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南宋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记着就是了,可不像那些大臣们,受了些许恩惠,便要矫情一番,说得天花乱坠。
赵昚很喜欢他这个态度,他觉得这才是朝野该有的风气,才让人心里坦然。
“爱卿,朕今日请你前来,却是想问问你对我大宋教育的看法。”
赵昚这里用了“请”字,大有一代明君的风范,正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也是用心良苦了。
史浩一听,顿觉得这问题来得突兀。按他想法,而今陛下最重视人才之培养,天下大大小小的学堂学馆多不胜数,路府(州)县三级都设有学院,行在临安更是设有最著名的太学院等几所“高校”,可见而今朝廷对于“教育”还是极为重视的。
但他转念一想,陛下虽这般重视教育,偏偏放眼朝野,再无多余的肱骨之臣,能合陛下心意的人,少之又少。
陛下无非是整日惦记着北伐,他哪里会不清楚。
“臣以为,这教育一事,还是重在兴学。兴学自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人才。而今人才难得,或是教育出了问题,但出在哪里,臣不好说,或是牵扯到的因素颇多颇杂,也说不清道不明。陛下英明决断,当有解决之策。”
“爱卿,怎地你也这般吞吞吐吐起来,这可不是你的性格。”
“臣不敢,实在是此间问题过于庞杂,非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还请陛下明鉴!”
“哎……也罢……对了,你对赵汝愚如何看法?”
“赵子直么,臣以为赵大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任文臣可以,若做武将,怕是他没有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才能。”
“哈哈,你史直翁果然一针见血。但你多虑了,朕而今深知朝廷之痛,那北伐用军一事,暂且无成熟之想法……朕再问你,你对鹅湖山建学一事如何看法,那建学的主官就是赵汝愚。”
“臣省得。回陛下的话,鹅湖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此间鹅湖寺也算家喻户晓,臣以前也曾许过。从地理地势上来说,那鹅湖山地处信州铅山永平,东西南北具链接重地,在那里办学,是极为适合的。又从当地人文、税收、产业、民风、军队等情况来看,建造一个学堂,定能起到一定的良用……臣以为,那学堂建得!”
“建得么?”
“不仅建得,依臣之见,还可以建得大一些。甚至应该弘扬这一做法,使得我大宋遍地皆学堂,成百鸟朝凤、百家争鸣之盛景。到时,我大宋人才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爱卿,太子找过你么?”
赵昚听闻突然淡定地问了这一问题,显得风马牛不相及,就连史浩这等人物,也一时间猜不透。
“臣不知陛下所言何意,还请明示!”
“朕是说,近日太子可曾找过你,若找过,又是谈了哪些国事?”
“哦,臣愚昧。回陛下的话,太子殿下近日并未找过微臣,自然无任何国事可谈了。不知陛下何以此问?”
赵昚一想也对,他史浩向来磊落忠诚,断不会说假话,当即一声叹息,道:“爱卿,你且看看这道奏折吧?”
“这……还请陛下三思,臣虽愿为朝廷效力,为天下卖命,为陛下分忧,但万万不敢越权,这奏折臣不敢看!还请陛下收回!”
赵昚这才恍然大悟,犹记得他是个讲原则的人,当即哈哈一笑,道:“无妨,你不看也罢,真转述给你听,便算和了你心中的道义了。”
史浩微微脸红,但陛下说他心中有“道义”,便也释然。
赵昚当即把太子请奏的事宜大致说了一遍,见史浩听得认真,正好请教他的看法。
“爱卿,你觉得太子所请,朕是否准奏?”
“陛下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太子是龙子,是将来的接班之人。臣但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擅作主张,在陛下与太子之间说三道四。”
“哎呀,爱卿你误会了,朕不是那个意思。朕是想请教你,对太子所请之事有何看法?”
“即是陛下垂询,臣便说真话,若言语不当,还请陛下赎罪!”
“行了,说吧!”
“臣以为,太子乃一国之重臣,担系的不单单是天子之托,还有天下黎明百姓之托,太子能为天下考虑,便是极好的事情,是‘明主’做派。但若是为了讨好君王,哗众取宠,在朝野之间弄点响动,便是幼稚之举,实不可取也!诚然,微臣相信,太子所请之事,全是为了天下着想,如何抉择,全凭陛下处置!”
“哎……好你个史浩,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但却不把话说死,行了,朕明白了。”
赵昚心中即有注意,便不再纠缠。二人又说一些当下时局之事,正聊得起劲之时,有人来禀,说是赵汝愚赵大人请求拜见皇上。
赵昚一听,还在犹豫之际。却见史浩站起身来,恭敬道:“赵大人即来拜见,微臣便请退下了。”
“且慢!”赵昚举手示意,打住了史浩的请求,又接着道:“爱卿不必回避,且在此间呆着,也好看看他赵汝愚所请何事。”
“是,微臣遵旨!”
