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以为豪的科学家 (1/2)
笔趣阁 www.xbqg.net,纪念袁隆平院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袁隆平院士为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
杂交水稻(hybrid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1]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首次公开测试,亩产1046.3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它让所有的水稻,在理论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并产生优良后代。[2]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3]。
研究历史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Beache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1]。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4中国发明的杂交水稻,除国内发展迅速外,在国外,已有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关技术
随着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并减少用种量;杂交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就是省去传统的水稻栽培育秧过程,把经过浸种、催芽的稻种直接播到大田中,加以管理,使之成秧、分蘖一直到成熟的一种简化栽培方法栽培技术
(1)整地。生产上要严格按照要求精细整地,做到畦面平整无杂草、排灌顺畅、不积水。并按畦宽4~6m开挖一条宽为0.6m、深0.1m的沟。
杂交水稻稻田
(2)适时早播。合理安排播种期是保证水稻直播栽培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施。
(3)选种。选用高产抗病优质良种,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做好种子消毒和催芽工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浸种。一般浸种12~18h后不经催芽直接播种、湿润育秧为佳。
(5)催芽。催芽过程应掌握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分和适时换气。水稻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是30~35℃,超过45℃时就会引起“烧芽”,80%以上种子破胸后即可播种。
(6)疏播匀播。直播栽培是将种子直接播入大田,播种量常规稻种子为37.5kg/hm2,杂交稻种子18.75kg/hm2,一般比正常育苗增加15%~20%的用种量。播种要均匀,播后要埋芽,可用木板轻踏使谷芽入土,同时做好防鸟鼠害工作。[5]
施肥技术
(1)施足基肥。由于直播栽培从幼苗开始就直接在大田生长,因此施足基肥对直播栽培获得高产更为重要。
(2)分次追肥。直播稻施肥应遵循“少吃多餐,追肥要勤,每次用量要少”的原则。分5次追肥,第1次追提苗肥;第2次追分蘖肥;第3次追拔节肥;第4次追穗肥;第5次追扬花肥。
(3)钾肥施用技术。根据土壤特性施用。对缺钾严重的土壤,施用钾肥效果显著。钾肥要与氮、磷配合使用。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钾肥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5]
栽培技术
(1)整地。生产上要严格按照要求精细整地,做到畦面平整无杂草、排灌顺畅、不积水。并按畦宽4~6m开挖一条宽为0.6m、深0.1m的沟。
杂交水稻稻田
(2)适时早播。合理安排播种期是保证水稻直播栽培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 -->>
感谢袁隆平院士为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
杂交水稻(hybrid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1]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首次公开测试,亩产1046.3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它让所有的水稻,在理论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并产生优良后代。[2]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3]。
研究历史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Beache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1]。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4中国发明的杂交水稻,除国内发展迅速外,在国外,已有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关技术
随着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并减少用种量;杂交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就是省去传统的水稻栽培育秧过程,把经过浸种、催芽的稻种直接播到大田中,加以管理,使之成秧、分蘖一直到成熟的一种简化栽培方法栽培技术
(1)整地。生产上要严格按照要求精细整地,做到畦面平整无杂草、排灌顺畅、不积水。并按畦宽4~6m开挖一条宽为0.6m、深0.1m的沟。
杂交水稻稻田
(2)适时早播。合理安排播种期是保证水稻直播栽培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施。
(3)选种。选用高产抗病优质良种,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做好种子消毒和催芽工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浸种。一般浸种12~18h后不经催芽直接播种、湿润育秧为佳。
(5)催芽。催芽过程应掌握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分和适时换气。水稻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是30~35℃,超过45℃时就会引起“烧芽”,80%以上种子破胸后即可播种。
(6)疏播匀播。直播栽培是将种子直接播入大田,播种量常规稻种子为37.5kg/hm2,杂交稻种子18.75kg/hm2,一般比正常育苗增加15%~20%的用种量。播种要均匀,播后要埋芽,可用木板轻踏使谷芽入土,同时做好防鸟鼠害工作。[5]
施肥技术
(1)施足基肥。由于直播栽培从幼苗开始就直接在大田生长,因此施足基肥对直播栽培获得高产更为重要。
(2)分次追肥。直播稻施肥应遵循“少吃多餐,追肥要勤,每次用量要少”的原则。分5次追肥,第1次追提苗肥;第2次追分蘖肥;第3次追拔节肥;第4次追穗肥;第5次追扬花肥。
(3)钾肥施用技术。根据土壤特性施用。对缺钾严重的土壤,施用钾肥效果显著。钾肥要与氮、磷配合使用。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钾肥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5]
栽培技术
(1)整地。生产上要严格按照要求精细整地,做到畦面平整无杂草、排灌顺畅、不积水。并按畦宽4~6m开挖一条宽为0.6m、深0.1m的沟。
杂交水稻稻田
(2)适时早播。合理安排播种期是保证水稻直播栽培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