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2/2)
笔趣阁 www.xbqg.net,元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严实每派人向朝廷请示,都是托皇帝近侍之臣奏请皇帝,不经过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些不和,子贞来后,劝严实先致礼于丞相,凡有奏请,必先禀告丞相。耶律楚材甚喜,从此与严实友好无间,严实因此更加信任子贞。
太宗四年(1232),严实戍守黄陵,金军全力来攻。蒙古军应战失利,金军势气大张,曹、濮以南都为之震惊。有自敌逃归的人说,金兵大军将至,人心恐惧。子贞得到严实的允许,将宣扬金军的人斩首,境内才安定下来。汴梁攻下后,河南饥民北迁,沿路都是饿死的人,子贞多方赈救,活者万余人。金之儒生流亡者,都加以收养任用,如荐举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四方之士都投奔而来,故东平一时人才多于其他地方。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初定,什么事都还是开始,行台所统辖的五十余城,州县之官不是从将校中选拔,就是来自民间,都不知如何办理政事。甚至有的专以压榨搜括民财为能,官吏贪图私利,坑害人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派专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规章,罢黜那些贪赃懒惰者,奖励廉洁勤恳的官员,于是官府始有纪纲,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东平将校占民为自己私兵,称之为“脚寨”任意向百姓征收赋税,遣派劳役。像这样的有四百处。子贞请求将将校所占民户归属于州县。严实开始还有些为难,经子贞极力说服才同意照办,人民都认为很好。
严实卒,其子忠济承袭爵位,尤敬重子贞。奏请朝廷授子贞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建立新学庙,聘请以前的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收学生几百人,由官府出粟来赡养他们,使他们学习经艺。每季课程考试,他都必亲临试场。齐鲁一带学风为之一变。
宪宗九年(1259),世祖南伐,召子贞至濮州询问进军方略。子贞说“: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能广泛施与。百姓之所以抵抗,是因为怕死。若对投降者不杀,胁从者不问罪,宋之郡邑一纸檄文就可平定。”世祖认为这话很对。中统元年(1260),授子贞益都路宣抚使。不久,入朝拜为右三部尚书。当时,中书省及各部是新建,其典章制度多由子贞裁定。李王。。反叛,占据济南,朝廷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到济南考察李王。。的形势,对丞相史天泽说:“王。。拥兵从益都而来,坐守济南孤城。宜增筑外城,防他突围。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这一议论与天泽不谋而合。其后李王。。果然被擒。
子贞回到朝廷,上书可行者十事,大意是“任官爵是皇上之权,而考察与选拔官员的办法应由吏部进行。律令是国之纪纲,宜早规定。监司统管一路,若用非其才则不孚众望,请选公正廉洁有才德的人任职。今州县官世代相传,非法征敛,民穷苦无处申诉,应把这些州县官调开,革除弊政”等等。又请建立国学以教育贵族子弟,令州郡提学考试诸生,三年一贡举。这些建议朝廷命中书省一一施行。至元二年,始废除县官世袭制,遣子贞与左丞相耶律铸行巡山东,调派所属州县官吏。回朝授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子贞奏请颁布官员俸禄,规定职田,均被采纳。
不久拜中书平章政事。又陈奏当务之急者十二策。世祖颇悔用子贞晚了。不久,子贞年老请求退休。世祖挽留“:卿气力未衰,勉强为朕留任措置大事,等各衙门公务有了条理,听卿自便。”至元三年(1266)十一月,再次恳切辞职,才被批准。世祖特令中书省,凡有大事,到子贞家中询问。而子贞虽居家中,每闻朝廷事办得不好,必上书陈述他的意见,其爱君忧国之心,不因退休而改变。享年八十一岁卒。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其先家本姓殷,因避讳宋皇帝之名而改姓商。挺二十四岁时,汴京被蒙古军队攻破,因此到北方去依靠冠氏县赵天锡,在此与元好问、杨奂等交游。东平严实聘请他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其子严忠济委任商挺为经历,出任曹州判官,不久又任经历,赞助忠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宪宗三年(1253),世祖在王府接受京兆分地,闻挺之名,遣使把他从盐州请来,他对世祖的询问都做了满意的回答,世祖亲切地称他的字而不呼其名。有次在陪宴时,商挺对世祖说:“挺来时,李王。。建朐山城,东平当输送米万石。东平至朐山,运一石米要花十石的运费,而且雨后车辆往往陷于泥淖中,不能按期送到,过期判处死刑。请改运至沂州,令李王。。到沂州去取,这样方便。”世祖说:“卿如此之爱民,不忍不依从。”
