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我要做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明所以的大臣们,沉重的道:“请卿等查阅史书,上一次灾异如此频繁,气候如此多变的时代,是什么时候?”
“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汉江冰,牛马冻死。幽王九年,秋。桃杏实!”突兀的,一个声音响起,刘彻看过去,只见杨毅出列跪拜道:“隋巣子云:历宣之世,天旱地拆,我墨门世代传承了周室竹书!”
众人闻之,几乎都吓了一跳。
西周最后的那百余年的历史,几乎就是在灾荒和不断的天变之中过来的。
西周就是在灾荒和天变中灭亡。直至周室东迁,这些灾异才终止。
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明史记载的第一次与小冰河的亲密接触。
结果是,文明在天灾面前一败涂地,用西周的灭亡作为祭品,才撑过了那一次小冰河,但后果,却是极为严重,往后百余年,中原文明几乎摇摇欲坠,直至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驱逐西戎北狄。中原文明才重新复兴起来。
是以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
可见,当时的情况糟糕到什么地步了。
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边缘!
在此时,在座众人,只是想起那段黑暗的时间,就不由自主的冷汗直冒。
对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此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被发左袵。就是他们最恐惧的噩梦!
这一点,不分派系无论立场。都是如此!
于是,在刘彻的循循善诱或者说恐吓之下。大臣们,终于意识到,现在,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如今,这个恶魔再次出现了。
而刘彻的手下,面对这个事实,反应,却各有不同。
张汤、宁成等法家大臣,都是一副临襟正坐,严阵以待的表情。
私底下也开始考虑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来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厄。
汲黯为首的黄老派和亲黄老思想的官员则有些懵了一样,似乎有些不知所措,汲黯的脑子里更是乱糟糟的,什么样的想法都在往外冒。
对于现在执掌了国家大政的黄老派政治家门来说,这可能再次出现的灾厄,确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该怎么应对,暂时想不出主意来。
但,刘彻也看到了有些人正在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比如说儒家的颜异和墨家的杨毅。
墨家很好理解,这个学派本来就不信天命。
至于,儒家,则必须承认,最起码,现在的儒家还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派系,相反,现在的儒家属于一个积极向上,想要有所作为的一个派系。
譬如,公羊学派就公开宣扬大复仇主义,主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当然,也有些满脑子都是妥协让步的家伙,只是,这些人并非儒家的主流,相反,他们此刻还属于非主流,被排斥在儒家的主流之外。
刘彻看着众人的反应,他伸出双手,道:“古人云,不足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为日后子孙计,孤以为,从现在开始,我等就要考虑,怎么准备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数月不雨,江河断流,粮食绝收,蝗灾、水灾反复并起!”
听着刘彻的话,大臣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怕的未来。
甚至有人心生绝望,这样的未来,还有救吗?人能战胜自然吗?
在这样的想法下,有人糯懦的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何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呢,说不定,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毕竟,我汉室天子贤德,泰一有灵,未必会降灾……”
对刘彻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此时,还没有什么天人感应的理论,因此,并没有那种天灾都是皇帝的错的舆论环境。
因此,他还可以慢慢的调整策略,一步步的部署计划。
刘彻看着大臣们,道:“以孤的估计,最多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这种种灾厄就将要接踵而至,若孤与卿等什么都不做,三十年后,这些灾厄相继而来之时,孤与卿等皆要面对今日坐视灾厄,无所作为种下的苦果,谁要是想自己的子孙生活在天灾四起,灾民流离的世界,大可以现在就离开!”
事实上。根本用不了三十年。
这一轮的小冰期,眼下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刚刚开始。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大。
二三十年后,这轮小冰期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将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
明史记载。小猪统治时期,黄河决口,十几年无法封堵,关东大灾,流民多达百万,聚集于函谷关下。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往后两三百年。整个世界都将被这一轮小冰期所影响。
昭宣之后,气候寒冷到达峰值,最终导致了西汉灭亡,王莽自寻死路,东汉更被其折磨的不成人形。
毫不夸张的说,不抓紧这最后的二三十年来部署措施,发展技术,那么,这个世界将和刘彻原先的那个世界一样,不断的陷入王朝周期律的重复厮杀和内战中。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五胡乱华。
那样的世界,对刘彻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为这样,前世,他虽然只是一个诸侯王,还是被猜忌的诸侯王。
却依然不顾忌讳,拼命的发展和推动科学技术,积蓄人才和力量,企图逆天。
最后他虽然失败了。
但,他却并不后悔!
