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明鹿鼎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韦宝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孙承宗放心。
韦宝已经隐隐看出了孙承宗的顾忌,猜想孙承宗可能是怕自己是他的政敌放出来的诱饵,故意来害他的,所以说了一样有求于孙承宗的事情。
韦宝现在对大明这个时代的认识越来越深了,印象最深的便是像吴三辅说的,大明没有人不求人,无所求是不可能的。
让人觉得自己有所求,其实也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方式,这招其实很好用。
因此,韦宝故意弄了个相求于孙承宗的事情出来。
孙承宗微微一笑,很爽快的道:“韦公子那提举韦家庄的书函呢?老夫现在就签字。韦公子愿意造福乡里,是该鼓励的事。”
韦宝赶紧到议事厅门口,喊王秋雅将提举函拿过来。
王秋雅答应一声,急忙过去。
“不会吧?韦宝进去也没有一点功夫,连督师大人也愿意在他的提举书函上签字?请求朝廷将韦家庄名号赐封下来?”吴三辅不敢相信的问身边的吴雪霞。
吴三辅和吴雪霞要等韦宝一道离开督师府,所以仍然留在江应诏的签押房内等候。
“没什么不可能的,韦宝那张嘴巴,你又不是没有见识过。”吴雪霞眯了眯眼睛。
似乎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吴三辅笑道:“你就对你们家小宝这么相信?他又不是神仙。督师大人可是陛下的老师,跟他一个乡里少年,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干什么这么帮他?而且,这应该还是他们头一次见面吧?”
“头一次见面怎么了?”吴雪霞道:“谈得来谈不来,看的顺眼,或者看不顺眼,有时候见一回就够了!如果没有眼缘,便是在一起一辈子,也不会合得来。”
吴三辅呵呵一笑,没工夫取笑吴雪霞,在门缝偷看韦宝和孙承宗在议事厅那边的情况。虽然听不见说什么,但是吴三辅很想从两个人的表情和举止看出点究竟来。
孙承宗将提举韦家庄的事不当回事,愿意签字,主要因为这不是王侯那种赐封,这种赐封,只是象征一种名誉,没啥用。
某某乡镇用当地名人的前缀,太平常了,张家镇王家村李家寨赵家山,太多了。
韦宝之所以执着做这件事,也不是想通过皇帝的嘴巴,就能使得韦家庄真正成为他个人的私产。
别说皇帝赐名的一个庄子,便是藩王亲王,死后无人继承,或者是犯了什么过错,被削去名号的也很多。
皇帝今天给一个大臣封官,明天又杀掉这个大臣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
韦宝要皇帝的赐名,主要是为韦家庄争取时间!
韦宝很清楚天启皇帝还能在历史上蹦跶多久,也就四年左右的功夫就要挂。
但韦宝相信,天启皇帝这四年多的余生,足够他将韦家庄弄出城市雏形,更能为他将韦家庄的周边防务搞起来,赢取足够的时间。
四年功夫,韦宝自信能将韦家庄建城一座巨大的堡垒!
或者说是乌龟壳。
韦宝是属乌龟的性子,有事爱躲起来,藏起来,有这么一处再大风云变幻也损害不进来的堡垒,这么一大片根据地,将来不管是走官场道路,还是造反路线,都是坚实的基础!
所以韦宝需要天启皇帝的赐名,需要天启皇帝之口,给予他律法正统的承认,承认他是这韦家庄的主人,不用受到辽西当地官府的钳制,自己在韦家庄内,真正能像一方主宰一般的去营建一切。
这也是孙承宗没有到过韦家庄,不知道韦家庄的具体情况,正常人初听起来,一个庄子,还能起啥幺蛾子?成啥气候?而且又是一块三不沾的滨海贫瘠之地,更无所谓了。
若是辽东敏感的战略地带,能与建奴或者蒙古人,或者跟朝鲜人搭上关系的地方,孙承宗就不会这么随便处置了。
又或者是江南富庶之地,牵扯甚广,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也不能随便处置。
现在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除了吴家和祖家,都签字钤印画押了,孙承宗觉得他这么做,不过是顺水人情。难道当地人看的不比他清楚?孙承宗估计韦宝既然连朝廷对建奴用兵都舍得捐这么大笔银子出来,平时一定对地方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才会受到众人如此推举。
韦宝将提举韦家庄的书函交给孙承宗。
孙承宗将书函摆在一张桌案上,工工整整的同其他人一样,写上姓名,籍贯,职务,并取下自己腰间的印章盖上,并且还打上了指模。
“韦公子,这样可以了吗?”孙承宗笑着将书函交给韦宝。
韦宝看了一眼,孙承宗的字迹娟秀,倒有点娘里娘气,而且位置也很不醒目,放在众人之后。但孙承宗这三个字,似乎带有某种魔力,即便字迹不醒目,位置不醒目,仍然能教人一眼看见!
