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网络母题: 戏剧影视文学的网络小说改编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网络文学对戏剧的吸引
从戏剧诞生之日起,戏剧就一直以其精巧的结构、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演员铿锵有力、字正腔圆的台词吸引着广大观众,像《雷雨》、《茶馆》以及国外的《玩偶之家》、《推销员之死》等都是经久不衰的舞台经典剧目。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所暴露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情感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广大的观众需要也希望在戏剧舞台上看到更具有现实感、时代感、共鸣感题材的作品。
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网络小说似乎正是迎合了现代观众的需求,最早可以追溯到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小说改编成戏剧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趋势,近几年来更是火热,《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钱多多嫁人记》、《裸婚》等剧目的成功上演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它们以独具匠心的改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幽默的台词成功地吸引了观众高度的关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戏剧作品成为近几年上海话剧市场的主流。尽管看了小说、电视剧乃至电影,观众依然愿意走进剧场去看一下改编后的戏剧作品,这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首先这些网络文学自身有其巨大的优势:
1.互动式的创作方式
对于一个剧本或是小说,从构思到最终的定稿往往需要编剧做大量的准备,搜集各种资料,甚至进行生**验等,短则几个月,长达几年。然而对于网络小说的创作则相对自由一些,很多网络小说并非是作者全部写完后一次性发到网上的,通常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先写1~3章的内容,有些可能更少,只有几场戏而已,然后将其贴在帖吧、论坛、自己的博客或是像红袖添香之类专门的网站上,通过网友的跟帖与反馈来决定是否继续创作和改变故事的走向,直到作品最终完成,其创作方式很像是一些周播的电视剧,通过观众的收视情况而决定主角最终的命运。例如《蜗居》的作者六六,“她每写一段就会有同步看帖的网友跟帖鼓励或拍砖,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小说写完了,读者人气也到位了。”六六也借此在网络上成名,此乃一举多得的做法。正是这种互动式的创作方式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符合读者们的期待,以受众的需求为主导,为作品奠定好群众基础。
2.多样化的创作人群
在网络小说的创作者中,年轻人是主力军,很多网络文学的作者并非是专业的中文系或是戏文系的作者,有些网络写手是以其作为副业来进行发展,《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李可是外企职业经理人,《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是商科毕业。较之于书籍出版,网络文学的发表门槛相对较低,只是吸引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为初衷的他们在最开始也许并没有想到会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便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进行自己作品的展示。这些网络写手们大致都比较年轻,他们对年轻人的当下生活比较了解,角度也十分独到,因此格外能写出年轻人的心声,像都市、情感、房奴、职场斗争、婆媳等问题都有非常高的关注度以及社会话题。此外这些作者的思维如此活跃,所涉猎的题材也十分广泛,职场类、穿越类、军事类等都十分受到读者的青睐,或许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作家写作时对于作品兼顾艺术性的压力,在内容上更具娱乐性,想象力更丰富,手法上更大胆,语言也非常诙谐幽默,因此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3.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带来的真实感
网络文学作品都有着很强的个人化色彩,因为前期创作时没有过多商业价值的考虑,多半都属于自娱自乐的行为,其内容都是创作者根据自己或周边人的真实生活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像《裸婚》就反映了当下80后婚后无力面对生活困境的社会现实,两个月收入五六千的北京青年“无车无房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没有婚纱没存款”的婚姻现象让很多生活在北上广等大都市的年轻人感同身受,表现了如今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都市白领们的生活压力。再例如《钱多多嫁人记》则是针对现在的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剩女们,通过钱多多充满喜剧色彩的寻婚之路,探究了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这些“依生活而写作”的作者们,如此“接地气”的故事情节怎会不受到观众的青睐。
基于以上几个观点,就不难理解为何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受到戏剧制作人、编剧和导演的关注,纷纷将其进行改编搬上舞台。拥有如此高人气的网络小说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的读者观众,并且有些被搬上荧幕的作品的观众更是急剧扩大,戏剧是最终一步,因此会有很多的观众带着期待走进剧场去看呈现。或许很多人都会疑问“网络小说毕竟也是小说,它们的矛盾不像戏剧那样集中,其时间跨度有些长达几十年,作者的叙述也比较诗情化,对于一台只有几小时的戏剧演出会不会非常困难。”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困难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戏剧既是个挑战,同样也是个机会,只有这样,通过导演的处理才能够更加体现出戏剧与之影视的区别,从而展现出戏剧所独特的魅力。戏剧作品中,有些好的创意是在导演排戏的过程中与演员碰撞出来的,并非是编剧费心想出来的,另外,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还会特意加上一些网络语言来增加笑料,“元芳,这事你怎么看?”
