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重生之玩物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变体莲瓣
莲瓣分写实性质的和抽象性质的,后者为变体莲瓣,有仰覆之别,应用很广。
元青花上的变体莲瓣纹饰于瓶、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每瓣独立,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内框细线一笔勾成,外框双勾后填色或粗线画成。粗线画成的分两笔,均从中间起笔。莲瓣肩部方折。内框线条和莲瓣内纹饰连笔。莲瓣内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花卉(以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
明初变体莲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圆柔,莲瓣内图案简单,有宝相花、旋涡纹等。
3、回纹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明初回纹的另一种画法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
4、卷草纹
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无中心波谷曲线,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
5、钱纹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口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叉组成的饰带。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
6、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7、蕉叶
元青花上的蕉叶纹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瓶颈和下腹部。叶的中茎画至叶尖,一笔画成或两笔画成后填色。叶的边沿用细线勾勒后填色。叶脉细线勾勒。有单层和前后双层两种画法。
明初蕉叶纹中茎用两条平细线画至叶尖,不填色,永乐起叶的中茎已不到叶尖。叶纹细密如鱼骨。叶边如锯齿般尖细,轮廓线用复笔加粗。一般为前后双层画法。
8、如意云头
元青花上的如意云头为中间粗两边细的三条线画成,二阶,三阶,四阶均有。云头内纹饰稠密丰满,有细小的花卉纹、海水纹等,有些在此底上再画动物纹。
元青花如意云头有数种装饰方法:
(1)饰于器物上部的云头下垂(称云肩),饰于器物下部的云头上伸。一般由3个,4个或6个云头组成。
(2)饰于大盘盘心一周,云头向盘心伸展,云头间不相连,由6个三阶云头对称组成。
(3)由两个云头对接或4个云头相接组成“开光”,前者用于瓶腹,后者用于盘心。
明初如意云头以外粗内细的双勾线画成。云头间以简单的弧线相连而不用反向云头。云头缩小或大小相间分布。云头内绘简单图案,或折枝花或叶脉或填色。
明初青花另有用单个云头开光的装饰方法。
除上述纹样外,元青花的辅助纹饰还有鱼鳞纹、云纹、旋涡纹、三角带纹等形式。
元青花瓷的款识
元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元青花瓷器带款者极少,现藏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书写的共计5行62个字:“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堂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属于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对鉴别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参照意义。至正为元末顺帝的年号,此对瓶应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见著录的还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红塔式四灵盖罐和“后至元戊寅五月”铭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谷仓。“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蓝料直书“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盖罐,“至正七年”应为公元1347年。“戊子年□□”铭文款的青花缠枝灵芝纹罐,“戊子年”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
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双凤纹高足杯,杯内心书一青花“福”字。这种吉语款由元代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在民窑青花瓷中极为普遍。
另外还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盖里墨书一两个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题词题字。1980年江西高安县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书“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诗句,诗意豪放,符合元人游牧民族的性格。
最后要提及藏于伊朗阿特比尔神宫的中国元青花器物。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胫部书写或钻刻阿拉伯文,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阿拉伯文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题的献辞,也有的为藏者符号。阿巴斯为16世纪的伊朗国王,将中国元青花献给神庙里收藏,可见伊斯兰国家对元青花的崇拜。但经伊朗专家分析确认,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为波斯文,推断是签名,有可能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留名。
元青花瓷的官窑器和民窑器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官窑器和民窑器仅能从纹饰上加以区分。原因是自元代延祐元年开始明确“双角五爪龙纹”及“麒麟、鸾凤、白兔、灵芝”等,臣、庶不得使用。因此凡有禁用纹饰的青花器也是民窑受命而生产的官窑器,但不画这些纹饰的元青花瓷中也必有相当一部分是官窑器。而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龙纹及制作较粗的器物上基本为臣、庶所用的民窑产品。
元青花瓷的鉴别要点
鉴别一件元青花瓷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mo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mo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五)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七)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延祜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元青花瓷的仿品特征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以下列举代仿品中的常见问题,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就必定是现代仿品。
(一)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