杨惟中为关中宣抚使,挺为郎中。战乱之后,关中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惶不安,无所依托。商挺辅助杨维中,任用贤良,罢黜贪官,使有才能德行的人受到重用和提拔,制定各项章程,印发纸币,颁布俸禄,重农业,薄赋税,通有无,等等,一月之内,人民安居乐业。诛杀了一个最奸猾的官吏,其余都畏服。还请求朝廷将关中每年的赋税减征一半。第二年,杨惟中罢职,由廉希宪代替,升挺为宣抚副使。宪宗九年,废除宣抚司,商挺回到东平。
宪宗亲自征蜀。世祖将领兵出鄂、汉,驻军于小濮,召商挺询问军事形势。挺说:“蜀道既远又险,皇上不宜轻动。”世祖沉吟了许久说“:卿言正符合我的想法。”宪宗崩,世祖北回京都,途中遣张文谦去与商挺议论如何应付时局变化的对策。挺说:“军中当严格管理符印,谨防奸诈。”文谦急忙赶上世祖转告商挺的话。世祖猛然醒悟,骂道:“过去无一人同我这样说过,若非商孟卿,几乎要坏大事。”速遣使至军中立定规约。不久,阿里不哥之使来到军中,被逮捕斩首。召挺北上至开平,与廉希宪共同辅助世祖制定立国大计。
世祖即位后,商挺建议:“南伐之师应撤回,西蜀之师应择地屯驻。”世祖同意。朝廷任廉希宪及商挺为陕、蜀两地宣抚使。中统元年(1260)五月,挺至京兆。哈剌不花为征蜀名将,浑都海曾任他为副将,屯驻于六盘山,起兵响应阿里不哥反抗朝廷。挺对希宪说“:估计六盘山哈剌不花有三种策略:全力向东,直取京兆,此为上策;聚兵于六盘山,伺机而动,这是中策;整装北归,策应和林阿里不哥,此为下策。”希宪问:“他们会采哪种策略?”挺曰:“必取下策。”不久,哈剌不花果然向和林而去。于是挺与希宪商定,令八春、汪良臣发兵抵御。其事见廉希宪传。六盘山之兵北上。阿蓝答儿自和林引兵南下,与哈剌不花、浑都海相遇于甘州。哈剌不花与阿蓝答儿等不合,领兵继续北上,阿蓝答儿与浑都海合军南下。诸王合丹率骑兵与八春、汪良臣兵会合。商挺与他们议定,分三路抵抗南下军队。南北两军交战,风沙大起,良臣令军士下马步战,以短兵冲击北军左翼,绕到后方,然后从右翼杀出;八春从正面进攻;合丹则以精兵截断北军的归路。双方大战于甘州之东,杀阿蓝答儿及浑都海。世祖闻捷大喜,赞叹说:“商孟卿真古之良将也。”改宣抚司为行中书省,晋升希宪为行中书省右丞,挺为佥行省事。
中统二年,挺晋升参知政事。宋将刘整在泸州投降,并将以前降于宋的数人逮捕送来,蒙古军官要求杀掉这些人以儆戒其他,挺竭力奏请释放了这些人。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恐判死刑,借故向朝廷控告商挺与廉希宪,世祖召挺于便殿向道“:卿在关中,怀孟两地治绩卓著,但攻击你的言论也有,难道说是同僚中有人要败坏你的名声,还是你地位高了而懒于政事?近年来,谈论王文统的人不少,为何卿独无一言?”挺对曰:“臣素知文统之为人,曾与赵璧议论过,想陛下还能记得。臣在秦三年,过错很多,对有些事临时为适应情况在做法上有些改变也是有的,但说以功成归于自己,事败归罪于别人,臣则不敢,若有这样的事,请杀我的头。”挺出朝后,世祖与驸马忽剌出、枢副合答等统计挺提出的大政方针先后有十七项,因而赞叹说:“挺有这样大的功,还说自己有罪,若真办他的罪,谁还肯为朕尽力!你们要记住这点。”中统四年,赐商挺金符,命行四川行枢密院事。
至元元年(1264),挺入朝拜参知政事。建议令王鹗、李冶、徐世隆、高鸣、胡祗。。、周砥等人修纂辽、金二史,甚合皇帝的想法。二年,巡察河东,很快又召还京师。三年,世祖注意于经学,挺与姚枢、窦默、王鹗、杨果等编纂五经要语共二十八类进呈。六年,任同佥枢密院事。七年,调为佥书。八年,升副使。在任枢密副使时,清点军队实有人数,确定军官品级和俸禄,令四千人屯田,垦田三万亩,其收获供亲军军饷。淘汰不能为军户者三万户,虽一丁一户者亦淘汰;丁多家产少、家产多而丁少者,各以其财或力合出一军。
九年,封皇子忙阿剌为安西王,并为王建立相府,以商挺为王之相。十四年,诏令安西王北征。王命挺曰“:关中事有不适宜的,可完全改变。”挺曰:“延安民兵共数千,应令李忽兰吉训练,以防意外。”不久,秃鲁反叛,以延安之兵去对付,果有成效。挺向安西王提出十项政策:和睦亲邻,安定人心,不耽误农时,防范意外,轻徭薄赋,统一权力,端正思想,谨慎治理辖区,巩固根本,体察民情。安西王均采纳。安西王去世,王妃令挺去朝廷奏请王子阿难答嗣位,世祖认为王子年少不懂事,命商挺姑行王相府事。
