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宋帝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30、迁都
作者有话要说:
北伐在完颜亮死后的半个月内,全面展开,这一次由萧山和李显忠带兵,以两淮为主战场展开。
归附而来的张志雄辛弃疾部的三万人马,也归萧山统辖,王友直所部则前去襄阳,从中原金兵。狼烟再次在这片大地上迅速的燃起。
在北伐一开始的阶段,各处士气急剧高涨,全国上下一片收复旧地的呼声,而作战也进行的十分顺利,江淮战场在十天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拿下了淮河沿岸重镇灵璧、虹县、宿州等处,战局进行的如此顺利,让萧山都始料未及,更不用说赵瑗和其它人了。
赵瑗立刻指示萧山等将领迅速的扩大战果,但萧山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却觉得更为忧心,他私下里和在前线督军的虞允文说:“现在宋军虽多,但更多的是骄兵悍将,有了胜果便要求大肆封赏,并且希望能够进入城中四处抢掠,虽然极力约束,但这种思想却很要不得,迟早要出事。”
虞允文也颇为忧心:“完颜雍已经紧急调了十万大军,命大将纥石烈志宁帅十万大军赶赴宿州,这次的十万大军和完颜亮所带的签军战斗力全然不同,作战力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接连战乱,朝廷赋税一直很重,民间百姓也颇有怨言。真担心会出事!”
萧山担心什么来什么,在他派邵宏渊所部去迎战金国大将纥石烈志宁的时候,邵宏渊颇为不高兴的煽动地下的步卒:“往年在我手下的一个黄毛小子,现在成了统领十万兵马的大帅,都是故人,赏赐却不见多!”
邵宏渊所部在他的这种不满情绪的带动下,开始发生动荡,有一部分士兵经过挑拨,甚至拒绝接受朝廷的赏赐,理由是赏的太少了。
金国趁机围攻,邵宏渊所部几乎全线溃散,宿州在刚刚夺得不到三天,便丢掉了。
萧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意外的感觉,但让他十分欣慰的是,就在这种全面溃散的情况下,自己当年所提拔起来的李虎臣一部,竭力作战断后,抢救回来了不少钱粮,并且迅速的召集溃兵,组织抵抗,使得战果不至于全面丢失。
在中原,川陕处交战的宋军,也不同程度的遇到类似的问题,并没有张浚等乐观派想象的那种一呼百应,一个月内就能收复旧地的情形出现。
双方陷入了拉锯战中,僵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完颜雍再一次送来议和表,愿意修改当初绍兴议和中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将君臣之国改为叔侄关系,岁币也有所减少,但仍然要求把目前宋军占领的原金国的地盘归还。
萧山此刻最担心的不是前线的情况,而是赵瑗的态度,他很担心赵瑗在这种情况面前丧失信心,所以特意回到建康了一趟,希望能够用尽所有的方法鼓励赵瑗,让他不要灰心。
但出乎萧山意料之外的,是赵瑗并没有如同历史上的那样变得消沉和不知所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心中的信念。
赵瑗在建康的城楼上,拉着萧山的手,道:“我早就做好了战败的准备。战败并不是坏事,反而让朕更加认清了形势,知道了我军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朕接下来更有方向!”
萧山在此刻,心中轻轻的舒了一口气,他微微扭头,看到赵瑗脸上的神情,根本没有战败的半点沮丧和颓废,相反的,他的目光更加坚定,也更加自信。
在面对金国的请和书的时候,赵瑗听取了萧山和虞允文的建议:如果金兵有能力拿下我朝,就根本不会请和,而是会直接出兵。陛下根本没必要答应其议和,和与战不是双方君主商定的一纸公文能够决定的,而是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赵瑗那天和萧山在城楼上整整呆了一天,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忽然回头,看着萧山,用着一种果决的语气道:“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不会害怕任何失败!更加不会有任何动摇!”
