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问鼎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真定县城一路南下,官道渐窄。不过虽不如京城到真定之间的官道可并排四辆马车通行,却也可以并排通过三辆马车。当然,和京城到真定之间的官道相比,不管是道路两旁的树木还是远处的田野更远处的群山,都少了一些君临天下的气象。
京城之地,龙盘虎踞,有万千气象,确实有非同一般的气势。自从刘禹锡的“金陵王气黯然收”名句问世之后,金陵及其以南之地,确实再也没有了王者气象,华夏大地的重心开始向中原和北方迁移。
若说京城是龙首,京城南下百余里的范阳为龙颈,那么从范阳以南,越真定到邢州再到荥阳、东京,直到鄂州,是龙身。龙身绵延两千余里,北起京城,南至鄂州,东到山东东路,西到太原府,既是大夏之腹地,又是大夏最为重要的产粮区。
大夏的主粮以小麦为主,和最强盛的汉唐一样,多吃面食。中原之地是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四大世家全部居住在龙身之内。若是四大世家联手,所能调动的粮食怕是可占大夏粮食总量的一半以上。
粮食关系到国之兴亡,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大利器。四大世家虽沉寂已久,但已然具备可以令朝廷畏惧的强大实力!
至于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是许多年后中华民族的主食由小麦转为大米之后的事情了。
真定和邢州相距不过百余里,出真定五十余里,过了一处名到猪窝镇的小城后,日头已经偏西了。道路两侧行人渐少,树木渐多,放眼望去,目光的尽头除了官道树木田野之外,空无一人。
“萧都头,跑了半天了,停下歇息片刻可好?”齐合累得不行了,从出真定就一路狂奔,到此时还没有停息片刻,他虽身强力壮,和萧五相比,耐力还是差了不少。
萧五勒住马缰,手搭凉蓬朝远处张望片刻,摇指前方:“三里之外有一个杏花村,到了村里再歇息也不迟,可以讨口水喝。”
齐合奇道:“萧都头,离这么远,你怎么知道前面的村庄是杏花村?”
萧五嘿嘿一笑:“村口有几棵杏树,多半是叫杏花村了。”
齐合无语了,随便叫什么名字了,能歇息一下喝上一口茶,也就不错了。
二人策马,一路小跑前行,不多时来到了村口,果然路边有一个粗大的木桩,上面有字:杏花村。
“莫非此处就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齐合虽读书不多,却也知道杜牧的《清明》一诗。
“你想多了,齐小三。”萧五环视左右和身后,见前后无人,才又说道,“诗中的杏花村是在太原府附近,是太原李家的酒坊所在,出产的杏花酒,是大夏十大名酒之一,可惜,太原李家的杏花酒从不外卖,只供李家自己饮用。”
“还有这样的事情?”齐合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萧都头从何得知?”
“先生见多识广,大夏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奇闻轶事,无所不知。”提到夏祥,萧五脸上洋溢出崇拜的光芒,“遇到先生,是萧五三生有幸。”
萧五和夏祥的关系,包括齐合在内的诸多衙役私下都有过不少猜测,有人说萧五是夏祥的远房亲戚,有人说萧五是夏祥的随从,也有人说萧五是夏祥的死士,众众说法,不一而足。时机正好,齐合不问个清楚怎么能行。
“萧都头,你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夏县尊?”齐合笑问。
萧五挠了挠头:“这件事情说来话长了……简短来说就是我本来想打劫先生,却被先生收服,然后就一直跟随先生至今。”
齐合又问:“萧都头家中还有何人?”
