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明末洪英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讹了张问达,孙慎行和李长庚三人二十万两银子,有内官监和锦衣卫负责去三位大人府上拿银。
要整整装满这么多大箱子,可是真不容易。
仨老头儿眼看白花花的银子往箱子里装,心里就跟割肉似的疼。
一个个老泪纵横的。
哎呀呀,棺材本儿没咯~。
而另一方的殷复声,没跟着去搜银,而是不敢有片刻的疏忽,刚出宫门,又返回去再见朱由校。
再进乾清宫,殷复声匍匐跪倒,“陛下,臣罪犯欺君,特来领罪。”
朱由校一听愣了。
好端端的给自己扣这么大顶帽子干嘛?
这能人果然不一般啊,帽子都喜欢戴大的。
“爱卿这是何意呀?”
“臣建馆心切,然户部缺银,臣不得已,才设此一计,向三位大人借银一用。只是,事前未及向陛下奏请。特来领罪。”
朱由校表情淡然,似乎,早已知晓,“此事朕方才已经猜到了。只是,朕知爱卿一番苦心,故而没有戳穿罢了。不过,爱卿焉知他们能拿得出这二十万两?”
朱由校都看出来了,更何况是叶向高那些老狐狸。他们此时一准儿派人前往介休打听去了。殷梦珠虽说现在是范家实际的当家人,可是,冒然要出这么大一笔银子给她娘家堂兄,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即便,勉强借来,与殷梦珠的日后,那都是莫大的麻烦。
所以,殷复声只借来些大木箱,装装样子罢了。
听朱由校并不追究,殷复声总算松了口气。
“陛下,民间有句俗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三位大人位高权重,岂是小小知府可比?三位大人共同承担二十万两白银,臣以为毫无难处。”
朱由校沉思半晌,徐徐点头。
他岂不知,朝中大臣暗中收好处的事。只是,这已经不是明初,整个朝堂如此,他这皇帝要管,都不太可能了。
“朕有爱卿,真是大明之幸也。”朱由校赞道:“若是朝中皆是爱卿这样的官员,朕大明江山何愁不固?”
“陛下过誉了……”
“诶?”朱由校迟疑一番后,问道:“爱卿足智多谋,不知可有其它计策,令国库充盈啊?”
殷复声想了想,既然你问,那~,我就不客气了。
“陛下,臣对充盈国库之事,到有些浅薄之见,不知陛下是要听正途,还是斜道呢?”
“正途为何?斜道为何?”
“正途乃是更改税制,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如何开源节流?”
“此中复杂,简言之:开源者,开海禁,增商税。节流者,废《优免》,减藩俸。”
闻言,朱由校微阖二目,凝视殷复声,细思。
随后,沉重的摇摇头,“爱卿呀,你说的这几条,可样样触及祖制呀。”
朱由校顿了顿道:“之前,陈大道言,将税制改为二十税一,却遭到民变,可见此事不可行。朕记得,此事应该是爱卿亲眼得见的呀。”
“陛下,陈大道并未增收商税,而是刻意曲解,增收的乃贫民摆地摊儿活口之税,夺民口粮,民焉能不乱?”
朱由校闻言震怒,“好个陈大道,竟敢故意欺瞒于朕?!唉!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与朕说实话~”朱由校不免愤懑。“可是,爱卿,因何也不与朕提此事?”
“陛下,臣再次入朝,急于营造学馆,所以,一时未得时机。况且,增收商税,的确不能急在一时。”
朱由校点头,“可是,爱卿因何急于建造一所杂学馆呢?”
“陛下,臣建学馆,其因之一,为开海禁。”
&nbs... -->>
讹了张问达,孙慎行和李长庚三人二十万两银子,有内官监和锦衣卫负责去三位大人府上拿银。
要整整装满这么多大箱子,可是真不容易。
仨老头儿眼看白花花的银子往箱子里装,心里就跟割肉似的疼。
一个个老泪纵横的。
哎呀呀,棺材本儿没咯~。
而另一方的殷复声,没跟着去搜银,而是不敢有片刻的疏忽,刚出宫门,又返回去再见朱由校。
再进乾清宫,殷复声匍匐跪倒,“陛下,臣罪犯欺君,特来领罪。”
朱由校一听愣了。
好端端的给自己扣这么大顶帽子干嘛?
这能人果然不一般啊,帽子都喜欢戴大的。
“爱卿这是何意呀?”
“臣建馆心切,然户部缺银,臣不得已,才设此一计,向三位大人借银一用。只是,事前未及向陛下奏请。特来领罪。”
朱由校表情淡然,似乎,早已知晓,“此事朕方才已经猜到了。只是,朕知爱卿一番苦心,故而没有戳穿罢了。不过,爱卿焉知他们能拿得出这二十万两?”
朱由校都看出来了,更何况是叶向高那些老狐狸。他们此时一准儿派人前往介休打听去了。殷梦珠虽说现在是范家实际的当家人,可是,冒然要出这么大一笔银子给她娘家堂兄,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即便,勉强借来,与殷梦珠的日后,那都是莫大的麻烦。
所以,殷复声只借来些大木箱,装装样子罢了。
听朱由校并不追究,殷复声总算松了口气。
“陛下,民间有句俗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三位大人位高权重,岂是小小知府可比?三位大人共同承担二十万两白银,臣以为毫无难处。”
朱由校沉思半晌,徐徐点头。
他岂不知,朝中大臣暗中收好处的事。只是,这已经不是明初,整个朝堂如此,他这皇帝要管,都不太可能了。
“朕有爱卿,真是大明之幸也。”朱由校赞道:“若是朝中皆是爱卿这样的官员,朕大明江山何愁不固?”
“陛下过誉了……”
“诶?”朱由校迟疑一番后,问道:“爱卿足智多谋,不知可有其它计策,令国库充盈啊?”
殷复声想了想,既然你问,那~,我就不客气了。
“陛下,臣对充盈国库之事,到有些浅薄之见,不知陛下是要听正途,还是斜道呢?”
“正途为何?斜道为何?”
“正途乃是更改税制,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如何开源节流?”
“此中复杂,简言之:开源者,开海禁,增商税。节流者,废《优免》,减藩俸。”
闻言,朱由校微阖二目,凝视殷复声,细思。
随后,沉重的摇摇头,“爱卿呀,你说的这几条,可样样触及祖制呀。”
朱由校顿了顿道:“之前,陈大道言,将税制改为二十税一,却遭到民变,可见此事不可行。朕记得,此事应该是爱卿亲眼得见的呀。”
“陛下,陈大道并未增收商税,而是刻意曲解,增收的乃贫民摆地摊儿活口之税,夺民口粮,民焉能不乱?”
朱由校闻言震怒,“好个陈大道,竟敢故意欺瞒于朕?!唉!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与朕说实话~”朱由校不免愤懑。“可是,爱卿,因何也不与朕提此事?”
“陛下,臣再次入朝,急于营造学馆,所以,一时未得时机。况且,增收商税,的确不能急在一时。”
朱由校点头,“可是,爱卿因何急于建造一所杂学馆呢?”
“陛下,臣建学馆,其因之一,为开海禁。”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