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重生之八风不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碧河县,稻斗村。
顾相檀站在吴家桥的野坡之上,放眼望去村落内只剩一片荒烟蔓草,枯井颓巢,而身后则搭建了二十来顶小蓬,里头时不时有些身着僧服的和尚来回穿梭着。
一旁安隐正在同顾相檀说道着疫病的消息:“上个月十五前,南边的九个县已是将草药都送到了,夙州的武曲寺、贤文寺也将客室暂且腾出尽力收拢难民了,还有不少乡绅地主跟着开了米仓盐仓,把自家的粮食都捐了出来。”
大邺寺庙何止千万,信徒又多,平日受多方供养,得万民信赖,此时伸手援助也算是自然,然而如此这般将寺门大开,将所有灾民难民全招致旗下,又日日拿出香油积攒放斋供宿,不顾自身安危,实属首次,若不是有灵佛诏令,想必定达不到如此一呼百诺之效。
而顾相檀却也是无奈之举,天灾*自是难免,以往大邺也曾历经多种大难,却从未有一次君王如此无能,简直将天下子民逼得都要没有活路了。
“村内昨日死伤几多?”顾相檀问。
安隐道:“十多人……”比之前几日动辄就要几十上百的死,已是少太多了。
“火场祭台可搭好了?”
安隐顿了下,还是点点头。
这些人都是因疫病而去的,尸首自是不能掩埋,怕顽疾蔓延,反而污了水源,于是只能就地火烧,每百人便要做一个简洁的道场,每一次,顾相檀皆亲自前去超度念经,安隐和苏息屡劝无果,灵佛尊贵,哪里是能出入这般极险之地的,若是一个不察,染上了疫病,谁都担不起这个大责,但顾相檀自从听闻东县有疫症流出后就硬是要亲身前去,两年多下来,已是走过了大邺几十个大小城县,也许真是天可怜见,为善佛佑,往年身娇体弱的灵佛此次却安安康康地撑了下来。
用顾相檀自己的话说,那一次悬崖之下他到底没有死成,或许不到下一代灵佛降生,自己该没有那么快去见佛祖的。
可是在旁人看来,灵佛这般不顾生死,常年同大多受感染的疫症群混迹在一起,总是由不得人不提心吊胆,也由不得人不感恩戴德。
而安隐起先不明白顾相檀如此坚持的道理,只要灵佛口谕一出,天下佛寺无不闻风而动,何故要这般事必躬亲呢?
后来这一日一日过去,安隐才渐渐懂了,只有顾相檀在,宗政帝才不会胡乱应付,他虽拿不出多少银子,但为保灵佛周全,必定会在顾相檀眼皮子底下做出一派明君的姿态,一路让钦差前后跟随,严查死守,上下官员也不敢借此中饱私囊,懈怠以对了,至少从知府到衙役皆是倾尽全力救灾,半点小心思都不敢有。
做完了道场,顾相檀一边听着碧河县知府说着县内的善后事宜,一边往收容灾民的帐篷走去,却见一人被兵士远远地带着走了过来,而那人竟是这两年在傅雅濂跟前伺候的贴身小厮怀深。
怀深上前,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顾相檀。
顾相檀将之展开,看了不由一怔。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怀深说:“朝中一收到消息,奴才就出门来给灵佛报信了,京城离碧河县约莫十来天的路,若是灵佛现下动身回去,该是正好能赶上御国将军回来。”
顾相檀思忖了下,眉眼闪过幽幽地亮色,然后转头去看知府。
知府连忙道:“灵佛可放心回京,下官必定尽心尽责,决不让疫病扩大蔓延。”
顾相檀又向那一丛丛的帐篷望去,就见秩序井然,水粮充足,部分已痊愈的百姓也加入到了救治的人群中,同许多僧众一道努力地照拂灾民,还不时有临县的富贾将家中余粮捐来做功德。
顾相檀看了一会儿,这才点了头。
……
一路日夜兼程,总算在御国大军归来前,顾相檀回到了京城,此时天还未亮透,守城的兵士看了官府的令牌这才放了行,而入城内却见家家户户竟都是张灯结彩,隐约的晨光下一片飘红撒绿簇锦团花。
顾相檀笑了笑,匆匆回须弥殿稍作梳洗,知晓宗政帝并没有那么早起,便又先赶到了相国府。
此处的相国府自然比不上皇城脚下的另一座那么繁华,那里原本是前右相傅雅濂的居所,当年傅雅濂辞官后便成了仲戌良的府邸,如今傅雅濂重任相国,做了大邺王朝的左相,却没有让宗政帝再亲赐府衙,只选了一处有花有草环境清幽之处安身。
当然,这左相的高位可不是傅雅濂自己求来的,三年前他随着顾相檀一道进京,曾时先帝最得宠的肱骨之臣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此时回来,宗政帝又不是傻子,必定会对傅雅濂有所提防,所以顾相檀对皇上的说辞是,师傅身子不适,又因裕国公阖府之事整日都郁郁寡欢,一人独留鹿澧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自己把他接来只想在京中调养,安心度日即可,若是傅雅濂不留下,那他顾相檀在京里也呆不久了。
这么一听宗政帝哪里会不愿意,再看傅雅濂果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太医诊脉下来也说这人郁结已深,缠绵病榻日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了,又着人观察了几日,见傅雅濂果然没什么生事的心,... -->>
碧河县,稻斗村。
顾相檀站在吴家桥的野坡之上,放眼望去村落内只剩一片荒烟蔓草,枯井颓巢,而身后则搭建了二十来顶小蓬,里头时不时有些身着僧服的和尚来回穿梭着。
一旁安隐正在同顾相檀说道着疫病的消息:“上个月十五前,南边的九个县已是将草药都送到了,夙州的武曲寺、贤文寺也将客室暂且腾出尽力收拢难民了,还有不少乡绅地主跟着开了米仓盐仓,把自家的粮食都捐了出来。”
大邺寺庙何止千万,信徒又多,平日受多方供养,得万民信赖,此时伸手援助也算是自然,然而如此这般将寺门大开,将所有灾民难民全招致旗下,又日日拿出香油积攒放斋供宿,不顾自身安危,实属首次,若不是有灵佛诏令,想必定达不到如此一呼百诺之效。
而顾相檀却也是无奈之举,天灾*自是难免,以往大邺也曾历经多种大难,却从未有一次君王如此无能,简直将天下子民逼得都要没有活路了。
“村内昨日死伤几多?”顾相檀问。
安隐道:“十多人……”比之前几日动辄就要几十上百的死,已是少太多了。
“火场祭台可搭好了?”
