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相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是戊辰龙年(1928年)桂月(八月)十二日,阳历什么时间,我不记得了,当时不太信奉那个,尤其是古玩行当。”
嗯?黄鲵尊的第一句话,便将历史记载的时间给否决。农历八月和公历八月,差远了。
“那年我二十岁……”
老家伙今年七十二岁,差不多。卢灿本能的判断,他的每句话是否真实。
“那天,我跟着父亲去练摊,所以记得很清楚。”
“巳时(9点——中午11点),一位长衫青衣的中年人,带着两位马牟(随从),还有三匹军马,驮着四只大箱子,来到店中。”
卢灿已经相信他所说的——只有刻骨铭心才能记得如此深刻。
“那个中年人,正是那个姓谭的……”说到这,他语意仍旧不可遏止的颤抖起来,恨意十足。黄家的祸事,可谓因他而起——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贪婪。
“因为临近午时,琉璃厂人不多,店内也没什么人。那位姓温的,拿出一件玻璃种艳绿双凤浮雕贵妃镯,问我父亲是否收货。”
“我父亲看了两眼后,神色有些恍惚,迟疑了很久,才将这姓谭的带进议价房,然后让我帮忙,把这四只大箱子抬进房间。”
“那时,我父亲应该已经知道,那批货出自哪里。”黄鲵尊的声音有些空洞,应该对自己的父亲,有些麻木或者恨意。
“我那是年轻,父亲虽然将我赶出议价室,可我还是去后间柴房偷看。”
“四个箱子,一共有三四百件珍宝,摆在桌子上珠光宝气,映得满室霞光。我当时都看傻了!尊古斋规模不错,我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可还真的没见过如此之多的珍宝。”
“其中,就有这三件物品。我父亲看完后爱不释手!”
他停了停,似乎在回忆当时的场景……
卢灿也在发愣。
根据大太监李莲英口述、其侄子李成武执笔记录的《爱月轩笔记》所载,似乎并没有这三件物品啊?
嗯?《爱月轩笔记》也是一本奇书,它被后世考古界誉为慈禧墓葬研究最权威的论证依据——因为慈禧入殓安葬全程是由李莲英负责的,所以他的话,肯定是权威。
它详细记载了慈禧地宫中陪葬的众多无价之宝:
(棺中)金丝绵褥制价为八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两万两;翡翠荷叶估值八十五万两;陀罗经被铺珠八百二十颗,估值十六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一百二十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八两,玉佛每尊重六两,翡翠佛每尊重六两,红宝石佛每尊重三两五钱,各二十七尊,共一百单八尊,约值八十万两;翡翠西瓜两颗,约值二百二十万两,翡翠甜瓜四枚,约值六万两;玉藕约值一百万两;红珊瑚树约值五十三万两。
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四两重的大珠,为外国人进贡,价值一千万两,算上冠材总价约一千一百万两。
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五百粒,小珠约六千粒,估值三十万两。
仅是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就有伍仟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
除此之外,还有墓宫呢?
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四千五百九十二两,内外的彩画共有两千四百多条金龙,六十四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内壁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雕刻上,也全都筛扫红、黄金,说金碧辉煌绝对是货真价实。
京师老古董玩家,都会背这本书,因为它所记载的宝贝,离大家太近!时间近、距离近,近到也许不经意你就能碰到一件。
上辈子卢灿也背过。
可翻来覆去的想,这本书中,真心没有这三件物品的记载!
可是……黄老头的语气、神情,似乎又不是在说谎!
这是怎么回事?
李莲英记漏了?又或者有什么忌讳的,李莲英没敢写上去?
卢灿认为后一条更可能,因为这三件物品,应该被盗掘有些年头,难不成是八国联军进犯京师,慈禧退狩陕北时,发现李保的墓葬?并秘密安排人给掘了?并用他的随葬补贴宫廷用度?
卢灿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靠谱——皇室盗墓,如果是真的,李莲英确实不敢写!
自作聪明的人,喜欢脑补!卢灿不经意间又犯了一个鉴定上的错误!
似乎找到答案的卢灿,看黄老头的神色,愈加亲切。
不过,他旋即意识到不对!
当时查抄尊古斋还有黄百川家的,可不仅仅有北平警备司令部,直接负责的是平津卫戍总司令朱绶光,那可是军方查案!
这三件物品,怎么逃过这两大暴力机关的搜捕?
