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孺子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这是……何意?”韩孺子惊讶地问。
王赫道:“陛下受困,我等不能守城杀敌,有愧于心,请陛下允许我们突围求援。”
韩孺子早想过这些侍卫,欣赏他们的勇敢,却不能接受他们的请求,“诸位的身手朕是了解的,但这不是狭路相逢,城外的匈奴人太多,你们……能闯出去吗?”
如果前方拦路的是一座城、一条河、一支军队,韩孺子相信这些侍卫高手有办法绕过去,可晋城四面受围,除非飞行或者地遁,谁也没办法逃出去。
王赫却不是随意请命,回道:“我们可以分头行事,在匈奴人营中放火,或有机会穿营而过。”
韩孺子认真地考虑了一会,还是摇头,“不值得冒险,朕还需要你们的保护。”
王赫只好起身,带着侍卫们退下。
崔腾忍不住说:“干嘛不试试?这些侍卫武功高强,或许真能突围呢?”
“匈奴人的营地看似松懈,实则严密,一人呼而百人应。王赫他们想要偷偷穿过营地,就只能步行,一旦被发现,断无生还之道。”
“那也应该试试啊。”崔腾小声说,觉得皇帝有点谨慎过头了。
韩孺子其实心动过,但他见过太多所谓武功高手的失败,面对匈奴人大军,他不想拿三十名侍卫的性命去尝试。
只有东海王能理解皇帝的心事,他在心里将夺位失败的原因大部分归咎于江湖人,既然都是武功高手,侍卫不可能比江湖人强出太多。
“陛下需要一条妙计,说起来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不是碰运气。”东海王道。
“哪来的妙计啊?”崔腾想不出来,打量东海王,不屑地说:“你有妙计?不对,你要是有也是奸计。”
“呵呵,妙计、奸计是一回事,用在敌人身上是妙计,用在自己人身上是奸计,陛下受困,我也受困,城破之后玉石俱焚,我再蠢也不会害自己啊。”
崔腾说不过东海王,“你的‘妙计’呢?说来听听。”
“我的妙计是集思广益,晋城虽非大城,军民也有数万,总能找出一两个能人吧?”
“贴告示?”崔腾问。
东海王看了一眼皇帝,笑着摇摇头,“城内人心不稳,贴告示会让大家更加慌乱,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放出风去,就说陛下已经秘密派人出城求援,不管怎样,先稳定一下人心。”
“骗人嘛。”崔腾其实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嘴上不肯承认。
东海王也不理他,继续道:“其次,也还是私下里放出风声,说陛下仍需要一名备用的使者,或者自荐,或者推荐,不问出身,只要能逃出去就行。”
韩孺子也觉得东海王的计策可行,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应征的是一名普通百姓,谁会相信他携带的圣旨呢?”
“呃……那就加一条要求,不只自己能逃出去,还得带一位大臣。”
这样的条件过于苛刻,几乎不可能招到合适人选,可韩孺子别无它法,于是点头,崔腾马上道:“我去传风声,这事我能做。”
崔腾跑出去,东海王又道:“我自己肯定不行,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
“谁?”
“林坤山,陛下一直带着他,也该用上一用。”
希望立刻变成失望,韩孺子摇头,他宁可将希望寄托在武功高手身上,也不会再相信望气者。
中司监刘介引入一名军官,原来匈奴人又在城外列队了。
韩孺子再次登城,果然看到匈奴人又有攻城的架势。
邓粹也在城上,看样子一点也不着急,周围的将官都已露出惊慌之色,他却只是观察,迟迟没有下令。
看到皇帝到来,众将让开,邓粹指着城外道:“匈奴人佯装攻城,是要引诱另一支北军赶来救驾,他们昨天伤亡不少,今天不会真打。”
韩孺子什么也没说,在邓粹身边站了一会,转身回王府。
皇帝对邓粹的信心又多了一些,众将更无异议。
午时已过,匈奴人果然没有真正攻城,另一支北军也没有被引来。
中司监刘介悄悄走进来,等皇帝抬头,他说:“陛下,中书舍人赵若素求见。”
“什么事?”
“赵若素自愿出城去请救兵。”
韩孺子记得赵若素,此人看过大量奏章,几乎就是一座活书房,可是说到突围求助,他可不像是身怀绝技的样子。
“请进来。”韩孺子以为这又是一个趁机表露忠心的官员,反正都知道皇帝不会同意,不妨显得勇敢一点。
赵若素进屋,却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只是说大话,行礼之后开口便道:“陛下舍得城外的那支北军吗?”(未完待续。)
nbsp;“这是……何意?”韩孺子惊讶地问。
王赫道:“陛下受困,我等不能守城杀敌,有愧于心,请陛下允许我们突围求援。”
韩孺子早想过这些侍卫,欣赏他们的勇敢,却不能接受他们的请求,“诸位的身手朕是了解的,但这不是狭路相逢,城外的匈奴人太多,你们……能闯出去吗?”
