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神秘莫测的悬案故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姜子牙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是西周开国的第一位大功臣,同时也是齐国的始祖,被后人尊为姜太公。其军事谋略和治国思想对于后世有很大影响。姜子牙在民间的知名度相当高,过去,哪个地方不够平安,或者需要镇凶避邪,只要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几个字,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可见这位老人十分了得!
姜子牙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姜姓,名望,字尚父,又字子牙,号飞熊。他是炎帝的后裔,因其先祖伯夷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姜,后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古人曾以封地为姓氏,所以后人又把他叫吕尚,还有的称其为吕牙。因其官为太师,所以又称其为师尚父。他在史料中的名字比较多,而民间多以字称之,所以姜子牙的名声很响亮。
由于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多方渲染,姜子牙斩将封神,威力无比,成了仅次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类的超人,从始至终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论。比如,姜子牙的家在哪里?年寿多少?经历如何?他的著作是真是假?自古以来众口纷纭,至今也难形成统一认识。
这里,有必要先看看姜子牙的主要经历。综合有关史料,可以大致描绘出他的人生轨迹。
姜子牙青少年时代住在东海,家中条件大概不错,否则他不可能读书识字。后来,他做了商朝的一名小官。不幸的是生不逢时,遇上了殷纣王这样的昏君,纵有满腹经纶,也无用武之地。姜子牙一年又一年地空度岁月,“老却英雄似等闲”,不知不觉到了暮年。他在无聊中愤而辞官,那时没有退休金可拿,便在朝歌城里做起了生意。先是宰牛卖肉,很快蚀本,又开饭店,也挣不到钱。其妻马氏见他没什么出息,悄悄离家出走。
丢掉了家室之累,姜子牙开始周游列国。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好,便想实施伟大的政治抱负,决心寻找一位贤明之君,帮他把纣王搞掉。后来听说周西北侯姬昌胸有大志,且又爱惜人才,遂选定此人作为明君,要好好干一番事业。经过慎重考虑,姜子牙采取“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方式,坐等西伯姬昌前来聘用。他打定主意,在渭水兹源(今陕西宝鸡市)以钓鱼为生,传说这一钓就是九年!据《史记》以及传为姜尚所作的兵家经典《六韬》记载,姬昌一日外出打猎,在渭水之滨遇见姜子牙,因为有梦在先,认定此公就是辅佐自己的能人。通过与其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姬昌高兴地说:“我爷爷生前说过‘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这句话,先生正是兴周的圣人,我的太公盼望先生久矣!”当下尊称姜子牙为“太公望”,礼聘为军师。
姜子牙很快制定好兴周灭商的战略,先是率军打败西北方的西戎、混夷和泾水上游的密须、阮、共等国,随即兵锋东向,灭掉了黎国和崇国。接着,又把都城从岐下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县境内),经过五六年的西征东讨,西伯实力大增,这时已经“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了。然而姬昌未能实现灭商的宏愿,赍志以终。其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他十分尊崇姜子牙这位老军师,拜其为太师,称之为“尚父”。
周武王九年(前1068),姜子牙指挥大军东进,在黄河孟津渡口召开誓师大会。他左杖黄钺,右持白旄,高呼誓词,号令军队:“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大军很快渡过黄河。各部首领听说这一消息,纷纷前来靠拢,“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壮大了伐纣队伍。但是,过了河的周军很快又返回原处,姜子牙成功地指挥了一次灭商预演,史称这次军事演习为“孟津观兵”。
两年之后,周军准备停当,姜子牙劝周武王伐纣。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一说十三年)正月初三,武王和姜子牙率军沿渭水循黄河向孟津进发。据史料记载,周军有战车300辆,敢死队3000人,披甲士兵45000人,一些友邦和南方8个小国也都派兵参战。次年二月,姜子牙率军抵达牧野,此处距殷都朝歌仅30里地。纣王发兵17万人(一说70万人)仓促应战,姜太公不顾年事已高,亲麾“大卒”从正面进攻,商军纷纷倒戈,纣王**而死,商朝宣告灭亡。姜子牙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
