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程茂苏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双休日,我备好行装,决定又一次神游一个令无数人朝思暮想的山村。尽管我多次神游这个奇妙的地方,但每次都有新的感觉,每次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没有路与外界连接,只有一条阴暗狭窄的山洞通向山外。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山民常年窝居在这里,不与外界联系。他们吃的是自己田里产的粮食,穿的是自织的土布衣服。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更不要说什么电视。这里的孩子不用上学,文化对他们毫无用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两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耕三分田。由于不与外界沟通,这里的人民基本上是近亲结婚。按照现代医学原理,呆傻人较多是情理之中的事。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这是什么地方呀,是不是国家级贫困村?一些怀有恻隐之心的慈善人士可能马上会想到捐点钱物,帮帮那里的山民。但我要郑重地告诉这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这是一个许多人都向往的地方,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伊甸园。这个地方就是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你不用惊讶地张开大嘴,且慢不停地摇晃脑袋。不错,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羡慕不已的理想王国桃花源,就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上千年的精神家园桃花源。
一个闭塞、落后、贫穷的桃花源为什么在诗人陶渊明的笔下就容光焕发呢?难道仅仅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几句景物描写的句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如果到过山区的人一定知道,这样的景色,只要在南方的山区,哪怕这里再贫困,再落后,也不鲜见,有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说桃花林,南方的山村,有桃花林,梅花林,杜鹃林的地方众矣。“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什么叫美池?大概是水比较清澈,水里长了荷花之类的植物。这又有什么值得特别惊讶的呢。“桑竹之属”更是农家的常见树木。可为什么这普普通通的南方山村的景象,却令无数文人墨客倾倒,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乐园?
我们先来看看诗人陶渊明为什么向往这样一个地方。陶渊明最后一个官职是彭泽县令,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去职以后,陶渊明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基本上靠劳动为生。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诗歌至今脍灸人口。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精神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陶渊明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
按照一般人的常识,陶渊明的辞官还乡很难让人理解。上级派来的督邮,按当时的礼节,折腰如同我们现在见到领导不停地点头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可陶渊明竟为了这个连官都不做了,宁愿回家种田,可见他厌恶的不仅仅是“折腰”这样的礼节,而是厌恶官场的迎逢啪马。官场能给他物资保障,可精神却非常痛苦。权衡利弊,陶渊明选择了宁可物资贫困,也要精神富足。不擅长体力劳动的诗人陶渊明,一家人经常挨饿,有时甚至到了乞讨的地步。尽管物资生活如此贫困,可他的精神生活却相当充足,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诗中流露的愉快情绪感染着每一个欣赏陶诗的人“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见对一些人来说,物资生活富足与否并不是很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愉悦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正是这样一个让诗人精神安宁的理想地方。历代喜爱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都从这里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文人墨客喜爱这里的宁静与脱俗。劳动人民在这里找到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平等。官场失意的人在这里体会到了没有案牍劳神,没有钩心斗角的快乐。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听到亿万富翁精神悒郁而痛苦万分,当看到欲望永远也不会满足的贪官押上刑场,当见到衣食富足的青少年失去精神寄托而自杀我常常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桃花源里的理想社会,想起了这个普普通通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小山村。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太守没有找到桃花源,高尚士刘子骥也没有找到桃花源。我猜想他们的心一定不诚,他们还抛不开物资的诱惑。现在,又有许多人在寻找桃花源,从媒体上我们得知,江西有人在找,湖南有人在找,连云南也有人在找。但他们寻找桃花源是为了开辟旅游景点,把桃花源作为他们牟利的手段。因此可以肯定他们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抛开物欲的诱惑,共同去寻找心中的桃花源吧。
双休日,我备好行装,决定又一次神游一个令无数人朝思暮想的山村。尽管我多次神游这个奇妙的地方,但每次都有新的感觉,每次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没有路与外界连接,只有一条阴暗狭窄的山洞通向山外。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山民常年窝居在这里,不与外界联系。他们吃的是自己田里产的粮食,穿的是自织的土布衣服。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更不要说什么电视。这里的孩子不用上学,文化对他们毫无用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两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耕三分田。由于不与外界沟通,这里的人民基本上是近亲结婚。按照现代医学原理,呆傻人较多是情理之中的事。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这是什么地方呀,是不是国家级贫困村?一些怀有恻隐之心的慈善人士可能马上会想到捐点钱物,帮帮那里的山民。但我要郑重地告诉这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这是一个许多人都向往的地方,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伊甸园。这个地方就是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你不用惊讶地张开大嘴,且慢不停地摇晃脑袋。不错,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羡慕不已的理想王国桃花源,就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上千年的精神家园桃花源。
一个闭塞、落后、贫穷的桃花源为什么在诗人陶渊明的笔下就容光焕发呢?难道仅仅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几句景物描写的句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如果到过山区的人一定知道,这样的景色,只要在南方的山区,哪怕这里再贫困,再落后,也不鲜见,有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说桃花林,南方的山村,有桃花林,梅花林,杜鹃林的地方众矣。“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什么叫美池?大概是水比较清澈,水里长了荷花之类的植物。这又有什么值得特别惊讶的呢。“桑竹之属”更是农家的常见树木。可为什么这普普通通的南方山村的景象,却令无数文人墨客倾倒,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乐园?
我们先来看看诗人陶渊明为什么向往这样一个地方。陶渊明最后一个官职是彭泽县令,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去职以后,陶渊明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基本上靠劳动为生。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诗歌至今脍灸人口。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精神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陶渊明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
按照一般人的常识,陶渊明的辞官还乡很难让人理解。上级派来的督邮,按当时的礼节,折腰如同我们现在见到领导不停地点头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可陶渊明竟为了这个连官都不做了,宁愿回家种田,可见他厌恶的不仅仅是“折腰”这样的礼节,而是厌恶官场的迎逢啪马。官场能给他物资保障,可精神却非常痛苦。权衡利弊,陶渊明选择了宁可物资贫困,也要精神富足。不擅长体力劳动的诗人陶渊明,一家人经常挨饿,有时甚至到了乞讨的地步。尽管物资生活如此贫困,可他的精神生活却相当充足,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诗中流露的愉快情绪感染着每一个欣赏陶诗的人“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见对一些人来说,物资生活富足与否并不是很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愉悦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正是这样一个让诗人精神安宁的理想地方。历代喜爱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都从这里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文人墨客喜爱这里的宁静与脱俗。劳动人民在这里找到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平等。官场失意的人在这里体会到了没有案牍劳神,没有钩心斗角的快乐。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听到亿万富翁精神悒郁而痛苦万分,当看到欲望永远也不会满足的贪官押上刑场,当见到衣食富足的青少年失去精神寄托而自杀我常常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桃花源里的理想社会,想起了这个普普通通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小山村。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太守没有找到桃花源,高尚士刘子骥也没有找到桃花源。我猜想他们的心一定不诚,他们还抛不开物资的诱惑。现在,又有许多人在寻找桃花源,从媒体上我们得知,江西有人在找,湖南有人在找,连云南也有人在找。但他们寻找桃花源是为了开辟旅游景点,把桃花源作为他们牟利的手段。因此可以肯定他们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抛开物欲的诱惑,共同去寻找心中的桃花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