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中华异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七节日本歌伎
作者:呱呱叫
黑夜已经降临,点点星光将那漆黑的夜空点缀了起来,将那朦胧的月光衬托的更加朦胧。
朦胧的月光下,巍峨的南京城墙显得那样的孤寂,城中的大部分街道上没有什么人影,只有那靠近秦淮河的街道还是一片灯火通明,青楼、茶馆、戏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将这盛夏的夜晚烘托的更加热闹。
一队镇虏军巡逻队敲着铁皮鼓,顺着一条热闹的街道走着,那铿锵的鼓点儿声远远的传了出去,将一些站在街道上游手好闲的人驱到了一边,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这些士兵,少数人则转过身去,溜到了紧挨着街道的青楼瓦肆之中,再也不敢露头。
与这些游手好闲之人不同的是,那些青楼瓦肆中的客人们却很少注意这些巡逻的士兵,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士兵已经见得太多了,他们可不想让这些表情冰冷的士兵打扰他们的好事。
巡逻队的队长显然也早就习惯了这种有人注意有人冷漠的情景,他并不在乎街道旁边的人们怎么想,怎么做,他唯一觉得自豪的是,自从自己率领着巡逻队在这里巡逻之后,治安一向不好的秦淮河两岸立刻变得平静了许多。刚才那些躲入青楼瓦肆之中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青皮无赖之徒,在巡逻队的面前,他们不得不再收敛一些,免得自己被巡逻队捉了去,受那皮肉之苦。
巡逻队走得很快,不多时,他们就离开了那条最繁华的街道,走入了一条背街小巷,在这里,他们碰上了迎面而来的另一支巡逻队,与他们不同的是,这支巡逻队并没有敲鼓,而且他们的军服也与镇虏军的完全不同,很明显,他们是郑森的部队。
自从南京被拿下后,郑森与林清华就相互约定,各自派出巡逻队,在街道上维持秩序,以便尽快稳定南京城内的正常秩序。虽然南京城早已恢复了平静,但是双方的巡逻队并未撤消,依然按照以前的约定,在各自的防区巡逻,而且在一些繁华的地区,双方还经常共同巡逻,一来二去,双方巡逻队的士兵已经相互熟悉了起来,他们会在两队相遇之时互相打招呼。与秦淮河附近的街道一样,皇宫周围的街道也是由双方共同警戒的,而且,由于这里不仅是宫禁重地,同时这里还是东帅与西帅的府邸所在地,因此,这里的巡逻力度更是大了不少,远非秦淮河畔可比。
就在秦淮河边的那两支巡逻队相遇的时候,皇宫正门外的御街上,也有两支巡逻队相遇了,他们也象那秦淮河边的巡逻队一样,相互打着招呼,所不同的是,镇虏军巡逻队行的是军礼,而郑森的巡逻队则散漫的做着各种手势,就好象是出门的人遇到了乡亲一样。
这支镇虏军巡逻队的军官放下了举着的手,回头看了看身后那队渐渐远去的郑森部队,随后转头对走在自己身后的手下说道:“注意,持枪礼毕!枪上肩!”
