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2/2)
笔趣阁 www.xbqg.net,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皓目动言肆,轻于去就者也;建神情审定,当无异心。”乃驰启其状。 周文曰:“裴侠有鉴,深得之矣。”遣大都督苻贵镇竟陵,而酂城竟不遣监统。及 柳仲礼军至,皓还以郢叛,卒如侠言。寻转大将军、拓州刺史,徵拜雍州别驾。
周孝闵帝践作,除司邑下大夫,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迁 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 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 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 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
侠尝遇疾沈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 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 此岂非天祐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侯侠疾。所 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搢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赠太子少师、蒲州刺史,谥曰贞。 河北郡前功曹张回及吏人等感侠遗爱,乃作颂纪其清德焉。
子祥,性忠谨,有理剧才。少为城都令,清不及侠,断决过之。后除长安令, 为权贵所惮。迁司仓下大夫。侠之终也,以毁卒。祥弟肃。
肃字神封,贞亮有才艺。少与安定梁毗同志友善。天和中,举秀才。累迁御正 下大夫,以行军长史从韦孝宽征淮南。属隋文帝为丞相,肃闻而叹曰:“武帝以雄 才定六合,坟土未乾而一朝迁革,岂天道欤!”文帝闻之,甚不悦,由是废于家。 开皇五年,授膳部侍郎。历朔州总管长史、贝州长史,俱有能名。
仁寿中,肃见皇太子勇、蜀王秀、左仆射高颎俱废黜,遣使上书,言:“高颎 天挺良才,元勋佐命,愿录其大功,忘其小过。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愿各 封小国,观其所为。若得迁善,渐更增益;如或不悛,贬削非晚。”书奏,上谓杨 素曰:“肃忧我家事如此,亦至诚也。”于是征肃入朝。皇太子闻之,谓左庶子张 衡曰:“使勇自新,欲何为也?”衡曰:“观肃意欲令如吴太伯、汉东海王耳。” 太子甚不悦。肃至京,见上于含章殿。上谓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宠幸, 不过数人,自勇以下,并皆同母,非为爱憎,轻事废立。”因言勇不可复收之意。 既已,罢遣之。未几,上崩。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久之,肃亦杜门不出。后执政者 以岭表遐远,希旨授肃永平郡丞,甚得夷人心。岁余卒,夷獠思之,为立庙于鄣江 之浦。有子尚贤。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也。祖秀业,魏天水郡守,赠平州刺史。父邃, 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 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 卒于正平郡守,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文举少忠谨,涉猎经史。大统十年,起家奉朝请。时周文帝诸子年幼,盛简宾 友。文举以选与诸公子游,雅相钦敬,未尝戏狎。迁著作郎、中外府参军。恭帝二 年,赐姓贺兰氏。周孝闵帝践阼,袭爵澄城县子。
齐公宪初开幕府,以文举为司录。及宪出镇剑南,复以文举为总管府中郎。武 成二年,就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土沃饶,商贩百倍,或有劝文举 以利者,文举答之曰:“利之为贵,莫若安身,身安则道隆。非货之谓,是以不为, 非恶财也。”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恆自谦逊,辞多受少。
保定三年,迁绛州刺史。邃之任正平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 及文举临州,一遵其法,百姓美而化之。总管韦孝宽特相钦重,每与谈论,不觉膝 前于席。天和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为孝宽柱国府司马。六年,入 为司宪中大夫,进爵为伯,转军司马。
文举少丧父,其兄又在山东,唯与弟玑幼相训养,友爱甚笃。玑又早亡,文举 抚视遗孤,逾于己子,时人以此称之。初,文举叔父季和为曲沃令,终于闻喜川; 而叔母韦氏卒于正平县,属东西分隔,韦氏坟陇,遂在齐境。及文举在本州,每加 赏募。齐人感其孝义,潜相要结,以韦柩西归,竟得合葬。六年,除南青州刺史。 宣政元年,卒于位。子胄嗣,位至大都督。子神,安邑通守。有子知礼。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 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 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后改授武贲郎将,从将军李 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银青光禄大夫。击破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 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临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 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 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 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 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 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 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 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 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 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 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 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兒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论曰:裴骏雅业有资,器行仍世,所以布于列位,不替其美。延俊器能位望, 有可称乎。伯茂才名,亦时之良也。元化以文学传业,而又修史著美。让之弟兄, 修身厉行,观夫出处之迹,良足称乎。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 夜在公,求之古人,殆未之有。与闻政事,多历岁年,虽处危乱之中,未亏廉谨之 节。然与时消息,承望风旨,使高昌入朝,伊吾献地;聚粮且末,师出玉门,关右 骚然,颇亦矩之由矣。果及长宽,早知去就。而宽沦迹异域,盖乃命乎。嵩和廉约 居身,忠勤奉上,人怀其惠,吏畏其威,虽古之良吏,何以加此。肃历官周、隋, 志存鲠正。竟而忠诚慷慨,犯忤龙鳞,固知嫠妇忧宗周之亡,处女悲太子之少,非 徒语也。文举之在绛州,世载清德,辞多受少,有廉让之风焉。仁基以武略见知, 自升显级,竟而蹈履非所,身名隳坏,时也。
<b>部分译文</b>
裴安祖,少年时就很聪慧。八九岁时听老师讲诗经,对兄长们说:“鹿得到吃的还鸣叫着呼唤同类,更何况人呢!”从此,他不单独吃东西。二十岁那年,州府征辟他任主簿。有兄弟两个人争夺财产,到州里打官司。裴安祖召见他们兄弟,用兄弟间的礼义责备他们。这两兄弟第二天就到州府找到他承认错误。州内的人都很佩服他。后来有人劝他去做官,他说:“高尚的道德我不敢说自己差不多全部都有,实在是害怕京城遥远,政务琐碎。”于是,他在家中闲居以颐养性情,从不离开城市。天气炎热,他曾在树下乘凉,一只苍鹰追赶雉鸡,雉鸡急忙逃命,碰在树上昏死过去。裴安祖很可怜它,便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认真照看,过了很久它才苏醒过来。他很高兴,将它放掉。后来他晚上忽然梦见一个年轻的男子,衣服和帽子都十分讲究,上面绣着花纹,向他一再拜谢。他感到奇怪,便询问是怎么一回事,这人答道:“感谢你前天放了我,所以来报答你的恩德。”听的人都感到惊异。
后来,孝文帝到长安,路过河东,访问旧臣故吏,裴安祖在蒲坂拜见了孝文帝。孝文帝与他谈话后十分高兴,封他为安邑县县令,他以年老多病坚决辞绝。孝文帝下诏发给他俸禄以供他买药用。八十三岁在家中去世。
伯茂少年时,就颇有威望和影响。博览群书,文章华丽,因被封为奉朝请,得以脱去布衣到朝廷做官。后来被封为中军大将军。
伯茂喜好饮酒,形迹颇为疏散狂傲,因而,长久不能升迁,心情郁闷。天平二年(535),他参加朝廷的宴会,侮辱了殿中尚书、章武王元景哲。景哲便向朝廷控告他丢掉官员的身份,与太监在一起;用梨敲打桌案,弄脏了别人的官服;在皇宫禁庭,脱下衣服让别人拿着。朝廷下诏将他交给有司处理,后来竟然没有问罪。
伯茂晚年,狂饮无度,以至于伤身乱性,常因此引起过失。死前数日,忽然说:我得到密信,朝廷要逮捕我。便与他的妻子乘车西逃。后来因为他指着墙壁,说有官府的人来追赶,妻子才知道他精神有了毛病。死后,埋葬在家中的园子里。友人常景、李浑、王元景、卢元明、魏季景、李骞等十多人在他的墓旁摆酒祭奠,一个个痛哭流涕,边饮边将酒浇在地上,说:“裴中书魂魄有灵,知道我们来看你了吗?”每人各赋诗一首。李骞因魏收也与伯茂交谊深厚,将诗稿寄给了他。魏收当时在晋阳,也同他们一样写诗评论伯茂,其中十个字是:“临风想玄度,对酒思公荣。”时人认为伯茂性情傲慢,魏收的诗颇能将他概括。
裴佗,字元化,河东闻喜人。他的六世祖裴诜,曾任晋朝的太常卿,因为晋朝动乱,避居到凉州。
裴佗容貌魁伟,俨然很有器识威望。被举荐为秀才,因成绩优异被任为中书博士。一再升迁,任赵郡太守。为政有方,威信和政绩都很卓著。狡猾的官吏,奸恶的小人,无不改恶从善。他领得的俸禄,分别救济贫穷的百姓。转任前将军、荆州刺史。赵郡人留恋景仰,全境的人出动为他送行。蛮族首领田盘石、田敬宗等部落约一万余家,依恃人多,凭险设守,不遵守王命。前后几任刺史,都不能使他们归顺向化。裴佗到了荆州,轻装简从,前去慰问,告诉他们归顺和抗拒的利害关系,田敬宗听后立即表示归附。于是,全境清静平安,倾家来归顺的有一千多户。后来,朝廷加任他为中军将军,因年老乞请还家。死前,有遗言不让家人向朝廷请求封谥,不接受别人馈赠的奠仪。子孙们都一一遵行。