身为穿越者,倘若不能改变悲剧的发生。那还穿越个毛啊,找块豆腐去撞死得了!
今生。已经坐到了太子得位子上,成了未来的皇帝。
手下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那么,自然就要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那个即将发生的悲剧。
穿越加重生,还不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主宰这个星球,那么,刘彻觉得,自己可以去找根绳子上吊了。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杨广就是性子太急了,才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刘彻自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他挥挥手,王道就指挥着宦官,抬着一副巨大的关中木牍地图,走了进来。
刘彻带着自己的臣子们,走到这副地图前,道:“若论对抗灾荒,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兴水利!”
“诸卿请看,目前,关中只有一条郑国渠在运作,另有一条褒斜道在勘探设计,孤的想法是,除了褒斜道外,其他关中水系和灌溉工程也当提上日程,开始勘探,研究地理地貌,为施工做准备!”刘彻侃侃而谈,有着程郑婴跟卓王孙这两个大金主的存在,刘彻并不害怕,大兴土木会导致民怨沸腾。
事实上,他提出十万万钱的要求时,就已经考虑到今天了。
显而易见,程郑婴和卓王孙赎罪的十万万钱,并仅仅只是拿来修一道褒斜道,来收买皇帝老爹和军方的。
刘彻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国家财政还很富裕,趁着吴楚之乱后的十几年和平时期,尽可能的多修水利工程,多搞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器械。
史书上记载文景之治,钱都烂在仓库里了。
身为穿越者,刘彻并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有多好。
钱,不流通起来,就不过是一些没有用的金属。
刘彻看着地图,想了想,他并不是水利的行家,但是,前世,小猪政府的诸多工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此刻,他毫不犹豫的将小猪时期的几个重点工程拿出来用了。
他指着地图,道:“孤以为,可以从征县,凿开一条渠道,穿过商颜山,到达临晋,将洛水与渭水联系起来,灌溉周围数县!”
这个工程就是小猪朝最有名的龙首渠工程,也是后世历史上汉室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和经典案例,开创了诸多的工程史上的第一。
譬如,龙首渠,是中国第一条地下水渠。
传说,龙首渠开通后,临晋地区的土地甚至放出了亩产十石的卫星……
这当然是某些人伪造的产量。
事实上,亩产能达到平均五石,刘彻就能乐半天了。
“张汤,你带人去临晋和征县,勘察和调研,走访乡邻,遍访长者,询问意见,回来后再告诉孤!”刘彻吩咐着,龙首渠当然也不是马上就修,刘彻与此事大部分政治人物不同的是,他喜欢先调查,作出详细预案,列出计划,然后再动手。
像那种自以为是,一拍脑袋就要怎样怎样的人,刘彻向来不屑。
是以,长久以来,他脑子虽然常常冒出很多想法,但每一个想法,他都想先试验一下,调查一下,考察一下,看看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还有这里!”刘彻吩咐完以后,将手指指向径水。这里也是郑国渠的起源地。
“引径水向东,至铄阳,注入渭河,然后,再将这条新渠道与郑国渠打通,将整个泾渭河系连通起来!”刘彻指着地图道:“这样的话,就能灌溉大半个关中的土地,汲黯,这事情,你去负责调研,因为此事所需要的时间太多,颜异,你在旁辅佐!”这个工程就是有名的郑白渠工程,在后世名声极大,算是西汉时期关中最大的水利工程。
“诺!”汲黯与颜异连忙出列。
刘彻挥挥手道:“暂时就先这样了……”
这两个工程,加上褒斜道,几乎就能将整个关中的水系联系在一起,还能与洛水产生联系。
工程量极为浩大,即使是有着土豪金主支持,刘彻也不觉得,能很快的搞定,最起码,单单是这三个工程,没有个五年以上,休想完成。
“杨毅,卿留下来,其他卿家,各自去忙吧!”刘彻吩咐着。(未完待续)
ps:注:嗯,这是查了很久的资料才查到的。
一脸泪啊~嗯,好在以前看书的时候看过类似的东西,有些印象,而且感谢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史,感谢文焕然先生所写的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气候变迁考,感谢度娘文库收录了这些冷门资料,不然我想查都没地方查。
另外,书里引用的灾荒记载和数据,全部是有史可查的,记载在汉书。五行志和资治通鉴中
不明所以的大臣们,沉重的道:“请卿等查阅史书,上一次灾异如此频繁,气候如此多变的时代,是什么时候?”