原先,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与安西王丞相赵炳不和。有人告发赵炳有违法事。王妃命把炳囚禁于六盘山狱中,病死。朝廷怀疑是王妃擅自杀害的,捕郭琮、郭叔云审问。二人伏罪,其事详见赵炳传。这事与商挺本无丝毫关系,但王府女奴彻彻曾与二郭商定,在临刑时含糊其辞地株连商挺及其子商王献。帝怒,将挺父子下狱,经吏部尚书青阳梦炎及符宝郎董文忠的解救,于十六年冬释放。二十年,又任枢密副使,不久因病免职。二十五年,世祖问中丞董文用:“商孟卿今年多大年纪?”文用说“:八十。”帝甚惜他已年老。是年十二月卒。其遗著有诗千余篇,尤善于隶书。延。。初(1314),赠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
赵良弼,字辅之,女真人,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故以赵为姓。其父名悫,曾为金朝之威胜军节度使,去世后,谥“忠闵”
良弼禀性聪明,足智多谋,科举中进士,为赵州教授。世祖即位前就召见过他。正值设立邢州安抚司,于是升良弼为幕长。邢州很久就没有贤能的官吏,而地当要冲,来往使臣很多,民多逃亡。良弼在邢州规划有方,有些事迅速做出决断,有的则请示于王府,一年之内去王府往返六次,所请示者无不听从。脱兀脱为邢州断事官,其下属官吏相互猜疑,彼此阻挠,良弼在世祖征云南时将邢州情形报告给世祖,世祖罢脱兀脱的官,解散其部属,邢州因而大治,户口增加一倍。世祖即位前,其封地在关陕,他奏请朝廷任命廉希宪、商挺为陕西宣抚使,赵良弼为参议司事。阿蓝答儿执政,他慑服于世祖的英武,向宪宗进谗言。于是以阿蓝答儿为陕西省左丞相,刘太平为参知政事,他们搜刮京兆的钱谷,把许多人逮捕下狱,害死二十余人,大家都感到恐惧。良弼却敢于仗义执言,使廉希宪和商挺二人未遭诬陷,宣抚司无一被判有罪。
宪宗九年(1259)七月,世祖南征,召赵良弼参议元帅府事,兼江淮安抚使。他指挥战斗,五战五捷;禁止士卒焚百姓房屋、杀害降民,凡到一处便宣布朝廷恩德,人民安居无事。渡江攻鄂州,闻宪宗崩,世祖北还京师,良弼陈奏当前应办政务十二事,都被采纳实施。至卫地,被派遣前往京兆访察秦、蜀风土人情,不过一月,了解详细情况,报告说“:宗王穆哥无他心,宜以西南六盘一带地方委他管辖。浑都海屯军于六盘,兵强马壮,都想北归,恐发生意外。纽邻总领秦、川蒙古各军,深得秦、蜀民心,年少勇猛,当赋予他以重职,但应速解其兵权。刘太平、霍鲁怀今行尚书省事,办集粮饷,有占据秦、蜀的野心。百家奴、刘黑马、汪惟正兄弟,蒙受皇上恩德,都全心全意听候朝廷差遣。”这些情况和建议,都被采纳实行。
中统元年(1260),良弼五次上书劝世祖即皇帝位,提醒世祖,形势紧迫,关系到国家安危,不能有丝毫犹豫。世祖即位后,设立陕西四川宣抚司,又以廉希宪、商挺为正副宣抚使,赵良弼为参议。良弼先去赴任,与断事官八春商议,提出“:今浑都海日夜意图北归,纽邻拖延不立即起程,当先遣使奉朝廷圣旨敦促纽邻入朝,令刘太平速还京兆。”八春均表同意。纽邻果然要率军入泾阳,刘太平准备开往六盘,朝廷使臣来宣布圣旨后才停止行动。
后来浑都海果然反叛朝廷,引军北归。良弼与汪惟正、刘黑马二宣抚使决议,逮捕浑都海的党羽元帅乞台不花、迷立火者,立即处死。希宪与挺顾虑有“擅杀”的罪名,遣使入朝请罪。使者临行时良弼将一份密奏交给他,并叮嘱道:“开始逮捕二帅,只是要把他俩囚禁起来,听候朝廷处置。臣认为,把事情张扬出去多有不便,宜尽快处决为好。擅杀之罪在我而不在宣抚司。若皇上责怪希宪等,望使者把这份密奏呈上。”但世祖并未追问此事。升良弼参议陕西省事。蜀人费寅,因私人恩怨而告廉希宪、商挺在京兆有图谋不轨的九条罪状,并说赵良弼可以作证。世祖召问良弼,良弼含泪回答说“:二臣忠良,保证他们无异心,臣愿把心挖出来证明。”世祖的怀疑并未因此消除。这时正是刚平定李王。。之乱以后,获王文统与李王。。暗中勾结的书信,更加怀疑廉、商二臣有二心,谴责良弼,甚至要割他的舌头。良弼誓死也不乱说,世祖的疑心才消除,费寅终因谋反而被诛。
至元七年(1270),任良弼为经略使,管理高丽屯田。良弼认为在高丽屯田不便,坚持辞任,于是命他出使日本。早在至元初多次遣使至日本,均无所得。良弼请求使日,世祖念他年老,不准,良弼再三请求,才授与他秘书监官职使日,并带随从兵三千人。良弼不肯带军队去,只点名二十四位官员随行。
元朝使船行至金津岛,日本人看见中国使船,欲来攻击。良弼舍舟登岸向他们讲明来意。金津守臣把良弼请进一间木板房,四面用兵围困,熄灯后喊声大作,而良弼镇定自若。第二天,日本太宰府官列兵于四山之上,问中国使来意。良弼列举他们不恭敬之罪,但仍待之以礼。太宰官内心惭愧,要求国书。良弼说“:必须见到国王才给国书。”过了几天,太宰官又来要国书,并且说“:我国自太宰府以东,上国使臣没有到过,今大朝派使臣来,若不见国书,何以相信?”良弼道“:隋文帝遣裴清来,你们国王出城迎接;唐太宗、高宗遣使来,都见到你们国王,你们国王难道不见我大朝使臣吗?”日本太宰官再回要求国书,甚至以兵威胁。良弼始终不给,只给副本。太宰官仍威胁说“:大将军将会带十万大军来要国书。”良弼说:“不见你们国王,就是把我头割去,还是得不到国书。”日本知不能使良弼屈服,派使引十二人去见日本国王,而将良弼送至对马岛。