裴佗性格刚烈正直,不愿与世俗的人交游,和他交谊深厚的必定是当时的名流。他处世清白认真。不置买家业田产,宅院不过三十步见方,没有田园地亩。热天不撑伞,寒天不穿皮衣,他就是这样节俭和独持操守。
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丧父,因过分悲痛而身体衰弱。母亲辛氏劝告他说“:你这样不爱惜身体,既会毁坏自己,也会离开我,难道是孝子吗?”让之从此节哀自勉。辛氏是位很有见识的妇人,又深谙礼教。丈夫去世后,孩子都很年幼,便替他们延请教师,或者亲自教授学业。里里外外的亲戚遇到婚丧嫁娶一类的大事,都向她请教有关的礼节。
让之从小酷爱学习,颇有文采。志趣清明,俊逸善辩,很早就享有盛誉。北魏天平年间,他被举荐为秀才,对答策问,成绩卓异。一再升迁为屯田、主客郎中。官衙中传语:“能赋诗,裴让之。”被任为太原公的开府记室。同杨。。关系密切,两人相遇则终日交谈。杨。。常说:“让之风流倜傥,出类拔俗,三国时才超群伦的裴文季还仍然活着啊!”南梁使臣来访,朝廷常让裴让之担任主客郎,负责接待。
他的二弟裴诹之因被西魏军胁迫,西入关中,因而引起朝廷怀疑,让之兄弟五人都被拘留监押。齐神武帝高欢审问“:诹之现在在哪里?”让之回答“:过去吴、蜀两国对立,诸葛兄弟二人尽心尽力,各保其主。更何况我的母亲在这里!君臣的名已定,不忠不孝的事,愚夫们都不愿意做。希望您能以诚信对待别人。如果不相信他人,人家怎能相信您?您这样建立霸业,就好像倒着行走而寻找道路呀。”神武帝被他的话所感动,将他们兄弟五人都释放了。
他任文襄帝高澄的主簿,兼中书舍人。后来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南梁。高澄曾经入朝,裴让之为他做导引,面容从容蕴藉,文襄帝看了说:“士礼,是一个称职的中书舍人啊!”朝廷将他升为中书省的长官,任中书侍郎,统领所有的中书舍人。齐文宣帝高洋继皇帝位,东魏孝静帝逊位居住在别的宫中,与各大臣告别,裴让之欷虚欠流涕。齐室让他负责礼节仪注,封他为宁都县男。文宣帝想封他为黄门侍郎,有人说这个职务关系重大,他不能胜任,便任他为清河太守。到任不久,杨。。对他的兄弟们说:“我与你们的兄长交谊深厚,企盼着听到他美好的政声。刚才有人从清河来,说那里贪官污吏已经收敛形迹,盗贼也被肃清。一月之间,政治翻新,不能说不迅速。”
清河郡有两个霸道凶狠的官吏,叫田转贵和孙舍兴,久在官府,十分刁恶奸猾,对百姓常常敲剥,并假借事情胁迫人给他送钱财。根据他们勒索的赃物,按法律不至于处死。裴让之因为他们败坏了法纪,将他们杀掉。其时,清河王高岳任司州刺史,派部下属员了解这件事。侍中高德政过去与裴让之关系不好,密奏文宣帝说:“当陛下您继位的时候,裴让之怀念魏朝,痛哭流涕。在内廷任职,他感情上并不愿意。”不久,杨。。向文宣帝求情,救助裴让之,说他犯的罪不该死。文宣帝听了大怒,对杨。。说:“你想和裴让之埋在同一座坟墓里吗!”于是,没有人再敢替他说话,案件报到朝廷,他竟在家里被赐死。
裴让之的兄弟裴诹之,字士正,少小喜好儒学。脱去布衣进入仕途,任太学博士。曾向常景借书一百来卷,十多天便全部奉还。常景怀疑他没有认真读,可拿出每卷向他提问,都圆满回答,一无遗漏。常景大为惊叹,说:“应奉一目五行,弥衡看一遍便能牢记,今天,他们的奇异才能又在裴诹之身上表现出来了。”杨。。全家改葬,请诹之尽快写出十多篇墓讠志铭,每篇都写得十分精彩。裴让之、裴诹之和皇甫和、皇甫和的兄弟皇甫亮都在洛阳驰名,人们都说:“诹胜过让,和不如亮。”
裴矩,字弘大,襁褓中就失去父亲。年龄稍长,就酷好学习,十分喜爱有文采的文章,又很有智谋。伯父裴让之对他说“:看你的神情器识,将来足可以成为俊才之士。要想求得仕途通达,一定要培养治理天下的本领。”裴矩从此开始留心世事。入仕北齐,任高平王的文学侍臣。北齐灭亡,他的官职没有变动。隋文帝杨坚任定州总管时,请他为记室,对他十分亲近敬重。因奔母丧离职回家。等到杨坚任北周的宰相时,便派人将他召回,请他做相府记室。杨坚做皇帝,升他为给事郎,进而负责中书舍人的事。攻打陈国时,他任元帅记室。打破丹阳后,晋王杨广令裴矩与高赹接收陈国的图书典籍。
第二年,他奉皇帝诏命到岭南视察,没有动身却暴发了高智慧、汪文进等人的叛乱,吴、越间的道路被阻隔。文帝难于催促他出发,他却请求马上动身,文帝同意了。走到南康,得到数千名士兵。这时,当地的俚帅王仲宣带兵进逼广州,命部将周师举围攻东衡州。裴矩与大将军鹿愿率兵赴援。贼兵设立九道栅栏,驻扎在大庾岭,与进犯广州和东衡州的两支人马互相声援。裴矩挥师进击,大破贼兵。贼兵害怕,撤离东衡州,据守原长岭,裴矩又将他们打败,并斩杀周师举。又从南海进军救援广州,王仲宣闻风丧胆,部下四散溃逃。裴矩共收复二十余州,又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贼兵的各级头目署理刺史、县令。还朝后文帝十分高兴,命他升殿以慰问他的劳苦。并对高赹、杨素说:“韦氵光率领二万军队,不能早日越过南岭,经常忧虑自己的兵太少。裴矩只带三千疲弊的士卒就直接到达南海。有这样的臣僚,我还忧虑什么。”因功勋显赫封他为开府,赐爵为闻喜县公,赏赐二千多匹绸缎,又授予户部侍郎,迁为内史侍郎。
这时,突厥日益强盛起来,都蓝可汗的妻子大义公主是宇文氏家的女儿,因而多次引起边患。后来,因为公主与跟从的一个胡人私通,长孙晟先揭发了这件事。裴矩请求出使突厥,劝说都蓝公开处死大义公主。文帝同意这个意见,事情的发展竟和裴矩说的一样。大义公主被杀后,都蓝与突利可汗发生冲突,屡次进犯边境上的堡垒。文帝命太平公史万岁为行军总管,从定襄出发,命裴矩为行军长史,在塞外打败达头可汗。史万岁后来被诛杀,裴矩的功劳竟不记录。文帝因启人可汗刚刚归附,命裴矩前去安抚慰劳。归来,升为尚书左丞。
这一年,文献皇后驾崩,太常寺过去没有治丧的礼节制度。裴矩与牛弘、李百药等人根据北齐的礼仪参酌修订。他又转为吏部侍郎,很能胜任职守。炀帝即位,营建东都洛阳,裴矩担任修建官署的职务,九十天就完工了。
当时西域诸蕃大都到张掖与中国互市交易,炀帝让裴矩负责这件事。裴矩知道炀帝正致力于异域的方略,所有来的胡人,裴矩都诱导他们叙说本国的风俗及山川的险易情况,据此撰写成西域图记三卷,入朝献给炀帝,书的序言说:
“我听说大禹定天下为九州,疏导黄河不超过积石山;秦兼并山东六国,设立边防只到临洮。所以,由此可以知道西域各国地处偏远,礼教不能施加,经典也很少传播。自从汉代兴立基业,开拓黄河以西的地区,开始立有名号的国家有三十六个。以后又分裂建立新国,便出现五十五个王国。汉室设置了校尉、都护等职对他们进行招安抚慰。然而,他们时而臣服,时而背叛,引起多次征讨战乱。后汉一代,不断废除这些官职,虽然从大宛国建立以来,大略了解西域的民户数目,但各国的山川河流,却没有名称。至于如姓氏、风土人情、服饰制度、物产情况,都没有编纂记录,举世都不了解。又因为春秋代谢,年代久远,互相兼并讨伐,各有兴盛和败亡。或者土地是原来的故地,却改为今天的叫法;或者人已不是过去的族类,却仍袭用过去的名字。再加上内地人和边人不断交错,疆域不断变动,西部的戎族和北部的狄族说话又不一样,事情很难弄清楚。于阗以北,葱岭以东,考察前代历史,有三十多个国家。以后相互攻伐杀戮,仅剩下十来个,其余的都已消失,什么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无法记载和认识它们。
“皇上顺应天意,抚育万物,不论华族和夷族,所有土地上的人民,没有不向慕教化的。风气所及,一些时候以来,各国争相进贡物品,不管多远没有不送来的。我因安抚各国,监督关市,搜寻有关书籍,采访各少数民族,遇有疑问,便博采众口,依照他们本国的服饰形状,王公和百姓们的形貌举动,用丹青描摹成为西域图记,共有三卷,包括四十五个国家。另外,又绘制地图,将要害全部画出。从西海以北,北海以南,纵贯横亘,将近两万里。采访是根据富商大贾们的周游跋涉,所以各国的情况没有不详细了解的。又有那些荒远偏僻的地方,难于访问明白,不可凭空虚造,所以空缺。而两汉以来,西域就有习惯,拥有数十户人家就自称国王,徒有虚名,与实际大相乖违。现在所编入的,皆是拥有千余户,物产在西海数得着,大多出产珍财异宝的国家。那些住在山里,没有国名,以及规模小的部落,多不记载。
“从敦煌出发到达西海,共有三条道路,各有自己险要的地势。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过北流河水,到达拂蘂国,直通西海。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越过葱岭,又经过钹汗、苏勒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安国、小安国、穆国,经由波斯,到达西海。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越过葱岭,经过护密、吐火罗、挹怛、忄凡延、漕国,由北婆罗门到达西海。这三路中的各国,也各自有自己的道路,南北贯通。它的东面有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凡是所需要去的地方,各处都能畅通。所以知道伊吾、高昌、鄯善共为西域的门户;各方总汇的敦煌,是它的咽喉之地。
“凭借国家的威望德义,将士的骁勇雄健,渡过氵蒙汜而扬起战旗,越过昆仓而腾起战马,攻城夺地,易如反掌,没有不能去的地方。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控制西域各国,受它们的阻挠,所以各国给我国的贡品不能通过。现在各国依靠商人,秘密表示真诚通好的心愿,引颈翘首,愿意向我国臣服。圣恩高厚,泽被天下,让各国服从并进而驾驭他们,务必要安辑抚绥。所以,先朝派遣使臣通好,不靠武力征服。西域各国既已服从,强悍的突厥就能消灭。使华夏与西戎统一,就在于此啊。不对此有所记录,就无法表达我国威信的广远。”
炀帝看了十分高兴,赏赐给他五百匹绸缎,每天招裴矩到御座前,亲自询问西域的事情。裴矩极力陈说西域有很多奇珍异宝,吐谷浑容易吞并,炀帝听了甚为称心,将通好西域、经略夷族的重任都委托给了他。
后来,他的官位升至黄门侍郎,炀帝仍命他出使张掖,联络西蕃各国,共到达十多个国家。大业三年(608),炀帝到南岳恒山祭祀,让裴矩前来助祭。炀帝将要巡视黄河以西的地方,又让裴矩前往敦煌。裴矩派使者游说高昌王麦曲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人,用厚利诱惑,引导他们入隋朝拜。等到炀帝西巡时到达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以及西蕃二十七国的国君在道旁拜谒。裴矩令他们都佩带金玉,披着用美丽的毛织物做成的服装,摆上香案,奏起音乐,尽情歌舞。又令张掖、武威的男男女女盛装艳服前来观看,周围数十里连绵不断,以显示中国的强盛。炀帝看了十分高兴。隋军终于攻破吐谷浑,拓展土地数千里,并派兵驻守这些地方,每年输送入朝的物资多以亿万计。各蕃国恐惧震慑,陆续向隋纳贡。炀帝认为裴矩对少数民族有抚绥怀柔的谋略,提升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这年冬天,炀帝驻跸东都。裴矩因蕃国进贡的很多,劝炀帝下令在都城大肆娱乐庆贺。征集全国各地有特殊技艺的艺人排列在端门街两旁,个个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戴着光华夺目的金玉饰物,竟有十数万人。又命令百官及百姓们坐在搭起的棚阁上尽情观看,每个人也都穿着鲜艳的服装,活动持续一个月才结束。还令沿街店铺都搭起布幔帐篷,摆上酒肉食品,让负责边疆蕃国的官员领着西域各国客人与当地人贸易,每到一处都令当地人邀请胡人入坐宴饮,直到酒足饭饱才散去。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十分感叹,认为中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炀帝称赞裴矩对朝廷十分忠诚,对宇文述、牛弘说:“裴矩陈奏的所有建议,都是我已经考虑过的,只是我还没有公布,他就已经提出。如果不是一心为国,怎么能做到这样?”