“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汉江冰,牛马冻死。幽王九年,秋。桃杏实!”突兀的,一个声音响起,刘彻看过去,只见杨毅出列跪拜道:“隋巣子云:历宣之世,天旱地拆,我墨门世代传承了周室竹书!”
众人闻之,几乎都吓了一跳。
西周最后的那百余年的历史,几乎就是在灾荒和不断的天变之中过来的。
西周就是在灾荒和天变中灭亡。直至周室东迁,这些灾异才终止。
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明史记载的第一次与小冰河的亲密接触。
结果是,文明在天灾面前一败涂地,用西周的灭亡作为祭品,才撑过了那一次小冰河,但后果,却是极为严重,往后百余年,中原文明几乎摇摇欲坠,直至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驱逐西戎北狄。中原文明才重新复兴起来。
是以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
可见,当时的情况糟糕到什么地步了。
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边缘!
在此时,在座众人,只是想起那段黑暗的时间,就不由自主的冷汗直冒。
对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此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被发左袵。就是他们最恐惧的噩梦!
这一点,不分派系无论立场。都是如此!
于是,在刘彻的循循善诱或者说恐吓之下。大臣们,终于意识到,现在,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如今,这个恶魔再次出现了。
而刘彻的手下,面对这个事实,反应,却各有不同。
张汤、宁成等法家大臣,都是一副临襟正坐,严阵以待的表情。
私底下也开始考虑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来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厄。
汲黯为首的黄老派和亲黄老思想的官员则有些懵了一样,似乎有些不知所措,汲黯的脑子里更是乱糟糟的,什么样的想法都在往外冒。
对于现在执掌了国家大政的黄老派政治家门来说,这可能再次出现的灾厄,确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该怎么应对,暂时想不出主意来。
但,刘彻也看到了有些人正在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比如说儒家的颜异和墨家的杨毅。
墨家很好理解,这个学派本来就不信天命。
至于,儒家,则必须承认,最起码,现在的儒家还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派系,相反,现在的儒家属于一个积极向上,想要有所作为的一个派系。
譬如,公羊学派就公开宣扬大复仇主义,主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当然,也有些满脑子都是妥协让步的家伙,只是,这些人并非儒家的主流,相反,他们此刻还属于非主流,被排斥在儒家的主流之外。
刘彻看着众人的反应,他伸出双手,道:“古人云,不足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为日后子孙计,孤以为,从现在开始,我等就要考虑,怎么准备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数月不雨,江河断流,粮食绝收,蝗灾、水灾反复并起!”
听着刘彻的话,大臣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怕的未来。
甚至有人心生绝望,这样的未来,还有救吗?人能战胜自然吗?
在这样的想法下,有人糯懦的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何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呢,说不定,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毕竟,我汉室天子贤德,泰一有灵,未必会降灾……”
对刘彻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此时,还没有什么天人感应的理论,因此,并没有那种天灾都是皇帝的错的舆论环境。
因此,他还可以慢慢的调整策略,一步步的部署计划。
刘彻看着大臣们,道:“以孤的估计,最多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这种种灾厄就将要接踵而至,若孤与卿等什么都不做,三十年后,这些灾厄相继而来之时,孤与卿等皆要面对今日坐视灾厄,无所作为种下的苦果,谁要是想自己的子孙生活在天灾四起,灾民流离的世界,大可以现在就离开!”
事实上。根本用不了三十年。
这一轮的小冰期,眼下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刚刚开始。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大。
二三十年后,这轮小冰期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将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
明史记载。小猪统治时期,黄河决口,十几年无法封堵,关东大灾,流民多达百万,聚集于函谷关下。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往后两三百年。整个世界都将被这一轮小冰期所影响。
昭宣之后,气候寒冷到达峰值,最终导致了西汉灭亡,王莽自寻死路,东汉更被其折磨的不成人形。
毫不夸张的说,不抓紧这最后的二三十年来部署措施,发展技术,那么,这个世界将和刘彻原先的那个世界一样,不断的陷入王朝周期律的重复厮杀和内战中。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五胡乱华。
那样的世界,对刘彻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为这样,前世,他虽然只是一个诸侯王,还是被猜忌的诸侯王。
却依然不顾忌讳,拼命的发展和推动科学技术,积蓄人才和力量,企图逆天。
最后他虽然失败了。
但,他却并不后悔!