如果前方拦路的是一座城、一条河、一支军队,韩孺子相信这些侍卫高手有办法绕过去,可晋城四面受围,除非飞行或者地遁,谁也没办法逃出去。
王赫却不是随意请命,回道:“我们可以分头行事,在匈奴人营中放火,或有机会穿营而过。”
韩孺子认真地考虑了一会,还是摇头,“不值得冒险,朕还需要你们的保护。”
王赫只好起身,带着侍卫们退下。
崔腾忍不住说:“干嘛不试试?这些侍卫武功高强,或许真能突围呢?”
“匈奴人的营地看似松懈,实则严密,一人呼而百人应。王赫他们想要偷偷穿过营地,就只能步行,一旦被发现,断无生还之道。”
“那也应该试试啊。”崔腾小声说,觉得皇帝有点谨慎过头了。
韩孺子其实心动过,但他见过太多所谓武功高手的失败,面对匈奴人大军,他不想拿三十名侍卫的性命去尝试。
只有东海王能理解皇帝的心事,他在心里将夺位失败的原因大部分归咎于江湖人,既然都是武功高手,侍卫不可能比江湖人强出太多。
“陛下需要一条妙计,说起来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不是碰运气。”东海王道。
“哪来的妙计啊?”崔腾想不出来,打量东海王,不屑地说:“你有妙计?不对,你要是有也是奸计。”
“呵呵,妙计、奸计是一回事,用在敌人身上是妙计,用在自己人身上是奸计,陛下受困,我也受困,城破之后玉石俱焚,我再蠢也不会害自己啊。”
崔腾说不过东海王,“你的‘妙计’呢?说来听听。”
“我的妙计是集思广益,晋城虽非大城,军民也有数万,总能找出一两个能人吧?”
“贴告示?”崔腾问。
东海王看了一眼皇帝,笑着摇摇头,“城内人心不稳,贴告示会让大家更加慌乱,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放出风去,就说陛下已经秘密派人出城求援,不管怎样,先稳定一下人心。”
“骗人嘛。”崔腾其实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嘴上不肯承认。
东海王也不理他,继续道:“其次,也还是私下里放出风声,说陛下仍需要一名备用的使者,或者自荐,或者推荐,不问出身,只要能逃出去就行。”
韩孺子也觉得东海王的计策可行,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应征的是一名普通百姓,谁会相信他携带的圣旨呢?”
“呃……那就加一条要求,不只自己能逃出去,还得带一位大臣。”
这样的条件过于苛刻,几乎不可能招到合适人选,可韩孺子别无它法,于是点头,崔腾马上道:“我去传风声,这事我能做。”
崔腾跑出去,东海王又道:“我自己肯定不行,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
“谁?”
“林坤山,陛下一直带着他,也该用上一用。”
希望立刻变成失望,韩孺子摇头,他宁可将希望寄托在武功高手身上,也不会再相信望气者。
中司监刘介引入一名军官,原来匈奴人又在城外列队了。
韩孺子再次登城,果然看到匈奴人又有攻城的架势。
邓粹也在城上,看样子一点也不着急,周围的将官都已露出惊慌之色,他却只是观察,迟迟没有下令。
看到皇帝到来,众将让开,邓粹指着城外道:“匈奴人佯装攻城,是要引诱另一支北军赶来救驾,他们昨天伤亡不少,今天不会真打。”
韩孺子什么也没说,在邓粹身边站了一会,转身回王府。
皇帝对邓粹的信心又多了一些,众将更无异议。
午时已过,匈奴人果然没有真正攻城,另一支北军也没有被引来。
中司监刘介悄悄走进来,等皇帝抬头,他说:“陛下,中书舍人赵若素求见。”
“什么事?”
“赵若素自愿出城去请救兵。”
韩孺子记得赵若素,此人看过大量奏章,几乎就是一座活书房,可是说到突围求助,他可不像是身怀绝技的样子。
“请进来。”韩孺子以为这又是一个趁机表露忠心的官员,反正都知道皇帝不会同意,不妨显得勇敢一点。
赵若素进屋,却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只是说大话,行礼之后开口便道:“陛下舍得城外的那支北军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