炀帝派将军薛世雄修建伊吾城,命裴矩和他一起筹划经营。裴矩告诫西域各国说“:隋朝天子认为和你们往来,距离太远,所以修建这座城市。”他们都认为这是件好事,不再来争夺骚扰。裴矩回到京师,炀帝赏赐给他四十万钱。裴矩又建议,派使者反间射匮,偷偷攻打处罗。后来,处罗被射匮的攻势逼迫,派使者来隋朝拜。炀帝十分高兴,赏赐给裴矩裘皮以及西域产的珍宝异器。
裴矩跟随炀帝巡视塞北,来到启人的帐篷。这时,高丽国先派人出使突厥,启人不敢隐瞒,引来人见隋炀帝。裴矩因而上奏说:“高丽原本是孤竹国的地方,周朝把它封给箕子,汉代分成了三个郡,晋朝也统属于辽东。现在却不臣服,自列为外国异域。因而,先帝早就想征伐它。但是,因为杨谅没有才干,所以军队劳而无功。现在陛下您威灵天下,怎能不事征伐,使这个文明之邦仍然为野蛮之乡呢?今天,它派使者朝拜突厥,亲眼看见启人举国顺从大隋的教化,必定畏惧皇帝威灵的无远不到,忧虑最后臣服就会灭亡,严令他们来朝拜,就可以收服啊。”炀帝说“:怎么办?”裴矩说“;请当面诏谕高丽的来使,放他回国,给他的国君说,速来隋朝朝拜。不这样办,就率领突厥的军队,即刻将它诛灭。”炀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丽国的国王不服从隋朝的命令,于是炀帝开始了征辽的谋划。
隋军兵临辽境,裴矩以原来的职务兼领武贲郎将。第二年,他又跟随炀帝到辽东。兵部侍郎斛斯政因参与谋反逃到高丽,炀帝命裴矩兼管军队的事。因前两次征辽有功,他升为右光禄大夫。
这时,朝廷纲纪败坏,人们大都改变节操。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把持朝政,文武官员大多向他们行贿邀宠。惟有裴矩坚守道德,没有污秽肮脏的举动,因此被世人称颂。后来因为刚刚平定杨玄感的叛乱,炀帝命裴矩到陇右一带安抚。他因此到了会宁,慰问曷萨那部落,派阙达度设进攻吐谷浑,不断有所虏获,这个部落也富裕起来。归来奏述这些情况,炀帝重赏了他。后来,他随炀帝到达怀远镇,炀帝命他负责北蕃的军事。
裴矩看到始毕可汗所部势力渐渐强盛,向朝廷献策以分解他的力量,准备将皇室女儿嫁给他的弟弟叱吉设,并封叱吉设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始毕听说后却十分怨忿。裴矩又说“:突厥生性淳厚,易于离间。因为他们部落内有很多胡人,都十分凶狠狡黠,去教唆突厥人。我听说史蜀胡悉奸计最多,被始毕可汗倚重,请将他诱杀。”炀帝说;“可以。”裴矩便派人对胡悉说“:天子拿出大批珍宝异物,现在存放在马邑,想同边疆各蕃交换,如果来得早,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宝物。”胡悉相信他的话,没有告诉始毕,就率领他的部落,驱赶着所有的牧群争先进发,希望抢先与汉人交易。裴矩在马邑设下伏兵,将胡悉诱杀。炀帝下诏书给始毕说“:史蜀胡悉忽然领着他的部落来到这里,说要背叛可汗您,请求我接纳他。我已把他处死,所以派人告知。”始毕也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因此不再朝贡。
大业十一年(615),炀帝到北方巡狩。始毕率领数十万骑兵将他包围在雁门,炀帝命裴矩与虞世基住在朝堂上以便随时顾问。等到围困解除,裴矩又跟随炀帝来到东都。射匮可汗派他的从子率领西蕃各部前来进贡,炀帝命裴矩宴请并接待他们。
不久,他又跟随炀帝到江都行宫。这时,四方盗贼蜂拥而起,郡县纷纷奏报叛乱的消息。裴矩叙说了这些情况,炀帝十分恼怒,便打发他到京师去接待蕃邦客人。裴矩因身体有病没有成行。等到义兵攻入关内,炀帝派虞世基到裴矩家里询问退敌方略。裴矩说“:太原如有变故,京城便不会平静。仅仅远远地控制,恐怕会失掉事情的机宜,惟望圣驾早日返回京师。”不大一会儿,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失败的消息传来,裴矩报告了炀帝,炀帝大惊失色。裴矩平常勤勉谨慎,不曾与别人违拗。又看见天下动乱,恐怕祸及自身,他与别人交往,都超过别人的期望。所以,虽然担任这些职务,都能得到人们的欢心。
这时,跟随炀帝护驾的士兵不断有人逃散,炀帝很是忧虑,因而问裴矩应该怎么办。裴矩说“:皇上住在江都至今已经两年。这些卫队士兵都没有家口。人没有妻室,就不能长久安住,我请求允许兵士们在这里结婚成家。”炀帝非常高兴,说:“公足智多谋,这真是一条奇妙的计谋啊!”因而命裴矩为将士们娶妻。裴矩召集江都境内的寡妇和没有许配人家的女子都集中在宫院内,又召集各将帅和士兵等来任意挑选。听凭个人自愿,那些与别人通奸的妇女以及尼姑、女道士等,也都随即配给士兵。因此,将士们都很高兴,互相告诉说:“这都是裴公的恩惠呀!”