至元十年五月,良弼从日本回朝,拜见世祖。帝询问了他出使日本的情形,称赞他“不辱君命”后来世祖准备征讨日本,三次征询良弼的意见。良弼说:“臣居日本一年多,见其民俗勇猛好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但无五谷桑麻之利,得其人不能役使,得其地也无利可获。何况水军渡海,海风无定期,祸害不可测,若征讨,是以有用之民力填无穷之大洞。臣以为不征讨的好。”世祖同意。
十一年十二月,任良弼同佥书枢密院事。丞相伯颜伐宋,良弼建议:“宋重兵在扬州,最好以大军先捣钱塘。”后来就是按良弼的进军方略灭宋的。良弼又建议“:宋亡,江南士人多废止了学业,宜设经史科以培育人材,制定律令,使奸吏们有所收敛。”这些意见都被采用。世祖曾问良弼:“高丽是个小国,而工匠技艺都胜过汉人。其儒人皆通经书,学孔孟之书。而汉人只知吟诗做赋,将有何用?”良弼回答说:“这不是学者的弊端,在于国家提倡什么。如提倡诗赋,则人必吟诗做赋;如提倡经学,则人必学习经史。”
良弼多次称病辞职,至元十九年,得到批准,居于怀孟。良弼在温县别有产业,原有地三千亩,分为二份,其六份给怀州,四份给孟州,永远属于庙学,用以赡养庙学生徒,表示自己出身于儒学,不忘其本。有人问他如何治理政事,良弼回答说“:必有能容忍的度量,事情才办得好。因为人性易暴发而难控制,特别是发怒。必须先克己然后可以遏制怒气,必须顺理然后可以忘怒。要能忍所难忍,能容所难容,这样事情才办得好。”
至元二十三年(1286)卒,享年七十岁。赠推忠翊运功臣、太保、仪同三司,追封韩国公,谥“文正”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时,闻其名而召见他,呼他秀才而不叫名字,赐他三个僮仆,给他薪水,命王后亲制衣赐他,若不合身,立即修整,其受恩宠无人可比。命他到各地去访聘名士王鹗等人。又令蒙古学生十人从璧学习儒学。令璧学习蒙古语言以译大学衍义。世祖常在马上听赵璧讲解大学衍义,辞意明畅,甚受夸奖。
宪宗即位,召璧问道:“天下如何能治?”璧说“:请先杀在陛下身边的那些最不好的人。”宪宗听了不高兴。璧退朝后世祖对他说:“秀才,你浑身都是胆!我也为你捏了一把冷汗。”有天,断事官牙老瓦赤持其印向宪宗请示“:这是前朝皇帝赐臣的印,今陛下登极,是用此旧印,还是换新印?”当时赵璧在帝身边,质问他“:用不用你,还要由皇上决定,你敢来看问皇上是用什么印!”夺其印放在宪宗面前,宪宗沉默了很久,自此以后,不再任用牙老瓦赤。
宪宗二年(1252),任赵璧为河南经略使。河南刘万户贪淫横暴,郡中婚嫁都要先贿赂他,得到他的允许后才行,人们都叫他“翁”其党徒董主簿更是仗势为非作歹,强取民间美女三十余人。赵璧到任后,审查其罪行,立即处斩,归还所占民女,刘万户大惊。此时,天降大雪,刘万户去慰劳璧之劳苦,酌酒祝贺道“:经略一到就诛锄强暴,今日之雪实为瑞兆。”璧曰:“像董主簿这样的人还有,如杀尽了,祥瑞之兆就会大至。”刘再不敢做声,回去病死。当时人认为是为赵璧的正气吓死的。
宪宗九年,蒙古大军伐宋,任赵璧为江淮荆湖经略使。蒙古军围鄂州,宋制置使贾似道遣使求和,赵璧请求去宋方谈判。世祖嘱咐道:“你登城,必看我旗号,若旗挥动,你就速归。”璧至鄂州城里,宋将宋京提出:“北兵若班师,我宋朝愿划江为界,每年奉献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璧曰:“大军至濮州时,你提出这样要求,或可能依从,如今已渡江,说这样的话何益!贾制置今在这里吗?”这时,看见世祖在挥动旗,便对宋京说“:改日再议。”立即回营。
宪宗崩,世祖即位。中统元年(1260),拜赵璧为燕京宣慰使。当时,为供给蒙古入蜀军队粮饷,府库已空,到北边用兵时,赵璧能筹划供应军饷相继不绝。中书省设立后,授璧平章政事,议加“答剌罕”的称号,璧坚决不肯接受。二年,本已随驾北征,又奉命还至燕京,以平章政事兼任大都督,总领各军。三年,李王。。在益都起兵反叛,赵璧随同亲王合必赤征讨。王。。已占据济南,朝廷各军缺食,璧从济河得粟及羊、猪等以供军饷,军威大振。
至元元年(1264),任制行官,加荣禄大夫。世祖要人写伐宋檄文,数人草拟者,都不满意,召璧来写。写完后世祖看了大喜,称赞说:“只有秀才完全表达出我的意思。”改任璧为枢密副使。六年,宋守臣有遣使来约降的,世祖命璧去鹿门山同都元帅密议,并命他同行汉军都元帅府事。宋将夏贵率兵五万、军粮三千船,自武昌逆流而上,增援襄阳。当时汉水猛涨,璧占据险要之地,设伏兵等待。夏贵半夜潜行而上,璧出鹿门行二十余里,指挥伏兵发起进攻,夺敌船五艘,令军士大呼:“南船已败,我水军应速进。”夏贵被慑服而不敢动。第二天清晨,阿术领诸军到达,渡江西追夏贵骑兵。赵璧率水军万户解汝楫等追击夏贵水军,会战于虎尾洲,贵大败而走,宋军士卒溺死甚众,璧军夺战舰五十艘,擒敌将士三百余人。
高丽王礻直,为其臣林衍赶走。世祖召璧回朝,改任中书左丞,同国王头辇哥共管东京等路中书省事,聚兵于平壤。这时,林衍已死,璧与国王头辇哥商议:“高丽王迁居江华岛已多年,外表虽称臣纳贡,言辞谦卑,而内心阴险,故权臣敢于驱逐他。今衍虽死,而其王是无罪的,若朝廷遣兵护送他回京城复国,可以息兵安民,此为上策。”遣使将此策略奏报朝廷,为世祖采纳。