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高出约1.5%,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过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时使用水碓粉碎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它与使用球磨机和真空练沿线机加工出来的现代材料相比较,无论是细度和密度都有明显差异。一般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
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大量实验证明,“火石红”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坯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离铁,二是坯体在入窑时含有足够数量的水份。只有这样,在窑炉起火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坯体之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将游离铁带到坯体表面形成“火石红”。一般来讲,第一个条件属于内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备的,而第二个条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烧制前的必备条件。有的器物在烧制前已经“干透”,甚至装窑时使用的“垫饼”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烧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现“火石红”现象。由于低档仿品的坯体内不含游离铁,仿制者就用涂抹或喷洒氧化铁锈的方法来造假,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它与真正的“火石红”和“糊米底”存在明显差异。
(三)内壁光滑无纹者
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器物内底靠圈足部位还会发现一圈凹下去的“注浆印”。如果是带双耳的器物,其双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浆而成,在其下方隐蔽处存在有排气孔。注浆成型工艺是在民国中期以后由欧洲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用于工艺瓷器的生产。
(四)内壁有修坯刀痕者
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五)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
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钢锉传入我国。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很快发现用钢锉加工出来的刀具要优于磨制刀具。钢锉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锯齿状。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于是,这种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间迅速普及,并流传至今。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陶瓷工匠还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条刀。使用这种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六)釉色过白者
俗话说:“衣对骨必对”。这里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
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八)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
古代使用的“苏勃尼青”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九)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
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
(十)所绘纹饰有破绽者
观察纹饰是鉴别的基础。一般来讲,仿品的纹饰与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仿”了,往往需要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破绽。
(十一)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让收藏者摸不着头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万一是最近出白的“绝品”,可就捡了大“漏儿”了。另一种是仿制者的功夫不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不自觉地就作走了样。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
使用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艺而言,现代景德镇流行的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就是说,器物的形状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现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于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十三)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
器物过轻或过重都说明有问题,过轻者往往是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艺的器壁,是上薄下厚。而前者是上下一样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适的话,下半部就显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觉,只有通过重量来体会。过重者又往往是由于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会给拉坯成型带来难度,薄了,器型不准,厚了又重量超标。就是仿品的壁厚与真品类型,它也会显得比真品重,因为仿品胎质的致密度一般都高于真品。
(十四)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
前面所说的“注浆”只是成型工艺中的一种。曾有一件青花条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镇称作“镶活”。收藏者仅根据青花纹饰就说它是元代真品。事实果真如此,就是国宝级珍品。遗憾的是元代根本没有“镶活”这种成型工艺,只是到清代景德镇才采用“镶活”工艺。
(十五)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
目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十六)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
要想使仿品招摇过市,就离不开“作旧”工艺。人工作旧痕迹与古陶瓷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区别。