宇文化及反叛,裴矩早晨起来将去上朝,来到坊门,遇到数名叛党,他们拉着裴矩的马来到孟景那里。叛党都说:“不关裴黄门的事。”接着,宇文化及带着一百多骑兵来到,裴矩上前跪拜迎接。宇文化及宽慰他,让他参加修订礼仪,推举秦王的儿子杨浩为皇帝。让裴矩在内宫料理,随宇文化及到达河北。宇文化及自立为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衔,封为蔡国公,授河北道宣抚大使职。
宇文化及失败,裴矩被窦建德俘获。因为他是隋代旧臣,所以对他十分宽厚,任命为吏部尚书,又升为尚书右仆射。窦建德是从群盗中起家的,朝廷中没有典章制度,裴矩为他制定了朝中的制度礼仪。一个月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全部制定,很像是正式称王的,窦建德非常高兴。
窦建德失败时,裴矩与将领曹旦等在氵名州留守。曹旦的长史李公淹和大唐的使者魏征等劝说曹旦和齐善行,让裴矩归顺大唐,曹旦等答应了,便让裴矩与魏征、李公淹带着曹旦及所有的印玺,贡献出山东一带的土地归降。唐授裴矩为左庶子,又升为詹事、户部尚书,后死去。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地人。七岁时还不会说话,后来,在洛城上空看见群鸟遮天蔽日从西边飞来,才举手指着群鸟说了话。他聪明慧敏,与一般的儿童大不一样。十三岁,父亲去世,哀痛悲苦,和成年人一样。将要选择墓地下葬,空中有人声说:“孩子何必悲伤,埋葬在桑林东边,将来你可以封为公侯。”裴侠害怕,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说:“这是神呀!我听说鬼神赐福给善良人家。你们这个家族没有作过恶,一定是神把吉祥的征兆告诉给了你。”当时,裴侠家宅的旁边有一大片桑树林,因而,按神的指示,他将父亲埋葬在那里。州里征辟他为主簿,又举荐为秀才。
北魏孝明帝正光时,裴侠解去头上的布巾,被任为奉朝请。不久,又升任义阳太守。叛投南梁的北海王元颢带兵进入洛阳,想招降裴侠。裴侠扣留他派来的人,烧掉他赦罪封官的文书。孝庄帝对他十分赞许,授予他东郡太守的职务,兼任防城别将。北魏孝武帝元修与齐神武帝高欢互相征战,国家征集军队,裴侠率所部奔赴洛阳。武卫将军王思政对他说“:目前权臣把持朝政,皇权日益衰落,该怎么办?”裴侠说:“宇文泰被三军推崇,占据着险要的地方,正是所说的已经高高举起了刀枪,怎肯让别人去操纵他!虽然抚慰拉拢,恐怕也是俗话说的‘手捧着蒺。。’呀。”王思政问:“该怎么办?”裴侠说“:进攻高欢,马上就会受到他的报复;向西进发,会有将来的忧患。暂且退到关中,天天谨慎防守,慢慢寻找恰当的时机。”王思政赞同他的看法,便向孝武帝推荐了裴侠,孝武帝授予他左中郎将。等到孝武帝西退,裴侠将要出发而妻子还住在东郡。荥阳人郑伟对他说“:天下正在动乱,不知道鸟儿栖于何处,你不如回到东郡与妻子在一起,慢慢寻找良木栖止。”裴侠答道:“既然拿人家的俸禄,怎么能因为妻子改变自己的主意呢?”便跟随孝武帝入关。朝廷赐给他清河县伯的爵位,任他为丞相府士曹参军。
大统三年(537),裴侠率领乡兵与官军一起征战在沙苑,他每次都冲锋陷阵。裴侠原名叫裴协,这时,魏周文帝宇文泰表彰他的勇敢,说:“有仁爱之心的人必定勇敢。”因而给他命名为“侠”裴侠终于因建立功勋晋升为侯。王思政镇守玉璧,任裴侠为长史。齐神武帝高欢写信招降王思政,王思政令裴侠起草回信,言辞十分慷慨激烈。宇文泰称赞他说“:就是像鲁仲连那样的人,也无法赶上你呀!”
他任河北郡太守,带头节俭,爱民如子。吃的饭只有菽麦和咸菜,官吏和百姓无不受感动。这个郡过去规定,有三十名猎人渔夫供应太守吃饭。裴侠说:“为满足自己的口和腹去役使别人,我不愿意这样做啊!”便全部遣去。还有三十名兵丁为太守守卫和服役,裴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办私事,便一起将他们雇下来去买卖官马。一年多来不断增加,马匹便成了群。离职的时候,他对公物一无所取。人们歌颂他说“:不吃肥美鲜嫩的食物,不用兵丁为自己服役,裴公如此的清明廉洁,实在是世人的典范。”裴侠曾与各郡的太守们一起拜谒周文帝宇文泰,宇文泰让裴侠单独站在一边,对其他太守说“:裴侠清廉谨慎,奉公守法,堪称天下第一。”命众人中有能比得上裴侠的,同他站在一起。众人都默然不语,没有人敢答应。宇文泰便对裴侠厚加赏赐,朝野上下都十分叹服,称他为“独立使君”
裴侠撰写自己的九世伯祖贞侯潜传,叙述裴氏家族中这位清廉自守的先人的事迹,想使后生晚辈们效法奉行。宗室中其他名望显著者,也都附笔介绍。从弟裴伯凤、裴世彦当时都在丞相府任职,笑着对他说:“人生进入仕途,须生活丰裕,名声显赫,您这样清苦,究竟为了什么?”裴侠答道:“清廉是做官的根本,节俭是立身的基础。何况我们裴姓是大姓,世世代代都有美誉,所以能被朝廷称道和重用,并流芳于文章册籍。现在我侥幸以平庸的才能蒙受朝廷的殊遇,坚持过清贫穷困的生活,不是希名求誉,而在于自我修省,害怕辱没了祖先,反被世人嘲笑,这又有什么话好说呢!”裴伯凤等满面羞愧离去。
又升任为郢州刺史,加封为仪同三司。南梁竟陵太守孙詗、赞阝城太守张建一起率全郡归附。裴侠见了他们后,悄悄对亲近的人说:“孙詗二目乱动,出言不恭,是一个轻于去就,反复无常的人;张建神情沉稳坚定,不会怀有二心。”便派人赶快向周文帝报告这两位太守的情况,周文帝说:“裴侠有鉴别能力,对他们看得一定很深刻。”于是,派大都督苻贵镇守竟陵,而赞阝城却不派人去监督统领。等到南梁将军柳仲礼率军来攻,孙詗又在郢州反叛,终于应验了裴侠的话。不久,他转任大将军、拓州刺史,授为雍州别驾。
周孝闵帝继位,授予裴侠司邑下大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位为公。迁任户部中大夫。当时,有些奸猾官吏看守仓库,多年侵吞,数目成千累万。裴侠到任后励精图治,发奸摘伏,数旬之内,奸吏盗贼被清除殆尽。转任工部中大夫,有一个替大司空掌管钱物的人叫李贵,在府中悲声哭泣,有人问他为什么哭泣,他说:“我所掌管的公物,很多被我用掉了。裴公以清廉严厉出名,我怕被他治罪责罚,所以哭泣。”裴侠听了,允许他自首。李贵自己承认贪污钱五百万。
裴侠曾经因病困顿不起,同僚和亲友都很担忧。他忽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五种鼓的声音,便立即惊奋而起,对左右的人说“:可以到府衙里去了。”疾病的痛苦因此忽然消失。晋公宇文护听了说:“裴侠的病如此危重,而不忘忧虑国事,因而听到鼓声,疾病立即痊愈,这难道不是上天因为他的勤奋和恪守职责而在护。。他吗?”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一起来探视裴侠的病。看到他住的屋子无法抵挡霜雪寒冷的侵袭,宇文贵等回去告诉了孝闵帝。孝闵帝可怜他的清苦,便为他建了一处宅院,并赐给他良田十顷,让奴隶为他耕种,粮食谷物无不丰足。官吏士绅都认为这十分荣耀。他死在任上,朝廷赠给他太子少师、蒲州刺史的封职,谥号为“贞”
裴肃,字神封,品格高洁,多才多艺。少小与安定的梁毗志同道合,关系密切。天和年间,被举荐为秀才。逐步升迁,任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的职务跟随韦孝宽征讨淮南。周宣帝宇文斌贝任杨坚为丞相,裴肃听说后感叹道:“武帝靠雄才大略平定天下,他坟上的土还没有干,却一旦变革,难道是上天的意思吗?”隋文帝杨坚听了很不高兴,因此他被免职回家。开皇五年(585),朝廷任他为膳部侍郎。历任朔州总管长史、贝州长史,都被称为有才能的官吏。
仁寿年间,裴肃见皇太子杨勇、蜀王杨秀、左仆射高赹都被罢黜,便派人给朝廷上书,说:“高赹是天赐的良才,国家的元勋,辅政的大臣,希望能记住他的大功,忘掉他的小过。两位被贬为庶人的皇子,如不革心洗面,希望能封给他们一个小国,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弃恶向善,就逐渐扩大他们的封地;如果怙恶不悛,再将他们贬谪也不算晚。”奏书到达文帝那里,文帝对杨素说:“裴肃如此关心我的家事,也是出于一片至诚啊。”于是,征调裴肃入朝。皇太子杨广听说后,问左庶子张衡:“让杨勇改过自新,想干什么?”张衡答道:“看裴肃的意思,是想仿效吴太伯和汉代的东海王吧!”杨广十分不愉快。裴肃到京城,在章含殿拜见文帝。文帝对他说:“我虽贵为天子,拥有天下,但后宫的嫔妃,不过只几个人。我的儿子自杨勇往下,都是同母所生,不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憎,才任意废立。”并说杨勇不能再被立为太子。不久,文帝将他罢官遣送回家。没过多少日子,文帝驾崩,炀帝继位,裴肃长时间不被任用,他也干脆闭门不出。
后来,朝廷当政者认为岭南偏远,根据炀帝的意思授给裴肃永平郡丞的职务。裴肃在任上兢兢业业,很受蛮族人的欢迎。一年多后死在任上,蛮夷们怀念他,在鄣江边为他立庙祭祀。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文举从小忠诚谨慎。大统十年(544),因奉朝请被征用,当时,周文帝宇文泰的儿子们都很年幼,因此,替他们大选幕宾。裴文举入选,常与宇文泰的儿子们交游,相处彬彬有礼,互相尊敬,从没有轻薄地戏闹。又迁任为著作郎、中外府参军。
齐公宇文宪刚建立幕府,任裴文举为司录。宇文宪出使剑南,又任文举为总管府中郎。武成二年(560),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地田亩肥沃,经商会有百倍的利益,有人劝他借机求利,他回答说:“利益中最贵重的,不如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则道德昌隆,远非财货可比。我所以不孜孜求利,不是厌恶财富啊!”宇文宪可怜他的贫穷,常想资助他,他总是推辞,拒绝得多,接受得少。
保定三年(563),迁任绛州刺史。他的父亲裴邃曾任正平郡太守,能以廉洁简约自守。每次视察春耕,了解民俗,都是单车独骑。文举到绛州任上,完全遵循父亲的做法,百姓都赞美他并受他的感化。总管韦孝宽对他十分器重,每次与他谈论,都不知不觉地膝行移到他面前。
文举从小丧父,他的兄长又在山东,只与兄弟裴玑相依为命,两人情谊深厚。裴玑又早早地去世,文举精心抚育他的遗孤,超过自己的孩子,被人们所称道。
“皓目动言肆,轻于去就者也;建神情审定,当无异心。”乃驰启其状。 周文曰:“裴侠有鉴,深得之矣。”遣大都督苻贵镇竟陵,而酂城竟不遣监统。及 柳仲礼军至,皓还以郢叛,卒如侠言。寻转大将军、拓州刺史,徵拜雍州别驾。
周孝闵帝践作,除司邑下大夫,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迁 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 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 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 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