这就是名望的力量。韦宝暗忖,这下有了一大帮辽西辽东世家大户的联名提举,又有了孙承宗大人的签字钤印画押,我看看魏忠贤还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办,收了自己那么多银子,自己还将主要的几个大太监都打点好了,你们不能光收银子不做事啊!
“多谢督师大人!督师大人的字真漂亮。”韦宝顺其自然的赞美了一句。
孙承宗轻轻地抚了抚胡须,笑道:“我的字不行。不过,我对儒家修身倒是有很多体会。夫修圣人之道,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为人之主宰,亦为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故象山与阳明继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说之后,力倡“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门“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与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与“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等心佛一体、佛与众生一体之说,实深为高远矣!惟欲真能达到宇宙与吾心一体及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之无上境界,不能说以会得此理、说得此理即能达到,须从心地上性地上切实作工夫,脚跟确实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与物冥、理与事冥、性与道冥、道与天冥”之神圣境界,浑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无内外,无将迎,无物我,无动静;此则已至由太极而无极境界矣!”
韦宝一汗,怎么又开始胡扯起来了?孙承宗不是个文人吗?这么爱谈修身之道?什么意思?
“大人对儒学研究的深度,非我能领悟的,恕我愚钝。”韦宝微微一笑,一个马屁砸过去,虽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却显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韦宝虽然没事的时候,也爱爱看看儒家道家的各种文章,学习学习,尤其喜欢中庸之道。
但如果要说养身修身,韦宝已经学了正宗太极拳太极棍了,何必还研究你儒家养身修身的一些理论?
孙承宗见韦宝感兴趣,似乎很高兴,接着道:“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务者,外求其道于天下万事万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于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故求其道于吾心,自可普万事而无或遗。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经》曰:“道在尔躬。”“道在尔心。”岂远乎哉?余故常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用佛家语意说则“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当体即得。是故与其倡“心即理”、“性即理”,远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备该万理,万理皆归一道。自伏羲、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轲止,圣圣相传,皆言道而不言理,传道而不传理。所以然者,以举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举理字,以立理学,除标新立异别开路径而外,岂有他哉?韩愈力倡道统之说,宋儒意欲创“理统”以继“道统”,井求之于禅释;且后分裂道术,各执一端,而有程朱陆王之千古公案,纷争不息,延及各家门人,亦复互相攻讦,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事,一经各立门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辩而理愈纷,理愈争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谓“无事生事”、“无争生争”者也。”
韦宝这句话算是听懂了,点头道:“不错!“无事生事”、“无争生争”,最是坏事。”暗忖东林党不就一帮这种货色吗?
大明阉党势力大的时期很多,但哪个时期也不如明末伤经断骨,因为天启朝之后,阉党被崇祯弄干净了!没有阉党了,东林党独大,天下毁坏的更快。
孙承宗见韦宝赞成自己的观点,更为高兴,觉得韦宝与自己的想法很投契。
在古代,读书人是非常注重思想观点的,尤其是当官的读书人!
在孙承宗看来,韦宝已经有秀才功名,并且是豪富之家了!最不济,最底限,将来也至少是辽西辽东当地的重要官员!
大明秀才很多,穷人家的秀才连糊口都难,但是有钱人家的秀才,已经算是不小的功名了,功名只有和金银捆绑在一起,才更能生辉。
若是韦宝能再进一步,弄个举人的功名,单凭韦宝今日捐赠24万两纹银巨款的功劳,再花费点银两,直接便可以补一个七品官的缺。而且韦宝现在这么年轻,就这么有头脑,有手段,以孙承宗的慧眼看来,韦宝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所以,他很想弄清楚韦宝是否与他的想法一致。
当然,孙承宗的这些想法,就不是韦宝能琢磨透的了,韦宝还以为孙承宗年纪大了,话多?见谁爱跟谁聊兴趣爱好?还是看自己有眼缘?喜欢跟自己聊天?
