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折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洛阳。
十一月初七,丙申年辛丑月乙未日,大典星官奏称是为黄道吉日,诸事大顺。
乙未日的前夜,莲花台里灯火通明。幸逊召投效于他的朝臣彻夜议事。
幸逊高坐于台,俾睨四座,顾盼得意。座下群僚捧檄待命,人人喜笑盈腮,翘首等着消息。
俄而,卫尉卿高准疾步入内,跪献一面黄帛。
展开,乃幼帝刘通的禅位诏书。称自愧德薄位尊,愿效仿古时先贤,禅让帝位于幸逊,特诏告天下,盖玉玺大印。
高准又报,明日吉时,待百官升堂,丞相入千秋殿,幼帝将亲扶丞相登上宝座,宣读禅位诏书。
此话一出,莲花台里欢声四起。群僚纷纷下跪,以九五之礼表贺。
幸逊得意洋洋,欣然纳受。一片歌功颂德声里,看到议郎竺增立着不动,似面带犹疑。
竺增是幸逊的旧日谋臣,一路拥他,出谋划策,从河南入洛阳,颇有资历。此刻人人庆贺,独他不跪,幸逊心生不快,便出声发问。
竺增道:“非丞相不可称帝,而是时机未到!汉室虽微,然并无暴虐,丞相本已位极人臣,突取而代之,难堵天下悠悠之口,不得人心。这便罢了,我所担忧,乃是北方魏劭。魏劭一日不除,丞相隐忧便在。我知丞相亦一心要伐魏劭。可发布檄文,安他一个不轨罪名,便师出有名,再以汉帝之名召诸侯共伐之,岂不更好?丞相若以汉帝之名出师,那魏劭应战,便是公然谋反,战未开,先失一局。丞相若称帝而起兵,岂不正给了魏劭勤王之名,公然得以挑拨天下,共同对抗丞相?”
幸逊不悦道:“汝何出此言,扫我之兴?所谓无德让有德。汉帝乃自愧无德,当不起尊位方禅于我,我何以不得取?我有天下兵马五十万,猛将数十人,投鞭可断水,岂惧魏劭小儿?前月洛阳东郊又有天降祥瑞,预谶天下新主,正合我之名。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竺增道:“非我妄言。前月东郊所谓天降祥瑞,实是可疑。苏氏居心叵测,丞相千万勿受一妇人蛊惑,否则恐怕悔之晚矣!”
幸逊半生枭雄,对这些祥瑞托梦之说,自然不可能深信不疑。只是他一心称帝,之前苦于没有合适机会,犹豫摇摆之间,恰好苏娥皇托梦之说,投其所想,如给渴睡之人递过来枕,原本五分的半信半疑也就变成了七八分。
听竺增之言,大怒:“汝大胆!居心何在?若非看在你随我多年,略有功劳,我必严惩!我意已决,再有多言者,斩!”