当这些士兵整齐的将高举着的快枪重新放回肩膀上的时候,皇宫中却忽然传出一阵锣声,紧接着,便是一阵悠扬的鼓乐声传了出来。
宽阔平坦的武英殿外的一大片空地上,一条宽约五尺的明黄帷幔将这里仔细的围了起来,帷幔的里面整整齐齐的坐着两排官员,他们的面前摆着小方桌,桌子上放着时兴的水果点心,还有一壶散发出幽香的清茶与那碧玉做成的茶杯。
方才这些官员们还在窃窃私语,但当那阵悠扬的鼓乐声响起来后,他们立刻闭上了嘴巴,并站起身来,走前几步,跃过面前的小方桌,面向那摆在正前方的一张长长的龙椅“扑通”“扑通”的跪了下来。
“众臣接驾!”小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虽然显得晚了一点点儿,但是毕竟还是很有些威严的。
小太监的话音一落,那些手持各种乐器,站在帷幔角落中正在演奏的宫廷乐师们也立刻停止了演奏,他们纷纷将手中的乐器放在身边的托盘之中,也象那些官员们一样跪了下来,屁股撅得老高,头紧紧的贴在地面,身子就好象是凝固了一样,一动也不敢动。
帷幔的一侧被两名小太监扯了开来,露出一个一丈宽的通道。
两队荷枪实弹的士兵紧接着走了进来,他们手中的武器完全一样,都是上了刺刀的快枪,但不同的是,他们身上的军服的式样与颜色却完全不同,一队身穿灰色军服,头戴小沿儿铁盔,脚穿长统军靴,很显然,他们是林清华统率的镇虏军中的精锐部队近卫旅的士兵,而另外的一队士兵则身穿红色军服,头戴大沿儿铁盔,脚上穿得却是与官员们脚上一样的皂靴,他们正是郑森的亲兵部队的士兵。
士兵们走进帷幔之后,立刻分散开来,一半人站到了龙椅的两边,而另外的一半人则站到了帷幔的四周,随着口令声,士兵们将手中端着的枪放了下来,并用警惕的眼睛盯着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员。
“咄——咄——咄——”一个老太监走进了帷幔,他迈得步子很大,而且落下去时的声音很响,随着他的每一声脚步声,他的口中总是要大声的喊着“咄”字,若是不注意的话,根本就听不清他在喊什么。
老太监迈着那种有些夸张的步子,走到了龙椅边,随后停下脚步,转过身子,清了清嗓子,随后向着帷幔中的所有人喊道:“万岁驾到!众臣参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老太监的呼喊,帷幔中所有的大臣全部用低沉的声音喊了起来,并同时行起了叩首之礼。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了进来,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太监抬着两乘御辇,护送着两名坐在御辇上的天子走进了帷幔,紧随着他们身后的,是两队同样荷枪实弹的士兵,他们簇拥着两名身穿一品朝服的官员走进了帷幔,其中一人为楚国公林清华,而另一人则是靖海公郑森。
看着自己面前的这种有些可笑的表演,林清华强忍住笑。因为在他看来,虽然这两个所谓的“天子”已经彻底被自己和郑森架空,没有了一点儿权势,但是,这皇帝的种种排场却丝毫也没有撤去的意思,而且那些大臣们仿佛也喜欢这种自我陶醉,也正是那些大臣们的强烈要求,皇帝出行时的这种排场才得以保留,甚至还得到了某些方面的加强。
“楚国公,请坐。”正当林清华还在心中嘲笑着这个时代的迂腐的时候,郑森的话将他从这种嘲笑中拖了出来。
林清华抬头一看,才发现那两个皇帝已经坐在了那特制的加长龙椅上,而且正无精打采的看着那些屁股依然高耸的大臣们,唐王的嘴似乎还在翕动,不知是否又在喃喃自语了。
林清华向郑森笑道:“还是靖海公先请。”
郑森微微一笑,随即不再谦让,走上几步,坐在了龙椅的左侧,林清华当然也不会客气,就在郑森刚刚坐稳的时候,他也一步窜到自己的座位之上,悠然自得的架上了二郎腿。
幸亏那跟在身后的莫不计轻声咳嗽了一声,否则的话,当那些大臣们抬起头后,一定会再次“欣赏”到林清华的嚣张姿势,并添油加醋的说到外面去。
林清华很快就明智的放弃了二郎腿的姿势,开始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用眼睛扫视着底下那些刚刚站起的大臣们,看着他们官袍膝盖附近的灰尘。
在这种时候,皇帝除了喊声“众爱卿平身”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说的了。
林清华与郑森互相谦让一番,随即便由郑森首先发话,他说道:“诸位大人,今晚召集大家前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今日下午,盘踞广东,不服朝廷调遣的沐天波已经派其子送来了降书,在降书中,沐天波不仅承认了自己的违制之举,而且还表示愿向朝廷讨伐大军投诚,听从朝廷号令。”
这个消息显然还没有广为传播开来,所以,当大臣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显得有些惊讶,因为他们在前几天还见到了从广东前线传来的塘报,那塘报上说,沐天波正固守广州城,而且他的那几个修在河口的堡垒也仍未能被攻破,所以,在众人看来,这场平粤之战至少还要打上一两个月才能结束,但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沐天波这么快就撑不下去了,不仅送来了降书,而且还是派他的儿子亲自送来的,可见沐天波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的勇气与决心,把自己先前发下的“誓与广州共存亡”的豪言壮语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看着大臣们的表情,林清华当然猜到了他们的心思,其实只有他和郑森以及他们的亲信幕僚们知道,沐天波之所以肯投降,完全是因为前去劝降的使者按照他们的意思开出了诱人的条件的缘故。为了减少部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尽量避免对于广州城的破坏,林清华与郑森答应沐天波,只要他能够尽快投降,那么就允许他保留自己的爵位和财产,但是必须交出手中的所有军队,并将各处堡垒交给朝廷军队接管。与此相对,使者同时还发出了威胁,假若沐天波不在五天之内决定的话,那么朝廷的大军将发动最后的猛攻,一旦破城,那么就杀光沐天波全家,使其沐家香火断绝。