周朝建立以后,大功臣姜子牙被尊为太公,被封到齐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国号齐,称齐太公。经他苦心经营,齐地一片繁荣兴旺景象。翌年之秋,姜子牙去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丰镐村附近)朝拜武王,被留下辅佐朝政。武王去世后,年仅13岁的姬诵继位,是为成王。纣王的儿子武庚趁机联络商朝贵族管叔、蔡叔发动叛乱,姜子牙老将出马,同成王的叔父周公姬旦率军东征,用三年时间平息了叛乱。在这场战争中,姜子牙受了重伤,加之年迈体衰,不久就去世了。
姜子牙的一生极不平凡,他胸怀济世壮志,然而屡屡碰壁,七十多岁方遇良机,八十余岁始为统帅,一百来岁仍然领兵杀敌,为周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他以一个钓鱼翁的形象名世,却又足智多谋,擅长用兵,是历代兵家尊崇的鼻祖,被涂上了种种神话色彩,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大概没有想到,他留下了显赫的业绩,留下了永远不朽的兵书,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姜子牙的故里之谜
首先提到姜子牙籍贯的是《吕氏春秋·首时》,其中说他是“东夷之士也”。从《后汉书·东夷传》记载看,这些人居住处即今山东乃至相邻沿海地区。姜子牙既为“东夷之士”,那么他的老家也就在这个地区。可是东夷的地理概念比较宽泛,其故里究竟在山东一带什么地方,还是弄不清楚。
司马迁对此做了研究,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所谓“东海上人”,也就是濒临东海而居。《孟子·离娄》篇里也曾提到这个问题,“(姜)太公避纠居东海之滨”,《尚书·大传》篇里也有类似说法,应该说很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正是暴君肆虐,诸夷内叛的混乱时期,像姜子牙这样有头脑的人物,审时度势,隐居于东海边上,以为韬晦之计,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司马迁的观点符合孟子的说法,然而“东海上人”依然缺乏具体地点。到了晋张华写《博物志》时,才找到了姜子牙的故里:“太公望所出,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唐代李吉甫撰写《元和郡县志》时,详细说了姜子牙的故里:“海曲故址在莒县东百六十里”,“海曲古城有东吕乡,太公望所出”。后来元代的于钦写了《齐乘》一书,对此也作了考察,他再次认为:“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水名),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以上三家皆云“东吕乡”是姜子牙的故里,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西汉时即在琅邪郡的海曲县设有“东吕乡”,海曲县在东汉时改为西海县,其治所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姜子牙的故里“东吕乡”,即今日照市东港区(原日照县)秦楼、石臼一带,这不仅符合姜子牙为“东夷之士”的说法,也同孟子、司马迁“东海上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另从《日照县志》、《莒州志》及清代日照名士丁恺的《望奎楼遗稿·西海征》等方志史料来看,明代万历年间东吕乡尚有遗迹可考:秦楼街道的冯家沟村即“太公望所出”的故里,张家台筑有规模可观的姜公祠,因为年代久远,塌圮失修,这些遗迹已经找不见了。
姜子牙的故里真是东海边的东吕乡吗?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理由是早在汉代就有人认为姜子牙是中原地区的“汲县人”(今河南省汲县)。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在汲城东门北侧有姜太公庙,庙前碑刻上说汉代会稽太守杜宣、汲县县令崔瑗一致认为太公故里在汲县,并说他的旧居还保存着。
除此以外,在《汲冢书》上也明确写着太公为“魏之汲邑人”。《汲冢书》是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在盗掘魏王墓时得到的一部竹简书,以漆书蝌蚪文记载了自黄帝到魏襄王2200年的历史,它比司马迁的《史记》早200多年,当然距离姜子牙生活的时期更近些,因而此说也更可信些。《汲冢书》出土第九年,也即太康十年(289),汲县令卢无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太公乃汲县人”的文字。汲县古来就有太公庙宇和祠堂,还有太公阁和太公故里吕村。此外,《太公庙碑》、《齐太公吕望表》碑、《重修太公庙碑》等古代碑刻也都记述了汲县是姜子牙的故里。后代很多学者赞同此说,认为姜子牙的故里非汲县莫属。
对此,元朝文学家王恽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汲县令卢无忌的说法未必可靠,后来者也是人云亦云。司马迁是很严肃的历史学家,对于姜子牙的祖居地已经说... -->>
姜子牙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是西周开国的第一位大功臣,同时也是齐国的始祖,被后人尊为姜太公。其军事谋略和治国思想对于后世有很大影响。姜子牙在民间的知名度相当高,过去,哪个地方不够平安,或者需要镇凶避邪,只要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几个字,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可见这位老人十分了得!
