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调色板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中有一盆文竹。一枝枝杆很细嫩,一片片叶很轻灵,秀丽可观,引人注目。
闲暇,我望着文竹,总有一种淡淡的思绪悄悄地爬上心头,似异乡游子的思乡之苦;似久别情人怅惘的依恋;似写作前静静的厮守;似获得殊荣前的沉默这种种情绪牵动着我,触及着我灵敏的神经去拉开记忆的窗帘。
文竹是母亲留下来的。
那年初春的一天中午,我回到胜利街母亲家吃饭,看到母亲在摆弄着几盆花,有仙人球、龙爪菊、君子兰,还有文竹等。这些花卉虽不名贵,却是母亲从千里之外带回来的。当时,是我向母亲要的,还是母亲送的呢?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母亲给我找了一个小小花盆,移过来一株文竹小苗。
我的家居南山区四楼顶层,因妻子带着孩子上班路途遥远,所以家中带气的小玩艺都没精力养活。我和妻子对花也没有嗜好,除了想起来为它浇点水,更多的时间就把这小小的生灵忘掉了。一次孩子的手指无意中被文竹杆上的小刺扎了一下,后红肿化脓,那个手指肚被大夫剪下了一大块皮,指甲也剪掉了一半。痛在孩子手上,疼在我们的心上,孩子整天嚷着“该死的文竹”我也曾有过把这不太美观却惹人讨厌的文竹扔掉了的念头,也免得它那经常枯萎下落的针叶弄脏了茶几。北方的冬天既长又冷,屋内虽设有土暖气,白天上班没人烧火,温度只在零度左右徘徊,人都有些挺不住,纤弱的文竹更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那一二年,也没看出文竹有大的出息,只是在春暖花开时才长出一些新叶。
母亲刚迈进六十岁的门坎,就于初春的一天晚上突然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儿女们都回忆着母亲与自己的往事,我也对这株小小的文竹有了新的认识,她是母亲留给我唯一的而且带有生命的纪念物呀!它寄托了我对母亲万般的思念之情。
母亲的一生是艰难困苦的。
母亲的童年生长在贫穷封建的旧中国。既没有读书与同学间的欢乐,也没有大家闺秀琴棋书画的特长,有的只是过早地参与家庭一日三餐和针线活的劳作。绣花,就是母亲唯一的爱好了。母亲十九岁时,由姥姥作主嫁给了比她大十一岁做“堂官”的父亲。从此,母亲走上了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一九五年,父亲追逐在矿山做工的伯父,带着母亲和两岁的大姐,远离了家乡吉林扶余,来到了鹤岗煤矿工作。
母亲一生养活了我们姐弟七个孩子。
父亲工资的微薄,家庭生活的窘迫,家务劳动的繁重,逐渐把母亲身体拖垮了,各种疾病常年缠绕在身。记得母亲四十多岁时,左奶子烂了一大窟窿,整天流脓淌水的。当时,家已有九口人,六十多元的工资收入使得家中没钱看病,母亲只好带着病痛绣门帘,换得几个钱买药治疗。在邻居代大姐妇夫的热心帮助下,用讨来的偏方制作了“千锤膏”敷衍数月伤口才渐渐好转。
提起绣花,母亲那精湛的手艺和对绘画色彩特有的灵感,绣出的门、窗、墙帘是值得所有看到过的人称道的。母亲的绣品与众不同,可以两面欣赏。手工细腻,色彩艳丽,图案布局合理。既有民族传统的“二龙戏珠”、“单凤朝阳”等热烈气氛的图案,也有采用毛主席“风景这边独好”、“无限风光在险峰”诗词手书配以风景的现代山水画。看后让人留连忘返,爱不释手。那时,无论亲朋和邻居的新婚喜事,都以能挂上母亲绣的门帘为快事。母亲是用一颗爱心来绣花的。在绣花中,母亲会忘记家庭贫困带来的困惑,也会忘记父亲暴躁脾气给带来的烦恼。在绣花时,母亲的整个身心都净化超脱了。
除了绣花,母亲的针线活可以与缝纫机媲美。记得我和二姐小时的棉猴,都是明线缝制,针码既小又均匀。那时逢年过节,我们兄妹穿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一手做的,样式和做工不亚于别家孩子买来的服装。
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这个多口之家遇到了比别的家庭更严峻的考验。那时母亲身体还好,领着哥哥姐姐去田间挖野菜,拾菜叶,配之仅有的口粮仍不能填饱我们几个活蹦乱跳小家伙的肚皮。在寻找生路中母亲学会了做生意,领着哥哥姐姐坐火车跑鹤立、佳木斯捣当点蔬菜、水果。当时我虽五六岁,也经常去帮助看个堆儿。一次在鹤立买菜时把我给挤丢了,我惊慌地顺来路跑回了车站,母亲和哥哥也没心思买菜了,终于在车站侯车室找到了怯怯发楞的我。见到母亲后我委屈地哭了,母亲没有责怪我,还给我一根大水黄瓜。那几年,经过我们母子在生死线上的苦苦挣扎,总算熬过了那段最... -->>
