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风波再起 (2/2)
笔趣阁 www.xbqg.net,头牌花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戏,看戏的天天爆满。古家的三姨太,是叶青明的师姑,本人除了会唱戏外,还是个戏迷,天天赶场子去坐头排。看了十来天,她还不过瘾,央求老爷把戏班,请到家来演几天。
过去,凡有唱戏到镇上,开场前先到古家拜场子,免费给古老爷演几场,然后才能演给老百姓看。
因今年戏班子,是窦家人请的。按窦家规矩,是不能唱窦家的戏,拜古家的码头!
窦家在东河势力,跟古家旗鼓相当,几百年来杂居一处,在争斗中融合,在融合中争斗,很多古、窦家族的人,既是仇家又是亲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乡下人就是这样,乡里乡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两个陌生人到一块儿稍微叙一下,叙到五服之内都是亲!这些关系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不顺——
当然,叶青明是懂事的人,晓得老古家在这里的势力可怕。班子虽然是窦家请来的,但古家也不能得罪,毕竟日后还有关节,加上有师姑那层关系,叶青明在古、窦两家之间,进出往来游刃有余。
戏班来镇上开场之前,叶青明以看望师姑之名,到古家拜望古老爷,还带了双份重礼,一份给师姑三姨太,一份给古大疤子,这样一来既不得罪窦家,古家人也认为叶老板会作人。如此两全其美,窦家自然没有话说,古家也有了面子。所以今儿个端午节期间,叶家班在镇上唱戏,得到两个大族的关照,没有什么人来捣乱,戏演得顺顺利利的,看的人开心说好,唱的人舒心说顺畅,真是皆大欢喜……
本来,古家还不服输,龙舟赛败了后,古氏家族的人,商量想扳回一局。特别是窦家接叶家班来镇上唱了十多天戏,搞得一片热闹。古家人眼睛红了,当家主事的头面人物,来跟族长商量,等窦家的戏唱完了,以双倍的价钱,让叶家班在镇上为古氏加唱十天,让四乡八村的人,还来免费看戏,长一长古家的脸面,之后,还要到古大疤子家里再演几天。
因古少爷的事,古大疤子情绪不好,对这些族里族外、家长里短的杂事,都不怎么感兴趣了。家族的人来协商时,他说:“双倍价钱,再请班子,说是为古家唱十天,实际上便宜了那些泥腿子们。对古家来说,纯粹劳民伤财,是穷爱面子,活吃亏!”至于到他家来唱,家里才办忧丧,唱戏不大合适。因此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古少爷之死,除了四姨太、古大疤子非常悲伤,明喜香有一些悲伤外,古家其他人,大多无动于衷,有的暗暗高兴,私下甚至拍手称快。
其实,古大疤子这些时,郁闷悲伤得厉害,也想找个乐子散散心,这时候请人到家唱戏,只是怕人说他不近人情,无慈父爱子之心,且家里大丧不久,唱戏也不好……
但经不住三姨太一撺掇,他就有些心里痒痒,且久闻叶家班大名,也曾看过他们惊艳演唱。这几天镇上唱戏,他虽然不好意思去看,但也一直关注。听下人说叶家班的戏,唱得越来越过瘾,古大疤子早就动了心。只是碍于脸面,才没赶这个热闹。
现在,三姨太既提到了,古大疤子明着没反对,三姨太晓得有缝隙了,就去跟大太太明喜香商量,明喜香闷了好久,很想寻个乐子,自然满口赞成。
戏班子进家,古家除了四姨太骂骂咧咧外,其他人没有不高兴的。大家忙了个把月,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都跟着哭了;也不管是真忧,还是假忧,都跟着忧了!这样沉郁、忧恼了好长时间,哪个不想开开心放松一下?因此,戏班子一来,古家上下过年过节一般、开心不己。
19
这段时间,家里天天唱戏,孟晨瑶跟着春华,每到晚上,就钻进丫环、仆妇群里,混着看戏。
戏中人物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念一唱,都牵着她的心,挂着她的念。她从出世到现在,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也从来没有什么东西,像看戏这样,抓着她的心念,勾着她的情意!
