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奉系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铁龛先生,昨天又熬了一夜吧?”
“嗯,辽阳的数据振奋人心啊,必须抓紧整理出来。咱们一共安置了八万灾民,按照每人五亩地计算,咱们一共分出去四十万亩,结果老百姓又多开了将近二十万亩土地,平均亩产在二百斤左右,每个人留三成左右的口粮,就能提供七千万斤以上的商品粮,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既然是办农场,说到底还是要保证粮食的供应,农业这条腿必须要强壮起来,按照目前的产量计算,农场比起租佃模式高出了三成多,而且农场不会像那些地主一样,把收上来的地租全都藏了起来,而是要把粮食投向市场,变成商品,这样市场上供应的粮食就极大的增多了。
这也就是农场比起地主的优势所在,地主把自己放在了和农民对立的位置之上,因此他们必须囤积大量的余粮,养活打手,靠着强力保持自己的地位,手中能出售的粮食其实很有限,他们更喜欢把粮食存在粮仓之中,堆积成小山包一样,他们才能放心``,更有甚者连银子都埋在了地下,舍不得拿出了。
“铁龛先生,我也询问了啊,今年的气候并不算好,有过一段时间的干旱,结果农场靠着兴修水利,熬过了困难的时期,而地主他们不管农业生产,佃农没有这个能力,结果普遍遭了旱灾,减产不少,双方的差距就被拉开了!”
“实实在在的例子摆在面前,二者高下立判,我看明年还会有大量的佃农会抛弃地主,转投到农场模式之下,咱们要做好引导工作才行!”
王永江原本还需要三五年才能显出成效,结果一年之内就有了结果。不由他不感叹先进生产模式的强大之处。特别是今年佃农遭受旱灾,明年肯定有人过不下去,大量濒临破产的农民肯定会盼着组建农场,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奉天政府期盼看到的一个结果。
“铁龛先生,看到眼前的情况,我不由得想起了北宋王安石的青苗钱啊!”
王永江精研历代的得失,对于青苗法自然不陌生,因此说道:“青苗钱本来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贷给老百姓救急。让他们避免的破产的一项德政,王安石最初在地方上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结果他执掌大权之后,就急于在全国推动,结果弄得怨声载道,本来针对农民的一项贷款。最后甚至市民都要被强行摊派,荒谬到了极点。”
说到这里。王永江笑道:“拙言这个时候提到了王安石。必定有深意啊!”
“算不上什么深意,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东三省推行农场有成果,如果放到关内,只怕早就天下大乱,而且就算东三省。内部也不完全一样。要想让一项政策真正惠民,落到实处,第一要研究各地的特点,对症下药。第二就要有合适的执行人员。就拿王安石变法来说,依靠一个衰朽的官僚体系,还有几个急功近利的投机分子,不论是推行任何法令,都会变成害民之法。”
“没错,一帮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经啊!拙言的意思是要选拔合适的官员了?”
“有这个想法,办农场必须要有一大批的合适人才才行,不然我担心在大面积推广的时候,还会出问题!”
王永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就是张廷兰的厉害之处,在别人没有办法的时候,他能找到办法,在大家都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又能及时的提出示警,什么事情都比大家超前了一步,这就是所谓的远见卓识。
“铁龛先生,我也知道奉天普遍缺少合适的基层官员,因此我建议从现有的农场抽调,对有管理经验,头脑灵活的农民给予一定培训,然后进行特别考试,如果通过之后,他们就进入公务人员的体系,和其他官员一样考评升迁!”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关键的选官问题,王永江也不由得不仔细思考,从民国以来,已经仿效列强,推行了文官考试制度,目前官场上主要是两大股力量,一个是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新人,这部分人普遍知识水平很高,甚至有国外留学经历。第二股势力就是前清留下的旧官吏,满清虽然亡国了,但是这伙人不但没有下岗,反倒活得更舒服了。
旧官僚自身问题多多,就不用细说了,而通过考试进来的一批新人,他们也经不起推敲,其实这也是民国时代的一个悲哀,老派人物不行,新派人物也是一样。
由于教育不够普及,能够读书的人,家庭多半十分富有,而且他们的圈子比较小,彼此之间盘根错节,这帮人做什么事情,都站在自己阶层的... -->>
“铁龛先生,昨天又熬了一夜吧?”