局势果然如同萧山和虞允文所预料的那样,完颜雍并未因为赵瑗拒绝和议而大肆南侵,金国现在一团糟,他不敢也不能再次大举南下,只能屯驻重兵在两军对峙处。而萧山则亦趁此加紧整肃军队,因为邵宏渊所部的溃散,他有了理由再次对军队大换血,将溃散下来的士兵编入辛弃疾所部,并且会时不时的挑起一些小规模的冲突,用来充作实战演戏,加强军队的素质和作战能力。
在萧山积极准备的时候,赵瑗也没有停手,他并未收到朝中史浩、赵构等主和派的影响,反而是开始大规模的改良武器,整顿经济,清明吏治,励精图治。他甚至并未返回临安,而是一直呆在建康,趁着战争所带来的动荡和损伤,大力的提拔一些在此期间表现良好的官员,并且贬斥了很多崇尚清谈而无丝毫建树的官员。
这种整改,在和平时期必然引来很多问题和方方面面的利益考虑,甚至连抓到自己想办的人的把柄都要打非周折,使劲的玩弄权术才能做到,但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则要简单许多。
非但如此,萧山还会定期选派一些将领,送回建康进行再教育,从统军素质到思想都力争全面改善。
在赵瑗进行一系列整改的时候,金国的完颜雍也没闲着,他原本是准备宋金议和之后便下招安令,减轻赋税,能够使得中原各处起来的流匪回归田间从事生产,但因为宋军在边境的不断挑衅,他不敢将大军撤回,要维持兵力驻防,则不得不需要增加赋税。
这个时候,宋金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开始显现了出来。
江南四川两处,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中原历经战乱,现归金国所有,本就贫瘠又要增收赋税,反而弄得更多的人不断的落草为寇。
在用人方面,完颜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女真人数比较少,朝中的大臣原本有许多汉人充当,但因为赵瑗一直摆出不肯议和,势必北伐的政治姿态,这些汉人心思多有活络动摇,不知道什么时候宋军便会打过来,自己这汉奸要不要当,要不要卖力的当,当的好了会不会将来有一天被算旧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有了萧山所提供的各种武器的制造大方向,宋朝的军器监几乎是每天都有新成就,而金国的武器制造,除了弄到的新火气的一鳞片抓之外,大多还停留在打造长矛弓箭和铁甲的程度上。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双方的国力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慢慢的扭转。在这样连年的紧张对峙中,迅速的成长起了一大批成熟的将领和训练有素的士兵。
五年后,萧山三十一岁那年,赵瑗将其招入建康的临时宫中,寝阁议事。
只是纯粹的议事,赵瑗决定将全国兵力,交由萧山统一调派,再次大举北伐!
这一次的北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冒险行动了,而是两国实力的比拼,萧山在一开始的时候,打的十分艰难,甚至有过一个城池被占领又被金兵夺取再夺回来这种多次反复五六次的情形,在战争中,也并非所有的战役都是胜利,亦有失败的战役。
但是现在,大部分军士和大臣,都对于这种反复和失败,有了清醒的认识,战败了便会迅速的调整作战部署,再次前来。
在这次大举北伐的第六个月时,萧山统帅宋军的五十万兵力,血战三天三夜后,一举拿下开封旧都。
中原战局很快的扭转,不到一个月时间,金兵全面战败,各处胜利的消息,如同雪片一样飞落到赵瑗的案头。
在这些消息中,最为振奋的就是金国完颜雍表示愿意送还还在五国城的北宋末帝赵桓,希望能够双方就此罢手,以北宋边境为界,双方互为邻国,不再请求岁币。
当赵瑗看到金国皇帝终于放弃索要岁币的时候,不由的大笑起来,对身边的侍臣笑道:“都七八年没给过了,这是完颜雍知道要不回去,倒会说话!”
张浚在这几年中,因为年纪大了,已经病逝,史浩也因为极力主和而被封了个没有实权的太师供奉着,现在的丞相是在北伐期间赢得了威望和名声的虞允文,副相参知政事则是耿直刚烈着称的陈俊卿。
虞允文当时正在赵瑗身侧,听到赵瑗这样说,亦笑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迁都?”