古大疤子开头假意不看,但经不住三姨太再三再四的接请,就出来看一看。他这一看就看起了瘾,把叶家班留在家连演了七天。
这七天时间,演了四台单本戏:即叶家班压舱戏《花亭会》打头场,无论到何地何处,首场必演这个戏;另一个戏是从京、汉、楚剧种,移植过来的《失、空、斩》,这是《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三台大戏合改的。
原先的这三个戏,唱词非常多,过去艺人表露唱功,常常在台上,一个人,一张桌,两张椅,一唱就是大半天,唱的就是这三台戏。这几个戏故事情节较简单,且冗长、单调,适合高层有钱人、有工夫的闲人或戏迷之类的人,坐着喝清茶,嗑着瓜籽儿,欣赏“角儿”的唱功。“角儿”唱完,他们就喝采叫好,这也算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
可拿到乡村来,唱给底层百姓看,好多人不耐烦看下去。但这三个戏又是经典曲目,有好多精华。叶青明就请了几个本县在安庆读书的大学生,根据本地人的情绪、爱好、习惯,进行修改,浓缩成一部戏,这样一来就受欢迎了。
另外一个戏叫《蔡鸣凤辞店》,是皖、鄂一带流传三百来年的剧目。说的是浠水商人蔡鸣凤,跟皖地小店卖饭女之间的一段婚外之情。原先,戏里的一些内容是较为下流的,唱词也污秽不堪,说白插科打浑尽是脏言、猥语。但总的情节,又是很正气的,还有一些劝善内容。
叶家班结合文明戏,请一些文人对《蔡鸣凤辞店》,作了较大的改动,把里面一些不好的内容、情节,都删除掉,加大劝善的内容。情节,唱词、说白,也都改成干净、正规的。这样,一台糟粕较多的戏,变成较好看的正剧了。后来,鄂东一带民间,流传的《蔡鸣凤辞店》,就有了《大辞店》和《小辞店》两个版本,其中的一个,就是叶家班改编出来的剧目。
最后,唱的是连台戏《盘弓带上》,这台戏最好看,故事说的是唐朝年间,大户王家三个儿子:大儿子文贤,二儿子文龙,三儿子文虎。文贤早逝,留下妻子张氏,张氏是官家之女,不愿在王家守寡。
王母为攀富贵,不让张氏改嫁,竟自作主张,许诺张氏,等二儿子王文龙成年,让文龙叔接嫂,娶张氏为妻。这才让张氏留在王家,心心念念做着叔接嫂的美梦。
而文龙之父生前,曾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女方是鱼家女柳丝。王母嫌柳家贫穷,在王父死后,起了悔婚之心,但遭到王文龙反对,一直没有施行。
柳家因女儿成人,要王家兑现婚约来娶柳丝。
王家毕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找不到正当理由就不能退亲。且儿子已经成人,只好操办婚礼将柳丝娶来,跟王文龙洞房花烛。
张氏愿望落空,跟婆婆大吵大闹。王母无可奈何,心烦意乱中不知咋办才好。正巧番兵入侵边境,朝庭下令各州、府、县,急急招兵马赴边,护疆保国。
王文龙作为武举人,也被县里列入参军名单,即将赴边迎敌。张氏借此机会,伙同当官的哥哥威逼婆婆,在王文龙新婚之日逼他赴边从军。
王文龙有心报国,又舍不得新婚之妻,无奈朝庭有令县官强命,还有母、嫂逼迫,只准他在家拜完堂,即刻起身赴边,把新婚之妻一人丢在家里坐冷板凳。
文龙无奈,跨马提枪带弓箭出行。走到半路,却发现弓弦没有带上。因他用的硬弓独一无二,不射箭时就将弦解下,弓、弦两分开。
文龙半路回来取弦,到家天已漆黑。他怕惊动家人,引起误解,多费口舌,就悄悄从后花园跳墙进去,偷到自己房里拿弦。
进房后,只见新婚妻子,一人孤孤单单独坐垂泪。二人原本认识,见面自然相问。文龙说明原委,柳丝取了弓弦。文龙怕妻寂寞,就在洞房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偷偷从后花园跳出再赴边疆。
柳丝一夜珠胎暗结,数个月后藏不住露了馅。