开战以后,沐天波的内心其实是很害怕的,在知道自己不仅西逃无望,而且连广东南面的海洋也被施琅舰队封锁的消息后,他彻底崩溃了,他无法承受这种打击,在将军务全部交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后,他就将自己关在佛堂之中,用吃斋念佛来麻醉自己,直到朝廷使者到来,他才走出佛堂。
朝廷开出的条件是相当不错的,不仅保留了沐天波的爵位,而且还保留了他的全部财产。沐天波曾想跟那使者讨价还价,但是那名使者却十分的顽固,他不仅拒绝了沐天波保留部分军队的条件,而且还警告沐天波,假若时间一到他还不同意的话,那么城外的围城大军将毫不留情的进攻,将他全家杀光。
沐天波非常恼火,他曾想杀掉那名使者,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与儿媳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这种疯狂的念头。万般无奈之下,在痛苦的衡量了几天之后,直到城外的围城大军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沐天波才拿着已在三天前写好的降书,派人送往城外,并将全城城门打开,迎接朝廷讨伐大军的进驻。
沐天波自认为自己不傻,他知道自己和全家人现在已经完全是砧板上的鱼肉,能不能活命就全指望着林清华与郑森两人能否大发善心了,虽然林清华曾经向他保证,只要他投降,那么以前的事情可以一笔勾销,再也不会重新提起,但是对于沐天波来说,空头的许诺他已经见得太多,他可不想把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放在这个空头许诺上,所以,为了赢得林清华与郑森的好感,同时也为了向两人表示自己的诚意,他不得不将自己的一个儿子派到南京,亲自送上自己的亲笔降书。当然了,... -->>
第五十七节日本歌伎
作者:呱呱叫
黑夜已经降临,点点星光将那漆黑的夜空点缀了起来,将那朦胧的月光衬托的更加朦胧。
朦胧的月光下,巍峨的南京城墙显得那样的孤寂,城中的大部分街道上没有什么人影,只有那靠近秦淮河的街道还是一片灯火通明,青楼、茶馆、戏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将这盛夏的夜晚烘托的更加热闹。
一队镇虏军巡逻队敲着铁皮鼓,顺着一条热闹的街道走着,那铿锵的鼓点儿声远远的传了出去,将一些站在街道上游手好闲的人驱到了一边,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这些士兵,少数人则转过身去,溜到了紧挨着街道的青楼瓦肆之中,再也不敢露头。
与这些游手好闲之人不同的是,那些青楼瓦肆中的客人们却很少注意这些巡逻的士兵,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士兵已经见得太多了,他们可不想让这些表情冰冷的士兵打扰他们的好事。
巡逻队的队长显然也早就习惯了这种有人注意有人冷漠的情景,他并不在乎街道旁边的人们怎么想,怎么做,他唯一觉得自豪的是,自从自己率领着巡逻队在这里巡逻之后,治安一向不好的秦淮河两岸立刻变得平静了许多。刚才那些躲入青楼瓦肆之中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青皮无赖之徒,在巡逻队的面前,他们不得不再收敛一些,免得自己被巡逻队捉了去,受那皮肉之苦。
巡逻队走得很快,不多时,他们就离开了那条最繁华的街道,走入了一条背街小巷,在这里,他们碰上了迎面而来的另一支巡逻队,与他们不同的是,这支巡逻队并没有敲鼓,而且他们的军服也与镇虏军的完全不同,很明显,他们是郑森的部队。
自从南京被拿下后,郑森与林清华就相互约定,各自派出巡逻队,在街道上维持秩序,以便尽快稳定南京城内的正常秩序。虽然南京城早已恢复了平静,但是双方的巡逻队并未撤消,依然按照以前的约定,在各自的防区巡逻,而且在一些繁华的地区,双方还经常共同巡逻,一来二去,双方巡逻队的士兵已经相互熟悉了起来,他们会在两队相遇之时互相打招呼。与秦淮河附近的街道一样,皇宫周围的街道也是由双方共同警戒的,而且,由于这里不仅是宫禁重地,同时这里还是东帅与西帅的府邸所在地,因此,这里的巡逻力度更是大了不少,远非秦淮河畔可比。
就在秦淮河边的那两支巡逻队相遇的时候,皇宫正门外的御街上,也有两支巡逻队相遇了,他们也象那秦淮河边的巡逻队一样,相互打着招呼,所不同的是,镇虏军巡逻队行的是军礼,而郑森的巡逻队则散漫的做着各种手势,就好象是出门的人遇到了乡亲一样。
这支镇虏军巡逻队的军官放下了举着的手,回头看了看身后那队渐渐远去的郑森部队,随后转头对走在自己身后的手下说道:“注意,持枪礼毕!枪上肩!”