反正没啥文化修养的韦宝,是不会想到孙承宗这是借着谈养身修身,在试探自己的政见,他还远没有到能与古代大儒谈文论道的思想境界。
“韦公子啊,夫道,寂然无物、无形、无名、无体、无象,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广被万物而无或遗,中应万事而无不当。故天下万变万化,要皆备於吾心,一心不动,肆应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于吾心也。举心,则性自在其中矣;举性,则道自在其中矣;举道,则天地万物自在其... -->>
韦宝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孙承宗放心。
韦宝已经隐隐看出了孙承宗的顾忌,猜想孙承宗可能是怕自己是他的政敌放出来的诱饵,故意来害他的,所以说了一样有求于孙承宗的事情。
韦宝现在对大明这个时代的认识越来越深了,印象最深的便是像吴三辅说的,大明没有人不求人,无所求是不可能的。
让人觉得自己有所求,其实也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方式,这招其实很好用。
因此,韦宝故意弄了个相求于孙承宗的事情出来。
孙承宗微微一笑,很爽快的道:“韦公子那提举韦家庄的书函呢?老夫现在就签字。韦公子愿意造福乡里,是该鼓励的事。”
韦宝赶紧到议事厅门口,喊王秋雅将提举函拿过来。
王秋雅答应一声,急忙过去。
“不会吧?韦宝进去也没有一点功夫,连督师大人也愿意在他的提举书函上签字?请求朝廷将韦家庄名号赐封下来?”吴三辅不敢相信的问身边的吴雪霞。
吴三辅和吴雪霞要等韦宝一道离开督师府,所以仍然留在江应诏的签押房内等候。
“没什么不可能的,韦宝那张嘴巴,你又不是没有见识过。”吴雪霞眯了眯眼睛。
似乎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吴三辅笑道:“你就对你们家小宝这么相信?他又不是神仙。督师大人可是陛下的老师,跟他一个乡里少年,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干什么这么帮他?而且,这应该还是他们头一次见面吧?”
“头一次见面怎么了?”吴雪霞道:“谈得来谈不来,看的顺眼,或者看不顺眼,有时候见一回就够了!如果没有眼缘,便是在一起一辈子,也不会合得来。”
吴三辅呵呵一笑,没工夫取笑吴雪霞,在门缝偷看韦宝和孙承宗在议事厅那边的情况。虽然听不见说什么,但是吴三辅很想从两个人的表情和举止看出点究竟来。
孙承宗将提举韦家庄的事不当回事,愿意签字,主要因为这不是王侯那种赐封,这种赐封,只是象征一种名誉,没啥用。
某某乡镇用当地名人的前缀,太平常了,张家镇王家村李家寨赵家山,太多了。
韦宝之所以执着做这件事,也不是想通过皇帝的嘴巴,就能使得韦家庄真正成为他个人的私产。
别说皇帝赐名的一个庄子,便是藩王亲王,死后无人继承,或者是犯了什么过错,被削去名号的也很多。
皇帝今天给一个大臣封官,明天又杀掉这个大臣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
韦宝要皇帝的赐名,主要是为韦家庄争取时间!
韦宝很清楚天启皇帝还能在历史上蹦跶多久,也就四年左右的功夫就要挂。
但韦宝相信,天启皇帝这四年多的余生,足够他将韦家庄弄出城市雏形,更能为他将韦家庄的周边防务搞起来,赢取足够的时间。
四年功夫,韦宝自信能将韦家庄建城一座巨大的堡垒!
或者说是乌龟壳。
韦宝是属乌龟的性子,有事爱躲起来,藏起来,有这么一处再大风云变幻也损害不进来的堡垒,这么一大片根据地,将来不管是走官场道路,还是造反路线,都是坚实的基础!
所以韦宝需要天启皇帝的赐名,需要天启皇帝之口,给予他律法正统的承认,承认他是这韦家庄的主人,不用受到辽西当地官府的钳制,自己在韦家庄内,真正能像一方主宰一般的去营建一切。
这也是孙承宗没有到过韦家庄,不知道韦家庄的具体情况,正常人初听起来,一个庄子,还能起啥幺蛾子?成啥气候?而且又是一块三不沾的滨海贫瘠之地,更无所谓了。
若是辽东敏感的战略地带,能与建奴或者蒙古人,或者跟朝鲜人搭上关系的地方,孙承宗就不会这么随便处置了。
又或者是江南富庶之地,牵扯甚广,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也不能随便处置。
现在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除了吴家和祖家,都签字钤印画押了,孙承宗觉得他这么做,不过是顺水人情。难道当地人看的不比他清楚?孙承宗估计韦宝既然连朝廷对建奴用兵都舍得捐这么大笔银子出来,平时一定对地方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才会受到众人如此推举。
韦宝将提举韦家庄的书函交给孙承宗。
孙承宗将书函摆在一张桌案上,工工整整的同其他人一样,写上姓名,籍贯,职务,并取下自己腰间的印章盖上,并且还打上了指模。
“韦公子,这样可以了吗?”孙承宗笑着将书函交给韦宝。
韦宝看了一眼,孙承宗的字迹娟秀,倒有点娘里娘气,而且位置也很不醒目,放在众人之后。但孙承宗这三个字,似乎带有某种魔力,即便字迹不醒目,位置不醒目,仍然能教人一眼看见!