王家人大惊,怀疑柳丝在娘家行为不正,带了野种进王家。王母和张氏对柳丝进行审问,柳丝将原委说出,王母半信半疑,张氏正好起心想要暗害柳丝,撺掇王母将柳丝赶走。柳丝无处安身,寄身破窑之中。想在窑中生下孩子,苦等文龙回来再辩清白。
无奈张氏想嫁给文龙,容不得柳丝存在,又在三弟文虎面前搬是弄非,说他二嫂品性有亏,在家偷人养汉,带着野种嫁到王家,败坏王家门风,现在虽然赶出家门,仍在村前破窑赖着不走,大失王家门风、脸面。
文虎年轻刚直激烈,听了大嫂之言就拿皮鞭去破窑,拷打柳丝欲赶她离村。柳丝被打痛苦委曲,把前因后果和盘托出,文虎恍然大悟。因为他哥哥的弓箭与众不同,别人的弓和弦是结死的,除了弦断了才续上,文龙的弓、弦平时分离,只到射箭时才缚上。这点文虎最熟悉,嫂子如果不说哥哥半夜取弦,他还真不相信,但说这个文虎就信了。
为了帮二嫂洗冤,文虎离家出走,去边关找二哥。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惊险连连,遇强人、遇猛虎、遇毒蛇,最后遇妖怪,差点被妖怪吃了,幸遇仙人相救,仙人传文虎武功。文虎这才赴边,遇文龙在边关吃了败仗,被朝庭关进囚车,将要送到京师斩首。文虎上书救兄,愿上战场,打仗退敌,将功折罪,搭救兄长。
朝庭因番人凶猛无人可敌,边庭各处告急,只好让文虎领兵出战。文虎杀退番兵封了武官,救二哥出狱,带他回家为柳丝伸冤,严惩了张氏。
这台戏从蒙冤受辱,到洗冤恢复清白,中间情节起伏跌宕,曲折离奇、惊险怪异,最后以大团圆结束。符合民间普通百姓心理,剧情非常吸引人。而且角儿唱演得特别好,那个唱柳丝的花旦金小玉,化妆上台后,惊艳如天上的仙女,加上她的唱、做、念、舞,一招一式,一行一动,都是恰到好处、招招到位,基本上把台下的观众看疯魔了。
孟晨瑶看到戏中的柳丝,完全被她吸引了,她蒙冤屈时,晨瑶为她但心,她被拷打时,晨瑶为她伤心,她被逐无家可归时,晨瑶为她落泪,她落魄破窑生活无着时,晨瑶为她忧心,她怀胎上吊时,晨瑶差点当场哭了起来,看到她大难未死,晨瑶又为她高兴,最后她洗冤昭雪,成了夫人过上了幸福团园的日子,晨瑶又兴奋得不得了。
人说台上演戏的是疯子,台下看戏的是傻子。而孟晨瑶在看戏中被剧情紧紧的抓住,好象柳丝就是她,她就是柳丝……
戏演完了,晨瑶还舍不得离开,非要跟着春华一起,到台上看那些角儿卸妆。她最爱看的就是演柳丝的金小玉,这个人的美貌、才艺以及台上一招一式、一言一行、一泪一泣、一啼一哭、一容一笑,都揪着晨瑶的心,牵着晨瑶的情,勾着晨瑶的魂。
可当看到卸妆后的金小玉,晨瑶有些吃惊,还有些失望。这个女人论面容还是上等绝色之姿,可左边脸上有一大块黑黑的斑痕,象一只黑织蛛爬在脸面上,着实有些怕人。
20
晨瑶回房后还沉浸在那些戏里,那些情节里,那些人物里。这些戏,她虽然只在台下看一遍,但回去居然能唱得出词、曲来,有些情节,她还能演出来。
这晚,晨瑶看戏回来后,心里好是兴奋,跟春华说起戏中人物、情节,说着说着,两个人都有点得意妄形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雨磨难,但毕竟不是大人,还是很天真烂漫、童心未泯。此时,“寡妇”身份,她还未曾感觉出来,说话做事还是一片清纯。加上春华也不大,两个孩子在一起,遇到高兴的事,自然唧唧喳喳,笑笑闹闹。
说着说着,晨瑶还一板一眼的,学着戏上的人物,唱起戏中的词、曲来。她太聪明了,小时候娘教她识得一些字,还读了些专门训示妇女的贤书。这戏文上的词、曲,她看一遍就记得,学唱起来。也是有板有眼,还真不错。
两人疯闹着,却气煞了门外四姨太。这满屋的人,就四姨太一个人反对唱戏。也确实,少爷就是她的性命根本,也是她在古家能立定脚跟,力压其她几个姨太,还能跟大太太争一争的资本。如今本钱不在了,让她痛苦非常,心中苦恨忧思怒愤无比,总想找个人出口恶气,发泄一番。
但在古府,最有“资格”让她出气的,只有孟晨瑶,因为孟晨瑶是少爷的媳妇。新婚之夜少爷吃药而死,不管怎么说,她都脱不了干系!在四姨太心中,孟晨瑶是“杀”死少爷的凶手之一,更是少爷的克星!