“家中除了哥嫂之外,再无亲人了。”萧五想起了灵寿家中的哥嫂,忽然一阵头疼,忙用力摇了摇头,“不瞒你说,齐小三,我小时候脑袋被撞了一下,许多事情都忘掉了。借住在哥嫂家中,受尽了欺侮。好像哥嫂也不是亲哥嫂,他们到底是谁,我想不起来了。”
齐合安慰萧五:“萧都头,真定城大佛寺主持善来大师既是得道高僧,也是医道圣手,家父是善来大师的皈依弟子,回去后,让家父带都头拜见善来大师,请善来大师为都头医治,定会药到病除。”
萧五点头:“以前的事情记不记得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记起了以后练过的武功,就可以保护先生了。”
说话间,二人到了村口。村口有一个大槐树,树上有茶幡随风飘扬。
树下有一个茶摊,茶摊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边上坐了两个客人。一个老人坐在一旁,手拿扇子扇火,炉火正旺,火上的铁壶发出了吱吱的声响。
“来一壶茶,老翁。”齐合招呼一声,将马栓到一边,目光从两位客人的身上一扫而过。两位客人寻常打扮,相貌普通,并无离奇之处,和常见的赶路的客人并无不同。
齐合收回目光,和萧五坐在桌子的一端,离两位客人有半丈左右。老人泡好一壶茶,送了过来,微微一笑:“两位客官还要小吃么?有瓜子、果干、核桃和花生,都是老汉自制的,好吃不贵。”
萧五正好有些饿了:“都来一些。”
老人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小吃,在他转身的一瞬间,萧五的目光闪过老人的背影,蓦然发现对面的两个客人朝他们投来了凌厉的目光,二人的手紧握腰间的佩刀。
就在萧五目光投来的一瞬间,二人对视一眼,又同时放松了下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喝茶并且小声的聊天,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肯定是看错了,萧五心中的疑问一闪而过,他心思简单,容不下太多事情,事过即忘,才不会将刚才的事情放在心上。口渴之下,接连喝了几杯茶,正好老人的果盘上来,他拿起东西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齐合也没有注意到对面客人的异样,他又累又饿,坐下之后,浑身无比放松,凉风习习,四下一片安静祥和,不由就连心情就舒畅了几分。
几杯茶下肚,外加一堆小吃,萧五和齐合又恢复了几分力气。眼见日头西沉,萧五拿出一锭银子:“老翁,多少钱?”
“一共十文。”老人被萧五手中的银子吓了一跳,足有一两,他连连摆手,“小老儿小本经营,一两银子兑不开。”
萧五又摸了摸身上,将银子扔下:“老翁如此年纪还出来卖茶,也不容易,我身上没带铜钱,银子也不用找零了,尽管拿去就是。”
一两银子相当于一贯铜钱,老人的茶摊一个月也赚不了一两银子,他大为激动,连忙作揖:“多谢客官,小老儿活了一大把年纪,客官是小老儿见过的最好心的客官。小老儿代一家老小,谢过客官的大恩大德。”
老人拿过银子,双手微微颤抖:“客官慢走,容小老儿再泡一壶上等好茶让客官路上喝。”一边说,他一边转身,也不知是太过激动还是眼神不好,竟被椅子绊... -->>
出真定县城一路南下,官道渐窄。不过虽不如京城到真定之间的官道可并排四辆马车通行,却也可以并排通过三辆马车。当然,和京城到真定之间的官道相比,不管是道路两旁的树木还是远处的田野更远处的群山,都少了一些君临天下的气象。
京城之地,龙盘虎踞,有万千气象,确实有非同一般的气势。自从刘禹锡的“金陵王气黯然收”名句问世之后,金陵及其以南之地,确实再也没有了王者气象,华夏大地的重心开始向中原和北方迁移。
若说京城是龙首,京城南下百余里的范阳为龙颈,那么从范阳以南,越真定到邢州再到荥阳、东京,直到鄂州,是龙身。龙身绵延两千余里,北起京城,南至鄂州,东到山东东路,西到太原府,既是大夏之腹地,又是大夏最为重要的产粮区。
大夏的主粮以小麦为主,和最强盛的汉唐一样,多吃面食。中原之地是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四大世家全部居住在龙身之内。若是四大世家联手,所能调动的粮食怕是可占大夏粮食总量的一半以上。
粮食关系到国之兴亡,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大利器。四大世家虽沉寂已久,但已然具备可以令朝廷畏惧的强大实力!
至于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是许多年后中华民族的主食由小麦转为大米之后的事情了。
真定和邢州相距不过百余里,出真定五十余里,过了一处名到猪窝镇的小城后,日头已经偏西了。道路两侧行人渐少,树木渐多,放眼望去,目光的尽头除了官道树木田野之外,空无一人。
“萧都头,跑了半天了,停下歇息片刻可好?”齐合累得不行了,从出真定就一路狂奔,到此时还没有停息片刻,他虽身强力壮,和萧五相比,耐力还是差了不少。
萧五勒住马缰,手搭凉蓬朝远处张望片刻,摇指前方:“三里之外有一个杏花村,到了村里再歇息也不迟,可以讨口水喝。”
齐合奇道:“萧都头,离这么远,你怎么知道前面的村庄是杏花村?”
