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重生之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感悟来,淡淡的笑了笑道:“我走不开的,殿下若真为我去求陛下,陛下不会答应,且还会杀了我。”她留在陛下身边,有性命之忧,却可习得治国安邦之道,她求助殿下,殿下为她设法,兴许能走兴许走不得,若走,她凭什么?她无安身立命之道,必受制于人,尤其这人是殿下,她更不情愿。
人当自立,而后谋其他。
徐婕妤不知她所想,听她这般说,先是叹了口气,沉思片刻,而后转颜笑道:“也好,留得这一次机会,待下回紧要关头再向殿下求助。”她想的也周到,若是事事都求人帮助,别人未必愿意,但若是一次,哪怕碍于情面,都不好拒绝。
武媚娘笑而不语,她不能多留,便同徐婕妤告辞,走在甘露殿精巧古朴的长廊中,不由想到上回殿下说有一好事要说与她,不知是什么好事。
武媚娘顿时就心生期待,想着照今日之势,新储就是晋王治了,殿下说过东宫事一了,便要把这好事说给她的。武媚娘在意的倒不是“好事”,而是经由高阳说给她的好事。
等走回甘露殿,武媚娘便将一切都暂且搁到了一旁,专心服侍皇帝。皇帝睡了一觉,醒来后老泪纵横,他梦见废太子了,当下便又去别室看望废太子。父子二人摒开服侍的宫人说了一会儿话,等皇帝出来,便是一脸若有所思。
翌日,皇帝先召宗室问太子当立何人,有说魏王有说晋王,不一而足。又问公主。太子不止是天下的储君,还是皇室的继任之人,问宗室公主是出于亲戚之义。
也不是人人都问,召了几位长公主,又召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是长孙家的儿媳,偏向晋王,长公主们倒是偏喜魏王。皇帝又问高阳。
高阳回曰:“九郎仁孝,必会照看亲戚,不使我家亲人受怠慢。”只将立场说明了。
皇帝自然就想到承乾的那句“若使泰为太子,便落入了他的谋划里,臣请死于父之手,好过受辱于弟。”
这是他宠爱了二十多年的长子,开始他造反,皇帝又是失望又是怨恨,现在废黜了他,并且要流放,将来父子再无相见的可能了,皇帝对这长子便只剩心疼了,亲父子,何来隔夜仇?
承乾明着在背后捅魏王刀子,皇帝也听进去了。
皇帝花了两个月,一个一个地召见宗亲公主来问。问完了他们,皇帝叫来他所倚重的重臣来问。众人心中便有数了,皇帝已有人选。
不久皇帝将六品以上文武大臣召到太极殿,问谁当立为太子,问话的时候,皇帝是这么说的:“承乾悖逆,魏王凶险,二者皆不可立,余者诸王,谁能为储?”
礼法有云,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按长幼,当立吴王恪,但他非嫡子,长幼弱于嫡庶。表面上看皇帝是有向大臣们问意见,但事实,答案只有一个。
因此,众臣众口一词地欢呼:“晋王仁孝,可为嗣!”
与此同时,魏王带着百余骑奉召入宫,刚走进肃章门,他便被拿下,幽禁到北苑,任何人不许探视。
丙戌,皇帝下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赦天下,酺三日。
纷扰了数月的储位之争终于定下来了,站错队的比较惨,魏王泰被降为东莱郡王,他的幕僚或被流放或被贬,没什么前程了。站对了队的,也较为迷茫,因为皇太子很惶恐,并且不知道该做什么。
皇帝为了李治能坐稳储位,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十分尽心,又把前太子詹事府里好用的人都拿来给新太子用。
僚属太强悍了,该办的事无需多说就能办得妥妥帖帖,导致新太子都不知自己要做什么。
而且皇太子有种做梦一般的恍惚,不知怎么,自己突然就成了太子,当真是从天下掉下了个饼饵似的,已经捡来揣怀里了,却不知如何下口。
太子连与姬妾玩耍的心情都没有,丢下他平素最宠爱的太子妃王氏与太子良娣萧氏跑到宫里同高阳饮酒。
东宫和大内毗邻,比他往日从晋王邸入宫方便的多。
高阳坐在殿中,琢磨着太子位已经定了,她是不是要去找阿武说一说那事,便听闻太子来了。
高阳镇定地起身,命人开中门相迎。
太子唏嘘地看着这与往日大不相同的架势,感慨的执高阳的手道:“一做了太子,礼节使人生分。”
高阳抽回手,踢了他一脚:“别动手动脚,太子要有太子的样子!”