所以一直以来,四姨太就看孟晨瑶不顺眼,见孟晨瑶就有气。她把自己所有的愤懑、仇恨,都集注在孟晨瑶身上。因此处处寻刺找岔子,想整一整这个儿媳妇。
这几天,大家都在唱戏,四姨太一个人,感到所有人都跟她作对,所有人都欺负了她!因此自艾自怨、愤恨无比。但她人没有闲着,到处打听、窥探,要找个碴儿治一下孟晨瑶那小“荡妇”、小“白虎星”,为儿子报仇,为自己出口恶气。
就在孟晨瑶和春华在屋里学唱戏中,四姨太破门而入,当场抓个现行。四姨太扯着晨瑶,又撕、又打、又闹,说她男人新丧,自己不守规矩,关着门学唱戏,玩得疯颠狂乱!这新婚寡妇,丈夫尸骨未寒,居然兴高采烈,关门自娱自乐、唱歌起舞,其心可恨,其行可诛、可罚。
按民间规矩,寡妇是未亡人,要心如槁灰,生不出一丝一毫的情感,又象古井之水,起不了半点波澜来。丈夫新丧期间,看戏就是不对,让人说闲话,关起门来学唱戏,这是不守妇道,是弥天大逆!
孟晨瑶根本不知,这些规矩的厉害。现在让四姨太当场抓获,自然在劫难逃。
四姨太立令管家,把晨瑶关进土牢,她先是去找老爷告状。
因这些时天气反常,燥热闷湿,南风大作。俗话说,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井也干。根据民谚今年必定大灾,十有八九是水灾。
古家戏班子刚走,镇上管事的官员,就把本地头面人物,接到乡公所,商量应付天灾之事,古大疤子也被请去了。
四姨太没找到老爷,就去秉告大太太。大太太不好说什么,就依着四姨太先关了孟晨瑶,等老爷回家再作重罚。
戏,看戏的天天爆满。古家的三姨太,是叶青明的师姑,本人除了会唱戏外,还是个戏迷,天天赶场子去坐头排。看了十来天,她还不过瘾,央求老爷把戏班,请到家来演几天。
过去,凡有唱戏到镇上,开场前先到古家拜场子,免费给古老爷演几场,然后才能演给老百姓看。
因今年戏班子,是窦家人请的。按窦家规矩,是不能唱窦家的戏,拜古家的码头!
窦家在东河势力,跟古家旗鼓相当,几百年来杂居一处,在争斗中融合,在融合中争斗,很多古、窦家族的人,既是仇家又是亲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乡下人就是这样,乡里乡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两个陌生人到一块儿稍微叙一下,叙到五服之内都是亲!这些关系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不顺——
当然,叶青明是懂事的人,晓得老古家在这里的势力可怕。班子虽然是窦家请来的,但古家也不能得罪,毕竟日后还有关节,加上有师姑那层关系,叶青明在古、窦两家之间,进出往来游刃有余。
戏班来镇上开场之前,叶青明以看望师姑之名,到古家拜望古老爷,还带了双份重礼,一份给师姑三姨太,一份给古大疤子,这样一来既不得罪窦家,古家人也认为叶老板会作人。如此两全其美,窦家自然没有话说,古家也有了面子。所以今儿个端午节期间,叶家班在镇上唱戏,得到两个大族的关照,没有什么人来捣乱,戏演得顺顺利利的,看的人开心说好,唱的人舒心说顺畅,真是皆大欢喜……
本来,古家还不服输,龙舟赛败了后,古氏家族的人,商量想扳回一局。特别是窦家接叶家班来镇上唱了十多天戏,搞得一片热闹。古家人眼睛红了,当家主事的头面人物,来跟族长商量,等窦家的戏唱完了,以双倍的价钱,让叶家班在镇上为古氏加唱十天,让四乡八村的人,还来免费看戏,长一长古家的脸面,之后,还要到古大疤子家里再演几天。
