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浴血荣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62.王开湘如何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
王开湘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
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前身是北伐革命中的叶挺独立团,就是井冈山时期的二十八团,是各个时期作战中红军的头等主力。
王开湘是遵义会议之后第三任红四团团长,红四团在抢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王开湘的战斗能力、指挥能力都非常强,夺占泸定桥、突破腊子口都是他军事指挥的杰作。
泸定桥如果没有被夺占,按照毛泽东当时已经作出的打算,红军就要被分割。红一师在大渡河的右岸,毛泽东带领的红军主力在大渡河的左岸,及时地夺下泸定桥使红军渡过了一个险境。
在抢占泸定桥的时候,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有一个创纪录的行军纪录。
我们前面讲林彪指挥的部队从来行踪飘忽不定,以行军能力见长。但是在大渡河面前,以过去一天一百六十里的速度已经不能完成任务了,现在需要昼夜兼程二百四十里,而且赶到后要立即发起战斗,夺取天险泸定桥。世间除了中国工农红军,谁人能靠两只脚板使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
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回忆:
在行军纵队中,忽然一簇人凑拢在一起。这群人刚散开,接着便出现更多的人群,他们一面跑,一面在激动地说着什么。这是连队的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在一边行军,一边开会啊!时间逼得我们不可能停下来开会,必须在急行军中来讨论怎样完成党的任务了。
5月29日清晨6时,红四团赶到泸定桥。
22名勇士突击泸定桥。
连长廖大珠带领的22名勇士最终冲过了泸定桥。
对泸定桥的夺占,是长征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仗。否则,如果红军主力被分割,后果将不可想象。
接下来是腊子口。
夺占腊子口的时候,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红一、四方面军已经分裂了。当时张国焘率领红军主力南下,毛泽东带领7000名红军北上,这是当时非常严重的一个局面。1935年9月17日攻占天险腊子口,打开红军北上门户,是王开湘革命战争生涯的顶点。
腊子口是一个三十多米宽的山口,两边是悬崖陡壁,周围则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山口下面的两座山峰之间是一段深不见底的急流,一座木桥将两座山峰连在一起。
过腊子口必过此桥,再无别路。
如果红军打不下腊子口,北进的队伍只有回头。
而当时红军坚决不能回头。腊子口打下来之后的第二天,彭德怀经过这里,非常感叹,他说:“不知道昨天我们红一军团这些英雄,是怎么爬上悬崖峭壁投掷手榴弹的。”因为腊子口前面一段50米的崖路上,手榴弹的弹片铺满了一地。
谁爬上去的?就是四团的团长王开湘。
一军团主力二师王开湘的四团担任主攻。战斗最激烈时,林彪亲自到四团指挥,团长王开湘则亲自率两个连从腊子口右侧攀登悬崖陡壁,摸向敌后。黑夜中正面拼杀正酣,一颗白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王开湘迂回成功!三颗信号弹又腾空而起,林彪命令总攻!
冲锋号声、重机枪声、迫击炮声和呐喊声随着历史远去了,唯王开湘在拂晓晨曦中的呼唤像洪钟一样回响:“同志们,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
王开湘讲这句话的时候,离他最后告别这个世界只剩下两个月。
长征到达吴起镇,王开湘突患伤寒,高烧不退,当时红军也没有特效药。11月上旬,在红军医院,不堪忍受伤寒病痛的这位长征先锋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他仍是我们红军著名的战将,是一个典型的硬汉。
作为红四团的团长,长征中王开湘经常走在红军队伍的最前面,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而且逢战斗就战斗。他是一名典型意义上的摧枯拉朽、战功卓著的战将。我个人真觉得腊子口那儿应该立一座青铜雕像,把王开湘的像永远地竖立在那里,作为纪念。
王开湘同志那句“同志们,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也应该刻在雕像上。
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王开湘就是这样的勇士。
很多倒下来的先烈,他们没有赶上评功授奖,肩膀上没有佩戴军衔,胸前没有挂满勋章,他们在革命成功之前已经早早地牺牲了。但是,革命胜利的果实是他们播下来的种子。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一场革命运动中,有这样一个领袖集团,有这样一个战将集团,有这样一个勇士集团,当这些力量结合在一起时,它就成为一支队伍真正的生命力,凤凰涅槃般的生命力,任何力量也压不倒,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名字逐渐被遗忘,他们披着硝烟创造的事业却长存。
所以我在《苦难辉煌》中就大写特写这一笔。今天的英雄,大家知道的我可以少写,大家不知道的那些人,我一定要多写,因为那些人同样是军队的脊梁,民族的脊梁。
63.左权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铸就不朽辉煌
左权黄埔一期毕业,毕业之后又进入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然后从莫斯科中山大学转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从苏联回来以后,他进入闽西苏区工作。
左权后来主要的贡献是什么呢?他是中央红军中两位最主要的指挥官的主要辅佐者,一位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林彪,另外一位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兼八路军前方的主要负责人彭德怀。左权先后成为了我军两员著名战将林彪和彭德怀的参谋长,而且在这两个人身边都得到了极大的信任。
左权是在红一军团最严峻的时候,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时候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的,直接与军团长林彪配合。很... -->>
