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2/2)
笔趣阁 www.xbqg.net,红楼之元春晋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投缘。
其实只看忠顺王这副做派:只因私怨,便当众放话,妄想断送一位读书人的信心和前程,林海如何能敬重得起来?
贾敏此时又道:“你只管去考,如今的江苏学政正是你姑父的同年。”
说白了,忠顺王是按照贾政的性格才推测贾珠的脾气,真说要贿赂考官,甚至影响大比结果,他还没这个能耐……再说也不值得。
林海给同年打了招呼,不是为了特别照顾贾珠,只是以防万一:哪个士子忽然想不通了,为了讨好忠顺王再捞个进身之阶,而算计贾珠罢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贾珠一怔之间便想了个清楚,旋即起身一拜到底,“多谢姑父姑母成全。”
贾敏受了他这一礼,也道:“你和元春都是好的。”顿了顿,又道,“若是能中,当是越早越好。”
若是中进士,哪怕是三甲,年纪过了四十,若没大造化,恐怕致仕时未必来得及爬到三品。能每三五年都能晋升一回的,到最后差不多都能入阁了,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多少,每三年中进士的又有多少,而阁老又有几位?
贾珠也不清楚这句提点,究竟出自姑父还是姑母之口……平心而论,姑母的见识眼界,大伯和父亲也多有不如。
与姑母相处得越久,这感受也便越发清晰。
另外,姑父林海今年也不过不惑之年,已经做到了二品卿二,贾珠觉得姑父怕是入阁有望,因此回京后姑父与荣府往来还不如在扬州时频繁——这八成是开始避嫌了。
可叹父亲还因此暗地里抱怨过几句……
毕竟是姻亲,哪会真见荣府吃大亏而无动于衷?贾珠颇能理解姑父和姑妈的心意:正所谓闷声发大财,占了好处自己知道就好,不必闹得人尽皆知。
吃了定心丸的贾珠之后更显从容,倒是看得贾琏好生好奇——贾赦贾政兄弟俩各自过起小日子,连带着贾琏对堂兄那边的动静也知之甚少了。
如今大家正一起前往王府,贾琏便凑近问道:“王爷许了什么?”
贾珠故作深沉,“回来不就知道了。”
贾蓉看着前面两位堂叔低声说笑,也策马追上了几步,只听贾珠道,“王爷给的差事,当是忠心为上。”
贾琏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在他看来,只要好处够多,忠心自然不在话下。再说到了北方,除了七皇子他也不知道该向谁尽忠不是?
贾蓉却把这句话深深记在了心里。
他们抵达王府的时候,赵之桢还没回来——其实是又让大皇子拉住了。七弟开春又要领兵北上,套交情不趁现在,更待何时啊。
因此贾珠他们三个先由赵晗招待,彼此寒暄一阵,赵之桢也在傍晚前回府了。
只见赵之桢一脸疲惫之色,贾珠他们几个顿觉不妙。
贾珠知道七皇子向来沉稳内敛,轻易不会迁怒于人,因此还算淡定;可贾琏已经生了有改日再来的心思,贾蓉更是偷瞄了下两位叔叔,抿住嘴一语不发——当然,也没他说话的余地。
赵之桢受了几人的礼,单手按住太阳穴,声音有些喑哑,但语气还算平和,“不必拘束,都是亲戚。”
这八个字听得贾琏与贾蓉精神一震,唯独贾珠依旧沉得住气,心里也在为妹妹与王爷感情融洽而很是欣喜。
今天和大哥“斗智斗勇”差点耗光赵之桢全部精力,因此对待贾家人他也懒得绕什么圈子,直接吩咐内侍从案上拿了两张笺纸,分别递给贾琏和贾蓉,“看看可还合意?”
这是连婉拒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贾琏和贾蓉也绝对不敢“给脸不要脸”:贾琏得了个录事参军事,恰在王子腾治下;至于贾蓉,则是干脆跟在赵之桢身边,从什长做起……
要知道贾源贾演兄弟当初从军时,不过是个大头兵。
赵之桢转向贾珠,轻声问道:“听元春说,你开春后便要南下赶考?”
贾珠应道:“是。”
“可有把握?”
掌兵的王爷果然是直来直去……贾珠只得道:“在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赵之桢点了点头,“若是中了,以后必有大用。旁人的闲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自从妹妹嫁入王府,贾珠便知道自己迟早得归入七皇子麾下,而且七皇子手边士子极少,出头十分容易,但是真到了与父亲立场相左的这一天,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矛盾,最多也就是些无奈罢了。
只是……贾珠看了看堂弟贾琏:录事参军事这个差事真是深意十足,只是不知道他打算站定哪一边。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晚上还有。
不投缘。
其实只看忠顺王这副做派:只因私怨,便当众放话,妄想断送一位读书人的信心和前程,林海如何能敬重得起来?