因古少爷的事,古大疤子情绪不好,对这些族里族外、家长里短的杂事,都不怎么感兴趣了。家族的人来协商时,他说:“双倍价钱,再请班子,说是为古家唱十天,实际上便宜了那些泥腿子们。对古家来说,纯粹劳民伤财,是穷爱面子,活吃亏!”至于到他家来唱,家里才办忧丧,唱戏不大合适。因此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古少爷之死,除了四姨太、古大疤子非常悲伤,明喜香有一些悲伤外,古家其他人,大多无动于衷,有的暗暗高兴,私下甚至拍手称快。
其实,古大疤子这些时,郁闷悲伤得厉害,也想找个乐子散散心,这时候请人到家唱戏,只是怕人说他不近人情,无慈父爱子之心,且家里大丧不久,唱戏也不好……
但经不住三姨太一撺掇,他就有些心里痒痒,且久闻叶家班大名,也曾看过他们惊艳演唱。这几天镇上唱戏,他虽然不好意思去看,但也一直关注。听下人说叶家班的戏,唱得越来越过瘾,古大疤子早就动了心。只是碍于脸面,才没赶这个热闹。
现在,三姨太既提到了,古大疤子明着没反对,三姨太晓得有缝隙了,就去跟大太太明喜香商量,明喜香闷了好久,很想寻个乐子,自然满口赞成。
戏班子进家,古家除了四姨太骂骂咧咧外,其他人没有不高兴的。大家忙了个把月,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都跟着哭了;也不管是真忧,还是假忧,都跟着忧了!这样沉郁、忧恼了好长时间,哪个不想开开心放松一下?因此,戏班子一来,古家上下过年过节一般、开心不己。
19
这段时间,家里天天唱戏,孟晨瑶跟着春华,每到晚上,就钻进丫环、仆妇群里,混着看戏。
戏中人物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念一唱,都牵着她的心,挂着她的念。她从出世到现在,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也从来没有什么东西,像看戏这样,抓着她的心念,勾着她的情意!
古大疤子开头假意不看,但经不住三姨太再三再四的接请,就出来看一看。他这一看就看起了瘾,把叶家班留在家连演了七天。
这七天时间,演了四台单本戏:即叶家班压舱戏《花亭会》打头场,无论到何地何处,首场必演这个戏;另一个戏是从京、汉、楚剧种,移植过来的《失、空、斩》,这是《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三台大戏合改的。
原先的这三个戏,唱词非常多,过去艺人表露唱功,常常在台上,一个人,一张桌,两张椅,一唱就是大半天,唱的就是这三台戏。这几个戏故事情节较简单,且冗长、单调,适合高层有钱人、有工夫的闲人或戏迷之类的人,坐着喝清茶,嗑着瓜籽儿,欣赏“角儿”的唱功。“角儿”唱完,他们就喝采叫好,这也算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
可拿到乡村来,唱给底层百姓看,好多人不耐烦看下去。但这三个戏又是经典曲目,有好多精华。叶青明就请了几个本县在安庆读书的大学生,根据本地人的情绪、爱好、习惯,进行修改,浓缩成一部戏,这样一来就受欢迎了。
另外一个戏叫《蔡鸣凤辞店》,是皖、鄂一带流传三百来年的剧目。说的是浠水商人蔡鸣凤,跟皖地小店卖饭女之间的一段婚外之情。原先,戏里的一些内容是较为下流的,唱词也污秽不堪,说白插科打浑尽是脏言、猥语。但总的情节,又是很正气的,还有一些劝善内容。
叶家班结合文明戏,请一些文人对《蔡鸣凤辞店》,作了较大的改动,把里面一些不好的内容、情节,都删除掉,加大劝善的内容。情节,唱词、说白,也都改成干净、正规的。这样,一台糟粕较多的戏,变成较好看的正剧了。后来,鄂东一带民间,流传的《蔡鸣凤辞店》,就有了《大辞店》和《小辞店》两个版本,其中的一个,就是叶家班改编出来的剧目。
最后,唱的是连台戏《盘弓带上》,这台戏最好看,故事说的是唐朝年间,大户王家三个儿子:大儿子文贤,二儿子文龙,三儿子文虎。文贤早逝,留下妻子张氏,张氏是官家之女,不愿在王家守寡。