赵昚朝下人吩咐一声,允了赵汝愚的请求。
不多时,赵汝愚前来殿前,见得史浩与皇帝具在,心中略微惊疑,一一请了安,又被赵昚赐坐。
能和当朝大臣与皇帝陛下同坐,赵汝愚觉得脸上很有光彩。
记着就是了,可不像那些大臣们,受了些许恩惠,便要矫情一番,说得天花乱坠。
赵昚很喜欢他这个态度,他觉得这才是朝野该有的风气,才让人心里坦然。
“爱卿,朕今日请你前来,却是想问问你对我大宋教育的看法。”
赵昚这里用了“请”字,大有一代明君的风范,正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也是用心良苦了。
史浩一听,顿觉得这问题来得突兀。按他想法,而今陛下最重视人才之培养,天下大大小小的学堂学馆多不胜数,路府(州)县三级都设有学院,行在临安更是设有最著名的太学院等几所“高校”,可见而今朝廷对于“教育”还是极为重视的。
但他转念一想,陛下虽这般重视教育,偏偏放眼朝野,再无多余的肱骨之臣,能合陛下心意的人,少之又少。
陛下无非是整日惦记着北伐,他哪里会不清楚。
“臣以为,这教育一事,还是重在兴学。兴学自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人才。而今人才难得,或是教育出了问题,但出在哪里,臣不好说,或是牵扯到的因素颇多颇杂,也说不清道不明。陛下英明决断,当有解决之策。”
“爱卿,怎地你也这般吞吞吐吐起来,这可不是你的性格。”
“臣不敢,实在是此间问题过于庞杂,非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还请陛下明鉴!”
“哎……也罢……对了,你对赵汝愚如何看法?”
“赵子直么,臣以为赵大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任文臣可以,若做武将,怕是他没有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才能。”
“哈哈,你史直翁果然一针见血。但你多虑了,朕而今深知朝廷之痛,那北伐用军一事,暂且无成熟之想法……朕再问你,你对鹅湖山建学一事如何看法,那建学的主官就是赵汝愚。”
“臣省得。回陛下的话,鹅湖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此间鹅湖寺也算家喻户晓,臣以前也曾许过。从地理地势上来说,那鹅湖山地处信州铅山永平,东西南北具链接重地,在那里办学,是极为适合的。又从当地人文、税收、产业、民风、军队等情况来看,建造一个学堂,定能起到一定的良用……臣以为,那学堂建得!”
“建得么?”
“不仅建得,依臣之见,还可以建得大一些。甚至应该弘扬这一做法,使得我大宋遍地皆学堂,成百鸟朝凤、百家争鸣之盛景。到时,我大宋人才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爱卿,太子找过你么?”
赵昚听闻突然淡定地问了这一问题,显得风马牛不相及,就连史浩这等人物,也一时间猜不透。
“臣不知陛下所言何意,还请明示!”
“朕是说,近日太子可曾找过你,若找过,又是谈了哪些国事?”
“哦,臣愚昧。回陛下的话,太子殿下近日并未找过微臣,自然无任何国事可谈了。不知陛下何以此问?”
赵昚一想也对,他史浩向来磊落忠诚,断不会说假话,当即一声叹息,道:“爱卿,你且看看这道奏折吧?”
“这……还请陛下三思,臣虽愿为朝廷效力,为天下卖命,为陛下分忧,但万万不敢越权,这奏折臣不敢看!还请陛下收回!”
赵昚这才恍然大悟,犹记得他是个讲原则的人,当即哈哈一笑,道:“无妨,你不看也罢,真转述给你听,便算和了你心中的道义了。”
史浩微微脸红,但陛下说他心中有“道义”,便也释然。
赵昚当即把太子请奏的事宜大致说了一遍,见史浩听得认真,正好请教他的看法。
“爱卿,你觉得太子所请,朕是否准奏?”
“陛下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太子是龙子,是将来的接班之人。臣但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擅作主张,在陛下与太子之间说三道四。”
“哎呀,爱卿你误会了,朕不是那个意思。朕是想请教你,对太子所请之事有何看法?”
“即是陛下垂询,臣便说真话,若言语不当,还请陛下赎罪!”
“行了,说吧!”
“臣以为,太子乃一国之重臣,担系的不单单是天子之托,还有天下黎明百姓之托,太子能为天下考虑,便是极好的事情,是‘明主’做派。但若是为了讨好君王,哗众取宠,在朝野之间弄点响动,便是幼稚之举,实不可取也!诚然,微臣相信,太子所请之事,全是为了天下着想,如何抉择,全凭陛下处置!”
“哎……好你个史浩,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但却不把话说死,行了,朕明白了。”
赵昚心中即有注意,便不再纠缠。二人又说一些当下时局之事,正聊得起劲之时,有人来禀,说是赵汝愚赵大人请求拜见皇上。
赵昚一听,还在犹豫之际。却见史浩站起身来,恭敬道:“赵大人即来拜见,微臣便请退下了。”
“且慢!”赵昚举手示意,打住了史浩的请求,又接着道:“爱卿不必回避,且在此间呆着,也好看看他赵汝愚所请何事。”
“是,微臣遵旨!”
赵昚朝下人吩咐一声,允了赵汝愚的请求。
不多时,赵汝愚前来殿前,见得史浩与皇帝具在,心中略微惊疑,一一请了安,又被赵昚赐坐。
能和当朝大臣与皇帝陛下同坐,赵汝愚觉得脸上很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