侠尝遇疾沈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 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 此岂非天祐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侯侠疾。所 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搢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赠太子少师、蒲州刺史,谥曰贞。 河北郡前功曹张回及吏人等感侠遗爱,乃作颂纪其清德焉。
子祥,性忠谨,有理剧才。少为城都令,清不及侠,断决过之。后除长安令, 为权贵所惮。迁司仓下大夫。侠之终也,以毁卒。祥弟肃。
肃字神封,贞亮有才艺。少与安定梁毗同志友善。天和中,举秀才。累迁御正 下大夫,以行军长史从韦孝宽征淮南。属隋文帝为丞相,肃闻而叹曰:“武帝以雄 才定六合,坟土未乾而一朝迁革,岂天道欤!”文帝闻之,甚不悦,由是废于家。 开皇五年,授膳部侍郎。历朔州总管长史、贝州长史,俱有能名。
仁寿中,肃见皇太子勇、蜀王秀、左仆射高颎俱废黜,遣使上书,言:“高颎 天挺良才,元勋佐命,愿录其大功,忘其小过。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愿各 封小国,观其所为。若得迁善,渐更增益;如或不悛,贬削非晚。”书奏,上谓杨 素曰:“肃忧我家事如此,亦至诚也。”于是征肃入朝。皇太子闻之,谓左庶子张 衡曰:“使勇自新,欲何为也?”衡曰:“观肃意欲令如吴太伯、汉东海王耳。” 太子甚不悦。肃至京,见上于含章殿。上谓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宠幸, 不过数人,自勇以下,并皆同母,非为爱憎,轻事废立。”因言勇不可复收之意。 既已,罢遣之。未几,上崩。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久之,肃亦杜门不出。后执政者 以岭表遐远,希旨授肃永平郡丞,甚得夷人心。岁余卒,夷獠思之,为立庙于鄣江 之浦。有子尚贤。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也。祖秀业,魏天水郡守,赠平州刺史。父邃, 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 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周文帝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 卒于正平郡守,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文举少忠谨,涉猎经史。大统十年,起家奉朝请。时周文帝诸子年幼,盛简宾 友。文举以选与诸公子游,雅相钦敬,未尝戏狎。迁著作郎、中外府参军。恭帝二 年,赐姓贺兰氏。周孝闵帝践阼,袭爵澄城县子。
齐公宪初开幕府,以文举为司录。及宪出镇剑南,复以文举为总管府中郎。武 成二年,就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土沃饶,商贩百倍,或有劝文举 以利者,文举答之曰:“利之为贵,莫若安身,身安则道隆。非货之谓,是以不为, 非恶财也。”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恆自谦逊,辞多受少。
保定三年,迁绛州刺史。邃之任正平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 及文举临州,一遵其法,百姓美而化之。总管韦孝宽特相钦重,每与谈论,不觉膝 前于席。天和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为孝宽柱国府司马。六年,入 为司宪中大夫,进爵为伯,转军司马。
文举少丧父,其兄又在山东,唯与弟玑幼相训养,友爱甚笃。玑又早亡,文举 抚视遗孤,逾于己子,时人以此称之。初,文举叔父季和为曲沃令,终于闻喜川; 而叔母韦氏卒于正平县,属东西分隔,韦氏坟陇,遂在齐境。及文举在本州,每加 赏募。齐人感其孝义,潜相要结,以韦柩西归,竟得合葬。六年,除南青州刺史。 宣政元年,卒于位。子胄嗣,位至大都督。子神,安邑通守。有子知礼。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 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 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后改授武贲郎将,从将军李 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银青光禄大夫。击破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 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临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 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 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 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 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 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 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 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 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 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 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 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兒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论曰:裴骏雅业有资,器行仍世,所以布于列位,不替其美。延俊器能位望, 有可称乎。伯茂才名,亦时之良也。元化以文学传业,而又修史著美。让之弟兄, 修身厉行,观夫出处之迹,良足称乎。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 夜在公,求之古人,殆未之有。与闻政事,多历岁年,虽处危乱之中,未亏廉谨之 节。然与时消息,承望风旨,使高昌入朝,伊吾献地;聚粮且末,师出玉门,关右 骚然,颇亦矩之由矣。果及长宽,早知去就。而宽沦迹异域,盖乃命乎。嵩和廉约 居身,忠勤奉上,人怀其惠,吏畏其威,虽古之良吏,何以加此。肃历官周、隋, 志存鲠正。竟而忠诚慷慨,犯忤龙鳞,固知嫠妇忧宗周之亡,处女悲太子之少,非 徒语也。文举之在绛州,世载清德,辞多受少,有廉让之风焉。仁基以武略见知, 自升显级,竟而蹈履非所,身名隳坏,时也。
<b>部分译文</b>
裴安祖,少年时就很聪慧。八九岁时听老师讲诗经,对兄长们说:“鹿得到吃的还鸣叫着呼唤同类,更何况人呢!”从此,他不单独吃东西。二十岁那年,州府征辟他任主簿。有兄弟两个人争夺财产,到州里打官司。裴安祖召见他们兄弟,用兄弟间的礼义责备他们。这两兄弟第二天就到州府找到他承认错误。州内的人都很佩服他。后来有人劝他去做官,他说:“高尚的道德我不敢说自己差不多全部都有,实在是害怕京城遥远,政务琐碎。”于是,他在家中闲居以颐养性情,从不离开城市。天气炎热,他曾在树下乘凉,一只苍鹰追赶雉鸡,雉鸡急忙逃命,碰在树上昏死过去。裴安祖很可怜它,便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认真照看,过了很久它才苏醒过来。他很高兴,将它放掉。后来他晚上忽然梦见一个年轻的男子,衣服和帽子都十分讲究,上面绣着花纹,向他一再拜谢。他感到奇怪,便询问是怎么一回事,这人答道:“感谢你前天放了我,所以来报答你的恩德。”听的人都感到惊异。
后来,孝文帝到长安,路过河东,访问旧臣故吏,裴安祖在蒲坂拜见了孝文帝。孝文帝与他谈话后十分高兴,封他为安邑县县令,他以年老多病坚决辞绝。孝文帝下诏发给他俸禄以供他买药用。八十三岁在家中去世。
伯茂少年时,就颇有威望和影响。博览群书,文章华丽,因被封为奉朝请,得以脱去布衣到朝廷做官。后来被封为中军大将军。
伯茂喜好饮酒,形迹颇为疏散狂傲,因而,长久不能升迁,心情郁闷。天平二年(535),他参加朝廷的宴会,侮辱了殿中尚书、章武王元景哲。景哲便向朝廷控告他丢掉官员的身份,与太监在一起;用梨敲打桌案,弄脏了别人的官服;在皇宫禁庭,脱下衣服让别人拿着。朝廷下诏将他交给有司处理,后来竟然没有问罪。
伯茂晚年,狂饮无度,以至于伤身乱性,常因此引起过失。死前数日,忽然说:我得到密信,朝廷要逮捕我。便与他的妻子乘车西逃。后来因为他指着墙壁,说有官府的人来追赶,妻子才知道他精神有了毛病。死后,埋葬在家中的园子里。友人常景、李浑、王元景、卢元明、魏季景、李骞等十多人在他的墓旁摆酒祭奠,一个个痛哭流涕,边饮边将酒浇在地上,说:“裴中书魂魄有灵,知道我们来看你了吗?”每人各赋诗一首。李骞因魏收也与伯茂交谊深厚,将诗稿寄给了他。魏收当时在晋阳,也同他们一样写诗评论伯茂,其中十个字是:“临风想玄度,对酒思公荣。”时人认为伯茂性情傲慢,魏收的诗颇能将他概括。
裴佗,字元化,河东闻喜人。他的六世祖裴诜,曾任晋朝的太常卿,因为晋朝动乱,避居到凉州。
裴佗容貌魁伟,俨然很有器识威望。被举荐为秀才,因成绩优异被任为中书博士。一再升迁,任赵郡太守。为政有方,威信和政绩都很卓著。狡猾的官吏,奸恶的小人,无不改恶从善。他领得的俸禄,分别救济贫穷的百姓。转任前将军、荆州刺史。赵郡人留恋景仰,全境的人出动为他送行。蛮族首领田盘石、田敬宗等部落约一万余家,依恃人多,凭险设守,不遵守王命。前后几任刺史,都不能使他们归顺向化。裴佗到了荆州,轻装简从,前去慰问,告诉他们归顺和抗拒的利害关系,田敬宗听后立即表示归附。于是,全境清静平安,倾家来归顺的有一千多户。后来,朝廷加任他为中军将军,因年老乞请还家。死前,有遗言不让家人向朝廷请求封谥,不接受别人馈赠的奠仪。子孙们都一一遵行。
裴佗性格刚烈正直,不愿与世俗的人交游,和他交谊深厚的必定是当时的名流。他处世清白认真。不置买家业田产,宅院不过三十步见方,没有田园地亩。热天不撑伞,寒天不穿皮衣,他就是这样节俭和独持操守。
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丧父,因过分悲痛而身体衰弱。母亲辛氏劝告他说“:你这样不爱惜身体,既会毁坏自己,也会离开我,难道是孝子吗?”让之从此节哀自勉。辛氏是位很有见识的妇人,又深谙礼教。丈夫去世后,孩子都很年幼,便替他们延请教师,或者亲自教授学业。里里外外的亲戚遇到婚丧嫁娶一类的大事,都向她请教有关的礼节。