王母为攀富贵,不让张氏改嫁,竟自作主张,许诺张氏,等二儿子王文龙成年,让文龙叔接嫂,娶张氏为妻。这才让张氏留在王家,心心念念做着叔接嫂的美梦。
而文龙之父生前,曾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女方是鱼家女柳丝。王母嫌柳家贫穷,在王父死后,起了悔婚之心,但遭到王文龙反对,一直没有施行。
柳家因女儿成人,要王家兑现婚约来娶柳丝。
王家毕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找不到正当理由就不能退亲。且儿子已经成人,只好操办婚礼将柳丝娶来,跟王文龙洞房花烛。
张氏愿望落空,跟婆婆大吵大闹。王母无可奈何,心烦意乱中不知咋办才好。正巧番兵入侵边境,朝庭下令各州、府、县,急急招兵马赴边,护疆保国。
王文龙作为武举人,也被县里列入参军名单,即将赴边迎敌。张氏借此机会,伙同当官的哥哥威逼婆婆,在王文龙新婚之日逼他赴边从军。
王文龙有心报国,又舍不得新婚之妻,无奈朝庭有令县官强命,还有母、嫂逼迫,只准他在家拜完堂,即刻起身赴边,把新婚之妻一人丢在家里坐冷板凳。
文龙无奈,跨马提枪带弓箭出行。走到半路,却发现弓弦没有带上。因他用的硬弓独一无二,不射箭时就将弦解下,弓、弦两分开。
文龙半路回来取弦,到家天已漆黑。他怕惊动家人,引起误解,多费口舌,就悄悄从后花园跳墙进去,偷到自己房里拿弦。
进房后,只见新婚妻子,一人孤孤单单独坐垂泪。二人原本认识,见面自然相问。文龙说明原委,柳丝取了弓弦。文龙怕妻寂寞,就在洞房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偷偷从后花园跳出再赴边疆。
柳丝一夜珠胎暗结,数个月后藏不住露了馅。
王家人大惊,怀疑柳丝在娘家行为不正,带了野种进王家。王母和张氏对柳丝进行审问,柳丝将原委说出,王母半信半疑,张氏正好起心想要暗害柳丝,撺掇王母将柳丝赶走。柳丝无处安身,寄身破窑之中。想在窑中生下孩子,苦等文龙回来再辩清白。
无奈张氏想嫁给文龙,容不得柳丝存在,又在三弟文虎面前搬是弄非,说他二嫂品性有亏,在家偷人养汉,带着野种嫁到王家,败坏王家门风,现在虽然赶出家门,仍在村前破窑赖着不走,大失王家门风、脸面。
文虎年轻刚直激烈,听了大嫂之言就拿皮鞭去破窑,拷打柳丝欲赶她离村。柳丝被打痛苦委曲,把前因后果和盘托出,文虎恍然大悟。因为他哥哥的弓箭与众不同,别人的弓和弦是结死的,除了弦断了才续上,文龙的弓、弦平时分离,只到射箭时才缚上。这点文虎最熟悉,嫂子如果不说哥哥半夜取弦,他还真不相信,但说这个文虎就信了。
为了帮二嫂洗冤,文虎离家出走,去边关找二哥。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惊险连连,遇强人、遇猛虎、遇毒蛇,最后遇妖怪,差点被妖怪吃了,幸遇仙人相救,仙人传文虎武功。文虎这才赴边,遇文龙在边关吃了败仗,被朝庭关进囚车,将要送到京师斩首。文虎上书救兄,愿上战场,打仗退敌,将功折罪,搭救兄长。
朝庭因番人凶猛无人可敌,边庭各处告急,只好让文虎领兵出战。文虎杀退番兵封了武官,救二哥出狱,带他回家为柳丝伸冤,严惩了张氏。
这台戏从蒙冤受辱,到洗冤恢复清白,中间情节起伏跌宕,曲折离奇、惊险怪异,最后以大团圆结束。符合民间普通百姓心理,剧情非常吸引人。而且角儿唱演得特别好,那个唱柳丝的花旦金小玉,化妆上台后,惊艳如天上的仙女,加上她的唱、做、念、舞,一招一式,一行一动,都是恰到好处、招招到位,基本上把台下的观众看疯魔了。