太子:“……”好像也没多生分,这就好,最近学规矩拘得他浑身不自在,当即很欢乐的说:“摆出这样的架势,我还以为要行那一套呢。”
高阳无语,瞥了他一眼道:“你首次上门,当然要隆重一些,不然别人见了要说我不敬,还要说你不尊重。”就当为各自减少点麻烦。
太子一想,有道理,走入殿内,熟门熟路的令竹君置酒食。
不一会儿,酒来,佳肴亦来,太子仰头一气饮尽一杯,舒爽地叹了口气,与高阳道:“你不知我有多憋屈,那些个人,一会儿说这个做不得,一会儿又说那个做不得,什么可做,又不说,尽寻我的不是,偏生我还奈何不得他们。”能怎样?东宫臣个个比他硬气。
高阳执箸,亲与他布菜,劝道:“他们是朝中办事惯了的,明白大义,也通晓规矩,你多问就是。”
太子垂头丧气道:“我知理,他们如何,我都容忍了,也赚个好名声。就是,我总觉得,阿爹,似乎还是看重四郎,他本欲立四郎的。”能做太子他是高兴的,就算现在还不大娴熟,但总能慢慢上手,可陛下似乎不大乐意。
高阳想了想,便与他出了个主意:“既要赚名声,不如赚个够。”
太子精神一振,眼前一亮,炯炯地望着高阳道:“你说。”
“阿爹不放心的就大郎与四郎,不如,你上表,请陛下予他二人优待。如此既显得你仁爱友悌,又可解阿爹之忧,岂不两全?”
太子一想,鼓掌道:“大善!”这样,陛下必然会对他满意起来,大臣们也定要赞他。
高阳见他双眼放光亮,知道他听进去了,不由矜持的笑了笑。太子得到提点,有了这么一个既刷存在感又刷好感度的办法,精神大振,但他不急着回去将事情落实,他还有一点小心思,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来,拿给高阳道:“这个,你替我给那……”太子羞赧的低了下头,轻声道,“便是上回与你说过的,陛下身边的那个婢子。”
高阳原本在矜持微笑的脸庞一下子呆住了,木木地看着那玉质莹润的玉佩,都不敢碰,心道,……这不会是传说中的定情信物吧。转念又很愤然,哪有定情信物都不敢当面给的,我替你给,能算我同阿武定情么?
的感悟来,淡淡的笑了笑道:“我走不开的,殿下若真为我去求陛下,陛下不会答应,且还会杀了我。”她留在陛下身边,有性命之忧,却可习得治国安邦之道,她求助殿下,殿下为她设法,兴许能走兴许走不得,若走,她凭什么?她无安身立命之道,必受制于人,尤其这人是殿下,她更不情愿。
人当自立,而后谋其他。
徐婕妤不知她所想,听她这般说,先是叹了口气,沉思片刻,而后转颜笑道:“也好,留得这一次机会,待下回紧要关头再向殿下求助。”她想的也周到,若是事事都求人帮助,别人未必愿意,但若是一次,哪怕碍于情面,都不好拒绝。
武媚娘笑而不语,她不能多留,便同徐婕妤告辞,走在甘露殿精巧古朴的长廊中,不由想到上回殿下说有一好事要说与她,不知是什么好事。
武媚娘顿时就心生期待,想着照今日之势,新储就是晋王治了,殿下说过东宫事一了,便要把这好事说给她的。武媚娘在意的倒不是“好事”,而是经由高阳说给她的好事。
等走回甘露殿,武媚娘便将一切都暂且搁到了一旁,专心服侍皇帝。皇帝睡了一觉,醒来后老泪纵横,他梦见废太子了,当下便又去别室看望废太子。父子二人摒开服侍的宫人说了一会儿话,等皇帝出来,便是一脸若有所思。
翌日,皇帝先召宗室问太子当立何人,有说魏王有说晋王,不一而足。又问公主。太子不止是天下的储君,还是皇室的继任之人,问宗室公主是出于亲戚之义。
也不是人人都问,召了几位长公主,又召长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是长孙家的儿媳,偏向晋王,长公主们倒是偏喜魏王。皇帝又问高阳。
高阳回曰:“九郎仁孝,必会照看亲戚,不使我家亲人受怠慢。”只将立场说明了。
皇帝自然就想到承乾的那句“若使泰为太子,便落入了他的谋划里,臣请死于父之手,好过受辱于弟。”
这是他宠爱了二十多年的长子,开始他造反,皇帝又是失望又是怨恨,现在废黜了他,并且要流放,将来父子再无相见的可能了,皇帝对这长子便只剩心疼了,亲父子,何来隔夜仇?
