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武承嗣没有就此罢休。他始终感觉到,以自己对武皇的忠心,武皇有立他为储的倾向。尽管武皇有割舍不了的母子情怀,但他相信自己为武皇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武皇不能忽视的,况且这武氏江山的血统只能姓武而不能姓李。
在武承嗣的如意算盘里,武皇的举棋不定正是他积极争取的大好机会。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武皇赋予他的。因而他容不得别人档道,要对挡道者置之死地的报复。
他清楚地知道整个朝廷有一股反对他的势力,只有清除岑长倩他们,才能以儆效尤,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也才能在既成事实面前坚定武皇立他为储的决心。于是,他联手酷吏来俊臣来共同对付岑长倩他们。
按照事先设置的步骤,他们先是以吐蕃犯边为由,推荐岑长倩率兵出征吐蕃;待岑长倩离开朝廷之后,他们以谋反罪逮捕岑长倩的长子岑灵原。
经不起严刑的岑灵原被迫假供岑元倩、格辅元谋反。紧接着,他们召回并逮捕在征讨途中的岑长倩,以谋反罪予以逼供。岑长倩等极力辩护誓死不屈,对抗一月有余。来俊臣处死岑长倩、格辅元等朝臣,伪造口供和签名,上呈武皇。
显然,武皇默许了武承嗣他们的行为。尽管从一开始,她并不忍心这样做,武皇相信岑长倩他们不会谋反,也不会做出不利于武皇的事。
然而,武皇最终还是默许了武承嗣,这种默许无疑是在支持武承嗣和来俊臣的暴行,使他们能够肆无忌惮地滥杀无辜。按照武皇的判断,立储之事经武承嗣挑起。围绕立储,已经形
成两个势不两立的阵营,而这两大势力的存在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武皇并不反对岑长倩他们拥护皇子李旦的鲜明立场。却很难容忍他们对武氏子弟的冷落和蔑视,他们完全知道。不管是皇子还是武氏子弟都是自己所庇护的。
因此,武皇认为,可以借此机会打击一下岑长倩他们的气焰,就此平息事件,消除可能对朝廷造成的隐患。
然而武承嗣他们却来个先宰后奏,在没有得到她的许可之下就把两个大臣轻而易举地处死,武皇总有一种被人利用的感觉,武承嗣杀人立威的行为令她反感。
武承嗣没有察觉武皇的不满和反感。也丝毫不考虑朝廷上下对他的厌恶和痛恨,愚蠢的他再次利用王庆之对武皇进行胡搅蛮缠,施加压力,武皇恼怒了,一气之下把王庆之交给李昭德处理。
李昭德正是那些痛恨和厌恶武承嗣的大臣之一,他也默许了自己的部下毫不留情把王庆之这个无耻小人打死,借此一泄对武承嗣一伙之恨。
武皇原本只是想教训一下王庆之,没想到却被活活打死,他毕竟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小人。
武皇洞察到李昭德这是在发泄不满情绪,于是发问道:“昭德也不赞成立魏王为太子么?”李昭德知道武皇会追问自己。便明确表示不赞成。
非但不赞成,还反过来以责备的口吻对武皇道:“臣不明白陛下是怎么想的,先皇为陛下之夫。皇嗣是陛下之子,要是儿子都靠不住,那侄儿更靠不住。”
这话无论是语气还是态度与岑长倩如出一辙,但却切中要害。是啊,要是儿子都靠不住,还有谁能靠得住?
见武皇似有所悟,李昭德明白,这斩不断的母子情怀是最有说服力的了,进而言道:“陛下如果是为身后事打算。就更不能立魏王为太子。
儿子立庙祭祀父母天经地义,从未听说过侄子会立庙祭祀姑母的。”武皇第一次听到李昭德这样的朝臣说得如此在理。如此一针见血,也不由自主地赏识李昭德的胆识和勇气。
武皇脸上露出了愉悦之色;李昭德明白武皇是在鼓励自己。也多少看出武皇的心思,便毫不保留,一吐为快:“陛下身有天下,为天皇临终顾托,陛下如果把天下传给武承嗣,他是否会立庙祭祀姑母不说,至少天皇是绝对得不到血食的。
”武皇被李昭德完全说服了,特别是以她对先皇李治的那份情愫,就足以使她震惊,使她幡然醒悟。
她今天所得到的一切,撇开其他因素,追根溯源不就是来自先皇李治!没有他的鼎力扶持,没有他力排众非,她不是老死在皇家寺院,就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妃,哪会有今天如此显赫的地位?
