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晨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一个自然年是365天,一个回归年(岁)则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四时有十二节、十二气,合称二十四节气。
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举春时为例来说,春三月万物发生,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孟春的节气为立春和雨水,立春包括“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上冰”三候;雨水包括“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三候。季春的节气为清明和谷雨,清明也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的时间在春分后十五天,也就是在每年公历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天清地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涤除冬天积藏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本为节气名,但是,清明节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是华夏子孙祭祀先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和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都为我们再现了古代民间清明祭祀的情景。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
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千百年后,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中感受到当时诗人心中无限的凄凉悲伤之意。
据说清明由节气变成节日,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
寒食节这天不动烟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故称“寒食”这个节日之定立,是为纪念春秋时代的介之推。“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字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卢象寒食),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流亡途中曾经割过自己腿肉熬汤,给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逐一犒赏流亡期间追随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非常内疚,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已经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与臣子一起到介之推隐居的山中寻找,却遍寻不获,有人提议说介之推是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介之推一定会背母亲出来。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俩已经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对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立碑纪念。同时,还下令举国上下,每年在介之推遇难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第二年的寒食这天,晋文公又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前去介之推的墓前祭奠,以示哀悼。众人行至坟前,只见那棵烧焦的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于是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寒食节从春秋起,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并从专门祭祀介之推的禁烟寒食慢慢地演变成了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祭祀扫墓编入开元礼中,寒食节除祭祀扫墓外,还加入了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的诗句就分别出自于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中。
晚唐以后,因寒食与清明相接,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清明遂取代了寒食,成为华夏子孙“慎重追远”的一个重要节日,一直流传下来,但寒食节的许多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凋零,很多传统节日及习俗已经消亡,寒食节也早已不为人知了,尚还保留的一些节日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在历朝历代文人对节气的吟咏中,与寒食、清明有关的诗词数量最多。仅全唐诗中有“寒食”、“清明”内容的诗词就有三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韩翃的寒食和杜牧的清明。
韩翃是中唐时期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这首题为寒食的七言绝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传播。后世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选有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一千多年来一直传诵不衰。
从艺术水准来说,韩翃的这首寒食诗并不算十分出色,但其能从浩如烟海的历代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后世的佳作名篇,跟唐德宗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唐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颁布许士庶寒食上墓诏,诏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拜扫申礼仍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穆宗时颁布官员寒食节放假的规定,将寒食节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官员祖坟在京郊的“自今任寒食假内往来,不限日数。”官员祖坟在外地的“任准式年限请假”即按任职年限给假,也即是“五百里,五年给一次拜扫假十五天,并除去往来路程所占的天数。”既有官方重视,寒食节的地位便超越其它节日,其隆重程度在历朝历代都可称得上空前而又绝后。
唐代的寒食节延续前朝旧例,禁火寒食,但皇室和大臣却有特例,能得到皇帝御赐的新火(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从榆树柳树中得到火种,称为“新火”),以示皇恩浩荡。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中所写的正是此事。唐代诗人窦叔向的寒食日恩赐火:“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寒食诗互为参照。
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之所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流传,实际上得益于唐德宗的赏识。
韩翃出身贫寒之家,为人孤贞静默,少负才名,很早便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顺畅。进士及第七、八年之后,才入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任从事,开始幕府生涯。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近十年。才又做了一个幕吏。韩翃心情郁闷,经常称病在家,少与人来往。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的寒食诗。当时中书省正要为德宗找一个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皇帝的制诰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一般都是特意挑选文采出众,能体察圣意者充任。中书省长官两次拟定人选都未能让德宗满意,只好直接上折请示德宗,德宗御笔批复:“与韩翃。”当时有一个任江淮刺史的也叫韩翃,吏部不知所指,再将此事上奏德宗,德宗御笔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于是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既有皇帝的赏识提携,韩翃诗名流传天下,所作之诗为朝野之士争相诵读也就不足为怪了。
