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大唐键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汲,却垂着头不言不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三日之后,李隆基自兴庆宫起驾,乘坐金饰辇车,徐徐向太极宫驰去。于路两旁,皆已净街,禁止官民人等行走、窥看——当然啦,左右坊墙内高楼上垂着帘子暗中观瞧的,不知凡几。
上皇的队列很稀松,左右也就二十多名宦官、百余宫人而已。前后都有羽林卫排列仪仗——如今北衙六军,基本上也就只能充当仪仗队用了——英武军五百精骑则在两侧拱护,以防不测。
李汲自然也穿着袍服,腰悬双锏,跨马行进在队列之中。他唯恐自己的担心成真,因而所处位置距离御辇很近,不过丈余之遥,若然逢警,瞬息可至。
那些宦官、宫女,多数也不是空着手的,因为李隆基这回不是出巡,而是大搬家,所以车乘、箱笼无数,导致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本从兴庆宫西北门出来,先自永嘉、安兴坊之间北向通过,然后折而向西,经大宁、来庭、永昌三坊,进入延禧门——延禧门北,就是太极宫了。
拐弯儿的时候,速度自然更慢,李汲打起精神来,左右扫视,他觉得倘若真有刺客,这会儿是动手的最佳时机啊。忽听马前有人问道:“可是破蕃的李二郎么?”
李汲低头一瞧,原来是名眼生的红袍老宦——应该是兴庆宫的太监吧,所以他连见都从未见过——便即在马背上一拱手:“正是李汲,上官是……”
那老宦点点头:“上皇召李汲往觐,随我来吧。”
李汲心中疑惑,却也只能跳下马来,跟随在那老宦之后,抵近御辇——话说他双锏还挂在腰上呢,竟然没人过来提醒摘去……
可是李汲也不便自摘双锏啊,没人跟前面拦着,你就先把武器捏手里了,岂非更加启人疑窦?
貌似那些宦官、宫女,都不在意,而且一个个阴沉着脸,如丧考妣——去了太极宫,就等于好日子到头啦。
李汲来到御辇前,特意不靠近,距离在五尺以上,屈膝拜倒:“臣李汲,觐见上皇天帝。”
布帘一挑,露出一张灰白皱巴的面孔来,白发萧搔,几若垂死。李汲略略抬眼一瞥,心说这就是上皇啊,就是曾经少年英姿,灭韦党而执国政,开创出所谓开元盛世,完了又亲手将盛世幻景打碎了的老混蛋?瞧上去,跟李亨不是很相象嘛……
就听一个浑浊的声音问道:“卿便是李汲?”
“臣是李汲。”
“近前来说话。”
李汲心说我武器可还没摘哪,是你叫我靠近的,这不算我的罪过……话说他也实在想要靠近一些,因为李隆基中气不足,外加痰多,说话含含糊糊的,即便他耳音再好,稍远一些,听得也不是很真切。
于是站起身来,躬身前进三步,才要再跪下去,就听李隆基说:“站着吧,省朕低头。”
“是。”
李隆基朦胧老眼,上下打量李汲,随即微微一笑,说:“适儿曾提起过你,你是李泌从弟,曾经救过李倓和沈氏的性命……果然好一个英武壮士,若早生二十年,必可与哥舒翰、高仙芝辈一并驰驱疆场……”
“陛下谬赞了。”
李隆基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好生做着,我唐必不负有功之臣……”
李汲心说别胡扯了,不负有功之臣?王忠嗣是什么下场?哥舒翰是什么下场?安思顺、高仙芝、封常清,脑袋还在颈子上吗?