李昭德的话无疑说中了武皇的要害,同时通过这一次事件,武皇再一次发现了李昭德的品格才华。事后,李昭德被破格提升为宰相。
这对武承嗣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武承嗣对李昭德的怨恨不言而喻。
李昭德预料到武承嗣不会善罢甘休,随时都有可能利用武皇的特殊关系,翻盘来对自己进行报复,于是先发制人,向武后密奏:“魏王威权过重,不可不防,请陛下三思。”武皇不以为然:“承嗣是我的侄儿,所以才会委之以腹心。”
显然,武皇不相信武承嗣会有二心。李昭德知道还没有说中要害,不过,这不要紧,后面的话他早已想好,“姑侄之情怎比得上父子之亲。
为了皇位,以子弑父尚且屡见不鲜,何况侄儿?魏王夺嫡失败,难免不怀恨在心,以亲王之贵复兼宰相之尊,陛下万事托之以腹心,一旦有变,只怕悔之莫及。”
又是一针见血。武皇原本就对武氏家族抱有戒心,对他们的使用也多有掣肘,现经李昭德这么一说,使武皇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提防。凡事关皇室及自身的安危,武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武皇像是赞扬李昭德,又像是自我反省:“有道理,若非爱卿提醒。朕几乎铸下大错。”
于是,天授三年,武氏亲王武承嗣并武攸之双双罢相。一场由武承嗣挑起的立储风波暂告结束。
武皇对选人用人总是充满激情。看到大批士子云集在自己的麾下。就有难于言表的满足。
一个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并主宰的王朝,她渴望人才。需要有大批由自己支配使用得心应手的人才,用以支撑朝廷,适应天下。
武皇惯于制科取士,还每每下诏求贤,敕令百官举荐,其用人之道乃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唐初,传统的士族势力。加上大批开国功臣所形成的父子相承的官位制度,使整个朝廷贵胄林立,权臣专擅;以培养贵族子弟为功能的学馆遍布天下,太宗时期,就有国学生八千余人。高宗薄儒术,重文吏,意在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名门贵族一统天下的局面。
他一反生徒、乡贡、制举三途取士常规,废生徒、弃明经,以制科直接取士。而最有影响的莫过于高宗显庆年间,先帝制昭举人,开科八门。亲策举人九百人,开制举规模之先河。
自此,生徒明经黜退,制举进士渐盛。武皇以低微之躯跻身皇室,纵然才华超卓,深得先帝器重,仍难免不受豪门贵胄排斥之苦,围绕她的立后废后,几经周折。几番较量。
她历来不甘于受制于人,不屑于清规戒律;她鼎新革旧。轻门阀,重贤能。去私恩,大兴制科取士,下诏求贤,机会均等。
她容不得门阀制度下的生徒取士,不允许那遍布朝廷上下的学馆,成为世族豪门培植私家势力的摇篮;她要以比先皇更为直接的手段更大规模的举动破除那重门第、轻才学的门阀制度,
让大批庶族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载初元年二月,各路学子奉诏云集洛城殿,参加朝廷举行的殿试。
这是武皇称帝前夕的一次亲试,声势浩大,规模空前,应诏考生多达万人。武后此举意在通过全面的科举考试,打破父子相承的官位制度,不分贵胄寒门,一律自由应考,择优录取,择才录用。
武后亲临考场,课以时政要务,出题策问。从此,“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天下文章道行,寒门庶子破茧而出,并由此拉开了武周选才用人的序幕。
武皇以诗赋策问取才,既问策于寒门庶子,同时也在问策于天下;他们以诗赋策论求取功名,在诗赋中施展才华,于策论中各抒政见。武皇看透了名门贵胄的私偏与狭隘,要以非常之举取天下之士,以天下之才治理天... -->>