等之类的网络流行语,或是运用最近传播率之高的韩国名曲《江南style》,其舞台效果十分之好。抛开作品艺术水平高低这个问题,但在观众反应上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2012年话剧版《步步惊心》被搬上舞台,导演李伯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我们用了大量的高度假定性的戏剧手段和很写意的表现手法来讲故事,同时从新的视角对人物形象及心理进行诠释。这种情感的感染力和朦胧的诗意,和慢慢把书或电视剧看完,审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或许这样的回答太过笼统,观众唯有走进剧场去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体会到这种独特的魅力。
二、网络环境对戏剧的推广
网络文学为戏剧作品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然而当一部好的戏剧作品完成之后,还需要一个恰当的宣传途径,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传统的最常使用的戏剧宣传途径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然是媒体,再细一点可分为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平面媒体主要只指报刊杂志、海报等,在这类媒介上出现的戏剧大多是以图文配合的方式,由记者、剧评人等在看完戏剧作品后在纸媒上发表专业的评论,宣传并引导其后的观众从各种角度欣赏这出作品,当然也有通过制作方本身出资在报刊杂志上刊登戏剧演出信息以达到宣传招揽观众进入剧场的目的,这也属于被动型接受方式之... -->>
一、网络文学对戏剧的吸引
从戏剧诞生之日起,戏剧就一直以其精巧的结构、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演员铿锵有力、字正腔圆的台词吸引着广大观众,像《雷雨》、《茶馆》以及国外的《玩偶之家》、《推销员之死》等都是经久不衰的舞台经典剧目。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所暴露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情感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广大的观众需要也希望在戏剧舞台上看到更具有现实感、时代感、共鸣感题材的作品。
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网络小说似乎正是迎合了现代观众的需求,最早可以追溯到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小说改编成戏剧逐渐变成了一种文化趋势,近几年来更是火热,《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钱多多嫁人记》、《裸婚》等剧目的成功上演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它们以独具匠心的改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幽默的台词成功地吸引了观众高度的关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戏剧作品成为近几年上海话剧市场的主流。尽管看了小说、电视剧乃至电影,观众依然愿意走进剧场去看一下改编后的戏剧作品,这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首先这些网络文学自身有其巨大的优势:
1.互动式的创作方式
对于一个剧本或是小说,从构思到最终的定稿往往需要编剧做大量的准备,搜集各种资料,甚至进行生**验等,短则几个月,长达几年。然而对于网络小说的创作则相对自由一些,很多网络小说并非是作者全部写完后一次性发到网上的,通常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先写1~3章的内容,有些可能更少,只有几场戏而已,然后将其贴在帖吧、论坛、自己的博客或是像红袖添香之类专门的网站上,通过网友的跟帖与反馈来决定是否继续创作和改变故事的走向,直到作品最终完成,其创作方式很像是一些周播的电视剧,通过观众的收视情况而决定主角最终的命运。例如《蜗居》的作者六六,“她每写一段就会有同步看帖的网友跟帖鼓励或拍砖,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小说写完了,读者人气也到位了。”六六也借此在网络上成名,此乃一举多得的做法。正是这种互动式的创作方式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符合读者们的期待,以受众的需求为主导,为作品奠定好群众基础。
2.多样化的创作人群