安隐顿了下,还是点点头。
这些人都是因疫病而去的,尸首自是不能掩埋,怕顽疾蔓延,反而污了水源,于是只能就地火烧,每百人便要做一个简洁的道场,每一次,顾相檀皆亲自前去超度念经,安隐和苏息屡劝无果,灵佛尊贵,哪里是能出入这般极险之地的,若是一个不察,染上了疫病,谁都担不起这个大责,但顾相檀自从听闻东县有疫症流出后就硬是要亲身前去,两年多下来,已是走过了大邺几十个大小城县,也许真是天可怜见,为善佛佑,往年身娇体弱的灵佛此次却安安康康地撑了下来。
用顾相檀自己的话说,那一次悬崖之下他到底没有死成,或许不到下一代灵佛降生,自己该没有那么快去见佛祖的。
可是在旁人看来,灵佛这般不顾生死,常年同大多受感染的疫症群混迹在一起,总是由不得人不提心吊胆,也由不得人不感恩戴德。
而安隐起先不明白顾相檀如此坚持的道理,只要灵佛口谕一出,天下佛寺无不闻风而动,何故要这般事必躬亲呢?
后来这一日一日过去,安隐才渐渐懂了,只有顾相檀在,宗政帝才不会胡乱应付,他虽拿不出多少银子,但为保灵佛周全,必定会在顾相檀眼皮子底下做出一派明君的姿态,一路让钦差前后跟随,严查死守,上下官员也不敢借此中饱私囊,懈怠以对了,至少从知府到衙役皆是倾尽全力救灾,半点小心思都不敢有。
做完了道场,顾相檀一边听着碧河县知府说着县内的善后事宜,一边往收容灾民的帐篷走去,却见一人被兵士远远地带着走了过来,而那人竟是这两年在傅雅濂跟前伺候的贴身小厮怀深。
怀深上前,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顾相檀。
顾相檀将之展开,看了不由一怔。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怀深说:“朝中一收到消息,奴才就出门来给灵佛报信了,京城离碧河县约莫十来天的路,若是灵佛现下动身回去,该是正好能赶上御国将军回来。”
顾相檀思忖了下,眉眼闪过幽幽地亮色,然后转头去看知府。
知府连忙道:“灵佛可放心回京,下官必定尽心尽责,决不让疫病扩大蔓延。”
顾相檀又向那一丛丛的帐篷望去,就见秩序井然,水粮充足,部分已痊愈的百姓也加入到了救治的人群中,同许多僧众一道努力地照拂灾民,还不时有临县的富贾将家中余粮捐来做功德。
顾相檀看了一会儿,这才点了头。
……
一路日夜兼程,总算在御国大军归来前,顾相檀回到了京城,此时天还未亮透,守城的兵士看了官府的令牌这才放了行,而入城内却见家家户户竟都是张灯结彩,隐约的晨光下一片飘红撒绿簇锦团花。
顾相檀笑了笑,匆匆回须弥殿稍作梳洗,知晓宗政帝并没有那么早起,便又先赶到了相国府。
此处的相国府自然比不上皇城脚下的另一座那么繁华,那里原本是前右相傅雅濂的居所,当年傅雅濂辞官后便成了仲戌良的府邸,如今傅雅濂重任相国,做了大邺王朝的左相,却没有让宗政帝再亲赐府衙,只选了一处有花有草环境清幽之处安身。
当然,这左相的高位可不是傅雅濂自己求来的,三年前他随着顾相檀一道进京,曾时先帝最得宠的肱骨之臣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此时回来,宗政帝又不是傻子,必定会对傅雅濂有所提防,所以顾相檀对皇上的说辞是,师傅身子不适,又因裕国公阖府之事整日都郁郁寡欢,一人独留鹿澧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自己把他接来只想在京中调养,安心度日即可,若是傅雅濂不留下,那他顾相檀在京里也呆不久了。
这么一听宗政帝哪里会不愿意,再看傅雅濂果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太医诊脉下来也说这人郁结已深,缠绵病榻日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了,又着人观察了几日,见傅雅濂果然没什么生事的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