“嗯,辽阳的数据振奋人心啊,必须抓紧整理出来。咱们一共安置了八万灾民,按照每人五亩地计算,咱们一共分出去四十万亩,结果老百姓又多开了将近二十万亩土地,平均亩产在二百斤左右,每个人留三成左右的口粮,就能提供七千万斤以上的商品粮,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既然是办农场,说到底还是要保证粮食的供应,农业这条腿必须要强壮起来,按照目前的产量计算,农场比起租佃模式高出了三成多,而且农场不会像那些地主一样,把收上来的地租全都藏了起来,而是要把粮食投向市场,变成商品,这样市场上供应的粮食就极大的增多了。
这也就是农场比起地主的优势所在,地主把自己放在了和农民对立的位置之上,因此他们必须囤积大量的余粮,养活打手,靠着强力保持自己的地位,手中能出售的粮食其实很有限,他们更喜欢把粮食存在粮仓之中,堆积成小山包一样,他们才能放心``,更有甚者连银子都埋在了地下,舍不得拿出了。
“铁龛先生,我也询问了啊,今年的气候并不算好,有过一段时间的干旱,结果农场靠着兴修水利,熬过了困难的时期,而地主他们不管农业生产,佃农没有这个能力,结果普遍遭了旱灾,减产不少,双方的差距就被拉开了!”
“实实在在的例子摆在面前,二者高下立判,我看明年还会有大量的佃农会抛弃地主,转投到农场模式之下,咱们要做好引导工作才行!”
王永江原本还需要三五年才能显出成效,结果一年之内就有了结果。不由他不感叹先进生产模式的强大之处。特别是今年佃农遭受旱灾,明年肯定有人过不下去,大量濒临破产的农民肯定会盼着组建农场,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奉天政府期盼看到的一个结果。
“铁龛先生,看到眼前的情况,我不由得想起了北宋王安石的青苗钱啊!”
王永江精研历代的得失,对于青苗法自然不陌生,因此说道:“青苗钱本来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贷给老百姓救急。让他们避免的破产的一项德政,王安石最初在地方上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结果他执掌大权之后,就急于在全国推动,结果弄得怨声载道,本来针对农民的一项贷款。最后甚至市民都要被强行摊派,荒谬到了极点。”
说到这里。王永江笑道:“拙言这个时候提到了王安石。必定有深意啊!”
“算不上什么深意,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东三省推行农场有成果,如果放到关内,只怕早就天下大乱,而且就算东三省。内部也不完全一样。要想让一项政策真正惠民,落到实处,第一要研究各地的特点,对症下药。第二就要有合适的执行人员。就拿王安石变法来说,依靠一个衰朽的官僚体系,还有几个急功近利的投机分子,不论是推行任何法令,都会变成害民之法。”
“没错,一帮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经啊!拙言的意思是要选拔合适的官员了?”
“有这个想法,办农场必须要有一大批的合适人才才行,不然我担心在大面积推广的时候,还会出问题!”
王永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就是张廷兰的厉害之处,在别人没有办法的时候,他能找到办法,在大家都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又能及时的提出示警,什么事情都比大家超前了一步,这就是所谓的远见卓识。
“铁龛先生,我也知道奉天普遍缺少合适的基层官员,因此我建议从现有的农场抽调,对有管理经验,头脑灵活的农民给予一定培训,然后进行特别考试,如果通过之后,他们就进入公务人员的体系,和其他官员一样考评升迁!”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关键的选官问题,王永江也不由得不仔细思考,从民国以来,已经仿效列强,推行了文官考试制度,目前官场上主要是两大股力量,一个是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新人,这部分人普遍知识水平很高,甚至有国外留学经历。第二股势力就是前清留下的旧官吏,满清虽然亡国了,但是这伙人不但没有下岗,反倒活得更舒服了。
旧官僚自身问题多多,就不用细说了,而通过考试进来的一批新人,他们也经不起推敲,其实这也是民国时代的一个悲哀,老派人物不行,新派人物也是一样。
由于教育不够普及,能够读书的人,家庭多半十分富有,而且他们的圈子比较小,彼此之间盘根错节,这帮人做什么事情,都站在自己阶层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