(十七)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会逐渐减弱,它是由于釉质本身“脱玻化”所至。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内添加锌、锆、钛等氧化物作消光剂,是现代仿制者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x荧光分析可以无损地检测出各种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标,既是现代仿品。
(十八)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
釉质本身随时间推移会产生“脱玻化”现象,又称其为老化。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2、变体莲瓣
莲瓣分写实性质的和抽象性质的,后者为变体莲瓣,有仰覆之别,应用很广。
元青花上的变体莲瓣纹饰于瓶、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每瓣独立,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内框细线一笔勾成,外框双勾后填色或粗线画成。粗线画成的分两笔,均从中间起笔。莲瓣肩部方折。内框线条和莲瓣内纹饰连笔。莲瓣内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花卉(以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
明初变体莲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圆柔,莲瓣内图案简单,有宝相花、旋涡纹等。
3、回纹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明初回纹的另一种画法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
4、卷草纹
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无中心波谷曲线,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
5、钱纹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口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叉组成的饰带。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
6、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7、蕉叶
元青花上的蕉叶纹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瓶颈和下腹部。叶的中茎画至叶尖,一笔画成或两笔画成后填色。叶的边沿用细线勾勒后填色。叶脉细线勾勒。有单层和前后双层两种画法。
明初蕉叶纹中茎用两条平细线画至叶尖,不填色,永乐起叶的中茎已不到叶尖。叶纹细密如鱼骨。叶边如锯齿般尖细,轮廓线用复笔加粗。一般为前后双层画法。
8、如意云头
元青花上的如意云头为中间粗两边细的三条线画成,二阶,三阶,四阶均有。云头内纹饰稠密丰满,有细小的花卉纹、海水纹等,有些在此底上再画动物纹。
元青花如意云头有数种装饰方法:
(1)饰于器物上部的云头下垂(称云肩),饰于器物下部的云头上伸。一般由3个,4个或6个云头组成。
(2)饰于大盘盘心一周,云头向盘心伸展,云头间不相连,由6个三阶云头对称组成。
(3)由两个云头对接或4个云头相接组成“开光”,前者用于瓶腹,后者用于盘心。
明初如意云头以外粗内细的双勾线画成。云头间以简单的弧线相连而不用反向云头。云头缩小或大小相间分布。云头内绘简单图案,或折枝花或叶脉或填色。
明初青花另有用单个云头开光的装饰方法。
除上述纹样外,元青花的辅助纹饰还有鱼鳞纹、云纹、旋涡纹、三角带纹等形式。
元青花瓷的款识
元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元青花瓷器带款者极少,现藏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书写的共计5行62个字:“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堂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对,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属于专门写在供器上的供养款式,有供养人姓名及具体年代,对鉴别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参照意义。至正为元末顺帝的年号,此对瓶应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见著录的还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红塔式四灵盖罐和“后至元戊寅五月”铭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谷仓。“戊寅年”为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蓝料直书“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盖罐,“至正七年”应为公元1347年。“戊子年□□”铭文款的青花缠枝灵芝纹罐,“戊子年”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
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双凤纹高足杯,杯内心书一青花“福”字。这种吉语款由元代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在民窑青花瓷中极为普遍。
另外还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盖里墨书一两个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题词题字。1980年江西高安县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书“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诗句,诗意豪放,符合元人游牧民族的性格。
最后要提及藏于伊朗阿特比尔神宫的中国元青花器物。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胫部书写或钻刻阿拉伯文,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阿拉伯文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题的献辞,也有的为藏者符号。阿巴斯为16世纪的伊朗国王,将中国元青花献给神庙里收藏,可见伊斯兰国家对元青花的崇拜。但经伊朗专家分析确认,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为波斯文,推断是签名,有可能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留名。
元青花瓷的官窑器和民窑器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官窑器和民窑器仅能从纹饰上加以区分。原因是自元代延祐元年开始明确“双角五爪龙纹”及“麒麟、鸾凤、白兔、灵芝”等,臣、庶不得使用。因此凡有禁用纹饰的青花器也是民窑受命而生产的官窑器,但不画这些纹饰的元青花瓷中也必有相当一部分是官窑器。而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龙纹及制作较粗的器物上基本为臣、庶所用的民窑产品。
元青花瓷的鉴别要点
鉴别一件元青花瓷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mo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mo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五)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七)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延祜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元青花瓷的仿品特征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以下列举代仿品中的常见问题,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就必定是现代仿品。