从高丽撤兵回来后,调璧为中书右丞。十年,又拜为平章政事。至元十三年(1276)卒,享年五十七岁。大德三年(1299),赠大司徒,谥“忠亮”
严实每派人向朝廷请示,都是托皇帝近侍之臣奏请皇帝,不经过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些不和,子贞来后,劝严实先致礼于丞相,凡有奏请,必先禀告丞相。耶律楚材甚喜,从此与严实友好无间,严实因此更加信任子贞。
太宗四年(1232),严实戍守黄陵,金军全力来攻。蒙古军应战失利,金军势气大张,曹、濮以南都为之震惊。有自敌逃归的人说,金兵大军将至,人心恐惧。子贞得到严实的允许,将宣扬金军的人斩首,境内才安定下来。汴梁攻下后,河南饥民北迁,沿路都是饿死的人,子贞多方赈救,活者万余人。金之儒生流亡者,都加以收养任用,如荐举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四方之士都投奔而来,故东平一时人才多于其他地方。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初定,什么事都还是开始,行台所统辖的五十余城,州县之官不是从将校中选拔,就是来自民间,都不知如何办理政事。甚至有的专以压榨搜括民财为能,官吏贪图私利,坑害人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派专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规章,罢黜那些贪赃懒惰者,奖励廉洁勤恳的官员,于是官府始有纪纲,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东平将校占民为自己私兵,称之为“脚寨”任意向百姓征收赋税,遣派劳役。像这样的有四百处。子贞请求将将校所占民户归属于州县。严实开始还有些为难,经子贞极力说服才同意照办,人民都认为很好。
严实卒,其子忠济承袭爵位,尤敬重子贞。奏请朝廷授子贞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建立新学庙,聘请以前的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收学生几百人,由官府出粟来赡养他们,使他们学习经艺。每季课程考试,他都必亲临试场。齐鲁一带学风为之一变。
宪宗九年(1259),世祖南伐,召子贞至濮州询问进军方略。子贞说“: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能广泛施与。百姓之所以抵抗,是因为怕死。若对投降者不杀,胁从者不问罪,宋之郡邑一纸檄文就可平定。”世祖认为这话很对。中统元年(1260),授子贞益都路宣抚使。不久,入朝拜为右三部尚书。当时,中书省及各部是新建,其典章制度多由子贞裁定。李王。。反叛,占据济南,朝廷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到济南考察李王。。的形势,对丞相史天泽说:“王。。拥兵从益都而来,坐守济南孤城。宜增筑外城,防他突围。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这一议论与天泽不谋而合。其后李王。。果然被擒。
子贞回到朝廷,上书可行者十事,大意是“任官爵是皇上之权,而考察与选拔官员的办法应由吏部进行。律令是国之纪纲,宜早规定。监司统管一路,若用非其才则不孚众望,请选公正廉洁有才德的人任职。今州县官世代相传,非法征敛,民穷苦无处申诉,应把这些州县官调开,革除弊政”等等。又请建立国学以教育贵族子弟,令州郡提学考试诸生,三年一贡举。这些建议朝廷命中书省一一施行。至元二年,始废除县官世袭制,遣子贞与左丞相耶律铸行巡山东,调派所属州县官吏。回朝授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子贞奏请颁布官员俸禄,规定职田,均被采纳。
不久拜中书平章政事。又陈奏当务之急者十二策。世祖颇悔用子贞晚了。不久,子贞年老请求退休。世祖挽留“:卿气力未衰,勉强为朕留任措置大事,等各衙门公务有了条理,听卿自便。”至元三年(1266)十一月,再次恳切辞职,才被批准。世祖特令中书省,凡有大事,到子贞家中询问。而子贞虽居家中,每闻朝廷事办得不好,必上书陈述他的意见,其爱君忧国之心,不因退休而改变。享年八十一岁卒。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其先家本姓殷,因避讳宋皇帝之名而改姓商。挺二十四岁时,汴京被蒙古军队攻破,因此到北方去依靠冠氏县赵天锡,在此与元好问、杨奂等交游。东平严实聘请他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其子严忠济委任商挺为经历,出任曹州判官,不久又任经历,赞助忠济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宪宗三年(1253),世祖在王府接受京兆分地,闻挺之名,遣使把他从盐州请来,他对世祖的询问都做了满意的回答,世祖亲切地称他的字而不呼其名。有次在陪宴时,商挺对世祖说:“挺来时,李王。。建朐山城,东平当输送米万石。东平至朐山,运一石米要花十石的运费,而且雨后车辆往往陷于泥淖中,不能按期送到,过期判处死刑。请改运至沂州,令李王。。到沂州去取,这样方便。”世祖说:“卿如此之爱民,不忍不依从。”