贾敏此时又道:“你只管去考,如今的江苏学政正是你姑父的同年。”
说白了,忠顺王是按照贾政的性格才推测贾珠的脾气,真说要贿赂考官,甚至影响大比结果,他还没这个能耐……再说也不值得。
林海给同年打了招呼,不是为了特别照顾贾珠,只是以防万一:哪个士子忽然想不通了,为了讨好忠顺王再捞个进身之阶,而算计贾珠罢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贾珠一怔之间便想了个清楚,旋即起身一拜到底,“多谢姑父姑母成全。”
贾敏受了他这一礼,也道:“你和元春都是好的。”顿了顿,又道,“若是能中,当是越早越好。”
若是中进士,哪怕是三甲,年纪过了四十,若没大造化,恐怕致仕时未必来得及爬到三品。能每三五年都能晋升一回的,到最后差不多都能入阁了,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多少,每三年中进士的又有多少,而阁老又有几位?
贾珠也不清楚这句提点,究竟出自姑父还是姑母之口……平心而论,姑母的见识眼界,大伯和父亲也多有不如。
与姑母相处得越久,这感受也便越发清晰。
另外,姑父林海今年也不过不惑之年,已经做到了二品卿二,贾珠觉得姑父怕是入阁有望,因此回京后姑父与荣府往来还不如在扬州时频繁——这八成是开始避嫌了。
可叹父亲还因此暗地里抱怨过几句……
毕竟是姻亲,哪会真见荣府吃大亏而无动于衷?贾珠颇能理解姑父和姑妈的心意:正所谓闷声发大财,占了好处自己知道就好,不必闹得人尽皆知。
吃了定心丸的贾珠之后更显从容,倒是看得贾琏好生好奇——贾赦贾政兄弟俩各自过起小日子,连带着贾琏对堂兄那边的动静也知之甚少了。
如今大家正一起前往王府,贾琏便凑近问道:“王爷许了什么?”
贾珠故作深沉,“回来不就知道了。”
贾蓉看着前面两位堂叔低声说笑,也策马追上了几步,只听贾珠道,“王爷给的差事,当是忠心为上。”
贾琏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在他看来,只要好处够多,忠心自然不在话下。再说到了北方,除了七皇子他也不知道该向谁尽忠不是?
贾蓉却把这句话深深记在了心里。
他们抵达王府的时候,赵之桢还没回来——其实是又让大皇子拉住了。七弟开春又要领兵北上,套交情不趁现在,更待何时啊。
因此贾珠他们三个先由赵晗招待,彼此寒暄一阵,赵之桢也在傍晚前回府了。
只见赵之桢一脸疲惫之色,贾珠他们几个顿觉不妙。
贾珠知道七皇子向来沉稳内敛,轻易不会迁怒于人,因此还算淡定;可贾琏已经生了有改日再来的心思,贾蓉更是偷瞄了下两位叔叔,抿住嘴一语不发——当然,也没他说话的余地。
赵之桢受了几人的礼,单手按住太阳穴,声音有些喑哑,但语气还算平和,“不必拘束,都是亲戚。”
这八个字听得贾琏与贾蓉精神一震,唯独贾珠依旧沉得住气,心里也在为妹妹与王爷感情融洽而很是欣喜。
今天和大哥“斗智斗勇”差点耗光赵之桢全部精力,因此对待贾家人他也懒得绕什么圈子,直接吩咐内侍从案上拿了两张笺纸,分别递给贾琏和贾蓉,“看看可还合意?”
这是连婉拒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贾琏和贾蓉也绝对不敢“给脸不要脸”:贾琏得了个录事参军事,恰在王子腾治下;至于贾蓉,则是干脆跟在赵之桢身边,从什长做起……
要知道贾源贾演兄弟当初从军时,不过是个大头兵。
赵之桢转向贾珠,轻声问道:“听元春说,你开春后便要南下赶考?”
贾珠应道:“是。”
“可有把握?”
掌兵的王爷果然是直来直去……贾珠只得道:“在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赵之桢点了点头,“若是中了,以后必有大用。旁人的闲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自从妹妹嫁入王府,贾珠便知道自己迟早得归入七皇子麾下,而且七皇子手边士子极少,出头十分容易,但是真到了与父亲立场相左的这一天,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矛盾,最多也就是些无奈罢了。
只是……贾珠看了看堂弟贾琏:录事参军事这个差事真是深意十足,只是不知道他打算站定哪一边。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晚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