“唉,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李隆基突然间喟叹起来了,“昔朕提三尺剑,殄灭弑君的韦氏,扶保皇考登基,四十八载转瞬即过,乃有今日……不知世间尚有陈玄礼否?异日我唐江山,又归谁有啊……”
李汲闻言,不由得眉心一拧,疑云大起。
——————————
就在李隆基车驾之北,大宁坊内,紧邻兴唐寺,有一座宅邸,靠着坊墙,起了两层阁楼。此际阁楼之上,竹帘低垂,却有一人正以右手中指挑开一道缝隙,在悄悄地朝下观望。
眼望迁宫的车驾,那人不由得轻叹一声:“此番明争暗斗,终究还是圣人赢了。”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却也未必啊。”
倘若李汲在此,必能认出屋内之人,正是昔日曾经见召,有过一面之缘的前魏州节度使崔光远——虽然战败先逃,李亨却赦免其罪,改任为太子少保。
崔光远坐在案前,案上摆开一整套烹茶的工具,他正将一个小小的石碾夹在双腿间,手把辊子,将才从饼上割下来的茶块细细碾碎,同时等着水开。在其身侧,生着一口小小的炭炉,炉上架着铁缶,崔弃侍女打扮,正用蒲扇扇着炭火,双眼注目缶内,不敢稍有错神。
至于凭窗窥望之人,李汲倒不识得,正乃是昔日的叛逆,如今的司农卿严庄。
严庄听到崔光远之言,略略回首:“哦,怎么说?”
崔光远放下手中的活计,伸出两枚手指来:“上皇早先便落两子,看似闲棋,将来却或许能够扭转满盘局势呢。”
严庄一撇嘴:“将来?老朽尚有将来否?”
崔光远笑道:“四十年天子,权势、荣华,甚至于美人都已享尽了,他还有何憾哪?既已垂垂老矣,谁还在乎身后之名,或者国家社稷如何?一心只想报了怨仇,则其在地下,也可瞑目了。”
严庄不禁莞尔:“还是此间有趣啊,不似安氏父子,便有我的辅佐,一样粗枝大叶,于阴谋秘计,七窍通了六窍。只是上皇的谋划,圣人未必不知……”说到这里,眼角略略朝外一瞥,突然间一皱眉头:
“车驾停下了,上皇召人过去……此人莫非是……”
反手朝崔弃一招:“你过来瞧瞧,这是不是那个李汲李长卫?”
李汲,却垂着头不言不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三日之后,李隆基自兴庆宫起驾,乘坐金饰辇车,徐徐向太极宫驰去。于路两旁,皆已净街,禁止官民人等行走、窥看——当然啦,左右坊墙内高楼上垂着帘子暗中观瞧的,不知凡几。
上皇的队列很稀松,左右也就二十多名宦官、百余宫人而已。前后都有羽林卫排列仪仗——如今北衙六军,基本上也就只能充当仪仗队用了——英武军五百精骑则在两侧拱护,以防不测。
李汲自然也穿着袍服,腰悬双锏,跨马行进在队列之中。他唯恐自己的担心成真,因而所处位置距离御辇很近,不过丈余之遥,若然逢警,瞬息可至。
那些宦官、宫女,多数也不是空着手的,因为李隆基这回不是出巡,而是大搬家,所以车乘、箱笼无数,导致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本从兴庆宫西北门出来,先自永嘉、安兴坊之间北向通过,然后折而向西,经大宁、来庭、永昌三坊,进入延禧门——延禧门北,就是太极宫了。
拐弯儿的时候,速度自然更慢,李汲打起精神来,左右扫视,他觉得倘若真有刺客,这会儿是动手的最佳时机啊。忽听马前有人问道:“可是破蕃的李二郎么?”
李汲低头一瞧,原来是名眼生的红袍老宦——应该是兴庆宫的太监吧,所以他连见都从未见过——便即在马背上一拱手:“正是李汲,上官是……”
那老宦点点头:“上皇召李汲往觐,随我来吧。”
李汲心中疑惑,却也只能跳下马来,跟随在那老宦之后,抵近御辇——话说他双锏还挂在腰上呢,竟然没人过来提醒摘去……
可是李汲也不便自摘双锏啊,没人跟前面拦着,你就先把武器捏手里了,岂非更加启人疑窦?