(一)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
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高出约1.5%,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元代青花瓷器原料加工过程中,除去在粗加工时使用水碓粉碎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它与使用球磨机和真空练沿线机加工出来的现代材料相比较,无论是细度和密度都有明显差异。一般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
(二)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
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大量实验证明,“火石红”现象的出现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坯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离铁,二是坯体在入窑时含有足够数量的水份。只有这样,在窑炉起火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坯体之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将游离铁带到坯体表面形成“火石红”。一般来讲,第一个条件属于内因,是元代青花瓷器普遍具备的,而第二个条件是外因,不是元代青花瓷在烧制前的必备条件。有的器物在烧制前已经“干透”,甚至装窑时使用的“垫饼”也已不含水分。尚若如此,所烧器物的表面就很少出现“火石红”现象。由于低档仿品的坯体内不含游离铁,仿制者就用涂抹或喷洒氧化铁锈的方法来造假,实际上是欲盖弥彰,它与真正的“火石红”和“糊米底”存在明显差异。
(三)内壁光滑无纹者
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我们仔细观察这类器物内底靠圈足部位还会发现一圈凹下去的“注浆印”。如果是带双耳的器物,其双耳也往往是空心注浆而成,在其下方隐蔽处存在有排气孔。注浆成型工艺是在民国中期以后由欧洲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用于工艺瓷器的生产。
(四)内壁有修坯刀痕者
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五)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
明代以前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钢锉传入我国。景德镇的陶瓷工匠很快发现用钢锉加工出来的刀具要优于磨制刀具。钢锉加工刀具的刀口呈锯齿状。使用它修坯省工、省力又耐用。于是,这种加工刀具的方法在清代康熙年间迅速普及,并流传至今。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陶瓷工匠还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条刀。使用这种刀具修整的瓷坯,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六)釉色过白者
俗话说:“衣对骨必对”。这里的“衣”是指瓷器的釉,“骨”是指瓷器的胎。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七)釉面光滑平整或釉质稀薄者
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八)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者
古代使用的“苏勃尼青”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产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
(九)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者
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
(十)所绘纹饰有破绽者
观察纹饰是鉴别的基础。一般来讲,仿品的纹饰与真品都十分接近,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仿”了,往往需要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破绽。
(十一)器物造型与时代或工艺特征不符者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造假者追求新奇,好让收藏者摸不着头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万一是最近出白的“绝品”,可就捡了大“漏儿”了。另一种是仿制者的功夫不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觉不自觉地就作走了样。
(十二)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生硬或过于规整者
使用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就陶瓷成型工艺而言,现代景德镇流行的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这就是说,器物的形状主要是靠修工用刀修出的。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现代泥料的可塑性已大不如前。由于元代泥料可以拉得很薄,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十三)器物的体积与重量之比明显超常者
器物过轻或过重都说明有问题,过轻者往往是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工艺的器壁,是上薄下厚。而前者是上下一样厚,如果器物口沿部位厚薄合适的话,下半部就显得薄了,一般又不易察觉,只有通过重量来体会。过重者又往往是由于泥料的可塑性差所至。可塑性差的泥料会给拉坯成型带来难度,薄了,器型不准,厚了又重量超标。就是仿品的壁厚与真品类型,它也会显得比真品重,因为仿品胎质的致密度一般都高于真品。
(十四)成型工艺与时代特征不符者
前面所说的“注浆”只是成型工艺中的一种。曾有一件青花条案,是用坯板拼粘而成,景德镇称作“镶活”。收藏者仅根据青花纹饰就说它是元代真品。事实果真如此,就是国宝级珍品。遗憾的是元代根本没有“镶活”这种成型工艺,只是到清代景德镇才采用“镶活”工艺。
(十五)垫烧工艺特征不符者
目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十六)表面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者
要想使仿品招摇过市,就离不开“作旧”工艺。人工作旧痕迹与古陶瓷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区别。
(十七)采用x荧光检测,指标元素超标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釉面的光亮度会逐渐减弱,它是由于釉质本身“脱玻化”所至。为了降低仿品釉面光亮度,向釉内添加锌、锆、钛等氧化物作消光剂,是现代仿制者的常用手段之一。采用x荧光分析可以无损地检测出各种元素在胎和釉中的含量。如果上述某元素超标,既是现代仿品。
(十八)采用波谱分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
釉质本身随时间推移会产生“脱玻化”现象,又称其为老化。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必定是现代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