韩翃以寒食一诗得名,时也命也,偶然之中却也有着必然。
韩翃的寒食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是一首描摹盛世春光皇恩浩荡的感兴之作,全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便指出:“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而唐德宗时期,正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之时。唐德宗即位之初,正值壮年,很想在自己手中平定藩镇割据,恢复盛唐大一统的承平景象,韩翃这首寒食诗恰好在字里行间再现了德宗所希望的承平景象,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所以受到德宗的赞赏,这才从一个闲居十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一跃成为朝中要员。
韩翃因一首寒食诗而得升迁,最后官至中书舍人,并留名至今,也算千古一人了。而玄宗朝的诗人孟浩然却因一首诗而终身不仕,一得一失,也足以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屡有佳作,颇负诗名,又曾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按说应该仕途顺畅。可是一首岁暮归南山,却让孟浩然终身与仕途无缘,只能寄情于吴越的山水之间。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结果落第,这对于求仕心切的孟浩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肚子的牢骚无从发作,便写下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全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怨自艾,自责自怪,骨子里却在抒发仕途失意的怨天尤人;看起来是说自己一无可取,实际上却在抱怨才不为明主所用。据旧唐书记载,孟浩然落第后,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王维便向玄宗推荐孟浩然。玄宗命孟浩然出见,问他有什么好诗作。本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可这孟浩然却昏了头,不写歌功颂德的锦绣文章、如花诗句,却阴差阳错地诵起了岁暮归南山这首牢骚满腹的诗。“不才明主弃”一句,虽然写得含蓄,却还是让玄宗还是听出了言外之意:“我这么有才还不得起用,你算什么‘明主’呀”玄宗一听老大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遂将孟浩然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最后孟浩然只能以布衣终老。
孟浩然的失败之处在于既想求隐居的清名,又想得入仕的功名,既想“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又抱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模棱两可之间又扭扭捏捏,自命清高又牢骚满腹,终身不仕也算咎由自取了。
后人在评论王维与孟浩然诗的高下时曾说:孟浩然虽然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之下,何也?一因其才气比不上王维,二因其诗意没有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维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这种评论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韩翃以一首寒食诗名传天下,杜牧则以一首清明诗流传千古。所不同的是,韩翃虽然写过很多诗,但真正有影响的只有这首寒食,而杜牧的佳作比比皆是,如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山行、秋夕等,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只是清明这首诗太有名了,千百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以至于后人一说到杜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从古至今吟咏清明的诗词很多。但论其影响和流传程度,无一能超过杜牧的这首清明。清明一诗文字隽永清新,音节和谐自然,意境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在中国,只要是读了几年书的人,恐怕没有不能背诵清明的。杜牧的清明和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诗、王之涣的登鹤雀楼、孟郊的游子吟一起,成为中国人诗歌启蒙时最深刻的记忆。
杜牧,字牧之,唐万年县人。万年县与长安县是京兆府县,所谓天子脚下。京兆杜氏,是魏、晋以来数百年的高门望族,杜牧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拜将封侯,又注左传,名垂青史。杜家在唐代尤其显赫,杜牧的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有此显赫的家世,再加上家学渊源,杜牧年纪轻轻便已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二十三岁便写出阿房宫赋这篇传世之作。唐文宗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时年二十六岁。从此步入仕途,一生之中任过各种各样的官职,最后也象韩翃一样,做过朝廷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
杜牧多才多艺,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洪亮吉评论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又说“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北江诗话)。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气势豪宕,又精致婉约;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清明一诗,奠定了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虽然后世有人考证说清明一诗不是杜牧所作,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也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围绕着清明一诗所发生的另外两个故事,倒更佐证了清明一诗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第一个故事是围绕清明的各种山寨之作。
最早改动清明诗的据说是北宋的苏轼,他把杜牧的清明由七绝改成了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样二十八个字,经此一改,却有着另一番的意境和韵味。
还有将清明改成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改成小品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末翰林赵熙的改法又有不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都是在保留原诗的基础上进行断句后的再创作。
清代大学士纪昀,也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大烟袋,则嫌杜牧的清明太啰嗦,遂将每句的前二字删去,压缩成一首更加精炼的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简则简矣,却意趣大减。
还有将清明改成三言诗的:“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改成四言诗的:“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改成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1957年羊城晚报在副刊上,以“世界上最短的剧本”为题,将清明诗改编成一个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幕景:雨纷纷
人物:行人、牧童。
[幕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上)
牧童(上)
行人(欲断魂)[白]: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白]:杏花村!
杜牧的一首清明,竟引来后世的无数山寨之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杜牧地下有知,也当啼笑皆非!