姜子牙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姜姓,名望,字尚父,又字子牙,号飞熊。他是炎帝的后裔,因其先祖伯夷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姜,后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古人曾以封地为姓氏,所以后人又把他叫吕尚,还有的称其为吕牙。因其官为太师,所以又称其为师尚父。他在史料中的名字比较多,而民间多以字称之,所以姜子牙的名声很响亮。
由于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多方渲染,姜子牙斩将封神,威力无比,成了仅次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类的超人,从始至终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论。比如,姜子牙的家在哪里?年寿多少?经历如何?他的著作是真是假?自古以来众口纷纭,至今也难形成统一认识。
这里,有必要先看看姜子牙的主要经历。综合有关史料,可以大致描绘出他的人生轨迹。
姜子牙青少年时代住在东海,家中条件大概不错,否则他不可能读书识字。后来,他做了商朝的一名小官。不幸的是生不逢时,遇上了殷纣王这样的昏君,纵有满腹经纶,也无用武之地。姜子牙一年又一年地空度岁月,“老却英雄似等闲”,不知不觉到了暮年。他在无聊中愤而辞官,那时没有退休金可拿,便在朝歌城里做起了生意。先是宰牛卖肉,很快蚀本,又开饭店,也挣不到钱。其妻马氏见他没什么出息,悄悄离家出走。
丢掉了家室之累,姜子牙开始周游列国。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好,便想实施伟大的政治抱负,决心寻找一位贤明之君,帮他把纣王搞掉。后来听说周西北侯姬昌胸有大志,且又爱惜人才,遂选定此人作为明君,要好好干一番事业。经过慎重考虑,姜子牙采取“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方式,坐等西伯姬昌前来聘用。他打定主意,在渭水兹源(今陕西宝鸡市)以钓鱼为生,传说这一钓就是九年!据《史记》以及传为姜尚所作的兵家经典《六韬》记载,姬昌一日外出打猎,在渭水之滨遇见姜子牙,因为有梦在先,认定此公就是辅佐自己的能人。通过与其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姬昌高兴地说:“我爷爷生前说过‘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这句话,先生正是兴周的圣人,我的太公盼望先生久矣!”当下尊称姜子牙为“太公望”,礼聘为军师。
姜子牙很快制定好兴周灭商的战略,先是率军打败西北方的西戎、混夷和泾水上游的密须、阮、共等国,随即兵锋东向,灭掉了黎国和崇国。接着,又把都城从岐下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县境内),经过五六年的西征东讨,西伯实力大增,这时已经“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了。然而姬昌未能实现灭商的宏愿,赍志以终。其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他十分尊崇姜子牙这位老军师,拜其为太师,称之为“尚父”。
周武王九年(前1068),姜子牙指挥大军东进,在黄河孟津渡口召开誓师大会。他左杖黄钺,右持白旄,高呼誓词,号令军队:“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大军很快渡过黄河。各部首领听说这一消息,纷纷前来靠拢,“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壮大了伐纣队伍。但是,过了河的周军很快又返回原处,姜子牙成功地指挥了一次灭商预演,史称这次军事演习为“孟津观兵”。
两年之后,周军准备停当,姜子牙劝周武王伐纣。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一说十三年)正月初三,武王和姜子牙率军沿渭水循黄河向孟津进发。据史料记载,周军有战车300辆,敢死队3000人,披甲士兵45000人,一些友邦和南方8个小国也都派兵参战。次年二月,姜子牙率军抵达牧野,此处距殷都朝歌仅30里地。纣王发兵17万人(一说70万人)仓促应战,姜太公不顾年事已高,亲麾“大卒”从正面进攻,商军纷纷倒戈,纣王**而死,商朝宣告灭亡。姜子牙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
周朝建立以后,大功臣姜子牙被尊为太公,被封到齐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国号齐,称齐太公。经他苦心经营,齐地一片繁荣兴旺景象。翌年之秋,姜子牙去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丰镐村附近)朝拜武王,被留下辅佐朝政。武王去世后,年仅13岁的姬诵继位,是为成王。纣王的儿子武庚趁机联络商朝贵族管叔、蔡叔发动叛乱,姜子牙老将出马,同成王的叔父周公姬旦率军东征,用三年时间平息了叛乱。在这场战争中,姜子牙受了重伤,加之年迈体衰,不久就去世了。
