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汉末苍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尽忠,我等便迫他为帝!”
……
九月,河东郡盐池。
清晨的阳光照射着大地。南风徐徐吹来。
姬平、唐婉、阴沐月、崔钧、各大世家和近万名盐工聚集在这里,一起看着盐池之外,一道淙淙清水顺着水渠经过。
水渠南边不远处就是一处盐畦。
各处或在打仗,或在明争暗斗,而姬平依旧是搞民生。
这条水渠里流淌的是从安邑引来的一条小溪,来验证姬平对于“雨水盐”奥秘的猜测。
盐畦里是第四畦卤水。卤水已经开始泛出盐花,正处在结晶生盐的关头。
水渠和盐畦之间以三条小渠相连,正好对应盐畦三个入水口,开辟三条小渠和三个入水口是为了淡水和卤水的均匀交汇。
因为下雨时,雨水与卤水属于最均匀的交汇。如今他们只能极力模仿这种形式了,姬平周密的思虑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而相连的小渠中有干净的石子和布团,也是姬平的想法,是为了过滤溪水中的杂质,保证淡水的洁净。
“引水!”
随着姬平一声令下,水渠南侧三个出水口同时打开,渠中溪水顺着三道小渠淙淙流向盐畦。
那个经验丰富的老盐工带着四五个盐工,站在盐畦三个入水口和盐畦正中的卤水里。他们的手都在水中摩挲着,紧张又期待的看着溪水缓缓流来。
这也是姬平的吩咐,他认为卤水和淡水的混合制盐。必定有一个最适合的比例,多了或少了都达不到效果,正如老盐工所说的,历来的“雨水盐”也要正好适量的雨水才能生出,暴雨和小雨都不行。
姬平没有什么仪表,无法检测具体交汇之水的比例。他只能用一个笨办法,便是利用卤水和淡水质感的不同。让老盐工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盐工,在小水池中和水缸中铺上硝板反复尝试。最终几人都找到了同一种最适合的手感,才到这里尝试。
随着溪水的流入,盐池中卤水本来结出的盐花又慢慢消失了,畦底本来结晶出的粗盐也再次溶解了。
在无数人的注目下,时间慢慢过去,随着几个盐工一声呼喊“停水”,盐畦口上几个盐工急忙将入口堵上。
姬平忙令老盐工测了此时的畦水深度,如果雨花盐成功,这水深度与先前卤水深度一对比,便能大约计算出最佳混合比例,以后各处盐畦只要按照这个比例混合,便极为方便了。
姬平这个以前做实验历练出的方法,又让众人不由赞叹他的思虑和智慧,一旁的崔钧眼睛发亮的在细细的记录着一切。
老盐工上了岸,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向姬平礼道:“将军,且回去休息吧,午时日光暴烈,不宜多留,今日午后,便能开始生盐。”
经过与姬平一个多月的相处,如今老盐工对姬平的信心比姬平自己还足,对姬平更是极为尊敬。
姬平摇了摇头,笑道:“恐怕诸位都没心情休息,我们便在这里用餐等候,崔钧,着人给大家一人发两个烧饼,今天就在这里渡过了。”
馒头制作出来后,姬平又让何后和唐婉众女尝试制作烧饼,加上葱花、孜然等作料,经火烤制,更加美味,深受百姓喜欢。
烧饼发下后,众人齐齐拜过姬平,便各自吃了起来。
河东郡是个低洼的盆地,尤其是夏季和初秋,天气极热,但姬平等人还真没心思回去休息,他让唐婉和阴沐月去休息,二女也坚持不离开,只是拉着他躲在了树下。
雨花盐的试验,对姬平很重要,对这些世家很重要,对河东盐池和这些盐工也至关重要。
要知道,在三皇五帝之时,百姓便从这河东盐池捞盐,加上焚水煮盐,这两种古老的方式持续了数千年,直到战国末期,才开始使用盐畦晒盐。
但盐畦晒盐的发展,也是从小而大,经历了数百年,才达到如今的情况,仍是杂乱不一。
这期间,已经是经历了数千年时间和无数人的探索,若是在姬平的思索下,雨花盐一朝制作出来,盐池诸多盐工便是奉姬平为盐神也不是不可能。
齐鲁之地有海水煮盐,但过程极为复杂,成本极高,关凉之地有井盐,但产量低,成本高。
而雨花盐如能大量制作,就标志着河东盐真正成为天下第一盐,无论产量还是质地,还是成本。
在众人的期待中,时间慢慢到了午后,盐畦中水位慢慢下降,水面开始生出盐花。
又过了近一个时辰,水底也有越来越多的盐粒结出。
姬平还没有发话,一旁的老盐工就忍不住跳进了盐畦,从水底捞出一把盐粒,在众人瞩目中,放进嘴里一尝。
老盐工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莫非不成?”众人见此情况,正自失望,却见老盐工在畦水中朝姬平跪下,嘶声大叫:“成了!成了!雨花盐成了!真苍天有眼,赐贤人于我等哪。”
呜哇!盐池四周近万人齐声欢呼。
姬平也长舒了口气,压抑着心中喜悦,正要让人将水中老盐工扶上来。
却不防已经被身边一群盐工抛了起来,大喊:“贤人!贤人!”
一旁护卫的耿忠和典韦本要和一众亲卫上去阻拦,却被阴沐月拦住,崔钧看的有趣,大笑着也加了进去。
而唐婉则笑吟吟的看着这一幕,眼里泛起了泪花。
总算成功了呢,百姓都道他贤人,却只有她们几个亲近的人才知道,姬平为了治理河东,付出了多少。(未完待续)
尽忠,我等便迫他为帝!”
