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除了魏征还会有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朝服,向皇帝郑重参拜:“祝贺您得到了一位正直的大臣。因为有了英明的君王,才有正直的大臣。”面对这样贤明的妻子,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又开始想到魏征的好了。
643年,64岁的魏征去世。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感慨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衣服帽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成败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我曾经有过这样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呀。”李世民还曾说道:“在我登基以前,跟随我南征北战平定天下的,房玄龄功不可没。
我即位以来,尽心效忠、进献忠言,安定国家、利于人民,帮助我成就今天功业,被天下臣民称道的只有魏征!”魏征的两篇在后世广泛流传的文章——《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都是对李世民进谏的经典奏折。
因此,尽管有太多不足与外人道的隐情,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关系仍然显得难能可贵。二者相互塑造,使得君成了明君,臣成了良臣,为万恶的君主*抹上了一丝“民主”的霞彩。
所以,魏征是标志性的人物,他一个人洗净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身上的鲜血,平复了李世民大帝失衡的帝王形象。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李世民在砸过魏征的墓碑不久,就找了个机会予以重修(魏征过世后,他先前极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都参与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
李世民又得知,魏征曾将其劝谏的奏章交给史官褚遂良。只顾自己扬名。全然不顾此举会给皇帝抹黑。因此,盛怒下的李世民派人砸毁了自己题写碑文的魏征墓碑。
1年后,李世民亲征高丽受挫。更加怀念魏征,又下令将其墓碑修复。并慰问其家属)。毕竟,皇帝的面子、帝国的尊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要大于君臣之间的个人恩怨。这样的道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当然比谁都知道。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真乃金玉良言。有着强烈危机意识的李世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虚怀纳谏的行动指南。他对进谏有功的大臣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所以敢于向他进言的大臣不断涌现。
曾经做过监察御史的马周,在为官的十几年里。所上奏折大多都是挑拣李世民为政过失的。他告诫李世民:“我听说天下应该以老百姓为根本”。“以人为本”,也被李世民视为治理天下的法宝。
后来马周生病,李世民亲自给他调理汤药。还有些人矛头直指李世民的一些生活作风,宰相王侍中晋见李世民时,看见已经败亡的庐江王李瑗漂亮的妃子竟然站在皇帝身边。就故意问这女子是谁?李世民说:“这是庐江王的妃子。庐江王听说她颇有姿色,就杀死了她原来的丈夫,将其强行占为己有。
如此暴虐不仁,怎能不灭亡!”王侍中问:“那您认为庐江王是对是错?”李世民说:“杀人夺妻,还有什么是非可言!”王侍中反唇相讥:“您既然知道庐江王做错了,为什么又把他的姬妾据为己有。这不是重蹈庐江王的覆辙吗?”这不留情面的话,竟使李世民大为感动:“不是你直言提醒,我险些也做错事了。”李世民当即派人把该女子送出宫。并对王侍中予以嘉奖。
但总体看来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兼听纳谏的作风似乎变得越来越淡。征发民力,大兴土木,也再不像从前那样谨慎。即便如此,大唐积聚起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足以让他解决一个长久以来萦绕在他父子心头的大问题。那就是——突厥!
李世民登基后,在处理突厥的问题上,充分展现了自己深远的政治谋略、宽宏的气魄度量和纵横捭阖的超凡能力。他既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大家,又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加上身为皇帝、大权在握。所以,他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显得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李世民对突厥内部情形也了如指掌。能充分利用他们各个部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对其进行分化瓦解。李世民了解到。东突厥此时的一把手颉利可汗与二把手突利可汗矛盾很深刻。突利可汗是前任可汗始毕可汗的嫡子,颉利可汗的侄子。619年始毕可汗死后,他的儿子什钵苾(即后来的突利可汗)年龄太小,不能马上即位,于是就立了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设,这就是处罗可汗。
不到1年处罗可汗就死了,又把汗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咄苾,这就是颉利可汗。也就是说突厥可汗大位最合法的接班人什钵苾在干等了很多年后,眼看着这个位置在自己的叔叔间流转却始终到不了自己手中。已经成年(时年24岁)的什钵苾,心中的怨恨也与日俱增。
颉利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位前太子的不满与威望,所以在即位后就立他为突利可汗,掌管突厥东部的事务,统治契丹、靺鞨等民族,他自己做大可汗。但是,突利同时又增加了自己几个弟弟的权力,对突利处处防范。因此,突利和颉利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而这种突厥国内的上层矛盾,又被明察秋毫的李世民捕捉到。李世民通过各种渠道,对突利示好,暗中地分化突厥贵族阵营,削弱其实力。
当然,除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外,真正使李世民骄傲的是唐朝国力的恢复。在现实政治中,永远都是有实力才有魅力!李世民逐渐建立了一支自己的骑兵队伍,甚至引进突厥战马,勤加训练。当马匹开始和战士结合,强悍的战争机器——骑兵便崛起了。
正是有了配备精良马刀的优秀骑兵的支持,才有类似于西汉大将陈汤“侵犯大汉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消灭它”(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般的豪言壮语。始有强汉,后有盛唐。后来,强大的唐骑兵高举着马刀,身体同马背成45度夹角,一路砍杀,一直打到了中亚。
理由很充分了。接下来,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两幕好戏就要上演了:不可一世的突厥颉利大可汗,两次被李世民大帝三言两语打发回老家了。你说奇也不奇?