杨惟中为关中宣抚使,挺为郎中。战乱之后,关中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惶不安,无所依托。商挺辅助杨维中,任用贤良,罢黜贪官,使有才能德行的人受到重用和提拔,制定各项章程,印发纸币,颁布俸禄,重农业,薄赋税,通有无,等等,一月之内,人民安居乐业。诛杀了一个最奸猾的官吏,其余都畏服。还请求朝廷将关中每年的赋税减征一半。第二年,杨惟中罢职,由廉希宪代替,升挺为宣抚副使。宪宗九年,废除宣抚司,商挺回到东平。
宪宗亲自征蜀。世祖将领兵出鄂、汉,驻军于小濮,召商挺询问军事形势。挺说:“蜀道既远又险,皇上不宜轻动。”世祖沉吟了许久说“:卿言正符合我的想法。”宪宗崩,世祖北回京都,途中遣张文谦去与商挺议论如何应付时局变化的对策。挺说:“军中当严格管理符印,谨防奸诈。”文谦急忙赶上世祖转告商挺的话。世祖猛然醒悟,骂道:“过去无一人同我这样说过,若非商孟卿,几乎要坏大事。”速遣使至军中立定规约。不久,阿里不哥之使来到军中,被逮捕斩首。召挺北上至开平,与廉希宪共同辅助世祖制定立国大计。
世祖即位后,商挺建议:“南伐之师应撤回,西蜀之师应择地屯驻。”世祖同意。朝廷任廉希宪及商挺为陕、蜀两地宣抚使。中统元年(1260)五月,挺至京兆。哈剌不花为征蜀名将,浑都海曾任他为副将,屯驻于六盘山,起兵响应阿里不哥反抗朝廷。挺对希宪说“:估计六盘山哈剌不花有三种策略:全力向东,直取京兆,此为上策;聚兵于六盘山,伺机而动,这是中策;整装北归,策应和林阿里不哥,此为下策。”希宪问:“他们会采哪种策略?”挺曰:“必取下策。”不久,哈剌不花果然向和林而去。于是挺与希宪商定,令八春、汪良臣发兵抵御。其事见廉希宪传。六盘山之兵北上。阿蓝答儿自和林引兵南下,与哈剌不花、浑都海相遇于甘州。哈剌不花与阿蓝答儿等不合,领兵继续北上,阿蓝答儿与浑都海合军南下。诸王合丹率骑兵与八春、汪良臣兵会合。商挺与他们议定,分三路抵抗南下军队。南北两军交战,风沙大起,良臣令军士下马步战,以短兵冲击北军左翼,绕到后方,然后从右翼杀出;八春从正面进攻;合丹则以精兵截断北军的归路。双方大战于甘州之东,杀阿蓝答儿及浑都海。世祖闻捷大喜,赞叹说:“商孟卿真古之良将也。”改宣抚司为行中书省,晋升希宪为行中书省右丞,挺为佥行省事。
中统二年,挺晋升参知政事。宋将刘整在泸州投降,并将以前降于宋的数人逮捕送来,蒙古军官要求杀掉这些人以儆戒其他,挺竭力奏请释放了这些人。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恐判死刑,借故向朝廷控告商挺与廉希宪,世祖召挺于便殿向道“:卿在关中,怀孟两地治绩卓著,但攻击你的言论也有,难道说是同僚中有人要败坏你的名声,还是你地位高了而懒于政事?近年来,谈论王文统的人不少,为何卿独无一言?”挺对曰:“臣素知文统之为人,曾与赵璧议论过,想陛下还能记得。臣在秦三年,过错很多,对有些事临时为适应情况在做法上有些改变也是有的,但说以功成归于自己,事败归罪于别人,臣则不敢,若有这样的事,请杀我的头。”挺出朝后,世祖与驸马忽剌出、枢副合答等统计挺提出的大政方针先后有十七项,因而赞叹说:“挺有这样大的功,还说自己有罪,若真办他的罪,谁还肯为朕尽力!你们要记住这点。”中统四年,赐商挺金符,命行四川行枢密院事。
至元元年(1264),挺入朝拜参知政事。建议令王鹗、李冶、徐世隆、高鸣、胡祗。。、周砥等人修纂辽、金二史,甚合皇帝的想法。二年,巡察河东,很快又召还京师。三年,世祖注意于经学,挺与姚枢、窦默、王鹗、杨果等编纂五经要语共二十八类进呈。六年,任同佥枢密院事。七年,调为佥书。八年,升副使。在任枢密副使时,清点军队实有人数,确定军官品级和俸禄,令四千人屯田,垦田三万亩,其收获供亲军军饷。淘汰不能为军户者三万户,虽一丁一户者亦淘汰;丁多家产少、家产多而丁少者,各以其财或力合出一军。
九年,封皇子忙阿剌为安西王,并为王建立相府,以商挺为王之相。十四年,诏令安西王北征。王命挺曰“:关中事有不适宜的,可完全改变。”挺曰:“延安民兵共数千,应令李忽兰吉训练,以防意外。”不久,秃鲁反叛,以延安之兵去对付,果有成效。挺向安西王提出十项政策:和睦亲邻,安定人心,不耽误农时,防范意外,轻徭薄赋,统一权力,端正思想,谨慎治理辖区,巩固根本,体察民情。安西王均采纳。安西王去世,王妃令挺去朝廷奏请王子阿难答嗣位,世祖认为王子年少不懂事,命商挺姑行王相府事。
原先,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与安西王丞相赵炳不和。有人告发赵炳有违法事。王妃命把炳囚禁于六盘山狱中,病死。朝廷怀疑是王妃擅自杀害的,捕郭琮、郭叔云审问。二人伏罪,其事详见赵炳传。这事与商挺本无丝毫关系,但王府女奴彻彻曾与二郭商定,在临刑时含糊其辞地株连商挺及其子商王献。帝怒,将挺父子下狱,经吏部尚书青阳梦炎及符宝郎董文忠的解救,于十六年冬释放。二十年,又任枢密副使,不久因病免职。二十五年,世祖问中丞董文用:“商孟卿今年多大年纪?”文用说“:八十。”帝甚惜他已年老。是年十二月卒。其遗著有诗千余篇,尤善于隶书。延。。初(1314),赠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