身为穿越者,倘若不能改变悲剧的发生。那还穿越个毛啊,找块豆腐去撞死得了!
今生。已经坐到了太子得位子上,成了未来的皇帝。
手下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那么,自然就要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那个即将发生的悲剧。
穿越加重生,还不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主宰这个星球,那么,刘彻觉得,自己可以去找根绳子上吊了。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杨广就是性子太急了,才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刘彻自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他挥挥手,王道就指挥着宦官,抬着一副巨大的关中木牍地图,走了进来。
刘彻带着自己的臣子们,走到这副地图前,道:“若论对抗灾荒,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兴水利!”
“诸卿请看,目前,关中只有一条郑国渠在运作,另有一条褒斜道在勘探设计,孤的想法是,除了褒斜道外,其他关中水系和灌溉工程也当提上日程,开始勘探,研究地理地貌,为施工做准备!”刘彻侃侃而谈,有着程郑婴跟卓王孙这两个大金主的存在,刘彻并不害怕,大兴土木会导致民怨沸腾。
事实上,他提出十万万钱的要求时,就已经考虑到今天了。
显而易见,程郑婴和卓王孙赎罪的十万万钱,并仅仅只是拿来修一道褒斜道,来收买皇帝老爹和军方的。
刘彻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国家财政还很富裕,趁着吴楚之乱后的十几年和平时期,尽可能的多修水利工程,多搞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器械。
史书上记载文景之治,钱都烂在仓库里了。
身为穿越者,刘彻并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有多好。
钱,不流通起来,就不过是一些没有用的金属。
刘彻看着地图,想了想,他并不是水利的行家,但是,前世,小猪政府的诸多工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此刻,他毫不犹豫的将小猪时期的几个重点工程拿出来用了。
他指着地图,道:“孤以为,可以从征县,凿开一条渠道,穿过商颜山,到达临晋,将洛水与渭水联系起来,灌溉周围数县!”
这个工程就是小猪朝最有名的龙首渠工程,也是后世历史上汉室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和经典案例,开创了诸多的工程史上的第一。
譬如,龙首渠,是中国第一条地下水渠。
传说,龙首渠开通后,临晋地区的土地甚至放出了亩产十石的卫星……
这当然是某些人伪造的产量。
事实上,亩产能达到平均五石,刘彻就能乐半天了。
“张汤,你带人去临晋和征县,勘察和调研,走访乡邻,遍访长者,询问意见,回来后再告诉孤!”刘彻吩咐着,龙首渠当然也不是马上就修,刘彻与此事大部分政治人物不同的是,他喜欢先调查,作出详细预案,列出计划,然后再动手。
像那种自以为是,一拍脑袋就要怎样怎样的人,刘彻向来不屑。
是以,长久以来,他脑子虽然常常冒出很多想法,但每一个想法,他都想先试验一下,调查一下,考察一下,看看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还有这里!”刘彻吩咐完以后,将手指指向径水。这里也是郑国渠的起源地。
“引径水向东,至铄阳,注入渭河,然后,再将这条新渠道与郑国渠打通,将整个泾渭河系连通起来!”刘彻指着地图道:“这样的话,就能灌溉大半个关中的土地,汲黯,这事情,你去负责调研,因为此事所需要的时间太多,颜异,你在旁辅佐!”这个工程就是有名的郑白渠工程,在后世名声极大,算是西汉时期关中最大的水利工程。
“诺!”汲黯与颜异连忙出列。
刘彻挥挥手道:“暂时就先这样了……”
这两个工程,加上褒斜道,几乎就能将整个关中的水系联系在一起,还能与洛水产生联系。
工程量极为浩大,即使是有着土豪金主支持,刘彻也不觉得,能很快的搞定,最起码,单单是这三个工程,没有个五年以上,休想完成。
“杨毅,卿留下来,其他卿家,各自去忙吧!”刘彻吩咐着。(未完待续)
ps:注:嗯,这是查了很久的资料才查到的。
一脸泪啊~嗯,好在以前看书的时候看过类似的东西,有些印象,而且感谢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史,感谢文焕然先生所写的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气候变迁考,感谢度娘文库收录了这些冷门资料,不然我想查都没地方查。
另外,书里引用的灾荒记载和数据,全部是有史可查的,记载在汉书。五行志和资治通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