……
九月,河东郡盐池。
清晨的阳光照射着大地。南风徐徐吹来。
姬平、唐婉、阴沐月、崔钧、各大世家和近万名盐工聚集在这里,一起看着盐池之外,一道淙淙清水顺着水渠经过。
水渠南边不远处就是一处盐畦。
各处或在打仗,或在明争暗斗,而姬平依旧是搞民生。
这条水渠里流淌的是从安邑引来的一条小溪,来验证姬平对于“雨水盐”奥秘的猜测。
盐畦里是第四畦卤水。卤水已经开始泛出盐花,正处在结晶生盐的关头。
水渠和盐畦之间以三条小渠相连,正好对应盐畦三个入水口,开辟三条小渠和三个入水口是为了淡水和卤水的均匀交汇。
因为下雨时,雨水与卤水属于最均匀的交汇。如今他们只能极力模仿这种形式了,姬平周密的思虑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而相连的小渠中有干净的石子和布团,也是姬平的想法,是为了过滤溪水中的杂质,保证淡水的洁净。
“引水!”
随着姬平一声令下,水渠南侧三个出水口同时打开,渠中溪水顺着三道小渠淙淙流向盐畦。
那个经验丰富的老盐工带着四五个盐工,站在盐畦三个入水口和盐畦正中的卤水里。他们的手都在水中摩挲着,紧张又期待的看着溪水缓缓流来。
这也是姬平的吩咐,他认为卤水和淡水的混合制盐。必定有一个最适合的比例,多了或少了都达不到效果,正如老盐工所说的,历来的“雨水盐”也要正好适量的雨水才能生出,暴雨和小雨都不行。
姬平没有什么仪表,无法检测具体交汇之水的比例。他只能用一个笨办法,便是利用卤水和淡水质感的不同。让老盐工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盐工,在小水池中和水缸中铺上硝板反复尝试。最终几人都找到了同一种最适合的手感,才到这里尝试。
随着溪水的流入,盐池中卤水本来结出的盐花又慢慢消失了,畦底本来结晶出的粗盐也再次溶解了。
在无数人的注目下,时间慢慢过去,随着几个盐工一声呼喊“停水”,盐畦口上几个盐工急忙将入口堵上。
姬平忙令老盐工测了此时的畦水深度,如果雨花盐成功,这水深度与先前卤水深度一对比,便能大约计算出最佳混合比例,以后各处盐畦只要按照这个比例混合,便极为方便了。
姬平这个以前做实验历练出的方法,又让众人不由赞叹他的思虑和智慧,一旁的崔钧眼睛发亮的在细细的记录着一切。
老盐工上了岸,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向姬平礼道:“将军,且回去休息吧,午时日光暴烈,不宜多留,今日午后,便能开始生盐。”
经过与姬平一个多月的相处,如今老盐工对姬平的信心比姬平自己还足,对姬平更是极为尊敬。
姬平摇了摇头,笑道:“恐怕诸位都没心情休息,我们便在这里用餐等候,崔钧,着人给大家一人发两个烧饼,今天就在这里渡过了。”
馒头制作出来后,姬平又让何后和唐婉众女尝试制作烧饼,加上葱花、孜然等作料,经火烤制,更加美味,深受百姓喜欢。
烧饼发下后,众人齐齐拜过姬平,便各自吃了起来。
河东郡是个低洼的盆地,尤其是夏季和初秋,天气极热,但姬平等人还真没心思回去休息,他让唐婉和阴沐月去休息,二女也坚持不离开,只是拉着他躲在了树下。
雨花盐的试验,对姬平很重要,对这些世家很重要,对河东盐池和这些盐工也至关重要。
要知道,在三皇五帝之时,百姓便从这河东盐池捞盐,加上焚水煮盐,这两种古老的方式持续了数千年,直到战国末期,才开始使用盐畦晒盐。
但盐畦晒盐的发展,也是从小而大,经历了数百年,才达到如今的情况,仍是杂乱不一。
这期间,已经是经历了数千年时间和无数人的探索,若是在姬平的思索下,雨花盐一朝制作出来,盐池诸多盐工便是奉姬平为盐神也不是不可能。
齐鲁之地有海水煮盐,但过程极为复杂,成本极高,关凉之地有井盐,但产量低,成本高。
而雨花盐如能大量制作,就标志着河东盐真正成为天下第一盐,无论产量还是质地,还是成本。
在众人的期待中,时间慢慢到了午后,盐畦中水位慢慢下降,水面开始生出盐花。
又过了近一个时辰,水底也有越来越多的盐粒结出。
姬平还没有发话,一旁的老盐工就忍不住跳进了盐畦,从水底捞出一把盐粒,在众人瞩目中,放进嘴里一尝。
老盐工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莫非不成?”众人见此情况,正自失望,却见老盐工在畦水中朝姬平跪下,嘶声大叫:“成了!成了!雨花盐成了!真苍天有眼,赐贤人于我等哪。”
呜哇!盐池四周近万人齐声欢呼。
姬平也长舒了口气,压抑着心中喜悦,正要让人将水中老盐工扶上来。
却不防已经被身边一群盐工抛了起来,大喊:“贤人!贤人!”
一旁护卫的耿忠和典韦本要和一众亲卫上去阻拦,却被阴沐月拦住,崔钧看的有趣,大笑着也加了进去。
而唐婉则笑吟吟的看着这一幕,眼里泛起了泪花。
总算成功了呢,百姓都道他贤人,却只有她们几个亲近的人才知道,姬平为了治理河东,付出了多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