武承嗣没有就此罢休。他始终感觉到,以自己对武皇的忠心,武皇有立他为储的倾向。尽管武皇有割舍不了的母子情怀,但他相信自己为武皇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武皇不能忽视的,况且这武氏江山的血统只能姓武而不能姓李。
在武承嗣的如意算盘里,武皇的举棋不定正是他积极争取的大好机会。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武皇赋予他的。因而他容不得别人档道,要对挡道者置之死地的报复。
他清楚地知道整个朝廷有一股反对他的势力,只有清除岑长倩他们,才能以儆效尤,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也才能在既成事实面前坚定武皇立他为储的决心。于是,他联手酷吏来俊臣来共同对付岑长倩他们。
按照事先设置的步骤,他们先是以吐蕃犯边为由,推荐岑长倩率兵出征吐蕃;待岑长倩离开朝廷之后,他们以谋反罪逮捕岑长倩的长子岑灵原。
经不起严刑的岑灵原被迫假供岑元倩、格辅元谋反。紧接着,他们召回并逮捕在征讨途中的岑长倩,以谋反罪予以逼供。岑长倩等极力辩护誓死不屈,对抗一月有余。来俊臣处死岑长倩、格辅元等朝臣,伪造口供和签名,上呈武皇。
显然,武皇默许了武承嗣他们的行为。尽管从一开始,她并不忍心这样做,武皇相信岑长倩他们不会谋反,也不会做出不利于武皇的事。
然而,武皇最终还是默许了武承嗣,这种默许无疑是在支持武承嗣和来俊臣的暴行,使他们能够肆无忌惮地滥杀无辜。按照武皇的判断,立储之事经武承嗣挑起。围绕立储,已经形
成两个势不两立的阵营,而这两大势力的存在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武皇并不反对岑长倩他们拥护皇子李旦的鲜明立场。却很难容忍他们对武氏子弟的冷落和蔑视,他们完全知道。不管是皇子还是武氏子弟都是自己所庇护的。
因此,武皇认为,可以借此机会打击一下岑长倩他们的气焰,就此平息事件,消除可能对朝廷造成的隐患。
然而武承嗣他们却来个先宰后奏,在没有得到她的许可之下就把两个大臣轻而易举地处死,武皇总有一种被人利用的感觉,武承嗣杀人立威的行为令她反感。
武承嗣没有察觉武皇的不满和反感。也丝毫不考虑朝廷上下对他的厌恶和痛恨,愚蠢的他再次利用王庆之对武皇进行胡搅蛮缠,施加压力,武皇恼怒了,一气之下把王庆之交给李昭德处理。
李昭德正是那些痛恨和厌恶武承嗣的大臣之一,他也默许了自己的部下毫不留情把王庆之这个无耻小人打死,借此一泄对武承嗣一伙之恨。
武皇原本只是想教训一下王庆之,没想到却被活活打死,他毕竟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小人。
武皇洞察到李昭德这是在发泄不满情绪,于是发问道:“昭德也不赞成立魏王为太子么?”李昭德知道武皇会追问自己。便明确表示不赞成。
非但不赞成,还反过来以责备的口吻对武皇道:“臣不明白陛下是怎么想的,先皇为陛下之夫。皇嗣是陛下之子,要是儿子都靠不住,那侄儿更靠不住。”
这话无论是语气还是态度与岑长倩如出一辙,但却切中要害。是啊,要是儿子都靠不住,还有谁能靠得住?
见武皇似有所悟,李昭德明白,这斩不断的母子情怀是最有说服力的了,进而言道:“陛下如果是为身后事打算。就更不能立魏王为太子。
儿子立庙祭祀父母天经地义,从未听说过侄子会立庙祭祀姑母的。”武皇第一次听到李昭德这样的朝臣说得如此在理。如此一针见血,也不由自主地赏识李昭德的胆识和勇气。
武皇脸上露出了愉悦之色;李昭德明白武皇是在鼓励自己。也多少看出武皇的心思,便毫不保留,一吐为快:“陛下身有天下,为天皇临终顾托,陛下如果把天下传给武承嗣,他是否会立庙祭祀姑母不说,至少天皇是绝对得不到血食的。
”武皇被李昭德完全说服了,特别是以她对先皇李治的那份情愫,就足以使她震惊,使她幡然醒悟。
她今天所得到的一切,撇开其他因素,追根溯源不就是来自先皇李治!没有他的鼎力扶持,没有他力排众非,她不是老死在皇家寺院,就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妃,哪会有今天如此显赫的地位?
