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一片芦苇林
笔趣阁 www.xbqg.net,dayspring_pp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我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芦苇非树,怎能成“林”可是秋日里的那一大片的芦苇,在我眼中真的成“林”所以姑且称之为“芦苇林”吧。前些日子雁鸣一位朋友的秋日思绪让我想起家乡的那一片芦苇。现在该是芦叶枯黄飘落,芦花纷飞的时候了吧,那漫天飞舞的芦花,迎风摆动的大片芦苇林该是怎样美丽的风景呢。想着想着,便想写些关于它的记忆,于是也就有了这篇随意而来的文字。
小时候喜欢在芦苇发芽的春季,跑到芦苇地里去拔毛山。所谓毛山,就是一种野草,外面是一层绿衣装,里面是白白的草肉,嫩嫩的,嚼在嘴里有些甜。父母们不让我们去拔毛山,一方面是因为怕我们踩断了新发芽的芦苇,另一方面是因为吃多了毛山容易腹涨。我们则全然不顾父母的阻挡,早上上学的时候,总是拐到芦苇地里去,拔上一些毛山,小心地用纸袋包好,然后急急忙忙的跑到学校去上课。课间便拿出纸包里的毛山,分一些给好朋友,一同放到嘴里嚼起来,相互对视间那感觉比什么都快乐。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如果想吃毛山,就得拿纸来换,有时候还拽得很,不愿意换给他们呢。于是那时候分毛山也成了友谊的象征。
夏天时,所有的芦苇都长的很高,微风中不断的微笑点头。叶子绿绿的,长长的。每当想吃粽子的时候,总是自觉地跑到那里去摘一些又长又胖的叶子回来,洗干净了放到水缸里。看到芦苇叶,奶奶就知道我们又想吃粽子了。空闲下来便泡一些糯米,洗一些红枣。晚饭后,在昏黄的灯光下给我们包粽子。而我则喜欢蹲在旁边看奶奶轻柔地挽着芦苇叶,挽成长长一个圈,放一些糯米和红枣,再绕几下,用线一匝,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可是我太笨,学了很久,包出来的粽子总没有奶奶包的好看。而第二天早上,睡梦中的我一闻到那清香扑鼻的粽子味,便忍不住从床上跳起来,直奔厨房而去。上大学以后很少回家,奶奶包的纯正的粽子也很少能吃到。对于世面上卖的各式各样的粽子,因为很少是芦苇叶做料,虽然外表式样繁多,馅的种类也不少吃出来便少了那份清香,也少了一份喜悦的心情。去年五一回家,奶奶又给我包了一次粽子,八十多岁的奶奶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看她摸索着绕圈,放米,匝线,我的心慢慢的沉了下去,奶奶真的老了。临走的时候,不管我怎么推脱,奶奶还是把剩下的粽子全部给我包了起来,分成两份,一份让我带走,一份带给还在读书的弟弟。
芦苇不是竹,亦不能常青。万物凋零的秋天,芦苇也不能例外。斑点慢慢地爬上芦苇原本嫩绿的脸盘,颜色也由青绿变成墨绿,再由墨绿变成黄色,原本丰腻身体渐渐卷曲成一瘦长的卷。芦花如老年的白发,在头顶诉说着岁月的风霜。风来时,便随风飘舞。芦苇经过一季的风霜后,慢慢的干燥。原本绿色的芦苇竿便变成黄色。等到河水干枯的时候,农民们便会把芦花摘下来,放到场上晒干了。再过些日子便到了砍芦苇的日子,原本挺拔的芦苇被砍倒在地上,匝成一捆一捆的运回家。放到屋檐下或者放农具的小屋子里。在我很小的时候,芦花经常用来做木屐。厚厚的一块板上穿上线,然后用芦花一圈一圈的围起来,要匝的紧紧的,才能耐穿,而且暖和不透风。在我上小学的那些年,一到下雪天,我们都是穿木屐的。记得我奶奶的姐姐是个特别会做木屐的人,她没有儿女,每到冬天的时候,我爸爸总会把她接到我家过一段时间,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她会为我们做很多的木屐。姨奶奶做出来的木屐不仅仅暖和,而且特别好看,即使平时讨厌穿木屐的姐姐,对于姨奶奶做出来的木屐也很喜欢。姨奶奶在一个芦苇发芽的季节去世了,穿坏了姨奶奶给我们最后一次做的木屐后,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我们也就很少穿木屐,于是芦花除了烧火引材以外,便没什么作用。