第二个故事则是围绕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的属地之争。
由于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寻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三个字便成了美酒的雅号,历代以杏花村命名的酒家不可胜数。元代时,政府将羊羔酒作为中国特产出口英、法等国,并在出口酒瓶上贴上杏花村商标,商标上尚有一副题联:“金蹬马踏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是中国酒第一次贴标出口,也印证了杏花村这个名称与酒的渊源。但千百年来,人们对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当代,随着名人效应的价值飙升,神州大地上的历史名人争夺战硝烟弥漫,前不久连子虚乌有的演义中的人物貂蝉都成为三省四地争抢的对象,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之归属更是成为争夺的焦点。据说全国叫做杏花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有六个:一是山西省汾阳的杏花村;二是山东省水泊梁山的杏花村;三是湖北省麻城的杏花村;四是江苏省丰县的杏花村;五是江苏省南京的杏花村,六是安徽省贵池县的杏花村。那么,哪个杏花村才是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呢?各地政府发动文人学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最后都言之凿凿,确认杜牧清明中所说的“杏花村”就是本地的杏花村。
其实杏花村的属地之争,再过一千年前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因为时间的久远,要去考证一个无法确定的地名,是非常困难的事。也许当时诗人向牧童借问酒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杏花村这个地方。牧童不过是告诉诗人,前面那个满是杏花树的村里有卖酒的地方。诗人酒后诗兴大发,便把这个开满杏花的地方称作杏花村,就象把桃花盛开的地方叫桃花庄一样。杏花村到底是指何处,是实有其地还是杜牧临时起意,以花命名,恐怕永远也没有结论了,除非真的能时光穿越,回到一千多年的大唐,去向杜牧问个究竟。
在杏花村地属地之争中,受益最大的是山西的汾阳市。汾阳所产的汾酒古已有之,借助于杜牧的清明诗,汾酒更是声名大振。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1949年汾阳便创办了杏花村汾酒厂,1993年8月,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2002年3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又改组成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据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杏花村”品牌价值已达47。76亿元。所以各地政府要将杏花村的品牌优势变成经济效益,光做口舌之争是无益的,还应该象山西汾阳一样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才是正途。
从杏花村的属地之争,我又想到了家乡的文化名人。一千多年来,抚州曾诞生了王安石、晏殊、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大师级人物,其中王安石是北宋宰相,与曾巩并列为唐宋八大家,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晏殊十四岁即以神童赐为进士,官至宰相,范仲淹、欧阳修皆出其门下;陆九渊与朱熹同称南宋理学大师,他所开创的心学学派及其哲学思想,为明清以来的主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尤其是汤显祖,更是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其传奇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放眼全国也难有比肩者。可是我们却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源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陆九渊成了湖北荆门市建设象山文化,展示荆门形象的文化品牌,汤显祖则成为浙江遂昌县的骄傲。
下面是中国遂昌新闻网2011年4月10日的一则最新报道:
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昨举行
记者肖靓
昨日下午,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举行。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和莎士比亚文化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县委书记葛学斌出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强作专题报告。
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艾文学院副院长凯爱?泰乐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陈靝沅,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廖可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祯,县委副书记何卫宁、副县长张建伟等出席。
张晓强在报告中介绍了汤显祖与遂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近年来我县在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张晓强说,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今后,我们将以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为蓝图,按照保护和发展并举、山水和文化共融、规划和理念先行的原则,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这三大世界文化品牌,着力推进汤显祖文化的传承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学术研究活动、遗迹修葺和复建、文化艺术活动、汤显祖文化旅游等构筑“汤显祖文化”支柱体系,循序渐进,加快形成立体的遂昌大文化发展格局。
论坛上,专家们谈古论今,作了精彩生动的专题报告。戴安娜?欧文在莎士比亚与斯特拉福德:21世纪的文化关联报告中介绍了斯特拉夫德镇弘扬莎士比亚文化的做法;周育德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在中国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陈靝沅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种戏剧文化的全球视野报告中认为,中英合作为学者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平台,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化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专家们纷纷认为,要进一步加强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文化的交流,继承好、发挥好全球文化价值,共享人类文化遗产。
“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不知身为汤翁故里的抚州政府诸公看到上面的这些文字后有何感想?
当然,这已是题外之话,就此打住。
(此文参考了一些网络资料,谨此致谢!)
