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xbqg.net,宸辞蓝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久没有写信了,不是没有纸笔、没有收信的对象,淡远了的,是写信的那份心情。

    信,拆而分之,是为人言。把一个人的言语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外一个地方的一个人那儿,便是信了。这样来讲,信的本意应当是口信。想想也是,文字的出现比起语言来不知晚了多少。就我们来说,仓颉造字之前,传递消息的也只能是口信呵。

    文字出现,这是书信的基础。我想一定要等到纸的出现,书信才会被大量使用吧。

    古时交通不便,信息传递慢,恋人居两地或朋友赴边疆,除了书信,还真是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传递情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诗词中离愁别恨的篇章会那样多。因为此地一别,海天相隔,天涯海角,从此杳无音讯者多矣。

    李清照思念赵明诚时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千万别以为那时有航空邮政快递,那是思念燎人,想像中的情景。你看,要收到他的信,多难呀。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时期,将士们的性命也是有今没明的,什么功名利禄、王权富贵,哪里比得上父母兄弟的消息,有一封这样的来信,足可解思慰念呵。

    岑参把这战时信的作用刻画的更入木三分,他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你看这战事的间隙,衣不解甲的战士骑着马碰到家乡的熟人了,来不及给家人修书一封,那就捎个口信吧。父母大人在上,儿在外边好着呢。这信,又何止抵了万金。

    郑谷和好朋友分别时说,几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南一北,远隔万水千山,怎不使人黯然神伤,离这么远,恐怕连书信也难传递,这次弟,怎一个伤感了得?

    一直以来,对于驿站,我常抱有好感,深怀感恩之心。那驿站里的信使,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梦想,传递了多少人的思念祝福,又使多少人因此而对生活充满信心,甚至增强活下去的决心。邮包里的每一封信,都沉甸甸呵。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这话,寒意凛人,每读,不忍。短短两句诗,说尽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了信的重要。倘若这女子知夫婿已亡,嫁个人再过小日子,更为合情合理。可书信不便,消息闭塞,可怜怨妇在无望的日子里,独上层楼,了此残生,何其残忍、何其悲哀。

    古人写信,当然是用毛笔的。纸,大多也是宣纸吧。倘使这写信之人,文采出众,书法精良。这信呀,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还会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精品尺牍,已成为收藏家们趋之若骛的追捧品。

    印象中收到第一封真正意义上的信是在小学四年级时,在这之前虽然也曾写过信,可那不过是老师布置的作文罢了。那时我在农村,堂兄琪在县城,他写信,约我去县城玩,请我看小人书。那个高兴呀,一脸得意,甚至那几天因了这信,在班上都有了自豪的感觉。为啥?因为那时班上的同学几乎没有一个收到过真正的信呀。不经意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感觉能不好吗。

    曾经,自己也热衷于写信。聚在一起几年的同学们因为高考而被分散到了全国各地,这也是大多数人第一次远离父母家乡。于是就有了写信的充分理由。那会儿,每天收信、写信,也成为宿舍里每位同学迫切而期待的重要之事。那时没有手机、没有qq、没有邮箱,长途电话费也贵的吓人,毛毛钱的一封信,就成了倾诉、联络的不二选择。

    喜欢写信时的感觉,和性格有关。自己不善言谈、内向。写信,却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反正不见面,将文字写在纸上,尽情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情,少了面对面时的那份正式和严肃,多了的是一份坦然和平和。

    你看,情人们在一起时固然有热烈深情的蜜语甜言,可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时期都会有精彩的情书出现。看来,用情书表达情感,它的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

    如今,联系方便多了,无论在哪儿,一个电话便可找到人、说上话。用qq便可即时聊天、想哪儿说哪儿。简单又简捷,和这些比起来,写信便显得落伍,显得老土,显得迟缓。虽然并不排斥这些,可在我心里,总觉得这样的交流显得冷冰了些,生硬了些。也容易让人的心态变得浮躁起来。

    国人多是含蓄、内敛的,书信恰是表达这情感的最好方式。况且,每个人的文字风格不同,书写习惯不同,笔迹不同,常常,人的性格也会融入到书信里面。观之,每一页都会有温暖的情绪和色彩。

    索性,找一个明媚时光,坐于桌前,摊开纸张,拿起笔,给远方或者不远的他们写一封有着墨香韵味的书信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