萧五嘿嘿一笑:“村口有几棵杏树,多半是叫杏花村了。”
齐合无语了,随便叫什么名字了,能歇息一下喝上一口茶,也就不错了。
二人策马,一路小跑前行,不多时来到了村口,果然路边有一个粗大的木桩,上面有字:杏花村。
“莫非此处就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齐合虽读书不多,却也知道杜牧的《清明》一诗。
“你想多了,齐小三。”萧五环视左右和身后,见前后无人,才又说道,“诗中的杏花村是在太原府附近,是太原李家的酒坊所在,出产的杏花酒,是大夏十大名酒之一,可惜,太原李家的杏花酒从不外卖,只供李家自己饮用。”
“还有这样的事情?”齐合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萧都头从何得知?”
“先生见多识广,大夏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奇闻轶事,无所不知。”提到夏祥,萧五脸上洋溢出崇拜的光芒,“遇到先生,是萧五三生有幸。”
萧五和夏祥的关系,包括齐合在内的诸多衙役私下都有过不少猜测,有人说萧五是夏祥的远房亲戚,有人说萧五是夏祥的随从,也有人说萧五是夏祥的死士,众众说法,不一而足。时机正好,齐合不问个清楚怎么能行。
“萧都头,你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夏县尊?”齐合笑问。
萧五挠了挠头:“这件事情说来话长了……简短来说就是我本来想打劫先生,却被先生收服,然后就一直跟随先生至今。”
齐合又问:“萧都头家中还有何人?”
“家中除了哥嫂之外,再无亲人了。”萧五想起了灵寿家中的哥嫂,忽然一阵头疼,忙用力摇了摇头,“不瞒你说,齐小三,我小时候脑袋被撞了一下,许多事情都忘掉了。借住在哥嫂家中,受尽了欺侮。好像哥嫂也不是亲哥嫂,他们到底是谁,我想不起来了。”
齐合安慰萧五:“萧都头,真定城大佛寺主持善来大师既是得道高僧,也是医道圣手,家父是善来大师的皈依弟子,回去后,让家父带都头拜见善来大师,请善来大师为都头医治,定会药到病除。”
萧五点头:“以前的事情记不记得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记起了以后练过的武功,就可以保护先生了。”
说话间,二人到了村口。村口有一个大槐树,树上有茶幡随风飘扬。
树下有一个茶摊,茶摊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边上坐了两个客人。一个老人坐在一旁,手拿扇子扇火,炉火正旺,火上的铁壶发出了吱吱的声响。
“来一壶茶,老翁。”齐合招呼一声,将马栓到一边,目光从两位客人的身上一扫而过。两位客人寻常打扮,相貌普通,并无离奇之处,和常见的赶路的客人并无不同。
齐合收回目光,和萧五坐在桌子的一端,离两位客人有半丈左右。老人泡好一壶茶,送了过来,微微一笑:“两位客官还要小吃么?有瓜子、果干、核桃和花生,都是老汉自制的,好吃不贵。”
萧五正好有些饿了:“都来一些。”
老人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小吃,在他转身的一瞬间,萧五的目光闪过老人的背影,蓦然发现对面的两个客人朝他们投来了凌厉的目光,二人的手紧握腰间的佩刀。
就在萧五目光投来的一瞬间,二人对视一眼,又同时放松了下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喝茶并且小声的聊天,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肯定是看错了,萧五心中的疑问一闪而过,他心思简单,容不下太多事情,事过即忘,才不会将刚才的事情放在心上。口渴之下,接连喝了几杯茶,正好老人的果盘上来,他拿起东西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齐合也没有注意到对面客人的异样,他又累又饿,坐下之后,浑身无比放松,凉风习习,四下一片安静祥和,不由就连心情就舒畅了几分。
几杯茶下肚,外加一堆小吃,萧五和齐合又恢复了几分力气。眼见日头西沉,萧五拿出一锭银子:“老翁,多少钱?”
“一共十文。”老人被萧五手中的银子吓了一跳,足有一两,他连连摆手,“小老儿小本经营,一两银子兑不开。”
萧五又摸了摸身上,将银子扔下:“老翁如此年纪还出来卖茶,也不容易,我身上没带铜钱,银子也不用找零了,尽管拿去就是。”
一两银子相当于一贯铜钱,老人的茶摊一个月也赚不了一两银子,他大为激动,连忙作揖:“多谢客官,小老儿活了一大把年纪,客官是小老儿见过的最好心的客官。小老儿代一家老小,谢过客官的大恩大德。”
老人拿过银子,双手微微颤抖:“客官慢走,容小老儿再泡一壶上等好茶让客官路上喝。”一边说,他一边转身,也不知是太过激动还是眼神不好,竟被椅子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