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无双魏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什么说曹丕迫切需要刘晔这样的人呢?原因只有两个字,互补。
跟刘晔一样,曹丕也有自知之明,至于知人之明,因为前世的家学渊源,确实也不错,所以曹丕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曹丕需要三样东西:看事的眼、杀人的刀、治人的典。
所谓看事的眼,意思就是大局观,这并非说曹丕没有大局观,相反,如果说这这个纷乱的年代谁最有大局观,那绝对是他曹丕,因为曹丕可以清楚地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
曹丕需要的大局观是微观中的大局观,就是在每一次事件,每一个时间节点,曹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一直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说白了曹丕现在最强的杀手锏不是杂交水稻,而是他清楚历史的走向,因为他曹操长子的身份,他不乏改变历史的机会,但是改变了历史是不是就是对自己好?要知道把历史一改,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就会出现,他就意味着他最强大的杀手锏失效。所以改不改、在什么时候改,都有讲究。
对于改过历史之后的利害权衡,事态发展预判,曹丕甚至不如一个普通人,因为曹丕的心里已经有了既定的历史轨迹记忆,改过历史之后就会发生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变化,所有相关的人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于脑中只有古今典籍而缺乏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曹丕来说,预判事态发展是很困难的。比如他现在如果找机会干掉刘备,事情会怎么发展,他就不知道了。
但是刘晔却不一样,第一,他是当代人,而且是名门望族,说明此人有着丰富的主流社会生活经验,对于事情的预判绝对比曹丕要强。第二,他是个读书人,而且是个聪明的读书人,从他不像刘备一样用皇族头衔折腾和选择投靠曹操就可以看出,此人有自知之明,还深谙自保之道。这样的人看人看事的角度一定是多维的、理性的,曹丕需要的,正是一个能够看清事情本质的人,比起曹丕,他更懂得当代人的心态,无论是大人物或者是小人物,而曹丕只能从历史的记载中的行为去判断一个人。历史记载是对是错,谁知道?
而杀人的刀就是狠辣、杀伐决断。曹丕很清楚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心不够狠,他是生活在法制社会、享受着和平、安定、公平社会机制的现代人,无论他如何有家学渊源,那是仅限于勾心斗角,要上升到杀人放火,不是说他曹丕不敢,而是他的生活经历导致其思维定式注定了他在勾心斗角中优先会选择智斗,这是所有生活在法制社会下的人共有的思维定式。可是现在是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汉末,有时候根本不需要智斗,五百个刀斧手加上摔杯为号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关键是如何掌握这个度,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曹丕受现代人思维影响,很难做出精准的判断。
但是刘晔却不一样,从他十三岁杀人到设计杀死地方恶霸,已经足以证明他有杀伐决断的性格,该杀的时候绝对不手软,而且杀人之后他还活得好好的,说明此人清楚什么人能杀。这也是曹丕所需要的。
至于治人的典,曹丕想到的是颍川的陈家,从他认识的陈谌和历史记载的陈群就可以看出,陈家是这个时代甚至一直到隋朝的一种典型代表,即家天下的思维代表。先家,再天下。比如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把所有出仕之路铺在了世家大族的脚下,几乎断掉了所有寒门士子的青云之志。
在曹丕看来,刘晔其实也是家天下的代表,不然他也不会顶着皇亲国戚头衔和当地望族的身份屈居人下,不带没有想过用自己的力量中兴汉室,还去投靠别人,这就是典型的家天下的心态,和颍川陈家一般无二。
可是刘晔和颍川陈家终究有那么一点不同,那就是刘晔身上终究流着汉室宗亲的血,这就注定了他和同是家天下心态的其他大族走不到一起,历史是曹丕登基,立国号为魏,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九品中正制里就有一个看家世姓氏的评估品级标准,刘姓作为前朝第一姓氏,绝对不可能得到很高的品级,所以在这方面,刘晔跟陈家等家族是对立的。
历史的曹丕立国,依靠了地方大族的力量,最终曹魏也自己也被地方大族取而代之,现在的曹丕可不希望再碰到这个情况,但是现在的现实就是,读书人都在地方大族里面,甚至能够打仗的将领大多也出自地方大族,文治武功都需要教育,自学成才的能有几人,所以现在治世大族力量必不可少,可是却需要制衡,如何制衡?那就是在地方大族内部竖立起对立的阶级,刘晔的宗亲血脉就是和地方大族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靠他一人无法对抗天下世族,但是只要给予他足够的便利和权利,凭他的智慧跟狠辣,自然会找到追随的盟友,能够让双方不断内耗,是曹丕最希望看到的。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还很远,可是曹丕的脑中早就有了一个雏形。他不想做历史上那个舞文弄墨的曹丕,他想做一个不一样的魏帝,独一无二的魏帝。
看事的眼、杀人的刀、治人的典。只是他穿越之后日思夜想的计划里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想法和计划,需要一步步去完善。
但是现在,就在眼前,这三样计划里最重要的版图已经出现在了面前,眼前这个官职不高并且非常年轻的汉室宗亲,曹丕需要此人死心塌地的做自己的幕僚,而非曹操的,本来曹丕以为自己没有机会见到此人,但是想不到夏侯渊把这个天大的机会送到了自己的面前,那必须要把握住!不惜任何代价!
“曹操最恨结党营私,我该如何跟他建立联系,再让他追随于我?”