芦苇被收回家以后,晒干了用来做席子和节子。我不知道该不该用“节子”这个词,可是除了这个,我就不知道该哪个词,因为我们家一直是这样叫的。席子大家都能知道,用芦苇做的席子夏天特别凉快,虽然现在市面上竹子做的席子比较多,在农村,更多的人愿意用芦苇来做席子。而节子估计也就农村长大的人才可能明白,是用来屯粮食用的。我爷爷奶奶,爸爸都会做这个。小的时候,每到闲暇的日子,爷爷奶奶他们就会坐在堂屋里编节子。其实编节子的芦苇是很有讲究的,不要太粗,也不能太细,粗的很脆而不结实,太细的又使不上劲,很容易就断了。颜色要用亮黄的那种。撇开后也不见灰黑色的才为上等芦苇。做节子其实是很琐碎的事情,先要把芦苇撇开,然后在把它用滚子压平压软,再把外面的一层皮刮掉,这才做好前序工作。下面的事情就是怎么做了,一条节子不偷工减料的话,不停息要做两天才可以做好,那时候常常是爷爷休息的时候奶奶接着做,很快家里就堆满了节子,码得很高。快到收忙的季节,爷爷便用自行车驮着这些节子去卖,开始时一个节子能卖四五块前,后来做的人少了,便能卖七八块,就靠这些,我们家的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现在家里已经很少做节子了,偶尔做一个也是自己家里用,大多数人家都直接把楼房的一个房间分隔开来放粮食,节子再也没有那么多的市场,也就慢慢地被人遗忘。
农村人口增多后,很多沼泽和滩涂都被改用来做良田,一年一年的改良后,这些土地上不再是大片的芦苇和蒲草,而是绿油油的庄稼。现在即便是在我的家乡,大片的芦苇林也不多见,只有在少数的地方和记忆里才可以看到满天芦叶纷飞的美景。
当我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芦苇非树,怎能成“林”可是秋日里的那一大片的芦苇,在我眼中真的成“林”所以姑且称之为“芦苇林”吧。前些日子雁鸣一位朋友的秋日思绪让我想起家乡的那一片芦苇。现在该是芦叶枯黄飘落,芦花纷飞的时候了吧,那漫天飞舞的芦花,迎风摆动的大片芦苇林该是怎样美丽的风景呢。想着想着,便想写些关于它的记忆,于是也就有了这篇随意而来的文字。
小时候喜欢在芦苇发芽的春季,跑到芦苇地里去拔毛山。所谓毛山,就是一种野草,外面是一层绿衣装,里面是白白的草肉,嫩嫩的,嚼在嘴里有些甜。父母们不让我们去拔毛山,一方面是因为怕我们踩断了新发芽的芦苇,另一方面是因为吃多了毛山容易腹涨。我们则全然不顾父母的阻挡,早上上学的时候,总是拐到芦苇地里去,拔上一些毛山,小心地用纸袋包好,然后急急忙忙的跑到学校去上课。课间便拿出纸包里的毛山,分一些给好朋友,一同放到嘴里嚼起来,相互对视间那感觉比什么都快乐。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如果想吃毛山,就得拿纸来换,有时候还拽得很,不愿意换给他们呢。于是那时候分毛山也成了友谊的象征。