似乎意识到卢灿的疑问,黄老头的故事慢慢展开。
“当时那位姓谭的,开口要三十万大洋。尊古斋的全部身家,也不过三五十万的数目,我父亲自然不会答应。”
“我父亲一口气还到八万。”
“两人争执了十多分钟,姓谭的急于出货,最终拾万大洋成交。”
“可是,尊古斋店中,最多能抽出两万大洋现金。拾万大洋,至少需要三五天时间筹备,还需要盘货给当铺抵押。”
嗯,这情况属实,别看很多古董铺子铺面大,资产雄厚,但钱都压在货上呢。尊古斋在当天能拿出两万大洋,已经算是实力雄厚了。
“那位姓谭的,答应三天后来交易,要带走我家两万大洋做前期交易定金,我父亲自然不乐意啊,于是那姓谭的留下这三件宝贝做抵押。”
老头子双手蒙面,使劲搓了搓。
卢灿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应该快到黄家最悲惨的情节了。
“父亲拿到这三件物品之后,似乎也意识到这件事的风险。”
“他安排我带着这三件东西,带着我母亲、妹妹前往津门武清乡下躲避风头。”
“临行前,他简单说了... -->>
“那是戊辰龙年(1928年)桂月(八月)十二日,阳历什么时间,我不记得了,当时不太信奉那个,尤其是古玩行当。”
嗯?黄鲵尊的第一句话,便将历史记载的时间给否决。农历八月和公历八月,差远了。
“那年我二十岁……”
老家伙今年七十二岁,差不多。卢灿本能的判断,他的每句话是否真实。
“那天,我跟着父亲去练摊,所以记得很清楚。”
“巳时(9点——中午11点),一位长衫青衣的中年人,带着两位马牟(随从),还有三匹军马,驮着四只大箱子,来到店中。”
卢灿已经相信他所说的——只有刻骨铭心才能记得如此深刻。
“那个中年人,正是那个姓谭的……”说到这,他语意仍旧不可遏止的颤抖起来,恨意十足。黄家的祸事,可谓因他而起——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贪婪。
“因为临近午时,琉璃厂人不多,店内也没什么人。那位姓温的,拿出一件玻璃种艳绿双凤浮雕贵妃镯,问我父亲是否收货。”
“我父亲看了两眼后,神色有些恍惚,迟疑了很久,才将这姓谭的带进议价房,然后让我帮忙,把这四只大箱子抬进房间。”
“那时,我父亲应该已经知道,那批货出自哪里。”黄鲵尊的声音有些空洞,应该对自己的父亲,有些麻木或者恨意。
“我那是年轻,父亲虽然将我赶出议价室,可我还是去后间柴房偷看。”
“四个箱子,一共有三四百件珍宝,摆在桌子上珠光宝气,映得满室霞光。我当时都看傻了!尊古斋规模不错,我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可还真的没见过如此之多的珍宝。”
“其中,就有这三件物品。我父亲看完后爱不释手!”
他停了停,似乎在回忆当时的场景……
卢灿也在发愣。
根据大太监李莲英口述、其侄子李成武执笔记录的《爱月轩笔记》所载,似乎并没有这三件物品啊?
嗯?《爱月轩笔记》也是一本奇书,它被后世考古界誉为慈禧墓葬研究最权威的论证依据——因为慈禧入殓安葬全程是由李莲英负责的,所以他的话,肯定是权威。
它详细记载了慈禧地宫中陪葬的众多无价之宝:
(棺中)金丝绵褥制价为八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两万两;翡翠荷叶估值八十五万两;陀罗经被铺珠八百二十颗,估值十六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一百二十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八两,玉佛每尊重六两,翡翠佛每尊重六两,红宝石佛每尊重三两五钱,各二十七尊,共一百单八尊,约值八十万两;翡翠西瓜两颗,约值二百二十万两,翡翠甜瓜四枚,约值六万两;玉藕约值一百万两;红珊瑚树约值五十三万两。
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四两重的大珠,为外国人进贡,价值一千万两,算上冠材总价约一千一百万两。
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五百粒,小珠约六千粒,估值三十万两。
仅是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就有伍仟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
除此之外,还有墓宫呢?
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四千五百九十二两,内外的彩画共有两千四百多条金龙,六十四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内壁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雕刻上,也全都筛扫红、黄金,说金碧辉煌绝对是货真价实。
京师老古董玩家,都会背这本书,因为它所记载的宝贝,离大家太近!时间近、距离近,近到也许不经意你就能碰到一件。
上辈子卢灿也背过。
可翻来覆去的想,这本书中,真心没有这三件物品的记载!
可是……黄老头的语气、神情,似乎又不是在说谎!
这是怎么回事?
李莲英记漏了?又或者有什么忌讳的,李莲英没敢写上去?
卢灿认为后一条更可能,因为这三件物品,应该被盗掘有些年头,难不成是八国联军进犯京师,慈禧退狩陕北时,发现李保的墓葬?并秘密安排人给掘了?并用他的随葬补贴宫廷用度?
卢灿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靠谱——皇室盗墓,如果是真的,李莲英确实不敢写!
自作聪明的人,喜欢脑补!卢灿不经意间又犯了一个鉴定上的错误!
似乎找到答案的卢灿,看黄老头的神色,愈加亲切。
不过,他旋即意识到不对!
当时查抄尊古斋还有黄百川家的,可不仅仅有北平警备司令部,直接负责的是平津卫戍总司令朱绶光,那可是军方查案!
这三件物品,怎么逃过这两大暴力机关的搜捕?
似乎意识到卢灿的疑问,黄老头的故事慢慢展开。
“当时那位姓谭的,开口要三十万大洋。尊古斋的全部身家,也不过三五十万的数目,我父亲自然不会答应。”
“我父亲一口气还到八万。”
“两人争执了十多分钟,姓谭的急于出货,最终拾万大洋成交。”
“可是,尊古斋店中,最多能抽出两万大洋现金。拾万大洋,至少需要三五天时间筹备,还需要盘货给当铺抵押。”
嗯,这情况属实,别看很多古董铺子铺面大,资产雄厚,但钱都压在货上呢。尊古斋在当天能拿出两万大洋,已经算是实力雄厚了。
“那位姓谭的,答应三天后来交易,要带走我家两万大洋做前期交易定金,我父亲自然不乐意啊,于是那姓谭的留下这三件宝贝做抵押。”
老头子双手蒙面,使劲搓了搓。
卢灿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应该快到黄家最悲惨的情节了。
“父亲拿到这三件物品之后,似乎也意识到这件事的风险。”
“他安排我带着这三件东西,带着我母亲、妹妹前往津门武清乡下躲避风头。”
“临行前,他简单说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