个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一个自然年是365天,一个回归年(岁)则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四时有十二节、十二气,合称二十四节气。
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举春时为例来说,春三月万物发生,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孟春的节气为立春和雨水,立春包括“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上冰”三候;雨水包括“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三候。季春的节气为清明和谷雨,清明也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的时间在春分后十五天,也就是在每年公历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之际,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天清地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涤除冬天积藏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本为节气名,但是,清明节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是华夏子孙祭祀先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和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都为我们再现了古代民间清明祭祀的情景。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
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千百年后,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中感受到当时诗人心中无限的凄凉悲伤之意。
据说清明由节气变成节日,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
寒食节这天不动烟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故称“寒食”这个节日之定立,是为纪念春秋时代的介之推。“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字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卢象寒食),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流亡途中曾经割过自己腿肉熬汤,给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逐一犒赏流亡期间追随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之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非常内疚,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已经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与臣子一起到介之推隐居的山中寻找,却遍寻不获,有人提议说介之推是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介之推一定会背母亲出来。晋文公于是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俩已经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对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祠堂,立碑纪念。同时,还下令举国上下,每年在介之推遇难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第二年的寒食这天,晋文公又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前去介之推的墓前祭奠,以示哀悼。众人行至坟前,只见那棵烧焦的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于是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寒食节从春秋起,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并从专门祭祀介之推的禁烟寒食慢慢地演变成了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祭祀扫墓编入开元礼中,寒食节除祭祀扫墓外,还加入了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的诗句就分别出自于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中。
晚唐以后,因寒食与清明相接,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清明遂取代了寒食,成为华夏子孙“慎重追远”的一个重要节日,一直流传下来,但寒食节的许多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凋零,很多传统节日及习俗已经消亡,寒食节也早已不为人知了,尚还保留的一些节日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在历朝历代文人对节气的吟咏中,与寒食、清明有关的诗词数量最多。仅全唐诗中有“寒食”、“清明”内容的诗词就有三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韩翃的寒食和杜牧的清明。
韩翃是中唐时期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这首题为寒食的七言绝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传播。后世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选有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一千多年来一直传诵不衰。
从艺术水准来说,韩翃的这首寒食诗并不算十分出色,但其能从浩如烟海的历代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后世的佳作名篇,跟唐德宗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唐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颁布许士庶寒食上墓诏,诏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拜扫申礼仍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穆宗时颁布官员寒食节放假的规定,将寒食节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官员祖坟在京郊的“自今任寒食假内往来,不限日数。”官员祖坟在外地的“任准式年限请假”即按任职年限给假,也即是“五百里,五年给一次拜扫假十五天,并除去往来路程所占的天数。”既有官方重视,寒食节的地位便超越其它节日,其隆重程度在历朝历代都可称得上空前而又绝后。
唐代的寒食节延续前朝旧例,禁火寒食,但皇室和大臣却有特例,能得到皇帝御赐的新火(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从榆树柳树中得到火种,称为“新火”),以示皇恩浩荡。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中所写的正是此事。唐代诗人窦叔向的寒食日恩赐火:“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寒食诗互为参照。
韩翃的这首寒食诗之所以在唐代就得以广泛流传,实际上得益于唐德宗的赏识。
韩翃出身贫寒之家,为人孤贞静默,少负才名,很早便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顺畅。进士及第七、八年之后,才入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任从事,开始幕府生涯。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近十年。才又做了一个幕吏。韩翃心情郁闷,经常称病在家,少与人来往。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的寒食诗。当时中书省正要为德宗找一个知制诰,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皇帝的制诰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一般都是特意挑选文采出众,能体察圣意者充任。中书省长官两次拟定人选都未能让德宗满意,只好直接上折请示德宗,德宗御笔批复:“与韩翃。”当时有一个任江淮刺史的也叫韩翃,吏部不知所指,再将此事上奏德宗,德宗御笔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于是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既有皇帝的赏识提携,韩翃诗名流传天下,所作之诗为朝野之士争相诵读也就不足为怪了。