“先生有礼。”曹丕同样作大揖回礼,一个招贤计划渐渐在脑中成型。
为什么说曹丕迫切需要刘晔这样的人呢?原因只有两个字,互补。
跟刘晔一样,曹丕也有自知之明,至于知人之明,因为前世的家学渊源,确实也不错,所以曹丕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曹丕需要三样东西:看事的眼、杀人的刀、治人的典。
所谓看事的眼,意思就是大局观,这并非说曹丕没有大局观,相反,如果说这这个纷乱的年代谁最有大局观,那绝对是他曹丕,因为曹丕可以清楚地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
曹丕需要的大局观是微观中的大局观,就是在每一次事件,每一个时间节点,曹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一直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说白了曹丕现在最强的杀手锏不是杂交水稻,而是他清楚历史的走向,因为他曹操长子的身份,他不乏改变历史的机会,但是改变了历史是不是就是对自己好?要知道把历史一改,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就会出现,他就意味着他最强大的杀手锏失效。所以改不改、在什么时候改,都有讲究。
对于改过历史之后的利害权衡,事态发展预判,曹丕甚至不如一个普通人,因为曹丕的心里已经有了既定的历史轨迹记忆,改过历史之后就会发生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变化,所有相关的人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于脑中只有古今典籍而缺乏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曹丕来说,预判事态发展是很困难的。比如他现在如果找机会干掉刘备,事情会怎么发展,他就不知道了。
但是刘晔却不一样,第一,他是当代人,而且是名门望族,说明此人有着丰富的主流社会生活经验,对于事情的预判绝对比曹丕要强。第二,他是个读书人,而且是个聪明的读书人,从他不像刘备一样用皇族头衔折腾和选择投靠曹操就可以看出,此人有自知之明,还深谙自保之道。这样的人看人看事的角度一定是多维的、理性的,曹丕需要的,正是一个能够看清事情本质的人,比起曹丕,他更懂得当代人的心态,无论是大人物或者是小人物,而曹丕只能从历史的记载中的行为去判断一个人。历史记载是对是错,谁知道?
而杀人的刀就是狠辣、杀伐决断。曹丕很清楚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心不够狠,他是生活在法制社会、享受着和平、安定、公平社会机制的现代人,无论他如何有家学渊源,那是仅限于勾心斗角,要上升到杀人放火,不是说他曹丕不敢,而是他的生活经历导致其思维定式注定了他在勾心斗角中优先会选择智斗,这是所有生活在法制社会下的人共有的思维定式。可是现在是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汉末,有时候根本不需要智斗,五百个刀斧手加上摔杯为号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关键是如何掌握这个度,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曹丕受现代人思维影响,很难做出精准的判断。
但是刘晔却不一样,从他十三岁杀人到设计杀死地方恶霸,已经足以证明他有杀伐决断的性格,该杀的时候绝对不手软,而且杀人之后他还活得好好的,说明此人清楚什么人能杀。这也是曹丕所需要的。
至于治人的典,曹丕想到的是颍川的陈家,从他认识的陈谌和历史记载的陈群就可以看出,陈家是这个时代甚至一直到隋朝的一种典型代表,即家天下的思维代表。先家,再天下。比如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把所有出仕之路铺在了世家大族的脚下,几乎断掉了所有寒门士子的青云之志。
在曹丕看来,刘晔其实也是家天下的代表,不然他也不会顶着皇亲国戚头衔和当地望族的身份屈居人下,不带没有想过用自己的力量中兴汉室,还去投靠别人,这就是典型的家天下的心态,和颍川陈家一般无二。
可是刘晔和颍川陈家终究有那么一点不同,那就是刘晔身上终究流着汉室宗亲的血,这就注定了他和同是家天下心态的其他大族走不到一起,历史是曹丕登基,立国号为魏,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九品中正制里就有一个看家世姓氏的评估品级标准,刘姓作为前朝第一姓氏,绝对不可能得到很高的品级,所以在这方面,刘晔跟陈家等家族是对立的。
历史的曹丕立国,依靠了地方大族的力量,最终曹魏也自己也被地方大族取而代之,现在的曹丕可不希望再碰到这个情况,但是现在的现实就是,读书人都在地方大族里面,甚至能够打仗的将领大多也出自地方大族,文治武功都需要教育,自学成才的能有几人,所以现在治世大族力量必不可少,可是却需要制衡,如何制衡?那就是在地方大族内部竖立起对立的阶级,刘晔的宗亲血脉就是和地方大族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靠他一人无法对抗天下世族,但是只要给予他足够的便利和权利,凭他的智慧跟狠辣,自然会找到追随的盟友,能够让双方不断内耗,是曹丕最希望看到的。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还很远,可是曹丕的脑中早就有了一个雏形。他不想做历史上那个舞文弄墨的曹丕,他想做一个不一样的魏帝,独一无二的魏帝。
看事的眼、杀人的刀、治人的典。只是他穿越之后日思夜想的计划里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想法和计划,需要一步步去完善。
但是现在,就在眼前,这三样计划里最重要的版图已经出现在了面前,眼前这个官职不高并且非常年轻的汉室宗亲,曹丕需要此人死心塌地的做自己的幕僚,而非曹操的,本来曹丕以为自己没有机会见到此人,但是想不到夏侯渊把这个天大的机会送到了自己的面前,那必须要把握住!不惜任何代价!
“曹操最恨结党营私,我该如何跟他建立联系,再让他追随于我?”
“先生有礼。”曹丕同样作大揖回礼,一个招贤计划渐渐在脑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