承乾明着在背后捅魏王刀子,皇帝也听进去了。
皇帝花了两个月,一个一个地召见宗亲公主来问。问完了他们,皇帝叫来他所倚重的重臣来问。众人心中便有数了,皇帝已有人选。
不久皇帝将六品以上文武大臣召到太极殿,问谁当立为太子,问话的时候,皇帝是这么说的:“承乾悖逆,魏王凶险,二者皆不可立,余者诸王,谁能为储?”
礼法有云,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按长幼,当立吴王恪,但他非嫡子,长幼弱于嫡庶。表面上看皇帝是有向大臣们问意见,但事实,答案只有一个。
因此,众臣众口一词地欢呼:“晋王仁孝,可为嗣!”
与此同时,魏王带着百余骑奉召入宫,刚走进肃章门,他便被拿下,幽禁到北苑,任何人不许探视。
丙戌,皇帝下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赦天下,酺三日。
纷扰了数月的储位之争终于定下来了,站错队的比较惨,魏王泰被降为东莱郡王,他的幕僚或被流放或被贬,没什么前程了。站对了队的,也较为迷茫,因为皇太子很惶恐,并且不知道该做什么。
皇帝为了李治能坐稳储位,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十分尽心,又把前太子詹事府里好用的人都拿来给新太子用。
僚属太强悍了,该办的事无需多说就能办得妥妥帖帖,导致新太子都不知自己要做什么。
而且皇太子有种做梦一般的恍惚,不知怎么,自己突然就成了太子,当真是从天下掉下了个饼饵似的,已经捡来揣怀里了,却不知如何下口。
太子连与姬妾玩耍的心情都没有,丢下他平素最宠爱的太子妃王氏与太子良娣萧氏跑到宫里同高阳饮酒。
东宫和大内毗邻,比他往日从晋王邸入宫方便的多。
高阳坐在殿中,琢磨着太子位已经定了,她是不是要去找阿武说一说那事,便听闻太子来了。
高阳镇定地起身,命人开中门相迎。
太子唏嘘地看着这与往日大不相同的架势,感慨的执高阳的手道:“一做了太子,礼节使人生分。”
高阳抽回手,踢了他一脚:“别动手动脚,太子要有太子的样子!”
太子:“……”好像也没多生分,这就好,最近学规矩拘得他浑身不自在,当即很欢乐的说:“摆出这样的架势,我还以为要行那一套呢。”
高阳无语,瞥了他一眼道:“你首次上门,当然要隆重一些,不然别人见了要说我不敬,还要说你不尊重。”就当为各自减少点麻烦。
太子一想,有道理,走入殿内,熟门熟路的令竹君置酒食。
不一会儿,酒来,佳肴亦来,太子仰头一气饮尽一杯,舒爽地叹了口气,与高阳道:“你不知我有多憋屈,那些个人,一会儿说这个做不得,一会儿又说那个做不得,什么可做,又不说,尽寻我的不是,偏生我还奈何不得他们。”能怎样?东宫臣个个比他硬气。
高阳执箸,亲与他布菜,劝道:“他们是朝中办事惯了的,明白大义,也通晓规矩,你多问就是。”
太子垂头丧气道:“我知理,他们如何,我都容忍了,也赚个好名声。就是,我总觉得,阿爹,似乎还是看重四郎,他本欲立四郎的。”能做太子他是高兴的,就算现在还不大娴熟,但总能慢慢上手,可陛下似乎不大乐意。
高阳想了想,便与他出了个主意:“既要赚名声,不如赚个够。”
太子精神一振,眼前一亮,炯炯地望着高阳道:“你说。”
“阿爹不放心的就大郎与四郎,不如,你上表,请陛下予他二人优待。如此既显得你仁爱友悌,又可解阿爹之忧,岂不两全?”
太子一想,鼓掌道:“大善!”这样,陛下必然会对他满意起来,大臣们也定要赞他。
高阳见他双眼放光亮,知道他听进去了,不由矜持的笑了笑。太子得到提点,有了这么一个既刷存在感又刷好感度的办法,精神大振,但他不急着回去将事情落实,他还有一点小心思,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来,拿给高阳道:“这个,你替我给那……”太子羞赧的低了下头,轻声道,“便是上回与你说过的,陛下身边的那个婢子。”
高阳原本在矜持微笑的脸庞一下子呆住了,木木地看着那玉质莹润的玉佩,都不敢碰,心道,……这不会是传说中的定情信物吧。转念又很愤然,哪有定情信物都不敢当面给的,我替你给,能算我同阿武定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