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xbqg.net,歌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那新人乐迷发帖是问:“普通乐迷听歌和学音乐的人听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最近在学吉他。吉他老师总说他听到的东西和我听到的不一样。我就搞不懂了,专业人士和普通人听到的音乐真的很不一样吗?他们会更专注于某些乐器的声音?或者更关注高低音?关注歌手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底下有个玩摇滚的乐迷给他做了解答:

    ——

    你要练吉他的话,你应该会更多的关注歌曲里吉他的声音,而不单单只是在乎歌手的唱音。听一首歌。你会先听出原声吉他的扫弦,分解,然后听出一些明显的弹奏技巧。

    当你组乐队玩电吉他后,你会发现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很多都是吉他创造的,失真。蛙音,延时……出来的效果千变万化、

    玩乐队时间一久,你就会分辨出架子鼓的底鼓、通鼓、军鼓,它们和贝斯的区别。你会分辨出主音原声Solo和键盘的声音区别,这些在普通人听来,会感觉是一个声音的。

    等渐渐的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你再排练的时候,谁的和弦错了一点,节奏前后卡了一小拍,主唱那个字没在调上。你都能听得出来。

    然后,你再戴上好的耳机听以前常听的歌曲,你会发现音乐的海洋是多么的美妙和广阔,而我们,只是和牛顿一样,在捡捡贝壳而已。

    ——

    林在山用论坛的点赞功能,给这个乐迷的回答点了个赞,他觉得这个业余摇滚乐手说的非常好。

    下面还有个学音乐的学生会员给楼主做了解答:

    ——

    我是学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我们同系的是音乐制作专业,可以说都是做音乐的吧。然而。我们听音乐的角度,就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了。

    说些最简单的,一个录音专业的学生,关注的是这首歌当中人声修音修的多不多。哪些地方是被分成好几次录的而不是一气呵成,伴奏是用的是电脑音色还是真乐器,是在录音棚唱的还是在其他场合,后期处理的时候,压缩的比例大不大等等等等。

    用我家人的话说,学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听音乐根本没有乐趣可言,完全都是在从技术层面做思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从进了大学,每年元旦晚会时,我都边打游戏边告诉我妈,谁是假唱,谁是真唱。

    而学音乐制作的,也就是学编曲的那些学生,他们则会听一首歌的伴奏如何,是用什么音色,或是用什么真乐器伴奏的。他们更多的是从作曲和编曲技术的角度去听,和声,配器,旋律走向,都会有着重的关注。在他们的耳朵里,一首歌是被拆分好的,每个乐器在演奏什么,演奏的水平怎么样,他们一层一层听的都很清楚,并由此来判断,这首歌的制作水平到底如何。

    因为专业与音乐相关,我们的耳朵在听音乐时,注定会关注更多普通乐迷不会去关注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啦。

    尤其林大叔的音乐,不管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听,还是从普通乐迷的角度去听,都很赞啊!

    ——

    对于这样的帖子,林在山自然也要给他点赞。虽然这家伙最后有拍他马屁的意思,但看着别人夸他,他真心舒服啊!

    下面还有一个女乐迷做了很简单的回答:

    ——

    从我个人经历而言,是这样的:

    没学音乐前:他好帅,歌好好听!

    长大一点以后:歌好好听,表达了xx的情感。

    学音乐以后:用了XX和弦,XX技巧

    现在:用了XX和弦XX技巧来表达xx情感,音乐真是太美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呢!

    ——

    看了这女乐迷的回答,林在山轻轻一笑,也随手给这女乐迷点了个赞。

    再往下看,那个“金箍棒”又冒头了,生动幽默的回了一帖:

    ——

    主唱:他這裡用了混聲、wow~這一段這麼處理真是太棒了~

    吉他:我去?這什麼效果器出來的音色?我也要~

    鼓手瞬間跟著音樂對著空氣把鼓的部分扒下來了。

    做編曲的鍵盤注意到了這首歌的和聲處理,配器和旋律動機。

    貝斯說:欸、你們有煙嗎?