此话一出,他座下僚臣无不变色,纷纷看向竺增,大有埋怨之色。
竺增乞罪退下,心灰意冷。
思忖幸逊,早已经不是从前刚入洛阳那般大用英才了。如今狂妄自大,身边只用谀佞之辈,所信之冯异、臧常、冯招、丁屈,无一不是小人。迫不及待逼迫幼帝退位,取而代之,与魏劭一战,迫在眉睫。审时度势,恐怕败局已定。
竺增回府,心内忧烦。天明之时,得到密报,说幸逊听了苏女之劝,着人要来捉拿他杀头,大惊失色。所幸他在洛阳并无多余家口,当即从南城门奔走逃亡。本想去投魏劭,又想到魏劭对付仇敌的狠辣手段,不寒而栗,踌躇一番,遂掉头奔去汉中,改投汉中侯乐正功不提。
……
小乔孕期如今已有四月,孕吐反应极大,最厉害时,几乎喝一口水都难受,早晚大多躺在床上。好在有春娘照料,半个月前,钟媪也从渔阳赶到了信都。
钟媪说,徐夫人获悉佳音,十分欢喜。特意派她过来,和春娘一道服侍,叮嘱她安心养好身子。
有她二人在旁悉心照料,魏劭更百般体贴,简直捧在手心怕掉,含在口里怕化,最近虽军务渐渐又忙,却一有空就回来伴她身侧。是以身体虽感不适,但小乔心情却平和愉悦。往兖州去了封信,告诉父亲自己怀孕的消息。
白天兖州信使也到了,转了父亲的一封回书。
乔平欣喜异常,叮嘱她养好身子。说乔慈正忙于在外练兵,等他回来,自己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又说家里一切都好,不消她的记挂,叫她和女婿好好相处。
小乔将父亲的信,来回看了好几遍。
文字不便,父亲信上虽没明说,但从提到的阿弟忙于练兵一事,可见一直以来,父亲那边始终都没放下从前议过的图强之事。
她当初劝父亲图强的最直接的目的,固然是为了避免做那处堂燕雀,日后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如今有了魏劭那样一番保证,小乔心防虽未曾完全消解,但比起从前,已宽坦许多。
但即便这样,小乔还是觉得兖州应当图强。
这样的乱世里,唯兵强马壮,遭逢侵袭,不论来者为何,自己才有转圜的余地。
总胜过每次都要求助于人。
读到父亲这样一句许是无心的话语,让小乔感到很是心安。
白天睡了一下午,傍晚觉得人爽利,便起身给父亲回书。
写完回信,因近冬日,昼渐变短,才酉时中,天便黑了,春娘入房掌灯。
钟媪指挥两仆妇抬食案入内,摆在榻上,含笑叫小乔用晚饭。
小乔问魏劭。
之所以问,是因为最近他虽渐渐变得忙碌,但到了这辰点,一般都已回了。
她从有孕之后,一天吃上六七顿,晚饭太早便吃不下去,是以这些天,都是等他回来两人一起用饭的。
今日却还不见他的人影。
&nb... -->>
洛阳。
十一月初七,丙申年辛丑月乙未日,大典星官奏称是为黄道吉日,诸事大顺。
乙未日的前夜,莲花台里灯火通明。幸逊召投效于他的朝臣彻夜议事。
幸逊高坐于台,俾睨四座,顾盼得意。座下群僚捧檄待命,人人喜笑盈腮,翘首等着消息。
俄而,卫尉卿高准疾步入内,跪献一面黄帛。
展开,乃幼帝刘通的禅位诏书。称自愧德薄位尊,愿效仿古时先贤,禅让帝位于幸逊,特诏告天下,盖玉玺大印。
高准又报,明日吉时,待百官升堂,丞相入千秋殿,幼帝将亲扶丞相登上宝座,宣读禅位诏书。
此话一出,莲花台里欢声四起。群僚纷纷下跪,以九五之礼表贺。
幸逊得意洋洋,欣然纳受。一片歌功颂德声里,看到议郎竺增立着不动,似面带犹疑。
竺增是幸逊的旧日谋臣,一路拥他,出谋划策,从河南入洛阳,颇有资历。此刻人人庆贺,独他不跪,幸逊心生不快,便出声发问。
竺增道:“非丞相不可称帝,而是时机未到!汉室虽微,然并无暴虐,丞相本已位极人臣,突取而代之,难堵天下悠悠之口,不得人心。这便罢了,我所担忧,乃是北方魏劭。魏劭一日不除,丞相隐忧便在。我知丞相亦一心要伐魏劭。可发布檄文,安他一个不轨罪名,便师出有名,再以汉帝之名召诸侯共伐之,岂不更好?丞相若以汉帝之名出师,那魏劭应战,便是公然谋反,战未开,先失一局。丞相若称帝而起兵,岂不正给了魏劭勤王之名,公然得以挑拨天下,共同对抗丞相?”