赵良弼,字辅之,女真人,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故以赵为姓。其父名悫,曾为金朝之威胜军节度使,去世后,谥“忠闵”
良弼禀性聪明,足智多谋,科举中进士,为赵州教授。世祖即位前就召见过他。正值设立邢州安抚司,于是升良弼为幕长。邢州很久就没有贤能的官吏,而地当要冲,来往使臣很多,民多逃亡。良弼在邢州规划有方,有些事迅速做出决断,有的则请示于王府,一年之内去王府往返六次,所请示者无不听从。脱兀脱为邢州断事官,其下属官吏相互猜疑,彼此阻挠,良弼在世祖征云南时将邢州情形报告给世祖,世祖罢脱兀脱的官,解散其部属,邢州因而大治,户口增加一倍。世祖即位前,其封地在关陕,他奏请朝廷任命廉希宪、商挺为陕西宣抚使,赵良弼为参议司事。阿蓝答儿执政,他慑服于世祖的英武,向宪宗进谗言。于是以阿蓝答儿为陕西省左丞相,刘太平为参知政事,他们搜刮京兆的钱谷,把许多人逮捕下狱,害死二十余人,大家都感到恐惧。良弼却敢于仗义执言,使廉希宪和商挺二人未遭诬陷,宣抚司无一被判有罪。
宪宗九年(1259)七月,世祖南征,召赵良弼参议元帅府事,兼江淮安抚使。他指挥战斗,五战五捷;禁止士卒焚百姓房屋、杀害降民,凡到一处便宣布朝廷恩德,人民安居无事。渡江攻鄂州,闻宪宗崩,世祖北还京师,良弼陈奏当前应办政务十二事,都被采纳实施。至卫地,被派遣前往京兆访察秦、蜀风土人情,不过一月,了解详细情况,报告说“:宗王穆哥无他心,宜以西南六盘一带地方委他管辖。浑都海屯军于六盘,兵强马壮,都想北归,恐发生意外。纽邻总领秦、川蒙古各军,深得秦、蜀民心,年少勇猛,当赋予他以重职,但应速解其兵权。刘太平、霍鲁怀今行尚书省事,办集粮饷,有占据秦、蜀的野心。百家奴、刘黑马、汪惟正兄弟,蒙受皇上恩德,都全心全意听候朝廷差遣。”这些情况和建议,都被采纳实行。
中统元年(1260),良弼五次上书劝世祖即皇帝位,提醒世祖,形势紧迫,关系到国家安危,不能有丝毫犹豫。世祖即位后,设立陕西四川宣抚司,又以廉希宪、商挺为正副宣抚使,赵良弼为参议。良弼先去赴任,与断事官八春商议,提出“:今浑都海日夜意图北归,纽邻拖延不立即起程,当先遣使奉朝廷圣旨敦促纽邻入朝,令刘太平速还京兆。”八春均表同意。纽邻果然要率军入泾阳,刘太平准备开往六盘,朝廷使臣来宣布圣旨后才停止行动。
后来浑都海果然反叛朝廷,引军北归。良弼与汪惟正、刘黑马二宣抚使决议,逮捕浑都海的党羽元帅乞台不花、迷立火者,立即处死。希宪与挺顾虑有“擅杀”的罪名,遣使入朝请罪。使者临行时良弼将一份密奏交给他,并叮嘱道:“开始逮捕二帅,只是要把他俩囚禁起来,听候朝廷处置。臣认为,把事情张扬出去多有不便,宜尽快处决为好。擅杀之罪在我而不在宣抚司。若皇上责怪希宪等,望使者把这份密奏呈上。”但世祖并未追问此事。升良弼参议陕西省事。蜀人费寅,因私人恩怨而告廉希宪、商挺在京兆有图谋不轨的九条罪状,并说赵良弼可以作证。世祖召问良弼,良弼含泪回答说“:二臣忠良,保证他们无异心,臣愿把心挖出来证明。”世祖的怀疑并未因此消除。这时正是刚平定李王。。之乱以后,获王文统与李王。。暗中勾结的书信,更加怀疑廉、商二臣有二心,谴责良弼,甚至要割他的舌头。良弼誓死也不乱说,世祖的疑心才消除,费寅终因谋反而被诛。
至元七年(1270),任良弼为经略使,管理高丽屯田。良弼认为在高丽屯田不便,坚持辞任,于是命他出使日本。早在至元初多次遣使至日本,均无所得。良弼请求使日,世祖念他年老,不准,良弼再三请求,才授与他秘书监官职使日,并带随从兵三千人。良弼不肯带军队去,只点名二十四位官员随行。
元朝使船行至金津岛,日本人看见中国使船,欲来攻击。良弼舍舟登岸向他们讲明来意。金津守臣把良弼请进一间木板房,四面用兵围困,熄灯后喊声大作,而良弼镇定自若。第二天,日本太宰府官列兵于四山之上,问中国使来意。良弼列举他们不恭敬之罪,但仍待之以礼。太宰官内心惭愧,要求国书。良弼说“:必须见到国王才给国书。”过了几天,太宰官又来要国书,并且说“:我国自太宰府以东,上国使臣没有到过,今大朝派使臣来,若不见国书,何以相信?”良弼道“:隋文帝遣裴清来,你们国王出城迎接;唐太宗、高宗遣使来,都见到你们国王,你们国王难道不见我大朝使臣吗?”日本太宰官再回要求国书,甚至以兵威胁。良弼始终不给,只给副本。太宰官仍威胁说“:大将军将会带十万大军来要国书。”良弼说:“不见你们国王,就是把我头割去,还是得不到国书。”日本知不能使良弼屈服,派使引十二人去见日本国王,而将良弼送至对马岛。
至元十年五月,良弼从日本回朝,拜见世祖。帝询问了他出使日本的情形,称赞他“不辱君命”后来世祖准备征讨日本,三次征询良弼的意见。良弼说:“臣居日本一年多,见其民俗勇猛好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但无五谷桑麻之利,得其人不能役使,得其地也无利可获。何况水军渡海,海风无定期,祸害不可测,若征讨,是以有用之民力填无穷之大洞。臣以为不征讨的好。”世祖同意。