62.王开湘如何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
王开湘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
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前身是北伐革命中的叶挺独立团,就是井冈山时期的二十八团,是各个时期作战中红军的头等主力。
王开湘是遵义会议之后第三任红四团团长,红四团在抢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王开湘的战斗能力、指挥能力都非常强,夺占泸定桥、突破腊子口都是他军事指挥的杰作。
泸定桥如果没有被夺占,按照毛泽东当时已经作出的打算,红军就要被分割。红一师在大渡河的右岸,毛泽东带领的红军主力在大渡河的左岸,及时地夺下泸定桥使红军渡过了一个险境。
在抢占泸定桥的时候,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有一个创纪录的行军纪录。
我们前面讲林彪指挥的部队从来行踪飘忽不定,以行军能力见长。但是在大渡河面前,以过去一天一百六十里的速度已经不能完成任务了,现在需要昼夜兼程二百四十里,而且赶到后要立即发起战斗,夺取天险泸定桥。世间除了中国工农红军,谁人能靠两只脚板使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
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回忆:
在行军纵队中,忽然一簇人凑拢在一起。这群人刚散开,接着便出现更多的人群,他们一面跑,一面在激动地说着什么。这是连队的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在一边行军,一边开会啊!时间逼得我们不可能停下来开会,必须在急行军中来讨论怎样完成党的任务了。
5月29日清晨6时,红四团赶到泸定桥。
22名勇士突击泸定桥。
连长廖大珠带领的22名勇士最终冲过了泸定桥。
对泸定桥的夺占,是长征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仗。否则,如果红军主力被分割,后果将不可想象。
接下来是腊子口。
夺占腊子口的时候,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红一、四方面军已经分裂了。当时张国焘率领红军主力南下,毛泽东带领7000名红军北上,这是当时非常严重的一个局面。1935年9月17日攻占天险腊子口,打开红军北上门户,是王开湘革命战争生涯的顶点。
腊子口是一个三十多米宽的山口,两边是悬崖陡壁,周围则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山口下面的两座山峰之间是一段深不见底的急流,一座木桥将两座山峰连在一起。
过腊子口必过此桥,再无别路。
如果红军打不下腊子口,北进的队伍只有回头。
而当时红军坚决不能回头。腊子口打下来之后的第二天,彭德怀经过这里,非常感叹,他说:“不知道昨天我们红一军团这些英雄,是怎么爬上悬崖峭壁投掷手榴弹的。”因为腊子口前面一段50米的崖路上,手榴弹的弹片铺满了一地。
谁爬上去的?就是四团的团长王开湘。
一军团主力二师王开湘的四团担任主攻。战斗最激烈时,林彪亲自到四团指挥,团长王开湘则亲自率两个连从腊子口右侧攀登悬崖陡壁,摸向敌后。黑夜中正面拼杀正酣,一颗白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王开湘迂回成功!三颗信号弹又腾空而起,林彪命令总攻!
冲锋号声、重机枪声、迫击炮声和呐喊声随着历史远去了,唯王开湘在拂晓晨曦中的呼唤像洪钟一样回响:“同志们,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
王开湘讲这句话的时候,离他最后告别这个世界只剩下两个月。
长征到达吴起镇,王开湘突患伤寒,高烧不退,当时红军也没有特效药。11月上旬,在红军医院,不堪忍受伤寒病痛的这位长征先锋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他仍是我们红军著名的战将,是一个典型的硬汉。
作为红四团的团长,长征中王开湘经常走在红军队伍的最前面,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而且逢战斗就战斗。他是一名典型意义上的摧枯拉朽、战功卓著的战将。我个人真觉得腊子口那儿应该立一座青铜雕像,把王开湘的像永远地竖立在那里,作为纪念。
王开湘同志那句“同志们,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也应该刻在雕像上。
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王开湘就是这样的勇士。
很多倒下来的先烈,他们没有赶上评功授奖,肩膀上没有佩戴军衔,胸前没有挂满勋章,他们在革命成功之前已经早早地牺牲了。但是,革命胜利的果实是他们播下来的种子。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一场革命运动中,有这样一个领袖集团,有这样一个战将集团,有这样一个勇士集团,当这些力量结合在一起时,它就成为一支队伍真正的生命力,凤凰涅槃般的生命力,任何力量也压不倒,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名字逐渐被遗忘,他们披着硝烟创造的事业却长存。
所以我在《苦难辉煌》中就大写特写这一笔。今天的英雄,大家知道的我可以少写,大家不知道的那些人,我一定要多写,因为那些人同样是军队的脊梁,民族的脊梁。
63.左权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铸就不朽辉煌
左权黄埔一期毕业,毕业之后又进入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然后从莫斯科中山大学转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从苏联回来以后,他进入闽西苏区工作。
左权后来主要的贡献是什么呢?他是中央红军中两位最主要的指挥官的主要辅佐者,一位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林彪,另外一位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兼八路军前方的主要负责人彭德怀。左权先后成为了我军两员著名战将林彪和彭德怀的参谋长,而且在这两个人身边都得到了极大的信任。
左权是在红一军团最严峻的时候,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时候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的,直接与军团长林彪配合。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