在网络小说的创作者中,年轻人是主力军,很多网络文学的作者并非是专业的中文系或是戏文系的作者,有些网络写手是以其作为副业来进行发展,《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李可是外企职业经理人,《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是商科毕业。较之于书籍出版,网络文学的发表门槛相对较低,只是吸引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为初衷的他们在最开始也许并没有想到会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便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进行自己作品的展示。这些网络写手们大致都比较年轻,他们对年轻人的当下生活比较了解,角度也十分独到,因此格外能写出年轻人的心声,像都市、情感、房奴、职场斗争、婆媳等问题都有非常高的关注度以及社会话题。此外这些作者的思维如此活跃,所涉猎的题材也十分广泛,职场类、穿越类、军事类等都十分受到读者的青睐,或许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作家写作时对于作品兼顾艺术性的压力,在内容上更具娱乐性,想象力更丰富,手法上更大胆,语言也非常诙谐幽默,因此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3.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带来的真实感
网络文学作品都有着很强的个人化色彩,因为前期创作时没有过多商业价值的考虑,多半都属于自娱自乐的行为,其内容都是创作者根据自己或周边人的真实生活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像《裸婚》就反映了当下80后婚后无力面对生活困境的社会现实,两个月收入五六千的北京青年“无车无房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没有婚纱没存款”的婚姻现象让很多生活在北上广等大都市的年轻人感同身受,表现了如今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都市白领们的生活压力。再例如《钱多多嫁人记》则是针对现在的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剩女们,通过钱多多充满喜剧色彩的寻婚之路,探究了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这些“依生活而写作”的作者们,如此“接地气”的故事情节怎会不受到观众的青睐。
基于以上几个观点,就不难理解为何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受到戏剧制作人、编剧和导演的关注,纷纷将其进行改编搬上舞台。拥有如此高人气的网络小说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的读者观众,并且有些被搬上荧幕的作品的观众更是急剧扩大,戏剧是最终一步,因此会有很多的观众带着期待走进剧场去看呈现。或许很多人都会疑问“网络小说毕竟也是小说,它们的矛盾不像戏剧那样集中,其时间跨度有些长达几十年,作者的叙述也比较诗情化,对于一台只有几小时的戏剧演出会不会非常困难。”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困难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戏剧既是个挑战,同样也是个机会,只有这样,通过导演的处理才能够更加体现出戏剧与之影视的区别,从而展现出戏剧所独特的魅力。戏剧作品中,有些好的创意是在导演排戏的过程中与演员碰撞出来的,并非是编剧费心想出来的,另外,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还会特意加上一些网络语言来增加笑料,“元芳,这事你怎么看?”
等之类的网络流行语,或是运用最近传播率之高的韩国名曲《江南style》,其舞台效果十分之好。抛开作品艺术水平高低这个问题,但在观众反应上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2012年话剧版《步步惊心》被搬上舞台,导演李伯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我们用了大量的高度假定性的戏剧手段和很写意的表现手法来讲故事,同时从新的视角对人物形象及心理进行诠释。这种情感的感染力和朦胧的诗意,和慢慢把书或电视剧看完,审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或许这样的回答太过笼统,观众唯有走进剧场去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体会到这种独特的魅力。
二、网络环境对戏剧的推广
网络文学为戏剧作品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然而当一部好的戏剧作品完成之后,还需要一个恰当的宣传途径,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传统的最常使用的戏剧宣传途径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然是媒体,再细一点可分为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平面媒体主要只指报刊杂志、海报等,在这类媒介上出现的戏剧大多是以图文配合的方式,由记者、剧评人等在看完戏剧作品后在纸媒上发表专业的评论,宣传并引导其后的观众从各种角度欣赏这出作品,当然也有通过制作方本身出资在报刊杂志上刊登戏剧演出信息以达到宣传招揽观众进入剧场的目的,这也属于被动型接受方式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