当这些士兵整齐的将高举着的快枪重新放回肩膀上的时候,皇宫中却忽然传出一阵锣声,紧接着,便是一阵悠扬的鼓乐声传了出来。
宽阔平坦的武英殿外的一大片空地上,一条宽约五尺的明黄帷幔将这里仔细的围了起来,帷幔的里面整整齐齐的坐着两排官员,他们的面前摆着小方桌,桌子上放着时兴的水果点心,还有一壶散发出幽香的清茶与那碧玉做成的茶杯。
方才这些官员们还在窃窃私语,但当那阵悠扬的鼓乐声响起来后,他们立刻闭上了嘴巴,并站起身来,走前几步,跃过面前的小方桌,面向那摆在正前方的一张长长的龙椅“扑通”“扑通”的跪了下来。
“众臣接驾!”小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虽然显得晚了一点点儿,但是毕竟还是很有些威严的。
小太监的话音一落,那些手持各种乐器,站在帷幔角落中正在演奏的宫廷乐师们也立刻停止了演奏,他们纷纷将手中的乐器放在身边的托盘之中,也象那些官员们一样跪了下来,屁股撅得老高,头紧紧的贴在地面,身子就好象是凝固了一样,一动也不敢动。
帷幔的一侧被两名小太监扯了开来,露出一个一丈宽的通道。
两队荷枪实弹的士兵紧接着走了进来,他们手中的武器完全一样,都是上了刺刀的快枪,但不同的是,他们身上的军服的式样与颜色却完全不同,一队身穿灰色军服,头戴小沿儿铁盔,脚穿长统军靴,很显然,他们是林清华统率的镇虏军中的精锐部队近卫旅的士兵,而另外的一队士兵则身穿红色军服,头戴大沿儿铁盔,脚上穿得却是与官员们脚上一样的皂靴,他们正是郑森的亲兵部队的士兵。
士兵们走进帷幔之后,立刻分散开来,一半人站到了龙椅的两边,而另外的一半人则站到了帷幔的四周,随着口令声,士兵们将手中端着的枪放了下来,并用警惕的眼睛盯着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员。
“咄——咄——咄——”一个老太监走进了帷幔,他迈得步子很大,而且落下去时的声音很响,随着他的每一声脚步声,他的口中总是要大声的喊着“咄”字,若是不注意的话,根本就听不清他在喊什么。
老太监迈着那种有些夸张的步子,走到了龙椅边,随后停下脚步,转过身子,清了清嗓子,随后向着帷幔中的所有人喊道:“万岁驾到!众臣参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老太监的呼喊,帷幔中所有的大臣全部用低沉的声音喊了起来,并同时行起了叩首之礼。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了进来,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太监抬着两乘御辇,护送着两名坐在御辇上的天子走进了帷幔,紧随着他们身后的,是两队同样荷枪实弹的士兵,他们簇拥着两名身穿一品朝服的官员走进了帷幔,其中一人为楚国公林清华,而另一人则是靖海公郑森。
看着自己面前的这种有些可笑的表演,林清华强忍住笑。因为在他看来,虽然这两个所谓的“天子”已经彻底被自己和郑森架空,没有了一点儿权势,但是,这皇帝的种种排场却丝毫也没有撤去的意思,而且那些大臣们仿佛也喜欢这种自我陶醉,也正是那些大臣们的强烈要求,皇帝出行时的这种排场才得以保留,甚至还得到了某些方面的加强。
“楚国公,请坐。”正当林清华还在心中嘲笑着这个时代的迂腐的时候,郑森的话将他从这种嘲笑中拖了出来。
林清华抬头一看,才发现那两个皇帝已经坐在了那特制的加长龙椅上,而且正无精打采的看着那些屁股依然高耸的大臣们,唐王的嘴似乎还在翕动,不知是否又在喃喃自语了。
林清华向郑森笑道:“还是靖海公先请。”
郑森微微一笑,随即不再谦让,走上几步,坐在了龙椅的左侧,林清华当然也不会客气,就在郑森刚刚坐稳的时候,他也一步窜到自己的座位之上,悠然自得的架上了二郎腿。
幸亏那跟在身后的莫不计轻声咳嗽了一声,否则的话,当那些大臣们抬起头后,一定会再次“欣赏”到林清华的嚣张姿势,并添油加醋的说到外面去。
林清华很快就明智的放弃了二郎腿的姿势,开始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用眼睛扫视着底下那些刚刚站起的大臣们,看着他们官袍膝盖附近的灰尘。