让之从小酷爱学习,颇有文采。志趣清明,俊逸善辩,很早就享有盛誉。北魏天平年间,他被举荐为秀才,对答策问,成绩卓异。一再升迁为屯田、主客郎中。官衙中传语:“能赋诗,裴让之。”被任为太原公的开府记室。同杨。。关系密切,两人相遇则终日交谈。杨。。常说:“让之风流倜傥,出类拔俗,三国时才超群伦的裴文季还仍然活着啊!”南梁使臣来访,朝廷常让裴让之担任主客郎,负责接待。
他的二弟裴诹之因被西魏军胁迫,西入关中,因而引起朝廷怀疑,让之兄弟五人都被拘留监押。齐神武帝高欢审问“:诹之现在在哪里?”让之回答“:过去吴、蜀两国对立,诸葛兄弟二人尽心尽力,各保其主。更何况我的母亲在这里!君臣的名已定,不忠不孝的事,愚夫们都不愿意做。希望您能以诚信对待别人。如果不相信他人,人家怎能相信您?您这样建立霸业,就好像倒着行走而寻找道路呀。”神武帝被他的话所感动,将他们兄弟五人都释放了。
他任文襄帝高澄的主簿,兼中书舍人。后来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南梁。高澄曾经入朝,裴让之为他做导引,面容从容蕴藉,文襄帝看了说:“士礼,是一个称职的中书舍人啊!”朝廷将他升为中书省的长官,任中书侍郎,统领所有的中书舍人。齐文宣帝高洋继皇帝位,东魏孝静帝逊位居住在别的宫中,与各大臣告别,裴让之欷虚欠流涕。齐室让他负责礼节仪注,封他为宁都县男。文宣帝想封他为黄门侍郎,有人说这个职务关系重大,他不能胜任,便任他为清河太守。到任不久,杨。。对他的兄弟们说:“我与你们的兄长交谊深厚,企盼着听到他美好的政声。刚才有人从清河来,说那里贪官污吏已经收敛形迹,盗贼也被肃清。一月之间,政治翻新,不能说不迅速。”
清河郡有两个霸道凶狠的官吏,叫田转贵和孙舍兴,久在官府,十分刁恶奸猾,对百姓常常敲剥,并假借事情胁迫人给他送钱财。根据他们勒索的赃物,按法律不至于处死。裴让之因为他们败坏了法纪,将他们杀掉。其时,清河王高岳任司州刺史,派部下属员了解这件事。侍中高德政过去与裴让之关系不好,密奏文宣帝说:“当陛下您继位的时候,裴让之怀念魏朝,痛哭流涕。在内廷任职,他感情上并不愿意。”不久,杨。。向文宣帝求情,救助裴让之,说他犯的罪不该死。文宣帝听了大怒,对杨。。说:“你想和裴让之埋在同一座坟墓里吗!”于是,没有人再敢替他说话,案件报到朝廷,他竟在家里被赐死。
裴让之的兄弟裴诹之,字士正,少小喜好儒学。脱去布衣进入仕途,任太学博士。曾向常景借书一百来卷,十多天便全部奉还。常景怀疑他没有认真读,可拿出每卷向他提问,都圆满回答,一无遗漏。常景大为惊叹,说:“应奉一目五行,弥衡看一遍便能牢记,今天,他们的奇异才能又在裴诹之身上表现出来了。”杨。。全家改葬,请诹之尽快写出十多篇墓讠志铭,每篇都写得十分精彩。裴让之、裴诹之和皇甫和、皇甫和的兄弟皇甫亮都在洛阳驰名,人们都说:“诹胜过让,和不如亮。”
裴矩,字弘大,襁褓中就失去父亲。年龄稍长,就酷好学习,十分喜爱有文采的文章,又很有智谋。伯父裴让之对他说“:看你的神情器识,将来足可以成为俊才之士。要想求得仕途通达,一定要培养治理天下的本领。”裴矩从此开始留心世事。入仕北齐,任高平王的文学侍臣。北齐灭亡,他的官职没有变动。隋文帝杨坚任定州总管时,请他为记室,对他十分亲近敬重。因奔母丧离职回家。等到杨坚任北周的宰相时,便派人将他召回,请他做相府记室。杨坚做皇帝,升他为给事郎,进而负责中书舍人的事。攻打陈国时,他任元帅记室。打破丹阳后,晋王杨广令裴矩与高赹接收陈国的图书典籍。
第二年,他奉皇帝诏命到岭南视察,没有动身却暴发了高智慧、汪文进等人的叛乱,吴、越间的道路被阻隔。文帝难于催促他出发,他却请求马上动身,文帝同意了。走到南康,得到数千名士兵。这时,当地的俚帅王仲宣带兵进逼广州,命部将周师举围攻东衡州。裴矩与大将军鹿愿率兵赴援。贼兵设立九道栅栏,驻扎在大庾岭,与进犯广州和东衡州的两支人马互相声援。裴矩挥师进击,大破贼兵。贼兵害怕,撤离东衡州,据守原长岭,裴矩又将他们打败,并斩杀周师举。又从南海进军救援广州,王仲宣闻风丧胆,部下四散溃逃。裴矩共收复二十余州,又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贼兵的各级头目署理刺史、县令。还朝后文帝十分高兴,命他升殿以慰问他的劳苦。并对高赹、杨素说:“韦氵光率领二万军队,不能早日越过南岭,经常忧虑自己的兵太少。裴矩只带三千疲弊的士卒就直接到达南海。有这样的臣僚,我还忧虑什么。”因功勋显赫封他为开府,赐爵为闻喜县公,赏赐二千多匹绸缎,又授予户部侍郎,迁为内史侍郎。
这时,突厥日益强盛起来,都蓝可汗的妻子大义公主是宇文氏家的女儿,因而多次引起边患。后来,因为公主与跟从的一个胡人私通,长孙晟先揭发了这件事。裴矩请求出使突厥,劝说都蓝公开处死大义公主。文帝同意这个意见,事情的发展竟和裴矩说的一样。大义公主被杀后,都蓝与突利可汗发生冲突,屡次进犯边境上的堡垒。文帝命太平公史万岁为行军总管,从定襄出发,命裴矩为行军长史,在塞外打败达头可汗。史万岁后来被诛杀,裴矩的功劳竟不记录。文帝因启人可汗刚刚归附,命裴矩前去安抚慰劳。归来,升为尚书左丞。
这一年,文献皇后驾崩,太常寺过去没有治丧的礼节制度。裴矩与牛弘、李百药等人根据北齐的礼仪参酌修订。他又转为吏部侍郎,很能胜任职守。炀帝即位,营建东都洛阳,裴矩担任修建官署的职务,九十天就完工了。
当时西域诸蕃大都到张掖与中国互市交易,炀帝让裴矩负责这件事。裴矩知道炀帝正致力于异域的方略,所有来的胡人,裴矩都诱导他们叙说本国的风俗及山川的险易情况,据此撰写成西域图记三卷,入朝献给炀帝,书的序言说:
“我听说大禹定天下为九州,疏导黄河不超过积石山;秦兼并山东六国,设立边防只到临洮。所以,由此可以知道西域各国地处偏远,礼教不能施加,经典也很少传播。自从汉代兴立基业,开拓黄河以西的地区,开始立有名号的国家有三十六个。以后又分裂建立新国,便出现五十五个王国。汉室设置了校尉、都护等职对他们进行招安抚慰。然而,他们时而臣服,时而背叛,引起多次征讨战乱。后汉一代,不断废除这些官职,虽然从大宛国建立以来,大略了解西域的民户数目,但各国的山川河流,却没有名称。至于如姓氏、风土人情、服饰制度、物产情况,都没有编纂记录,举世都不了解。又因为春秋代谢,年代久远,互相兼并讨伐,各有兴盛和败亡。或者土地是原来的故地,却改为今天的叫法;或者人已不是过去的族类,却仍袭用过去的名字。再加上内地人和边人不断交错,疆域不断变动,西部的戎族和北部的狄族说话又不一样,事情很难弄清楚。于阗以北,葱岭以东,考察前代历史,有三十多个国家。以后相互攻伐杀戮,仅剩下十来个,其余的都已消失,什么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无法记载和认识它们。
“皇上顺应天意,抚育万物,不论华族和夷族,所有土地上的人民,没有不向慕教化的。风气所及,一些时候以来,各国争相进贡物品,不管多远没有不送来的。我因安抚各国,监督关市,搜寻有关书籍,采访各少数民族,遇有疑问,便博采众口,依照他们本国的服饰形状,王公和百姓们的形貌举动,用丹青描摹成为西域图记,共有三卷,包括四十五个国家。另外,又绘制地图,将要害全部画出。从西海以北,北海以南,纵贯横亘,将近两万里。采访是根据富商大贾们的周游跋涉,所以各国的情况没有不详细了解的。又有那些荒远偏僻的地方,难于访问明白,不可凭空虚造,所以空缺。而两汉以来,西域就有习惯,拥有数十户人家就自称国王,徒有虚名,与实际大相乖违。现在所编入的,皆是拥有千余户,物产在西海数得着,大多出产珍财异宝的国家。那些住在山里,没有国名,以及规模小的部落,多不记载。
“从敦煌出发到达西海,共有三条道路,各有自己险要的地势。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过北流河水,到达拂蘂国,直通西海。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越过葱岭,又经过钹汗、苏勒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安国、小安国、穆国,经由波斯,到达西海。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越过葱岭,经过护密、吐火罗、挹怛、忄凡延、漕国,由北婆罗门到达西海。这三路中的各国,也各自有自己的道路,南北贯通。它的东面有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凡是所需要去的地方,各处都能畅通。所以知道伊吾、高昌、鄯善共为西域的门户;各方总汇的敦煌,是它的咽喉之地。
“凭借国家的威望德义,将士的骁勇雄健,渡过氵蒙汜而扬起战旗,越过昆仓而腾起战马,攻城夺地,易如反掌,没有不能去的地方。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控制西域各国,受它们的阻挠,所以各国给我国的贡品不能通过。现在各国依靠商人,秘密表示真诚通好的心愿,引颈翘首,愿意向我国臣服。圣恩高厚,泽被天下,让各国服从并进而驾驭他们,务必要安辑抚绥。所以,先朝派遣使臣通好,不靠武力征服。西域各国既已服从,强悍的突厥就能消灭。使华夏与西戎统一,就在于此啊。不对此有所记录,就无法表达我国威信的广远。”
炀帝看了十分高兴,赏赐给他五百匹绸缎,每天招裴矩到御座前,亲自询问西域的事情。裴矩极力陈说西域有很多奇珍异宝,吐谷浑容易吞并,炀帝听了甚为称心,将通好西域、经略夷族的重任都委托给了他。
后来,他的官位升至黄门侍郎,炀帝仍命他出使张掖,联络西蕃各国,共到达十多个国家。大业三年(608),炀帝到南岳恒山祭祀,让裴矩前来助祭。炀帝将要巡视黄河以西的地方,又让裴矩前往敦煌。裴矩派使者游说高昌王麦曲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人,用厚利诱惑,引导他们入隋朝拜。等到炀帝西巡时到达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以及西蕃二十七国的国君在道旁拜谒。裴矩令他们都佩带金玉,披着用美丽的毛织物做成的服装,摆上香案,奏起音乐,尽情歌舞。又令张掖、武威的男男女女盛装艳服前来观看,周围数十里连绵不断,以显示中国的强盛。炀帝看了十分高兴。隋军终于攻破吐谷浑,拓展土地数千里,并派兵驻守这些地方,每年输送入朝的物资多以亿万计。各蕃国恐惧震慑,陆续向隋纳贡。炀帝认为裴矩对少数民族有抚绥怀柔的谋略,提升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这年冬天,炀帝驻跸东都。裴矩因蕃国进贡的很多,劝炀帝下令在都城大肆娱乐庆贺。征集全国各地有特殊技艺的艺人排列在端门街两旁,个个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戴着光华夺目的金玉饰物,竟有十数万人。又命令百官及百姓们坐在搭起的棚阁上尽情观看,每个人也都穿着鲜艳的服装,活动持续一个月才结束。还令沿街店铺都搭起布幔帐篷,摆上酒肉食品,让负责边疆蕃国的官员领着西域各国客人与当地人贸易,每到一处都令当地人邀请胡人入坐宴饮,直到酒足饭饱才散去。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十分感叹,认为中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炀帝称赞裴矩对朝廷十分忠诚,对宇文述、牛弘说:“裴矩陈奏的所有建议,都是我已经考虑过的,只是我还没有公布,他就已经提出。如果不是一心为国,怎么能做到这样?”