十一年十二月,任良弼同佥书枢密院事。丞相伯颜伐宋,良弼建议:“宋重兵在扬州,最好以大军先捣钱塘。”后来就是按良弼的进军方略灭宋的。良弼又建议“:宋亡,江南士人多废止了学业,宜设经史科以培育人材,制定律令,使奸吏们有所收敛。”这些意见都被采用。世祖曾问良弼:“高丽是个小国,而工匠技艺都胜过汉人。其儒人皆通经书,学孔孟之书。而汉人只知吟诗做赋,将有何用?”良弼回答说:“这不是学者的弊端,在于国家提倡什么。如提倡诗赋,则人必吟诗做赋;如提倡经学,则人必学习经史。”
良弼多次称病辞职,至元十九年,得到批准,居于怀孟。良弼在温县别有产业,原有地三千亩,分为二份,其六份给怀州,四份给孟州,永远属于庙学,用以赡养庙学生徒,表示自己出身于儒学,不忘其本。有人问他如何治理政事,良弼回答说“:必有能容忍的度量,事情才办得好。因为人性易暴发而难控制,特别是发怒。必须先克己然后可以遏制怒气,必须顺理然后可以忘怒。要能忍所难忍,能容所难容,这样事情才办得好。”
至元二十三年(1286)卒,享年七十岁。赠推忠翊运功臣、太保、仪同三司,追封韩国公,谥“文正”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时,闻其名而召见他,呼他秀才而不叫名字,赐他三个僮仆,给他薪水,命王后亲制衣赐他,若不合身,立即修整,其受恩宠无人可比。命他到各地去访聘名士王鹗等人。又令蒙古学生十人从璧学习儒学。令璧学习蒙古语言以译大学衍义。世祖常在马上听赵璧讲解大学衍义,辞意明畅,甚受夸奖。
宪宗即位,召璧问道:“天下如何能治?”璧说“:请先杀在陛下身边的那些最不好的人。”宪宗听了不高兴。璧退朝后世祖对他说:“秀才,你浑身都是胆!我也为你捏了一把冷汗。”有天,断事官牙老瓦赤持其印向宪宗请示“:这是前朝皇帝赐臣的印,今陛下登极,是用此旧印,还是换新印?”当时赵璧在帝身边,质问他“:用不用你,还要由皇上决定,你敢来看问皇上是用什么印!”夺其印放在宪宗面前,宪宗沉默了很久,自此以后,不再任用牙老瓦赤。
宪宗二年(1252),任赵璧为河南经略使。河南刘万户贪淫横暴,郡中婚嫁都要先贿赂他,得到他的允许后才行,人们都叫他“翁”其党徒董主簿更是仗势为非作歹,强取民间美女三十余人。赵璧到任后,审查其罪行,立即处斩,归还所占民女,刘万户大惊。此时,天降大雪,刘万户去慰劳璧之劳苦,酌酒祝贺道“:经略一到就诛锄强暴,今日之雪实为瑞兆。”璧曰:“像董主簿这样的人还有,如杀尽了,祥瑞之兆就会大至。”刘再不敢做声,回去病死。当时人认为是为赵璧的正气吓死的。
宪宗九年,蒙古大军伐宋,任赵璧为江淮荆湖经略使。蒙古军围鄂州,宋制置使贾似道遣使求和,赵璧请求去宋方谈判。世祖嘱咐道:“你登城,必看我旗号,若旗挥动,你就速归。”璧至鄂州城里,宋将宋京提出:“北兵若班师,我宋朝愿划江为界,每年奉献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璧曰:“大军至濮州时,你提出这样要求,或可能依从,如今已渡江,说这样的话何益!贾制置今在这里吗?”这时,看见世祖在挥动旗,便对宋京说“:改日再议。”立即回营。
宪宗崩,世祖即位。中统元年(1260),拜赵璧为燕京宣慰使。当时,为供给蒙古入蜀军队粮饷,府库已空,到北边用兵时,赵璧能筹划供应军饷相继不绝。中书省设立后,授璧平章政事,议加“答剌罕”的称号,璧坚决不肯接受。二年,本已随驾北征,又奉命还至燕京,以平章政事兼任大都督,总领各军。三年,李王。。在益都起兵反叛,赵璧随同亲王合必赤征讨。王。。已占据济南,朝廷各军缺食,璧从济河得粟及羊、猪等以供军饷,军威大振。
至元元年(1264),任制行官,加荣禄大夫。世祖要人写伐宋檄文,数人草拟者,都不满意,召璧来写。写完后世祖看了大喜,称赞说:“只有秀才完全表达出我的意思。”改任璧为枢密副使。六年,宋守臣有遣使来约降的,世祖命璧去鹿门山同都元帅密议,并命他同行汉军都元帅府事。宋将夏贵率兵五万、军粮三千船,自武昌逆流而上,增援襄阳。当时汉水猛涨,璧占据险要之地,设伏兵等待。夏贵半夜潜行而上,璧出鹿门行二十余里,指挥伏兵发起进攻,夺敌船五艘,令军士大呼:“南船已败,我水军应速进。”夏贵被慑服而不敢动。第二天清晨,阿术领诸军到达,渡江西追夏贵骑兵。赵璧率水军万户解汝楫等追击夏贵水军,会战于虎尾洲,贵大败而走,宋军士卒溺死甚众,璧军夺战舰五十艘,擒敌将士三百余人。
高丽王礻直,为其臣林衍赶走。世祖召璧回朝,改任中书左丞,同国王头辇哥共管东京等路中书省事,聚兵于平壤。这时,林衍已死,璧与国王头辇哥商议:“高丽王迁居江华岛已多年,外表虽称臣纳贡,言辞谦卑,而内心阴险,故权臣敢于驱逐他。今衍虽死,而其王是无罪的,若朝廷遣兵护送他回京城复国,可以息兵安民,此为上策。”遣使将此策略奏报朝廷,为世祖采纳。
从高丽撤兵回来后,调璧为中书右丞。十年,又拜为平章政事。至元十三年(1276)卒,享年五十七岁。大德三年(1299),赠大司徒,谥“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