这就是名望的力量。韦宝暗忖,这下有了一大帮辽西辽东世家大户的联名提举,又有了孙承宗大人的签字钤印画押,我看看魏忠贤还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办,收了自己那么多银子,自己还将主要的几个大太监都打点好了,你们不能光收银子不做事啊!
“多谢督师大人!督师大人的字真漂亮。”韦宝顺其自然的赞美了一句。
孙承宗轻轻地抚了抚胡须,笑道:“我的字不行。不过,我对儒家修身倒是有很多体会。夫修圣人之道,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为人之主宰,亦为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故象山与阳明继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说之后,力倡“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门“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与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与“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等心佛一体、佛与众生一体之说,实深为高远矣!惟欲真能达到宇宙与吾心一体及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之无上境界,不能说以会得此理、说得此理即能达到,须从心地上性地上切实作工夫,脚跟确实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与物冥、理与事冥、性与道冥、道与天冥”之神圣境界,浑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无内外,无将迎,无物我,无动静;此则已至由太极而无极境界矣!”
韦宝一汗,怎么又开始胡扯起来了?孙承宗不是个文人吗?这么爱谈修身之道?什么意思?
“大人对儒学研究的深度,非我能领悟的,恕我愚钝。”韦宝微微一笑,一个马屁砸过去,虽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却显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韦宝虽然没事的时候,也爱爱看看儒家道家的各种文章,学习学习,尤其喜欢中庸之道。
但如果要说养身修身,韦宝已经学了正宗太极拳太极棍了,何必还研究你儒家养身修身的一些理论?
孙承宗见韦宝感兴趣,似乎很高兴,接着道:“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务者,外求其道于天下万事万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于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故求其道于吾心,自可普万事而无或遗。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经》曰:“道在尔躬。”“道在尔心。”岂远乎哉?余故常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用佛家语意说则“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当体即得。是故与其倡“心即理”、“性即理”,远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备该万理,万理皆归一道。自伏羲、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轲止,圣圣相传,皆言道而不言理,传道而不传理。所以然者,以举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举理字,以立理学,除标新立异别开路径而外,岂有他哉?韩愈力倡道统之说,宋儒意欲创“理统”以继“道统”,井求之于禅释;且后分裂道术,各执一端,而有程朱陆王之千古公案,纷争不息,延及各家门人,亦复互相攻讦,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事,一经各立门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辩而理愈纷,理愈争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谓“无事生事”、“无争生争”者也。”
韦宝这句话算是听懂了,点头道:“不错!“无事生事”、“无争生争”,最是坏事。”暗忖东林党不就一帮这种货色吗?
大明阉党势力大的时期很多,但哪个时期也不如明末伤经断骨,因为天启朝之后,阉党被崇祯弄干净了!没有阉党了,东林党独大,天下毁坏的更快。
孙承宗见韦宝赞成自己的观点,更为高兴,觉得韦宝与自己的想法很投契。
在古代,读书人是非常注重思想观点的,尤其是当官的读书人!
在孙承宗看来,韦宝已经有秀才功名,并且是豪富之家了!最不济,最底限,将来也至少是辽西辽东当地的重要官员!
大明秀才很多,穷人家的秀才连糊口都难,但是有钱人家的秀才,已经算是不小的功名了,功名只有和金银捆绑在一起,才更能生辉。
若是韦宝能再进一步,弄个举人的功名,单凭韦宝今日捐赠24万两纹银巨款的功劳,再花费点银两,直接便可以补一个七品官的缺。而且韦宝现在这么年轻,就这么有头脑,有手段,以孙承宗的慧眼看来,韦宝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所以,他很想弄清楚韦宝是否与他的想法一致。
当然,孙承宗的这些想法,就不是韦宝能琢磨透的了,韦宝还以为孙承宗年纪大了,话多?见谁爱跟谁聊兴趣爱好?还是看自己有眼缘?喜欢跟自己聊天?
反正没啥文化修养的韦宝,是不会想到孙承宗这是借着谈养身修身,在试探自己的政见,他还远没有到能与古代大儒谈文论道的思想境界。
“韦公子啊,夫道,寂然无物、无形、无名、无体、无象,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广被万物而无或遗,中应万事而无不当。故天下万变万化,要皆备於吾心,一心不动,肆应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于吾心也。举心,则性自在其中矣;举性,则道自在其中矣;举道,则天地万物自在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