炀帝派将军薛世雄修建伊吾城,命裴矩和他一起筹划经营。裴矩告诫西域各国说“:隋朝天子认为和你们往来,距离太远,所以修建这座城市。”他们都认为这是件好事,不再来争夺骚扰。裴矩回到京师,炀帝赏赐给他四十万钱。裴矩又建议,派使者反间射匮,偷偷攻打处罗。后来,处罗被射匮的攻势逼迫,派使者来隋朝拜。炀帝十分高兴,赏赐给裴矩裘皮以及西域产的珍宝异器。
裴矩跟随炀帝巡视塞北,来到启人的帐篷。这时,高丽国先派人出使突厥,启人不敢隐瞒,引来人见隋炀帝。裴矩因而上奏说:“高丽原本是孤竹国的地方,周朝把它封给箕子,汉代分成了三个郡,晋朝也统属于辽东。现在却不臣服,自列为外国异域。因而,先帝早就想征伐它。但是,因为杨谅没有才干,所以军队劳而无功。现在陛下您威灵天下,怎能不事征伐,使这个文明之邦仍然为野蛮之乡呢?今天,它派使者朝拜突厥,亲眼看见启人举国顺从大隋的教化,必定畏惧皇帝威灵的无远不到,忧虑最后臣服就会灭亡,严令他们来朝拜,就可以收服啊。”炀帝说“:怎么办?”裴矩说“;请当面诏谕高丽的来使,放他回国,给他的国君说,速来隋朝朝拜。不这样办,就率领突厥的军队,即刻将它诛灭。”炀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丽国的国王不服从隋朝的命令,于是炀帝开始了征辽的谋划。
隋军兵临辽境,裴矩以原来的职务兼领武贲郎将。第二年,他又跟随炀帝到辽东。兵部侍郎斛斯政因参与谋反逃到高丽,炀帝命裴矩兼管军队的事。因前两次征辽有功,他升为右光禄大夫。
这时,朝廷纲纪败坏,人们大都改变节操。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把持朝政,文武官员大多向他们行贿邀宠。惟有裴矩坚守道德,没有污秽肮脏的举动,因此被世人称颂。后来因为刚刚平定杨玄感的叛乱,炀帝命裴矩到陇右一带安抚。他因此到了会宁,慰问曷萨那部落,派阙达度设进攻吐谷浑,不断有所虏获,这个部落也富裕起来。归来奏述这些情况,炀帝重赏了他。后来,他随炀帝到达怀远镇,炀帝命他负责北蕃的军事。
裴矩看到始毕可汗所部势力渐渐强盛,向朝廷献策以分解他的力量,准备将皇室女儿嫁给他的弟弟叱吉设,并封叱吉设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始毕听说后却十分怨忿。裴矩又说“:突厥生性淳厚,易于离间。因为他们部落内有很多胡人,都十分凶狠狡黠,去教唆突厥人。我听说史蜀胡悉奸计最多,被始毕可汗倚重,请将他诱杀。”炀帝说;“可以。”裴矩便派人对胡悉说“:天子拿出大批珍宝异物,现在存放在马邑,想同边疆各蕃交换,如果来得早,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宝物。”胡悉相信他的话,没有告诉始毕,就率领他的部落,驱赶着所有的牧群争先进发,希望抢先与汉人交易。裴矩在马邑设下伏兵,将胡悉诱杀。炀帝下诏书给始毕说“:史蜀胡悉忽然领着他的部落来到这里,说要背叛可汗您,请求我接纳他。我已把他处死,所以派人告知。”始毕也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因此不再朝贡。
大业十一年(615),炀帝到北方巡狩。始毕率领数十万骑兵将他包围在雁门,炀帝命裴矩与虞世基住在朝堂上以便随时顾问。等到围困解除,裴矩又跟随炀帝来到东都。射匮可汗派他的从子率领西蕃各部前来进贡,炀帝命裴矩宴请并接待他们。
不久,他又跟随炀帝到江都行宫。这时,四方盗贼蜂拥而起,郡县纷纷奏报叛乱的消息。裴矩叙说了这些情况,炀帝十分恼怒,便打发他到京师去接待蕃邦客人。裴矩因身体有病没有成行。等到义兵攻入关内,炀帝派虞世基到裴矩家里询问退敌方略。裴矩说“:太原如有变故,京城便不会平静。仅仅远远地控制,恐怕会失掉事情的机宜,惟望圣驾早日返回京师。”不大一会儿,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失败的消息传来,裴矩报告了炀帝,炀帝大惊失色。裴矩平常勤勉谨慎,不曾与别人违拗。又看见天下动乱,恐怕祸及自身,他与别人交往,都超过别人的期望。所以,虽然担任这些职务,都能得到人们的欢心。
这时,跟随炀帝护驾的士兵不断有人逃散,炀帝很是忧虑,因而问裴矩应该怎么办。裴矩说“:皇上住在江都至今已经两年。这些卫队士兵都没有家口。人没有妻室,就不能长久安住,我请求允许兵士们在这里结婚成家。”炀帝非常高兴,说:“公足智多谋,这真是一条奇妙的计谋啊!”因而命裴矩为将士们娶妻。裴矩召集江都境内的寡妇和没有许配人家的女子都集中在宫院内,又召集各将帅和士兵等来任意挑选。听凭个人自愿,那些与别人通奸的妇女以及尼姑、女道士等,也都随即配给士兵。因此,将士们都很高兴,互相告诉说:“这都是裴公的恩惠呀!”