孟晨瑶看到戏中的柳丝,完全被她吸引了,她蒙冤屈时,晨瑶为她但心,她被拷打时,晨瑶为她伤心,她被逐无家可归时,晨瑶为她落泪,她落魄破窑生活无着时,晨瑶为她忧心,她怀胎上吊时,晨瑶差点当场哭了起来,看到她大难未死,晨瑶又为她高兴,最后她洗冤昭雪,成了夫人过上了幸福团园的日子,晨瑶又兴奋得不得了。
人说台上演戏的是疯子,台下看戏的是傻子。而孟晨瑶在看戏中被剧情紧紧的抓住,好象柳丝就是她,她就是柳丝……
戏演完了,晨瑶还舍不得离开,非要跟着春华一起,到台上看那些角儿卸妆。她最爱看的就是演柳丝的金小玉,这个人的美貌、才艺以及台上一招一式、一言一行、一泪一泣、一啼一哭、一容一笑,都揪着晨瑶的心,牵着晨瑶的情,勾着晨瑶的魂。
可当看到卸妆后的金小玉,晨瑶有些吃惊,还有些失望。这个女人论面容还是上等绝色之姿,可左边脸上有一大块黑黑的斑痕,象一只黑织蛛爬在脸面上,着实有些怕人。
20
晨瑶回房后还沉浸在那些戏里,那些情节里,那些人物里。这些戏,她虽然只在台下看一遍,但回去居然能唱得出词、曲来,有些情节,她还能演出来。
这晚,晨瑶看戏回来后,心里好是兴奋,跟春华说起戏中人物、情节,说着说着,两个人都有点得意妄形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雨磨难,但毕竟不是大人,还是很天真烂漫、童心未泯。此时,“寡妇”身份,她还未曾感觉出来,说话做事还是一片清纯。加上春华也不大,两个孩子在一起,遇到高兴的事,自然唧唧喳喳,笑笑闹闹。
说着说着,晨瑶还一板一眼的,学着戏上的人物,唱起戏中的词、曲来。她太聪明了,小时候娘教她识得一些字,还读了些专门训示妇女的贤书。这戏文上的词、曲,她看一遍就记得,学唱起来。也是有板有眼,还真不错。
两人疯闹着,却气煞了门外四姨太。这满屋的人,就四姨太一个人反对唱戏。也确实,少爷就是她的性命根本,也是她在古家能立定脚跟,力压其她几个姨太,还能跟大太太争一争的资本。如今本钱不在了,让她痛苦非常,心中苦恨忧思怒愤无比,总想找个人出口恶气,发泄一番。
但在古府,最有“资格”让她出气的,只有孟晨瑶,因为孟晨瑶是少爷的媳妇。新婚之夜少爷吃药而死,不管怎么说,她都脱不了干系!在四姨太心中,孟晨瑶是“杀”死少爷的凶手之一,更是少爷的克星!
所以一直以来,四姨太就看孟晨瑶不顺眼,见孟晨瑶就有气。她把自己所有的愤懑、仇恨,都集注在孟晨瑶身上。因此处处寻刺找岔子,想整一整这个儿媳妇。
这几天,大家都在唱戏,四姨太一个人,感到所有人都跟她作对,所有人都欺负了她!因此自艾自怨、愤恨无比。但她人没有闲着,到处打听、窥探,要找个碴儿治一下孟晨瑶那小“荡妇”、小“白虎星”,为儿子报仇,为自己出口恶气。
就在孟晨瑶和春华在屋里学唱戏中,四姨太破门而入,当场抓个现行。四姨太扯着晨瑶,又撕、又打、又闹,说她男人新丧,自己不守规矩,关着门学唱戏,玩得疯颠狂乱!这新婚寡妇,丈夫尸骨未寒,居然兴高采烈,关门自娱自乐、唱歌起舞,其心可恨,其行可诛、可罚。
按民间规矩,寡妇是未亡人,要心如槁灰,生不出一丝一毫的情感,又象古井之水,起不了半点波澜来。丈夫新丧期间,看戏就是不对,让人说闲话,关起门来学唱戏,这是不守妇道,是弥天大逆!
孟晨瑶根本不知,这些规矩的厉害。现在让四姨太当场抓获,自然在劫难逃。
四姨太立令管家,把晨瑶关进土牢,她先是去找老爷告状。
因这些时天气反常,燥热闷湿,南风大作。俗话说,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井也干。根据民谚今年必定大灾,十有八九是水灾。
古家戏班子刚走,镇上管事的官员,就把本地头面人物,接到乡公所,商量应付天灾之事,古大疤子也被请去了。
四姨太没找到老爷,就去秉告大太太。大太太不好说什么,就依着四姨太先关了孟晨瑶,等老爷回家再作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