第一件奇事:
《旧唐书?突厥传》记载:武德七年(624年)八月,颉利、突利两位可汗共同率领举国之兵侵犯唐朝。占据原州(今宁夏固原),连营绵延不绝。
李世民受命统兵抵抗,屯兵于豳州(今陕西彬县),李元吉给他打下手。当时关中地区霖雨不断,运粮的道路受到阻隔,将士们都十分忧虑。恰在此时,颉利和突利率领1万多骑兵杀到豳州城西,占据高地、准备冲锋。大部分将士们,包括李元吉都惊慌失色。
李世民亲率100多亲兵,打马来到突厥阵地。告诫他们说:“大唐曾和你们盟誓互不侵犯,你们为什么违背诺言深入到我们的领土?
我是大唐秦王李世民,特意来和你们决战。你们可汗如果自己来,我可以和他单打独斗;如果想一起上,我只凭这100人马就足够了。”好了,你们放马过来吧!
颉利此时还没摸清唐军的实力,但是完全被李世民的气势完全镇住了。所以,只能憨憨地笑而不答。李世民又驱马上前,对突利说:“你以前和我盟誓,有什么事要相互照应。
你现在领兵前来,为什么不顾及当年的兄弟之义?你出阵来,我们俩一决胜负。”突利也不知如何答话,可能也正想借李世民的声望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呢。
李世民又上前,快要渡过沟水。颉利看到李世民异常轻松镇静,又听到李世民和突利讲兄弟之义,怀疑突利和李世民早有勾结。所以,派遣使者对李世民说:“您不用过河,我没什么恶意,只是想和您共同商量和决断一些事情而已。”
于是,双方都不战而退。一场恶战,就这样被李世民化解于无形!又减少多少生灵涂炭啊!(未完待续)
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除了魏征还会有谁?他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朝服,向皇帝郑重参拜:“祝贺您得到了一位正直的大臣。因为有了英明的君王,才有正直的大臣。”面对这样贤明的妻子,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又开始想到魏征的好了。
643年,64岁的魏征去世。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感慨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衣服帽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成败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我曾经有过这样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呀。”李世民还曾说道:“在我登基以前,跟随我南征北战平定天下的,房玄龄功不可没。
我即位以来,尽心效忠、进献忠言,安定国家、利于人民,帮助我成就今天功业,被天下臣民称道的只有魏征!”魏征的两篇在后世广泛流传的文章——《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都是对李世民进谏的经典奏折。
因此,尽管有太多不足与外人道的隐情,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关系仍然显得难能可贵。二者相互塑造,使得君成了明君,臣成了良臣,为万恶的君主*抹上了一丝“民主”的霞彩。
所以,魏征是标志性的人物,他一个人洗净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身上的鲜血,平复了李世民大帝失衡的帝王形象。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李世民在砸过魏征的墓碑不久,就找了个机会予以重修(魏征过世后,他先前极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都参与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
李世民又得知,魏征曾将其劝谏的奏章交给史官褚遂良。只顾自己扬名。全然不顾此举会给皇帝抹黑。因此,盛怒下的李世民派人砸毁了自己题写碑文的魏征墓碑。
1年后,李世民亲征高丽受挫。更加怀念魏征,又下令将其墓碑修复。并慰问其家属)。毕竟,皇帝的面子、帝国的尊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要大于君臣之间的个人恩怨。这样的道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当然比谁都知道。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真乃金玉良言。有着强烈危机意识的李世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虚怀纳谏的行动指南。他对进谏有功的大臣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所以敢于向他进言的大臣不断涌现。
曾经做过监察御史的马周,在为官的十几年里。所上奏折大多都是挑拣李世民为政过失的。他告诫李世民:“我听说天下应该以老百姓为根本”。“以人为本”,也被李世民视为治理天下的法宝。
后来马周生病,李世民亲自给他调理汤药。还有些人矛头直指李世民的一些生活作风,宰相王侍中晋见李世民时,看见已经败亡的庐江王李瑗漂亮的妃子竟然站在皇帝身边。就故意问这女子是谁?李世民说:“这是庐江王的妃子。庐江王听说她颇有姿色,就杀死了她原来的丈夫,将其强行占为己有。
如此暴虐不仁,怎能不灭亡!”王侍中问:“那您认为庐江王是对是错?”李世民说:“杀人夺妻,还有什么是非可言!”王侍中反唇相讥:“您既然知道庐江王做错了,为什么又把他的姬妾据为己有。这不是重蹈庐江王的覆辙吗?”这不留情面的话,竟使李世民大为感动:“不是你直言提醒,我险些也做错事了。”李世民当即派人把该女子送出宫。并对王侍中予以嘉奖。
但总体看来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兼听纳谏的作风似乎变得越来越淡。征发民力,大兴土木,也再不像从前那样谨慎。即便如此,大唐积聚起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足以让他解决一个长久以来萦绕在他父子心头的大问题。那就是——突厥!