在这种时候,皇帝除了喊声“众爱卿平身”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说的了。
林清华与郑森互相谦让一番,随即便由郑森首先发话,他说道:“诸位大人,今晚召集大家前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今日下午,盘踞广东,不服朝廷调遣的沐天波已经派其子送来了降书,在降书中,沐天波不仅承认了自己的违制之举,而且还表示愿向朝廷讨伐大军投诚,听从朝廷号令。”
这个消息显然还没有广为传播开来,所以,当大臣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显得有些惊讶,因为他们在前几天还见到了从广东前线传来的塘报,那塘报上说,沐天波正固守广州城,而且他的那几个修在河口的堡垒也仍未能被攻破,所以,在众人看来,这场平粤之战至少还要打上一两个月才能结束,但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沐天波这么快就撑不下去了,不仅送来了降书,而且还是派他的儿子亲自送来的,可见沐天波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的勇气与决心,把自己先前发下的“誓与广州共存亡”的豪言壮语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看着大臣们的表情,林清华当然猜到了他们的心思,其实只有他和郑森以及他们的亲信幕僚们知道,沐天波之所以肯投降,完全是因为前去劝降的使者按照他们的意思开出了诱人的条件的缘故。为了减少部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尽量避免对于广州城的破坏,林清华与郑森答应沐天波,只要他能够尽快投降,那么就允许他保留自己的爵位和财产,但是必须交出手中的所有军队,并将各处堡垒交给朝廷军队接管。与此相对,使者同时还发出了威胁,假若沐天波不在五天之内决定的话,那么朝廷的大军将发动最后的猛攻,一旦破城,那么就杀光沐天波全家,使其沐家香火断绝。
开战以后,沐天波的内心其实是很害怕的,在知道自己不仅西逃无望,而且连广东南面的海洋也被施琅舰队封锁的消息后,他彻底崩溃了,他无法承受这种打击,在将军务全部交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后,他就将自己关在佛堂之中,用吃斋念佛来麻醉自己,直到朝廷使者到来,他才走出佛堂。
朝廷开出的条件是相当不错的,不仅保留了沐天波的爵位,而且还保留了他的全部财产。沐天波曾想跟那使者讨价还价,但是那名使者却十分的顽固,他不仅拒绝了沐天波保留部分军队的条件,而且还警告沐天波,假若时间一到他还不同意的话,那么城外的围城大军将毫不留情的进攻,将他全家杀光。
沐天波非常恼火,他曾想杀掉那名使者,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与儿媳的时候,他立刻放弃了这种疯狂的念头。万般无奈之下,在痛苦的衡量了几天之后,直到城外的围城大军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沐天波才拿着已在三天前写好的降书,派人送往城外,并将全城城门打开,迎接朝廷讨伐大军的进驻。
沐天波自认为自己不傻,他知道自己和全家人现在已经完全是砧板上的鱼肉,能不能活命就全指望着林清华与郑森两人能否大发善心了,虽然林清华曾经向他保证,只要他投降,那么以前的事情可以一笔勾销,再也不会重新提起,但是对于沐天波来说,空头的许诺他已经见得太多,他可不想把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放在这个空头许诺上,所以,为了赢得林清华与郑森的好感,同时也为了向两人表示自己的诚意,他不得不将自己的一个儿子派到南京,亲自送上自己的亲笔降书。当然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