李昭德的话无疑说中了武皇的要害,同时通过这一次事件,武皇再一次发现了李昭德的品格才华。事后,李昭德被破格提升为宰相。
这对武承嗣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武承嗣对李昭德的怨恨不言而喻。
李昭德预料到武承嗣不会善罢甘休,随时都有可能利用武皇的特殊关系,翻盘来对自己进行报复,于是先发制人,向武后密奏:“魏王威权过重,不可不防,请陛下三思。”武皇不以为然:“承嗣是我的侄儿,所以才会委之以腹心。”
显然,武皇不相信武承嗣会有二心。李昭德知道还没有说中要害,不过,这不要紧,后面的话他早已想好,“姑侄之情怎比得上父子之亲。
为了皇位,以子弑父尚且屡见不鲜,何况侄儿?魏王夺嫡失败,难免不怀恨在心,以亲王之贵复兼宰相之尊,陛下万事托之以腹心,一旦有变,只怕悔之莫及。”
又是一针见血。武皇原本就对武氏家族抱有戒心,对他们的使用也多有掣肘,现经李昭德这么一说,使武皇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提防。凡事关皇室及自身的安危,武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武皇像是赞扬李昭德,又像是自我反省:“有道理,若非爱卿提醒。朕几乎铸下大错。”
于是,天授三年,武氏亲王武承嗣并武攸之双双罢相。一场由武承嗣挑起的立储风波暂告结束。
武皇对选人用人总是充满激情。看到大批士子云集在自己的麾下。就有难于言表的满足。
一个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并主宰的王朝,她渴望人才。需要有大批由自己支配使用得心应手的人才,用以支撑朝廷,适应天下。
武皇惯于制科取士,还每每下诏求贤,敕令百官举荐,其用人之道乃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唐初,传统的士族势力。加上大批开国功臣所形成的父子相承的官位制度,使整个朝廷贵胄林立,权臣专擅;以培养贵族子弟为功能的学馆遍布天下,太宗时期,就有国学生八千余人。高宗薄儒术,重文吏,意在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名门贵族一统天下的局面。
他一反生徒、乡贡、制举三途取士常规,废生徒、弃明经,以制科直接取士。而最有影响的莫过于高宗显庆年间,先帝制昭举人,开科八门。亲策举人九百人,开制举规模之先河。
自此,生徒明经黜退,制举进士渐盛。武皇以低微之躯跻身皇室,纵然才华超卓,深得先帝器重,仍难免不受豪门贵胄排斥之苦,围绕她的立后废后,几经周折。几番较量。
她历来不甘于受制于人,不屑于清规戒律;她鼎新革旧。轻门阀,重贤能。去私恩,大兴制科取士,下诏求贤,机会均等。
她容不得门阀制度下的生徒取士,不允许那遍布朝廷上下的学馆,成为世族豪门培植私家势力的摇篮;她要以比先皇更为直接的手段更大规模的举动破除那重门第、轻才学的门阀制度,
让大批庶族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载初元年二月,各路学子奉诏云集洛城殿,参加朝廷举行的殿试。
这是武皇称帝前夕的一次亲试,声势浩大,规模空前,应诏考生多达万人。武后此举意在通过全面的科举考试,打破父子相承的官位制度,不分贵胄寒门,一律自由应考,择优录取,择才录用。
武后亲临考场,课以时政要务,出题策问。从此,“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天下文章道行,寒门庶子破茧而出,并由此拉开了武周选才用人的序幕。
武皇以诗赋策问取才,既问策于寒门庶子,同时也在问策于天下;他们以诗赋策论求取功名,在诗赋中施展才华,于策论中各抒政见。武皇看透了名门贵胄的私偏与狭隘,要以非常之举取天下之士,以天下之才治理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