赵瑗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自己终于可以回到旧都汴京了。靖康年间,汴京沦陷,时隔三十二年,重新收复。
赵瑗的双眼微抬,殿中没有那个自己最想要看到的人,那个人应该现在正驻防河北的宋金边界,但自己希望在进入汴京城的那一天,那个人能够站在自己身侧最靠近的位置。
赵瑗过了一会儿道:“写信问问正平,看他什... -->>
130、迁都
作者有话要说:
北伐在完颜亮死后的半个月内,全面展开,这一次由萧山和李显忠带兵,以两淮为主战场展开。
归附而来的张志雄辛弃疾部的三万人马,也归萧山统辖,王友直所部则前去襄阳,从中原金兵。狼烟再次在这片大地上迅速的燃起。
在北伐一开始的阶段,各处士气急剧高涨,全国上下一片收复旧地的呼声,而作战也进行的十分顺利,江淮战场在十天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拿下了淮河沿岸重镇灵璧、虹县、宿州等处,战局进行的如此顺利,让萧山都始料未及,更不用说赵瑗和其它人了。
赵瑗立刻指示萧山等将领迅速的扩大战果,但萧山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却觉得更为忧心,他私下里和在前线督军的虞允文说:“现在宋军虽多,但更多的是骄兵悍将,有了胜果便要求大肆封赏,并且希望能够进入城中四处抢掠,虽然极力约束,但这种思想却很要不得,迟早要出事。”
虞允文也颇为忧心:“完颜雍已经紧急调了十万大军,命大将纥石烈志宁帅十万大军赶赴宿州,这次的十万大军和完颜亮所带的签军战斗力全然不同,作战力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接连战乱,朝廷赋税一直很重,民间百姓也颇有怨言。真担心会出事!”
萧山担心什么来什么,在他派邵宏渊所部去迎战金国大将纥石烈志宁的时候,邵宏渊颇为不高兴的煽动地下的步卒:“往年在我手下的一个黄毛小子,现在成了统领十万兵马的大帅,都是故人,赏赐却不见多!”
邵宏渊所部在他的这种不满情绪的带动下,开始发生动荡,有一部分士兵经过挑拨,甚至拒绝接受朝廷的赏赐,理由是赏的太少了。
金国趁机围攻,邵宏渊所部几乎全线溃散,宿州在刚刚夺得不到三天,便丢掉了。
萧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意外的感觉,但让他十分欣慰的是,就在这种全面溃散的情况下,自己当年所提拔起来的李虎臣一部,竭力作战断后,抢救回来了不少钱粮,并且迅速的召集溃兵,组织抵抗,使得战果不至于全面丢失。
在中原,川陕处交战的宋军,也不同程度的遇到类似的问题,并没有张浚等乐观派想象的那种一呼百应,一个月内就能收复旧地的情形出现。
双方陷入了拉锯战中,僵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完颜雍再一次送来议和表,愿意修改当初绍兴议和中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将君臣之国改为叔侄关系,岁币也有所减少,但仍然要求把目前宋军占领的原金国的地盘归还。
萧山此刻最担心的不是前线的情况,而是赵瑗的态度,他很担心赵瑗在这种情况面前丧失信心,所以特意回到建康了一趟,希望能够用尽所有的方法鼓励赵瑗,让他不要灰心。
但出乎萧山意料之外的,是赵瑗并没有如同历史上的那样变得消沉和不知所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心中的信念。
赵瑗在建康的城楼上,拉着萧山的手,道:“我早就做好了战败的准备。战败并不是坏事,反而让朕更加认清了形势,知道了我军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朕接下来更有方向!”
萧山在此刻,心中轻轻的舒了一口气,他微微扭头,看到赵瑗脸上的神情,根本没有战败的半点沮丧和颓废,相反的,他的目光更加坚定,也更加自信。
在面对金国的请和书的时候,赵瑗听取了萧山和虞允文的建议:如果金兵有能力拿下我朝,就根本不会请和,而是会直接出兵。陛下根本没必要答应其议和,和与战不是双方君主商定的一纸公文能够决定的,而是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赵瑗那天和萧山在城楼上整整呆了一天,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忽然回头,看着萧山,用着一种果决的语气道:“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不会害怕任何失败!更加不会有任何动摇!”