幸逊不悦道:“汝何出此言,扫我之兴?所谓无德让有德。汉帝乃自愧无德,当不起尊位方禅于我,我何以不得取?我有天下兵马五十万,猛将数十人,投鞭可断水,岂惧魏劭小儿?前月洛阳东郊又有天降祥瑞,预谶天下新主,正合我之名。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竺增道:“非我妄言。前月东郊所谓天降祥瑞,实是可疑。苏氏居心叵测,丞相千万勿受一妇人蛊惑,否则恐怕悔之晚矣!”
幸逊半生枭雄,对这些祥瑞托梦之说,自然不可能深信不疑。只是他一心称帝,之前苦于没有合适机会,犹豫摇摆之间,恰好苏娥皇托梦之说,投其所想,如给渴睡之人递过来枕,原本五分的半信半疑也就变成了七八分。
听竺增之言,大怒:“汝大胆!居心何在?若非看在你随我多年,略有功劳,我必严惩!我意已决,再有多言者,斩!”
此话一出,他座下僚臣无不变色,纷纷看向竺增,大有埋怨之色。
竺增乞罪退下,心灰意冷。
思忖幸逊,早已经不是从前刚入洛阳那般大用英才了。如今狂妄自大,身边只用谀佞之辈,所信之冯异、臧常、冯招、丁屈,无一不是小人。迫不及待逼迫幼帝退位,取而代之,与魏劭一战,迫在眉睫。审时度势,恐怕败局已定。
竺增回府,心内忧烦。天明之时,得到密报,说幸逊听了苏女之劝,着人要来捉拿他杀头,大惊失色。所幸他在洛阳并无多余家口,当即从南城门奔走逃亡。本想去投魏劭,又想到魏劭对付仇敌的狠辣手段,不寒而栗,踌躇一番,遂掉头奔去汉中,改投汉中侯乐正功不提。
……
小乔孕期如今已有四月,孕吐反应极大,最厉害时,几乎喝一口水都难受,早晚大多躺在床上。好在有春娘照料,半个月前,钟媪也从渔阳赶到了信都。
钟媪说,徐夫人获悉佳音,十分欢喜。特意派她过来,和春娘一道服侍,叮嘱她安心养好身子。
有她二人在旁悉心照料,魏劭更百般体贴,简直捧在手心怕掉,含在口里怕化,最近虽军务渐渐又忙,却一有空就回来伴她身侧。是以身体虽感不适,但小乔心情却平和愉悦。往兖州去了封信,告诉父亲自己怀孕的消息。
白天兖州信使也到了,转了父亲的一封回书。
乔平欣喜异常,叮嘱她养好身子。说乔慈正忙于在外练兵,等他回来,自己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又说家里一切都好,不消她的记挂,叫她和女婿好好相处。
小乔将父亲的信,来回看了好几遍。
文字不便,父亲信上虽没明说,但从提到的阿弟忙于练兵一事,可见一直以来,父亲那边始终都没放下从前议过的图强之事。
她当初劝父亲图强的最直接的目的,固然是为了避免做那处堂燕雀,日后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如今有了魏劭那样一番保证,小乔心防虽未曾完全消解,但比起从前,已宽坦许多。
但即便这样,小乔还是觉得兖州应当图强。
这样的乱世里,唯兵强马壮,遭逢侵袭,不论来者为何,自己才有转圜的余地。
总胜过每次都要求助于人。
读到父亲这样一句许是无心的话语,让小乔感到很是心安。
白天睡了一下午,傍晚觉得人爽利,便起身给父亲回书。
写完回信,因近冬日,昼渐变短,才酉时中,天便黑了,春娘入房掌灯。
钟媪指挥两仆妇抬食案入内,摆在榻上,含笑叫小乔用晚饭。
小乔问魏劭。
之所以问,是因为最近他虽渐渐变得忙碌,但到了这辰点,一般都已回了。
她从有孕之后,一天吃上六七顿,晚饭太早便吃不下去,是以这些天,都是等他回来两人一起用饭的。
今日却还不见他的人影。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