    ——

    看到“金箍棒”对乐队贝斯手的无视,林在山会心一笑。

    这“金箍棒”近来在讨论区表现的非常活跃,什么帖子几乎能看到TA的身影。

    TA有时候发长篇大论,有时候发简单的评述。

    听TA的口气,有时候显得很专业。有时候又显得像个孩子。

    TA发帖的文字也很分裂,有时候用简体字发,有时候用繁体字发。

    一边长篇大论或专业点的帖子,TA都用简体字发;调皮一点的回帖。就像上面这种幽默型的,TA会用繁体字发,显得很随心所欲的样子。

    林在山对这哥们儿还挺好奇的。

    一般网上用繁体字发帖说话的人,都是粤语区的网民。

    林在山让吕东查过这“金箍棒”的登陆IP,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粤语区的网友。查询的结果竟然也很分裂。

    这金箍棒每次登陆论坛的IP都不一样,有时候在国内,有时候在国外,完全没有固定的IP。

    按吕东的话讲,这八成是个黑客,每次登陆都会跳机隐藏真实IP。如果林在山真想查TA真实登陆地址的话,他们网络团队可以跟踪一下这“金箍棒”。

    林在山觉得没这个必要,他只是觉得这金箍棒的热情很高涨,这个人很有趣。他希望论坛上能多一点这种既热情又幽默还有专业理论基础的会员。

    对于这个新人网友提出的问题,林在山金箍棒的回帖下面也立刻跟了一帖:

    ……

    普通人听音乐:“这段音乐给我的感觉和联想是什么。”

    学音乐的人听音乐:“这段音乐是什么。”

    进一步讲。音乐人听的更多的,不是音乐本身以外的附加情感或者其他东西,而是音乐本身的构成。

    演唱专业的人可能是在听演奏演唱技法和音乐处理,作曲专业的人则是在听音乐的各种结构(和声、织体、材料发展、配器、结构等等)。

    学音乐的人,或者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更多的构造方式,这在扩大他们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对音乐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通乐迷和专业的音乐人,对于音乐的期望不同。期望得到的满足方式也自然会有不同。

    ……

    林在山把这帖子发出去没10秒钟,回帖的右下角便出现了跳动点赞的提示,点赞的不是别人,正是“金箍棒”。

    金箍棒点赞之后。立刻给林在山发过来了私人消息:“林大叔,你在线吗?我想问你一下,你这首《朋友》前奏中的背景音是什么呀?我听了快100遍了,也听不清那些人到底在说什么。我只听到一句粤语,好像是在说:‘陪我一起打电动?’”

    看到金箍棒的私信,林在山笑了。心想这人还挺执着的,为了听清楚,竟然听了快100遍前奏,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他给对方回:“你耳朵还挺灵的,这段前奏,我混剪了几段人声,没有特别的意思。你对粤语很敏感,你是粤州人吧?”

    “对,我是粤州人。但我平时也总说普通话的。粤语歌和国语歌我都爱听。”

    “这周末《唱作人》的粤语专场你可以期待一下,到时候Beyond论坛会首发我的粤语作品。”

    “嗯,到时候我会第一时间来论坛试听下载。”

    金箍棒紧跟着又发过来了一条私信:“我很喜欢你的音乐,林大叔,我也很欣赏你浪子回头的人生,我想和你交个朋友。”

    “咱们现在不就是朋友么,喜欢听这首《朋友》的朋友,都是我的朋友。你要有什么音乐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给我发论坛私信,咱们一起来讨论。”

    “好的,林大叔,你要加油啊!你出专辑了,我一定会买的,支持你!”

    “谢谢。”

    看着金箍棒单纯的支持话语,林在山心里很是欣慰。

    东艺大的很多学生也很支持他,这些学生在他眼里,都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人。

    “铃铃铃——”

    手机响了,是吴一凡来电。

    吴一凡约林在山晚上吃个便饭,聊聊合作的事。

    这晚林在山带着刘萌萌去和吴一凡一起吃的饭。

    刘萌萌现在已经从马晓东那辞职了,专心在给林在山做经纪人兼助理的工作,未来林在山和彩蝶的合作事务,有不少要由刘萌萌负责处理。所以林在山提前就把刘萌萌介绍给吴一凡认识了,以后好方便沟通。

    好死不死的,马晓东这晚也来林在山和吴一凡他们吃饭的这家餐厅用餐了。

    林在山和吴一凡三人是在包间中用的餐,服务员上菜开门时,马晓东正好路过这间包间,余光一扫,他就扫到刘萌萌的渔网丝袜大长腿了。

    再一看方桌旁边坐着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吴一凡,另一个竟是林在山!(~^~)

    PS:  【跪求月票!跪求推荐票!跪求订阅!】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