局势果然如同萧山和虞允文所预料的那样,完颜雍并未因为赵瑗拒绝和议而大肆南侵,金国现在一团糟,他不敢也不能再次大举南下,只能屯驻重兵在两军对峙处。而萧山则亦趁此加紧整肃军队,因为邵宏渊所部的溃散,他有了理由再次对军队大换血,将溃散下来的士兵编入辛弃疾所部,并且会时不时的挑起一些小规模的冲突,用来充作实战演戏,加强军队的素质和作战能力。
在萧山积极准备的时候,赵瑗也没有停手,他并未收到朝中史浩、赵构等主和派的影响,反而是开始大规模的改良武器,整顿经济,清明吏治,励精图治。他甚至并未返回临安,而是一直呆在建康,趁着战争所带来的动荡和损伤,大力的提拔一些在此期间表现良好的官员,并且贬斥了很多崇尚清谈而无丝毫建树的官员。
这种整改,在和平时期必然引来很多问题和方方面面的利益考虑,甚至连抓到自己想办的人的把柄都要打非周折,使劲的玩弄权术才能做到,但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则要简单许多。
非但如此,萧山还会定期选派一些将领,送回建康进行再教育,从统军素质到思想都力争全面改善。
在赵瑗进行一系列整改的时候,金国的完颜雍也没闲着,他原本是准备宋金议和之后便下招安令,减轻赋税,能够使得中原各处起来的流匪回归田间从事生产,但因为宋军在边境的不断挑衅,他不敢将大军撤回,要维持兵力驻防,则不得不需要增加赋税。
这个时候,宋金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开始显现了出来。
江南四川两处,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中原历经战乱,现归金国所有,本就贫瘠又要增收赋税,反而弄得更多的人不断的落草为寇。
在用人方面,完颜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女真人数比较少,朝中的大臣原本有许多汉人充当,但因为赵瑗一直摆出不肯议和,势必北伐的政治姿态,这些汉人心思多有活络动摇,不知道什么时候宋军便会打过来,自己这汉奸要不要当,要不要卖力的当,当的好了会不会将来有一天被算旧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有了萧山所提供的各种武器的制造大方向,宋朝的军器监几乎是每天都有新成就,而金国的武器制造,除了弄到的新火气的一鳞片抓之外,大多还停留在打造长矛弓箭和铁甲的程度上。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双方的国力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慢慢的扭转。在这样连年的紧张对峙中,迅速的成长起了一大批成熟的将领和训练有素的士兵。
五年后,萧山三十一岁那年,赵瑗将其招入建康的临时宫中,寝阁议事。
只是纯粹的议事,赵瑗决定将全国兵力,交由萧山统一调派,再次大举北伐!
这一次的北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冒险行动了,而是两国实力的比拼,萧山在一开始的时候,打的十分艰难,甚至有过一个城池被占领又被金兵夺取再夺回来这种多次反复五六次的情形,在战争中,也并非所有的战役都是胜利,亦有失败的战役。
但是现在,大部分军士和大臣,都对于这种反复和失败,有了清醒的认识,战败了便会迅速的调整作战部署,再次前来。
在这次大举北伐的第六个月时,萧山统帅宋军的五十万兵力,血战三天三夜后,一举拿下开封旧都。
中原战局很快的扭转,不到一个月时间,金兵全面战败,各处胜利的消息,如同雪片一样飞落到赵瑗的案头。
在这些消息中,最为振奋的就是金国完颜雍表示愿意送还还在五国城的北宋末帝赵桓,希望能够双方就此罢手,以北宋边境为界,双方互为邻国,不再请求岁币。
当赵瑗看到金国皇帝终于放弃索要岁币的时候,不由的大笑起来,对身边的侍臣笑道:“都七八年没给过了,这是完颜雍知道要不回去,倒会说话!”
张浚在这几年中,因为年纪大了,已经病逝,史浩也因为极力主和而被封了个没有实权的太师供奉着,现在的丞相是在北伐期间赢得了威望和名声的虞允文,副相参知政事则是耿直刚烈着称的陈俊卿。
虞允文当时正在赵瑗身侧,听到赵瑗这样说,亦笑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迁都?”
赵瑗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自己终于可以回到旧都汴京了。靖康年间,汴京沦陷,时隔三十二年,重新收复。
赵瑗的双眼微抬,殿中没有那个自己最想要看到的人,那个人应该现在正驻防河北的宋金边界,但自己希望在进入汴京城的那一天,那个人能够站在自己身侧最靠近的位置。
赵瑗过了一会儿道:“写信问问正平,看他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