貌似那些宦官、宫女,都不在意,而且一个个阴沉着脸,如丧考妣——去了太极宫,就等于好日子到头啦。
李汲来到御辇前,特意不靠近,距离在五尺以上,屈膝拜倒:“臣李汲,觐见上皇天帝。”
布帘一挑,露出一张灰白皱巴的面孔来,白发萧搔,几若垂死。李汲略略抬眼一瞥,心说这就是上皇啊,就是曾经少年英姿,灭韦党而执国政,开创出所谓开元盛世,完了又亲手将盛世幻景打碎了的老混蛋?瞧上去,跟李亨不是很相象嘛……
就听一个浑浊的声音问道:“卿便是李汲?”
“臣是李汲。”
“近前来说话。”
李汲心说我武器可还没摘哪,是你叫我靠近的,这不算我的罪过……话说他也实在想要靠近一些,因为李隆基中气不足,外加痰多,说话含含糊糊的,即便他耳音再好,稍远一些,听得也不是很真切。
于是站起身来,躬身前进三步,才要再跪下去,就听李隆基说:“站着吧,省朕低头。”
“是。”
李隆基朦胧老眼,上下打量李汲,随即微微一笑,说:“适儿曾提起过你,你是李泌从弟,曾经救过李倓和沈氏的性命……果然好一个英武壮士,若早生二十年,必可与哥舒翰、高仙芝辈一并驰驱疆场……”
“陛下谬赞了。”
李隆基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好生做着,我唐必不负有功之臣……”
李汲心说别胡扯了,不负有功之臣?王忠嗣是什么下场?哥舒翰是什么下场?安思顺、高仙芝、封常清,脑袋还在颈子上吗?
“唉,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李隆基突然间喟叹起来了,“昔朕提三尺剑,殄灭弑君的韦氏,扶保皇考登基,四十八载转瞬即过,乃有今日……不知世间尚有陈玄礼否?异日我唐江山,又归谁有啊……”
李汲闻言,不由得眉心一拧,疑云大起。
——————————
就在李隆基车驾之北,大宁坊内,紧邻兴唐寺,有一座宅邸,靠着坊墙,起了两层阁楼。此际阁楼之上,竹帘低垂,却有一人正以右手中指挑开一道缝隙,在悄悄地朝下观望。
眼望迁宫的车驾,那人不由得轻叹一声:“此番明争暗斗,终究还是圣人赢了。”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却也未必啊。”
倘若李汲在此,必能认出屋内之人,正是昔日曾经见召,有过一面之缘的前魏州节度使崔光远——虽然战败先逃,李亨却赦免其罪,改任为太子少保。
崔光远坐在案前,案上摆开一整套烹茶的工具,他正将一个小小的石碾夹在双腿间,手把辊子,将才从饼上割下来的茶块细细碾碎,同时等着水开。在其身侧,生着一口小小的炭炉,炉上架着铁缶,崔弃侍女打扮,正用蒲扇扇着炭火,双眼注目缶内,不敢稍有错神。
至于凭窗窥望之人,李汲倒不识得,正乃是昔日的叛逆,如今的司农卿严庄。
严庄听到崔光远之言,略略回首:“哦,怎么说?”
崔光远放下手中的活计,伸出两枚手指来:“上皇早先便落两子,看似闲棋,将来却或许能够扭转满盘局势呢。”
严庄一撇嘴:“将来?老朽尚有将来否?”
崔光远笑道:“四十年天子,权势、荣华,甚至于美人都已享尽了,他还有何憾哪?既已垂垂老矣,谁还在乎身后之名,或者国家社稷如何?一心只想报了怨仇,则其在地下,也可瞑目了。”
严庄不禁莞尔:“还是此间有趣啊,不似安氏父子,便有我的辅佐,一样粗枝大叶,于阴谋秘计,七窍通了六窍。只是上皇的谋划,圣人未必不知……”说到这里,眼角略略朝外一瞥,突然间一皱眉头:
“车驾停下了,上皇召人过去……此人莫非是……”
反手朝崔弃一招:“你过来瞧瞧,这是不是那个李汲李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