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豳风之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乐山市,古称嘉州,位于四川盆地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它“三江萦回,郡宛中央”筑城于春秋蜀王开明时期,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据乐山县志载:“嘉州故城,北周始创,历代治此。”古城垣是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时开始修筑的。历经唐、宋时期,城池先后营建数次。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乐山城墙被洪水冲毁,重筑东、南两段临水城墙,城区逐步向西北移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大渡河上游地震引发山崩,形成特大洪水,冲毁城墙三百余丈,古城修复时变成不规则的楔形,是为内城墙,长26。5公里,并保留至今。咸丰十年(1860)又增修外城,沿岷江西折转接内城北段,有城门17座,是为外城墙,全长17。4公里。因此,乐山明清古城墙为内城墙围合,外城墙半围合布局,是全国罕见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其特点有四:
第一个特色为红石城墙。从唐宋时起,乐山历代筑城皆就地取材,以本地所产红砂石筑城墙,有别于京城用颜色涂抹的红墙。乐山城墙绵延数十里,与沿江两岸丹崖峭壁相映生辉,蔚为壮观,虽历经千年风化,仍色泽天然而古朴厚重,被地质学家命名为“嘉定城墙”
第二个特点是“城堤合一”乐山古城东、南岸临水,明正德八年(1513),知州胡准率军民修筑沿岷江的东城墙和沿大渡河的南城墙,与西、北城墙连接,城墙长约20公里。由于兼顾防洪,因此城墙和防洪堤合一,城基从江底砌起,高5米多,随江岸走势,衔接自然流畅,同时建有城门7座,配置曲直顿挫,与城墙浑然一体,成为航运的码头。
第三个特点不规则楔形。由于古城墙西、北沿山,东、南临江,受山形地势和河岸弯曲制约,乐山古城突破了中国古代城池中规中矩的模式,布局呈不规则楔形,它因地就形,蜿蜒曲折,或依山上下,或随水进退,勾勒出古城优美、古拙、壮观的轮廓。游人登临古城对岸的凌云山,从乐山大佛一侧眺望,但见古城墙最高处为老霄顶,犹如高昂的凤头;北段城墙沿黄家山、海棠山、九龙山而下降抵达岷江;西段城墙沿玉凤山、凤湾、虾蟆口而达大渡河;中间高而两侧低,犹如凤凰展翅欲翱翔蓝天,故有“嘉城如凤”之誉。乐山籍大诗人郭沫若曾著有凤凰涅槃诗篇,我们已无从考证郭老作诗的灵感是否来自于“嘉城如凤凰”之说,但“嘉城如凤”的景观却早已成为乐山古城的一大特点。
第四个特点是红砂石、青砖混砌筑城墙。古城外城墙主体用红砂石砌筑,但城门券拱和城墙墙垛、女墙却用大青砖砌筑,青砖、红石的色彩反差跳跃,对比强烈,形成别具一格的砖石混砌城墙。
民国时期以后,因城市发展和交通开埠,乐山古城墙被拆除数处,现外城墙存约300米,分布从人和门经兴发街、嘉乐门至草堂高中;内城墙尚存约3500米,分布从肖公嘴、虾蟆口、人民医院、卫校、唐儿湾、老霄顶、黄家山、海棠山、桂花楼、高北门至九龙巷。
乐山古城墙上尚存城门11座,它们是丽正门、会江门、拱辰门、望洋门、瞻峨门、育贤门、来薰门、人和门、平江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等,其中最具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是丽正门(又称铁牛门,因明朝在门楼上曾置二座铁铸水牛以镇水患而得名),门券通高11米,宽8米,门高5米,为四出门洞,四门券交汇于穹心,建筑上称为“十字交叉拱门”俗称“一脚踏四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乐山古城墙、城门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遐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中称:“嘉州古城墙是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精粹。”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城墙专家罗哲文曾将乐山古城墙比喻为“金线串银珠”联合国城市管理机构(ump)专家更是誉为“乐山的长城”(leshan great wall)。
今天,乐山古城墙正以它厚重的沧桑和独特的魅力,吸引大批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乐山旅游的重要景观。