宇文化及反叛,裴矩早晨起来将去上朝,来到坊门,遇到数名叛党,他们拉着裴矩的马来到孟景那里。叛党都说:“不关裴黄门的事。”接着,宇文化及带着一百多骑兵来到,裴矩上前跪拜迎接。宇文化及宽慰他,让他参加修订礼仪,推举秦王的儿子杨浩为皇帝。让裴矩在内宫料理,随宇文化及到达河北。宇文化及自立为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衔,封为蔡国公,授河北道宣抚大使职。
宇文化及失败,裴矩被窦建德俘获。因为他是隋代旧臣,所以对他十分宽厚,任命为吏部尚书,又升为尚书右仆射。窦建德是从群盗中起家的,朝廷中没有典章制度,裴矩为他制定了朝中的制度礼仪。一个月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全部制定,很像是正式称王的,窦建德非常高兴。
窦建德失败时,裴矩与将领曹旦等在氵名州留守。曹旦的长史李公淹和大唐的使者魏征等劝说曹旦和齐善行,让裴矩归顺大唐,曹旦等答应了,便让裴矩与魏征、李公淹带着曹旦及所有的印玺,贡献出山东一带的土地归降。唐授裴矩为左庶子,又升为詹事、户部尚书,后死去。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地人。七岁时还不会说话,后来,在洛城上空看见群鸟遮天蔽日从西边飞来,才举手指着群鸟说了话。他聪明慧敏,与一般的儿童大不一样。十三岁,父亲去世,哀痛悲苦,和成年人一样。将要选择墓地下葬,空中有人声说:“孩子何必悲伤,埋葬在桑林东边,将来你可以封为公侯。”裴侠害怕,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说:“这是神呀!我听说鬼神赐福给善良人家。你们这个家族没有作过恶,一定是神把吉祥的征兆告诉给了你。”当时,裴侠家宅的旁边有一大片桑树林,因而,按神的指示,他将父亲埋葬在那里。州里征辟他为主簿,又举荐为秀才。
北魏孝明帝正光时,裴侠解去头上的布巾,被任为奉朝请。不久,又升任义阳太守。叛投南梁的北海王元颢带兵进入洛阳,想招降裴侠。裴侠扣留他派来的人,烧掉他赦罪封官的文书。孝庄帝对他十分赞许,授予他东郡太守的职务,兼任防城别将。北魏孝武帝元修与齐神武帝高欢互相征战,国家征集军队,裴侠率所部奔赴洛阳。武卫将军王思政对他说“:目前权臣把持朝政,皇权日益衰落,该怎么办?”裴侠说:“宇文泰被三军推崇,占据着险要的地方,正是所说的已经高高举起了刀枪,怎肯让别人去操纵他!虽然抚慰拉拢,恐怕也是俗话说的‘手捧着蒺。。’呀。”王思政问:“该怎么办?”裴侠说“:进攻高欢,马上就会受到他的报复;向西进发,会有将来的忧患。暂且退到关中,天天谨慎防守,慢慢寻找恰当的时机。”王思政赞同他的看法,便向孝武帝推荐了裴侠,孝武帝授予他左中郎将。等到孝武帝西退,裴侠将要出发而妻子还住在东郡。荥阳人郑伟对他说“:天下正在动乱,不知道鸟儿栖于何处,你不如回到东郡与妻子在一起,慢慢寻找良木栖止。”裴侠答道:“既然拿人家的俸禄,怎么能因为妻子改变自己的主意呢?”便跟随孝武帝入关。朝廷赐给他清河县伯的爵位,任他为丞相府士曹参军。
大统三年(537),裴侠率领乡兵与官军一起征战在沙苑,他每次都冲锋陷阵。裴侠原名叫裴协,这时,魏周文帝宇文泰表彰他的勇敢,说:“有仁爱之心的人必定勇敢。”因而给他命名为“侠”裴侠终于因建立功勋晋升为侯。王思政镇守玉璧,任裴侠为长史。齐神武帝高欢写信招降王思政,王思政令裴侠起草回信,言辞十分慷慨激烈。宇文泰称赞他说“:就是像鲁仲连那样的人,也无法赶上你呀!”
他任河北郡太守,带头节俭,爱民如子。吃的饭只有菽麦和咸菜,官吏和百姓无不受感动。这个郡过去规定,有三十名猎人渔夫供应太守吃饭。裴侠说:“为满足自己的口和腹去役使别人,我不愿意这样做啊!”便全部遣去。还有三十名兵丁为太守守卫和服役,裴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办私事,便一起将他们雇下来去买卖官马。一年多来不断增加,马匹便成了群。离职的时候,他对公物一无所取。人们歌颂他说“:不吃肥美鲜嫩的食物,不用兵丁为自己服役,裴公如此的清明廉洁,实在是世人的典范。”裴侠曾与各郡的太守们一起拜谒周文帝宇文泰,宇文泰让裴侠单独站在一边,对其他太守说“:裴侠清廉谨慎,奉公守法,堪称天下第一。”命众人中有能比得上裴侠的,同他站在一起。众人都默然不语,没有人敢答应。宇文泰便对裴侠厚加赏赐,朝野上下都十分叹服,称他为“独立使君”
裴侠撰写自己的九世伯祖贞侯潜传,叙述裴氏家族中这位清廉自守的先人的事迹,想使后生晚辈们效法奉行。宗室中其他名望显著者,也都附笔介绍。从弟裴伯凤、裴世彦当时都在丞相府任职,笑着对他说:“人生进入仕途,须生活丰裕,名声显赫,您这样清苦,究竟为了什么?”裴侠答道:“清廉是做官的根本,节俭是立身的基础。何况我们裴姓是大姓,世世代代都有美誉,所以能被朝廷称道和重用,并流芳于文章册籍。现在我侥幸以平庸的才能蒙受朝廷的殊遇,坚持过清贫穷困的生活,不是希名求誉,而在于自我修省,害怕辱没了祖先,反被世人嘲笑,这又有什么话好说呢!”裴伯凤等满面羞愧离去。
又升任为郢州刺史,加封为仪同三司。南梁竟陵太守孙詗、赞阝城太守张建一起率全郡归附。裴侠见了他们后,悄悄对亲近的人说:“孙詗二目乱动,出言不恭,是一个轻于去就,反复无常的人;张建神情沉稳坚定,不会怀有二心。”便派人赶快向周文帝报告这两位太守的情况,周文帝说:“裴侠有鉴别能力,对他们看得一定很深刻。”于是,派大都督苻贵镇守竟陵,而赞阝城却不派人去监督统领。等到南梁将军柳仲礼率军来攻,孙詗又在郢州反叛,终于应验了裴侠的话。不久,他转任大将军、拓州刺史,授为雍州别驾。
周孝闵帝继位,授予裴侠司邑下大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位为公。迁任户部中大夫。当时,有些奸猾官吏看守仓库,多年侵吞,数目成千累万。裴侠到任后励精图治,发奸摘伏,数旬之内,奸吏盗贼被清除殆尽。转任工部中大夫,有一个替大司空掌管钱物的人叫李贵,在府中悲声哭泣,有人问他为什么哭泣,他说:“我所掌管的公物,很多被我用掉了。裴公以清廉严厉出名,我怕被他治罪责罚,所以哭泣。”裴侠听了,允许他自首。李贵自己承认贪污钱五百万。
裴侠曾经因病困顿不起,同僚和亲友都很担忧。他忽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五种鼓的声音,便立即惊奋而起,对左右的人说“:可以到府衙里去了。”疾病的痛苦因此忽然消失。晋公宇文护听了说:“裴侠的病如此危重,而不忘忧虑国事,因而听到鼓声,疾病立即痊愈,这难道不是上天因为他的勤奋和恪守职责而在护。。他吗?”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一起来探视裴侠的病。看到他住的屋子无法抵挡霜雪寒冷的侵袭,宇文贵等回去告诉了孝闵帝。孝闵帝可怜他的清苦,便为他建了一处宅院,并赐给他良田十顷,让奴隶为他耕种,粮食谷物无不丰足。官吏士绅都认为这十分荣耀。他死在任上,朝廷赠给他太子少师、蒲州刺史的封职,谥号为“贞”
裴肃,字神封,品格高洁,多才多艺。少小与安定的梁毗志同道合,关系密切。天和年间,被举荐为秀才。逐步升迁,任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的职务跟随韦孝宽征讨淮南。周宣帝宇文斌贝任杨坚为丞相,裴肃听说后感叹道:“武帝靠雄才大略平定天下,他坟上的土还没有干,却一旦变革,难道是上天的意思吗?”隋文帝杨坚听了很不高兴,因此他被免职回家。开皇五年(585),朝廷任他为膳部侍郎。历任朔州总管长史、贝州长史,都被称为有才能的官吏。
仁寿年间,裴肃见皇太子杨勇、蜀王杨秀、左仆射高赹都被罢黜,便派人给朝廷上书,说:“高赹是天赐的良才,国家的元勋,辅政的大臣,希望能记住他的大功,忘掉他的小过。两位被贬为庶人的皇子,如不革心洗面,希望能封给他们一个小国,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弃恶向善,就逐渐扩大他们的封地;如果怙恶不悛,再将他们贬谪也不算晚。”奏书到达文帝那里,文帝对杨素说:“裴肃如此关心我的家事,也是出于一片至诚啊。”于是,征调裴肃入朝。皇太子杨广听说后,问左庶子张衡:“让杨勇改过自新,想干什么?”张衡答道:“看裴肃的意思,是想仿效吴太伯和汉代的东海王吧!”杨广十分不愉快。裴肃到京城,在章含殿拜见文帝。文帝对他说:“我虽贵为天子,拥有天下,但后宫的嫔妃,不过只几个人。我的儿子自杨勇往下,都是同母所生,不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憎,才任意废立。”并说杨勇不能再被立为太子。不久,文帝将他罢官遣送回家。没过多少日子,文帝驾崩,炀帝继位,裴肃长时间不被任用,他也干脆闭门不出。
后来,朝廷当政者认为岭南偏远,根据炀帝的意思授给裴肃永平郡丞的职务。裴肃在任上兢兢业业,很受蛮族人的欢迎。一年多后死在任上,蛮夷们怀念他,在鄣江边为他立庙祭祀。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文举从小忠诚谨慎。大统十年(544),因奉朝请被征用,当时,周文帝宇文泰的儿子们都很年幼,因此,替他们大选幕宾。裴文举入选,常与宇文泰的儿子们交游,相处彬彬有礼,互相尊敬,从没有轻薄地戏闹。又迁任为著作郎、中外府参军。
齐公宇文宪刚建立幕府,任裴文举为司录。宇文宪出使剑南,又任文举为总管府中郎。武成二年(560),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蜀地田亩肥沃,经商会有百倍的利益,有人劝他借机求利,他回答说:“利益中最贵重的,不如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则道德昌隆,远非财货可比。我所以不孜孜求利,不是厌恶财富啊!”宇文宪可怜他的贫穷,常想资助他,他总是推辞,拒绝得多,接受得少。
保定三年(563),迁任绛州刺史。他的父亲裴邃曾任正平郡太守,能以廉洁简约自守。每次视察春耕,了解民俗,都是单车独骑。文举到绛州任上,完全遵循父亲的做法,百姓都赞美他并受他的感化。总管韦孝宽对他十分器重,每次与他谈论,都不知不觉地膝行移到他面前。
文举从小丧父,他的兄长又在山东,只与兄弟裴玑相依为命,两人情谊深厚。裴玑又早早地去世,文举精心抚育他的遗孤,超过自己的孩子,被人们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