夏天时,所有的芦苇都长的很高,微风中不断的微笑点头。叶子绿绿的,长长的。每当想吃粽子的时候,总是自觉地跑到那里去摘一些又长又胖的叶子回来,洗干净了放到水缸里。看到芦苇叶,奶奶就知道我们又想吃粽子了。空闲下来便泡一些糯米,洗一些红枣。晚饭后,在昏黄的灯光下给我们包粽子。而我则喜欢蹲在旁边看奶奶轻柔地挽着芦苇叶,挽成长长一个圈,放一些糯米和红枣,再绕几下,用线一匝,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可是我太笨,学了很久,包出来的粽子总没有奶奶包的好看。而第二天早上,睡梦中的我一闻到那清香扑鼻的粽子味,便忍不住从床上跳起来,直奔厨房而去。上大学以后很少回家,奶奶包的纯正的粽子也很少能吃到。对于世面上卖的各式各样的粽子,因为很少是芦苇叶做料,虽然外表式样繁多,馅的种类也不少吃出来便少了那份清香,也少了一份喜悦的心情。去年五一回家,奶奶又给我包了一次粽子,八十多岁的奶奶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看她摸索着绕圈,放米,匝线,我的心慢慢的沉了下去,奶奶真的老了。临走的时候,不管我怎么推脱,奶奶还是把剩下的粽子全部给我包了起来,分成两份,一份让我带走,一份带给还在读书的弟弟。
芦苇不是竹,亦不能常青。万物凋零的秋天,芦苇也不能例外。斑点慢慢地爬上芦苇原本嫩绿的脸盘,颜色也由青绿变成墨绿,再由墨绿变成黄色,原本丰腻身体渐渐卷曲成一瘦长的卷。芦花如老年的白发,在头顶诉说着岁月的风霜。风来时,便随风飘舞。芦苇经过一季的风霜后,慢慢的干燥。原本绿色的芦苇竿便变成黄色。等到河水干枯的时候,农民们便会把芦花摘下来,放到场上晒干了。再过些日子便到了砍芦苇的日子,原本挺拔的芦苇被砍倒在地上,匝成一捆一捆的运回家。放到屋檐下或者放农具的小屋子里。在我很小的时候,芦花经常用来做木屐。厚厚的一块板上穿上线,然后用芦花一圈一圈的围起来,要匝的紧紧的,才能耐穿,而且暖和不透风。在我上小学的那些年,一到下雪天,我们都是穿木屐的。记得我奶奶的姐姐是个特别会做木屐的人,她没有儿女,每到冬天的时候,我爸爸总会把她接到我家过一段时间,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她会为我们做很多的木屐。姨奶奶做出来的木屐不仅仅暖和,而且特别好看,即使平时讨厌穿木屐的姐姐,对于姨奶奶做出来的木屐也很喜欢。姨奶奶在一个芦苇发芽的季节去世了,穿坏了姨奶奶给我们最后一次做的木屐后,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我们也就很少穿木屐,于是芦花除了烧火引材以外,便没什么作用。
芦苇被收回家以后,晒干了用来做席子和节子。我不知道该不该用“节子”这个词,可是除了这个,我就不知道该哪个词,因为我们家一直是这样叫的。席子大家都能知道,用芦苇做的席子夏天特别凉快,虽然现在市面上竹子做的席子比较多,在农村,更多的人愿意用芦苇来做席子。而节子估计也就农村长大的人才可能明白,是用来屯粮食用的。我爷爷奶奶,爸爸都会做这个。小的时候,每到闲暇的日子,爷爷奶奶他们就会坐在堂屋里编节子。其实编节子的芦苇是很有讲究的,不要太粗,也不能太细,粗的很脆而不结实,太细的又使不上劲,很容易就断了。颜色要用亮黄的那种。撇开后也不见灰黑色的才为上等芦苇。做节子其实是很琐碎的事情,先要把芦苇撇开,然后在把它用滚子压平压软,再把外面的一层皮刮掉,这才做好前序工作。下面的事情就是怎么做了,一条节子不偷工减料的话,不停息要做两天才可以做好,那时候常常是爷爷休息的时候奶奶接着做,很快家里就堆满了节子,码得很高。快到收忙的季节,爷爷便用自行车驮着这些节子去卖,开始时一个节子能卖四五块前,后来做的人少了,便能卖七八块,就靠这些,我们家的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现在家里已经很少做节子了,偶尔做一个也是自己家里用,大多数人家都直接把楼房的一个房间分隔开来放粮食,节子再也没有那么多的市场,也就慢慢地被人遗忘。
农村人口增多后,很多沼泽和滩涂都被改用来做良田,一年一年的改良后,这些土地上不再是大片的芦苇和蒲草,而是绿油油的庄稼。现在即便是在我的家乡,大片的芦苇林也不多见,只有在少数的地方和记忆里才可以看到满天芦叶纷飞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