家中有一盆文竹。一枝枝杆很细嫩,一片片叶很轻灵,秀丽可观,引人注目。
闲暇,我望着文竹,总有一种淡淡的思绪悄悄地爬上心头,似异乡游子的思乡之苦;似久别情人怅惘的依恋;似写作前静静的厮守;似获得殊荣前的沉默这种种情绪牵动着我,触及着我灵敏的神经去拉开记忆的窗帘。
文竹是母亲留下来的。
那年初春的一天中午,我回到胜利街母亲家吃饭,看到母亲在摆弄着几盆花,有仙人球、龙爪菊、君子兰,还有文竹等。这些花卉虽不名贵,却是母亲从千里之外带回来的。当时,是我向母亲要的,还是母亲送的呢?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母亲给我找了一个小小花盆,移过来一株文竹小苗。
我的家居南山区四楼顶层,因妻子带着孩子上班路途遥远,所以家中带气的小玩艺都没精力养活。我和妻子对花也没有嗜好,除了想起来为它浇点水,更多的时间就把这小小的生灵忘掉了。一次孩子的手指无意中被文竹杆上的小刺扎了一下,后红肿化脓,那个手指肚被大夫剪下了一大块皮,指甲也剪掉了一半。痛在孩子手上,疼在我们的心上,孩子整天嚷着“该死的文竹”我也曾有过把这不太美观却惹人讨厌的文竹扔掉了的念头,也免得它那经常枯萎下落的针叶弄脏了茶几。北方的冬天既长又冷,屋内虽设有土暖气,白天上班没人烧火,温度只在零度左右徘徊,人都有些挺不住,纤弱的文竹更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那一二年,也没看出文竹有大的出息,只是在春暖花开时才长出一些新叶。
母亲刚迈进六十岁的门坎,就于初春的一天晚上突然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儿女们都回忆着母亲与自己的往事,我也对这株小小的文竹有了新的认识,她是母亲留给我唯一的而且带有生命的纪念物呀!它寄托了我对母亲万般的思念之情。
母亲的一生是艰难困苦的。
母亲的童年生长在贫穷封建的旧中国。既没有读书与同学间的欢乐,也没有大家闺秀琴棋书画的特长,有的只是过早地参与家庭一日三餐和针线活的劳作。绣花,就是母亲唯一的爱好了。母亲十九岁时,由姥姥作主嫁给了比她大十一岁做“堂官”的父亲。从此,母亲走上了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一九五年,父亲追逐在矿山做工的伯父,带着母亲和两岁的大姐,远离了家乡吉林扶余,来到了鹤岗煤矿工作。
母亲一生养活了我们姐弟七个孩子。
父亲工资的微薄,家庭生活的窘迫,家务劳动的繁重,逐渐把母亲身体拖垮了,各种疾病常年缠绕在身。记得母亲四十多岁时,左奶子烂了一大窟窿,整天流脓淌水的。当时,家已有九口人,六十多元的工资收入使得家中没钱看病,母亲只好带着病痛绣门帘,换得几个钱买药治疗。在邻居代大姐妇夫的热心帮助下,用讨来的偏方制作了“千锤膏”敷衍数月伤口才渐渐好转。
提起绣花,母亲那精湛的手艺和对绘画色彩特有的灵感,绣出的门、窗、墙帘是值得所有看到过的人称道的。母亲的绣品与众不同,可以两面欣赏。手工细腻,色彩艳丽,图案布局合理。既有民族传统的“二龙戏珠”、“单凤朝阳”等热烈气氛的图案,也有采用毛主席“风景这边独好”、“无限风光在险峰”诗词手书配以风景的现代山水画。看后让人留连忘返,爱不释手。那时,无论亲朋和邻居的新婚喜事,都以能挂上母亲绣的门帘为快事。母亲是用一颗爱心来绣花的。在绣花中,母亲会忘记家庭贫困带来的困惑,也会忘记父亲暴躁脾气给带来的烦恼。在绣花时,母亲的整个身心都净化超脱了。
除了绣花,母亲的针线活可以与缝纫机媲美。记得我和二姐小时的棉猴,都是明线缝制,针码既小又均匀。那时逢年过节,我们兄妹穿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一手做的,样式和做工不亚于别家孩子买来的服装。
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这个多口之家遇到了比别的家庭更严峻的考验。那时母亲身体还好,领着哥哥姐姐去田间挖野菜,拾菜叶,配之仅有的口粮仍不能填饱我们几个活蹦乱跳小家伙的肚皮。在寻找生路中母亲学会了做生意,领着哥哥姐姐坐火车跑鹤立、佳木斯捣当点蔬菜、水果。当时我虽五六岁,也经常去帮助看个堆儿。一次在鹤立买菜时把我给挤丢了,我惊慌地顺来路跑回了车站,母亲和哥哥也没心思买菜了,终于在车站侯车室找到了怯怯发楞的我。见到母亲后我委屈地哭了,母亲没有责怪我,还给我一根大水黄瓜。那几年,经过我们母子在生死线上的苦苦挣扎,总算熬过了那段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