言论在百姓中有着不小影响力。”
“臣听说许多百姓都受到了蛊惑,对燕国组织的救灾行动充满消极情绪,甚至有些地方官吏都变得人心惶惶!”
“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主公,臣以为燕国应当发动舆论力量,对他们发动反击。”莫含斩钉截铁道。
“且细言之!”
“诺!”莫含闻言侃侃而谈道:“臣建议让燕国各大学堂山长、博士、教授在报馆上发表文章,从根子上击败对方,不然即便此次我们通过行政手段强力压服对方,日后有机会还会有人跳出来煽阴风、点阴火。”
“不错,世容此言甚善,既然是舆论问题,那就只能用舆论力量解决。动用行政手段只是治标不治本,能解决了一时问题,却解决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卫朔对莫含的建议表达了强烈支持,他站起来挥舞着双手激动道:“燕国在各大学堂养士十多年,也到了他们为燕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我相信刘公、皇甫方回、朱左车、董景道等大儒、名士的学问不比他们差。”
很快在卫朔授意下,燕国各大学堂博士、名士纷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大肆歌颂辽东官府如何组织百姓抗旱治蝗。
在燕国舆论下,大灾大难历朝历代都有,只有贤明者才会主动承担起应有责任,率领民众抵御灾害。甚至有不少文章更是毫不客气地斥责江东名士、旧有名士不顾百姓死活,妄论天意,推卸责任,这才是真正的人祸。
得知燕国文人如此强词夺理,江东名士非常气愤,他们在有心人组织下与燕国文人展开了激烈辩论,继续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不过,卫朔还是小觑了传统理论的影响力,自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这一套理论被历代官府接受,想要击败对方谈何容易?
多亏了燕国掌握着大量报馆,如此才能在这场辩论中让燕国立于不败之地。很快江左名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们并未屈服,依旧通过各种渠道与燕国文人展开辩论。
没能在舆论上击败传统士族,让卫朔有点儿遗憾,但他相信等夏季治蝗成功,舆论一定彻底站在燕国一方。届时才是燕国对传统士族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候,从而减弱传统士族在辽东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阐教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掌教、天师、道长、真人的影响下,各地教众几乎没有受到传统舆论影响,反而坚定地站在燕国一方。
教民们认为这不是上天对燕国的警示,相反这是大天尊对中原民众不信阐教的惩戒。
再加上阐教这么搅和,天下有关天灾的这番舆论争执,彻底进入相持阶段。除了部分闲的蛋疼的名士还在关注外,中原普通民众已是火烧眉毛,正在官府组织下全力自救,哪里还有精力关注天灾是有什么引起的?
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但燕国推行的各项赈灾计划还是有条不紊地推行下去。从这点来说,让卫朔颇感欣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