乐山市,古称嘉州,位于四川盆地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它“三江萦回,郡宛中央”筑城于春秋蜀王开明时期,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据乐山县志载:“嘉州故城,北周始创,历代治此。”古城垣是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时开始修筑的。历经唐、宋时期,城池先后营建数次。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乐山城墙被洪水冲毁,重筑东、南两段临水城墙,城区逐步向西北移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大渡河上游地震引发山崩,形成特大洪水,冲毁城墙三百余丈,古城修复时变成不规则的楔形,是为内城墙,长26。5公里,并保留至今。咸丰十年(1860)又增修外城,沿岷江西折转接内城北段,有城门17座,是为外城墙,全长17。4公里。因此,乐山明清古城墙为内城墙围合,外城墙半围合布局,是全国罕见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其特点有四:
第一个特色为红石城墙。从唐宋时起,乐山历代筑城皆就地取材,以本地所产红砂石筑城墙,有别于京城用颜色涂抹的红墙。乐山城墙绵延数十里,与沿江两岸丹崖峭壁相映生辉,蔚为壮观,虽历经千年风化,仍色泽天然而古朴厚重,被地质学家命名为“嘉定城墙”
第二个特点是“城堤合一”乐山古城东、南岸临水,明正德八年(1513),知州胡准率军民修筑沿岷江的东城墙和沿大渡河的南城墙,与西、北城墙连接,城墙长约20公里。由于兼顾防洪,因此城墙和防洪堤合一,城基从江底砌起,高5米多,随江岸走势,衔接自然流畅,同时建有城门7座,配置曲直顿挫,与城墙浑然一体,成为航运的码头。
第三个特点不规则楔形。由于古城墙西、北沿山,东、南临江,受山形地势和河岸弯曲制约,乐山古城突破了中国古代城池中规中矩的模式,布局呈不规则楔形,它因地就形,蜿蜒曲折,或依山上下,或随水进退,勾勒出古城优美、古拙、壮观的轮廓。游人登临古城对岸的凌云山,从乐山大佛一侧眺望,但见古城墙最高处为老霄顶,犹如高昂的凤头;北段城墙沿黄家山、海棠山、九龙山而下降抵达岷江;西段城墙沿玉凤山、凤湾、虾蟆口而达大渡河;中间高而两侧低,犹如凤凰展翅欲翱翔蓝天,故有“嘉城如凤”之誉。乐山籍大诗人郭沫若曾著有凤凰涅槃诗篇,我们已无从考证郭老作诗的灵感是否来自于“嘉城如凤凰”之说,但“嘉城如凤”的景观却早已成为乐山古城的一大特点。
第四个特点是红砂石、青砖混砌筑城墙。古城外城墙主体用红砂石砌筑,但城门券拱和城墙墙垛、女墙却用大青砖砌筑,青砖、红石的色彩反差跳跃,对比强烈,形成别具一格的砖石混砌城墙。
民国时期以后,因城市发展和交通开埠,乐山古城墙被拆除数处,现外城墙存约300米,分布从人和门经兴发街、嘉乐门至草堂高中;内城墙尚存约3500米,分布从肖公嘴、虾蟆口、人民医院、卫校、唐儿湾、老霄顶、黄家山、海棠山、桂花楼、高北门至九龙巷。
乐山古城墙上尚存城门11座,它们是丽正门、会江门、拱辰门、望洋门、瞻峨门、育贤门、来薰门、人和门、平江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等,其中最具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是丽正门(又称铁牛门,因明朝在门楼上曾置二座铁铸水牛以镇水患而得名),门券通高11米,宽8米,门高5米,为四出门洞,四门券交汇于穹心,建筑上称为“十字交叉拱门”俗称“一脚踏四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乐山古城墙、城门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遐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中称:“嘉州古城墙是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精粹。”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城墙专家罗哲文曾将乐山古城墙比喻为“金线串银珠”联合国城市管理机构(ump)专家更是誉为“乐山的长城”(leshan great wall)。
今天,乐山古城墙正以它厚重的沧桑和独特的魅力,吸引大批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乐山旅游的重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