韩翃以寒食一诗得名,时也命也,偶然之中却也有着必然。
韩翃的寒食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是一首描摹盛世春光皇恩浩荡的感兴之作,全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便指出:“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而唐德宗时期,正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之时。唐德宗即位之初,正值壮年,很想在自己手中平定藩镇割据,恢复盛唐大一统的承平景象,韩翃这首寒食诗恰好在字里行间再现了德宗所希望的承平景象,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所以受到德宗的赞赏,这才从一个闲居十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一跃成为朝中要员。
韩翃因一首寒食诗而得升迁,最后官至中书舍人,并留名至今,也算千古一人了。而玄宗朝的诗人孟浩然却因一首诗而终身不仕,一得一失,也足以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屡有佳作,颇负诗名,又曾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按说应该仕途顺畅。可是一首岁暮归南山,却让孟浩然终身与仕途无缘,只能寄情于吴越的山水之间。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结果落第,这对于求仕心切的孟浩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肚子的牢骚无从发作,便写下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全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怨自艾,自责自怪,骨子里却在抒发仕途失意的怨天尤人;看起来是说自己一无可取,实际上却在抱怨才不为明主所用。据旧唐书记载,孟浩然落第后,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王维便向玄宗推荐孟浩然。玄宗命孟浩然出见,问他有什么好诗作。本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可这孟浩然却昏了头,不写歌功颂德的锦绣文章、如花诗句,却阴差阳错地诵起了岁暮归南山这首牢骚满腹的诗。“不才明主弃”一句,虽然写得含蓄,却还是让玄宗还是听出了言外之意:“我这么有才还不得起用,你算什么‘明主’呀”玄宗一听老大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遂将孟浩然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最后孟浩然只能以布衣终老。
孟浩然的失败之处在于既想求隐居的清名,又想得入仕的功名,既想“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又抱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模棱两可之间又扭扭捏捏,自命清高又牢骚满腹,终身不仕也算咎由自取了。
后人在评论王维与孟浩然诗的高下时曾说:孟浩然虽然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之下,何也?一因其才气比不上王维,二因其诗意没有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维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这种评论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韩翃以一首寒食诗名传天下,杜牧则以一首清明诗流传千古。所不同的是,韩翃虽然写过很多诗,但真正有影响的只有这首寒食,而杜牧的佳作比比皆是,如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山行、秋夕等,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只是清明这首诗太有名了,千百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以至于后人一说到杜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从古至今吟咏清明的诗词很多。但论其影响和流传程度,无一能超过杜牧的这首清明。清明一诗文字隽永清新,音节和谐自然,意境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在中国,只要是读了几年书的人,恐怕没有不能背诵清明的。杜牧的清明和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诗、王之涣的登鹤雀楼、孟郊的游子吟一起,成为中国人诗歌启蒙时最深刻的记忆。
杜牧,字牧之,唐万年县人。万年县与长安县是京兆府县,所谓天子脚下。京兆杜氏,是魏、晋以来数百年的高门望族,杜牧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拜将封侯,又注左传,名垂青史。杜家在唐代尤其显赫,杜牧的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有此显赫的家世,再加上家学渊源,杜牧年纪轻轻便已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二十三岁便写出阿房宫赋这篇传世之作。唐文宗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时年二十六岁。从此步入仕途,一生之中任过各种各样的官职,最后也象韩翃一样,做过朝廷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
杜牧多才多艺,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洪亮吉评论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又说“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北江诗话)。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气势豪宕,又精致婉约;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清明一诗,奠定了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虽然后世有人考证说清明一诗不是杜牧所作,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也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围绕着清明一诗所发生的另外两个故事,倒更佐证了清明一诗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第一个故事是围绕清明的各种山寨之作。
最早改动清明诗的据说是北宋的苏轼,他把杜牧的清明由七绝改成了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样二十八个字,经此一改,却有着另一番的意境和韵味。
还有将清明改成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改成小品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末翰林赵熙的改法又有不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都是在保留原诗的基础上进行断句后的再创作。
清代大学士纪昀,也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大烟袋,则嫌杜牧的清明太啰嗦,遂将每句的前二字删去,压缩成一首更加精炼的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简则简矣,却意趣大减。
还有将清明改成三言诗的:“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改成四言诗的:“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有改成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1957年羊城晚报在副刊上,以“世界上最短的剧本”为题,将清明诗改编成一个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幕景:雨纷纷
人物:行人、牧童。
[幕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上)
牧童(上)
行人(欲断魂)[白]: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白]:杏花村!
杜牧的一首清明,竟引来后世的无数山寨之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杜牧地下有知,也当啼笑皆非!