李世民登基后,在处理突厥的问题上,充分展现了自己深远的政治谋略、宽宏的气魄度量和纵横捭阖的超凡能力。他既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大家,又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加上身为皇帝、大权在握。所以,他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显得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李世民对突厥内部情形也了如指掌。能充分利用他们各个部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对其进行分化瓦解。李世民了解到。东突厥此时的一把手颉利可汗与二把手突利可汗矛盾很深刻。突利可汗是前任可汗始毕可汗的嫡子,颉利可汗的侄子。619年始毕可汗死后,他的儿子什钵苾(即后来的突利可汗)年龄太小,不能马上即位,于是就立了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设,这就是处罗可汗。
不到1年处罗可汗就死了,又把汗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咄苾,这就是颉利可汗。也就是说突厥可汗大位最合法的接班人什钵苾在干等了很多年后,眼看着这个位置在自己的叔叔间流转却始终到不了自己手中。已经成年(时年24岁)的什钵苾,心中的怨恨也与日俱增。
颉利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位前太子的不满与威望,所以在即位后就立他为突利可汗,掌管突厥东部的事务,统治契丹、靺鞨等民族,他自己做大可汗。但是,突利同时又增加了自己几个弟弟的权力,对突利处处防范。因此,突利和颉利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而这种突厥国内的上层矛盾,又被明察秋毫的李世民捕捉到。李世民通过各种渠道,对突利示好,暗中地分化突厥贵族阵营,削弱其实力。
当然,除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外,真正使李世民骄傲的是唐朝国力的恢复。在现实政治中,永远都是有实力才有魅力!李世民逐渐建立了一支自己的骑兵队伍,甚至引进突厥战马,勤加训练。当马匹开始和战士结合,强悍的战争机器——骑兵便崛起了。
正是有了配备精良马刀的优秀骑兵的支持,才有类似于西汉大将陈汤“侵犯大汉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消灭它”(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般的豪言壮语。始有强汉,后有盛唐。后来,强大的唐骑兵高举着马刀,身体同马背成45度夹角,一路砍杀,一直打到了中亚。
理由很充分了。接下来,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两幕好戏就要上演了:不可一世的突厥颉利大可汗,两次被李世民大帝三言两语打发回老家了。你说奇也不奇?
第一件奇事:
《旧唐书?突厥传》记载:武德七年(624年)八月,颉利、突利两位可汗共同率领举国之兵侵犯唐朝。占据原州(今宁夏固原),连营绵延不绝。
李世民受命统兵抵抗,屯兵于豳州(今陕西彬县),李元吉给他打下手。当时关中地区霖雨不断,运粮的道路受到阻隔,将士们都十分忧虑。恰在此时,颉利和突利率领1万多骑兵杀到豳州城西,占据高地、准备冲锋。大部分将士们,包括李元吉都惊慌失色。
李世民亲率100多亲兵,打马来到突厥阵地。告诫他们说:“大唐曾和你们盟誓互不侵犯,你们为什么违背诺言深入到我们的领土?
我是大唐秦王李世民,特意来和你们决战。你们可汗如果自己来,我可以和他单打独斗;如果想一起上,我只凭这100人马就足够了。”好了,你们放马过来吧!
颉利此时还没摸清唐军的实力,但是完全被李世民的气势完全镇住了。所以,只能憨憨地笑而不答。李世民又驱马上前,对突利说:“你以前和我盟誓,有什么事要相互照应。
你现在领兵前来,为什么不顾及当年的兄弟之义?你出阵来,我们俩一决胜负。”突利也不知如何答话,可能也正想借李世民的声望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呢。
李世民又上前,快要渡过沟水。颉利看到李世民异常轻松镇静,又听到李世民和突利讲兄弟之义,怀疑突利和李世民早有勾结。所以,派遣使者对李世民说:“您不用过河,我没什么恶意,只是想和您共同商量和决断一些事情而已。”
于是,双方都不战而退。一场恶战,就这样被李世民化解于无形!又减少多少生灵涂炭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