姜子牙的一生极不平凡,他胸怀济世壮志,然而屡屡碰壁,七十多岁方遇良机,八十余岁始为统帅,一百来岁仍然领兵杀敌,为周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他以一个钓鱼翁的形象名世,却又足智多谋,擅长用兵,是历代兵家尊崇的鼻祖,被涂上了种种神话色彩,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大概没有想到,他留下了显赫的业绩,留下了永远不朽的兵书,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姜子牙的故里之谜
首先提到姜子牙籍贯的是《吕氏春秋·首时》,其中说他是“东夷之士也”。从《后汉书·东夷传》记载看,这些人居住处即今山东乃至相邻沿海地区。姜子牙既为“东夷之士”,那么他的老家也就在这个地区。可是东夷的地理概念比较宽泛,其故里究竟在山东一带什么地方,还是弄不清楚。
司马迁对此做了研究,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所谓“东海上人”,也就是濒临东海而居。《孟子·离娄》篇里也曾提到这个问题,“(姜)太公避纠居东海之滨”,《尚书·大传》篇里也有类似说法,应该说很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正是暴君肆虐,诸夷内叛的混乱时期,像姜子牙这样有头脑的人物,审时度势,隐居于东海边上,以为韬晦之计,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司马迁的观点符合孟子的说法,然而“东海上人”依然缺乏具体地点。到了晋张华写《博物志》时,才找到了姜子牙的故里:“太公望所出,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唐代李吉甫撰写《元和郡县志》时,详细说了姜子牙的故里:“海曲故址在莒县东百六十里”,“海曲古城有东吕乡,太公望所出”。后来元代的于钦写了《齐乘》一书,对此也作了考察,他再次认为:“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水名),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以上三家皆云“东吕乡”是姜子牙的故里,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西汉时即在琅邪郡的海曲县设有“东吕乡”,海曲县在东汉时改为西海县,其治所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姜子牙的故里“东吕乡”,即今日照市东港区(原日照县)秦楼、石臼一带,这不仅符合姜子牙为“东夷之士”的说法,也同孟子、司马迁“东海上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另从《日照县志》、《莒州志》及清代日照名士丁恺的《望奎楼遗稿·西海征》等方志史料来看,明代万历年间东吕乡尚有遗迹可考:秦楼街道的冯家沟村即“太公望所出”的故里,张家台筑有规模可观的姜公祠,因为年代久远,塌圮失修,这些遗迹已经找不见了。
姜子牙的故里真是东海边的东吕乡吗?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理由是早在汉代就有人认为姜子牙是中原地区的“汲县人”(今河南省汲县)。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在汲城东门北侧有姜太公庙,庙前碑刻上说汉代会稽太守杜宣、汲县县令崔瑗一致认为太公故里在汲县,并说他的旧居还保存着。
除此以外,在《汲冢书》上也明确写着太公为“魏之汲邑人”。《汲冢书》是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在盗掘魏王墓时得到的一部竹简书,以漆书蝌蚪文记载了自黄帝到魏襄王2200年的历史,它比司马迁的《史记》早200多年,当然距离姜子牙生活的时期更近些,因而此说也更可信些。《汲冢书》出土第九年,也即太康十年(289),汲县令卢无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太公乃汲县人”的文字。汲县古来就有太公庙宇和祠堂,还有太公阁和太公故里吕村。此外,《太公庙碑》、《齐太公吕望表》碑、《重修太公庙碑》等古代碑刻也都记述了汲县是姜子牙的故里。后代很多学者赞同此说,认为姜子牙的故里非汲县莫属。
对此,元朝文学家王恽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汲县令卢无忌的说法未必可靠,后来者也是人云亦云。司马迁是很严肃的历史学家,对于姜子牙的祖居地已经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