第二个故事则是围绕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的属地之争。
由于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寻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三个字便成了美酒的雅号,历代以杏花村命名的酒家不可胜数。元代时,政府将羊羔酒作为中国特产出口英、法等国,并在出口酒瓶上贴上杏花村商标,商标上尚有一副题联:“金蹬马踏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是中国酒第一次贴标出口,也印证了杏花村这个名称与酒的渊源。但千百年来,人们对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当代,随着名人效应的价值飙升,神州大地上的历史名人争夺战硝烟弥漫,前不久连子虚乌有的演义中的人物貂蝉都成为三省四地争抢的对象,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之归属更是成为争夺的焦点。据说全国叫做杏花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有六个:一是山西省汾阳的杏花村;二是山东省水泊梁山的杏花村;三是湖北省麻城的杏花村;四是江苏省丰县的杏花村;五是江苏省南京的杏花村,六是安徽省贵池县的杏花村。那么,哪个杏花村才是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呢?各地政府发动文人学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最后都言之凿凿,确认杜牧清明中所说的“杏花村”就是本地的杏花村。
其实杏花村的属地之争,再过一千年前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因为时间的久远,要去考证一个无法确定的地名,是非常困难的事。也许当时诗人向牧童借问酒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杏花村这个地方。牧童不过是告诉诗人,前面那个满是杏花树的村里有卖酒的地方。诗人酒后诗兴大发,便把这个开满杏花的地方称作杏花村,就象把桃花盛开的地方叫桃花庄一样。杏花村到底是指何处,是实有其地还是杜牧临时起意,以花命名,恐怕永远也没有结论了,除非真的能时光穿越,回到一千多年的大唐,去向杜牧问个究竟。
在杏花村地属地之争中,受益最大的是山西的汾阳市。汾阳所产的汾酒古已有之,借助于杜牧的清明诗,汾酒更是声名大振。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1949年汾阳便创办了杏花村汾酒厂,1993年8月,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2002年3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又改组成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据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杏花村”品牌价值已达47。76亿元。所以各地政府要将杏花村的品牌优势变成经济效益,光做口舌之争是无益的,还应该象山西汾阳一样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才是正途。
从杏花村的属地之争,我又想到了家乡的文化名人。一千多年来,抚州曾诞生了王安石、晏殊、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大师级人物,其中王安石是北宋宰相,与曾巩并列为唐宋八大家,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晏殊十四岁即以神童赐为进士,官至宰相,范仲淹、欧阳修皆出其门下;陆九渊与朱熹同称南宋理学大师,他所开创的心学学派及其哲学思想,为明清以来的主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尤其是汤显祖,更是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其传奇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放眼全国也难有比肩者。可是我们却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源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陆九渊成了湖北荆门市建设象山文化,展示荆门形象的文化品牌,汤显祖则成为浙江遂昌县的骄傲。
下面是中国遂昌新闻网2011年4月10日的一则最新报道:
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昨举行
记者肖靓
昨日下午,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高峰论坛举行。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和莎士比亚文化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县委书记葛学斌出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晓强作专题报告。
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艾文学院副院长凯爱?泰乐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陈靝沅,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会长周育德,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廖可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祯,县委副书记何卫宁、副县长张建伟等出席。
张晓强在报告中介绍了汤显祖与遂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近年来我县在传承、弘扬汤显祖文化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张晓强说,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今后,我们将以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为蓝图,按照保护和发展并举、山水和文化共融、规划和理念先行的原则,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这三大世界文化品牌,着力推进汤显祖文化的传承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学术研究活动、遗迹修葺和复建、文化艺术活动、汤显祖文化旅游等构筑“汤显祖文化”支柱体系,循序渐进,加快形成立体的遂昌大文化发展格局。
论坛上,专家们谈古论今,作了精彩生动的专题报告。戴安娜?欧文在莎士比亚与斯特拉福德:21世纪的文化关联报告中介绍了斯特拉夫德镇弘扬莎士比亚文化的做法;周育德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在中国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陈靝沅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种戏剧文化的全球视野报告中认为,中英合作为学者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平台,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化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专家们纷纷认为,要进一步加强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文化的交流,继承好、发挥好全球文化价值,共享人类文化遗产。
“汤显祖与牡丹亭是遂昌的骄傲,弘扬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民的光荣使命。”不知身为汤翁故里的抚州政府诸公看到上面的这些文字后有何感想?
当然,这已是题外之话,就此打住。
(此文参考了一些网络资料,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