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官场之高手过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孙部长手里的这份干部调整名单,都是牛省长亲自拍板的,现在又经王书记点头,在孙部长的心里认为,基本是板上钉钉了,不过是需要从省委常委会上走个程序罢了。
令孙部长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常委会上对干部调整方案的讨论,跟他之前想到的情形,完全不同。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条名为“官运亨通”的谚语,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你给领导送点钱,摇身一变成科员;上级领导感觉爽,半年提拔当科长;请客送礼努努力,再过一年转处级;若再动脑又动心,就有机会进省厅;走上钱财美色路,可望打动组织部;腐拜贪污真入行,地方提调进中央。
官场中混的人想要升官提拔出人头地,先得拍着自己的心窝子问一句,你“入行”了吗?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拉倒吧!这年头打完苍蝇打老虎,三严三实抓的严,谁有那雄心豹子胆?”
是啊!历朝历代政府对于惩处官员腐拜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比方说,武则天当年鼓励告密、雍正皇帝痛下杀手、特别是明朝的朱元璋,由于他本人草根出身,从小亲眼目睹数个至亲骨肉被活活饿死,所以他对自己治下的官僚涉嫌**处理手段可谓是心狠手黑,甚至达到了变啊态的程度。
你只要读读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第一部足矣,当时的县令,贪污二百兩银子,待遇是剥皮萱草挂在堂上,以儆效尤。这位皇帝非常善于“草菅人命”,一直杀到各地州县,官吏奇缺,致使很多知府县令,披枷戴镣上岗问案,审完犯人后自己再上刑场的,屡见不鲜。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严苛的政治环境下,贪官污吏,前赴后继,杀不胜杀,明王朝一样也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给官僚机构的更替,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那么它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可救药的腐拜呢?
不仅仅在中国,号称民啊主自由的美国也曾经经历过一个所谓的“镀金时代”。 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产值迅速赶超英法德等欧洲强国,与此同时社会财富急剧积累,但这个时代恰恰也是美国历史上政治最腐拜的时期,政党分赃、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现象滋生蔓延,最终激起社会强烈的改革要求。
1905年,有一名法国人绘制了一幅美国“腐拜地图”,对美国45个州的政治状况进行了区分,结果只有6个州政治清明,13个州属于部分腐拜,25个州完全腐拜。还有学者专门考察了美国1815至1975年间的腐拜现象,描绘了一条“腐拜指数”曲线,显示美国历史上有三段腐拜高发期,分别是 1840年前后,1857-1861年,1868-1876年(腐拜指数最高)。
与腐拜浪潮相伴的是整个社会浮躁不安,追逐财富成为一切的中心。1873年,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讽刺这个时代:“浮华而铜臭弥漫,奢靡的泡沫背后,只剩下一堆冰冷的金子,就连空气中都充满阴谋的味道。”
庆幸的是,伴随着社会财富的扩张,美国的政治社会文明也在前进,反腐拜进程缓慢而有成效。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系统反腐走在了前列,美国通过系列反腐法律,比如1907年的《提尔曼法案》,首次规定禁止公司和全国性银行向竞选公职的候选人提供捐款;1910年通过《联邦反腐拜行为法》,开启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先声。
除此之外,新闻媒体对美国反腐也贡献很大。1870-1920年间,美国独立性城市报纸的比例从11%上升到62%,而腐拜是新闻热点中的热点,吸引了记者们的普遍关注。著名记者林肯.斯蒂芬斯曾从密苏里城出发,沿路调查明尼阿波利斯等6个城市的政治状况,将政商狼狈为奸的现实发表于自己任主编的《麦克卢尔》杂志上,1904年又汇编成书《城市的耻辱》,在美国热销。斯蒂芬斯等一批黑幕揭发者通过自己的调查和文章,让全社会意识到了腐拜的严重和危害。
多方努力使美国反腐出现了积极的成果。文首所提的美国1815至1975年间的“腐拜指数”曲线显示,美国在1914年前后曾经一度出现0.16的最低水平,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又增至0.274,但是之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体在0.2的水平上,美国刹住了腐拜之风。
当下国内对于官员贪乌腐拜问题从高层的重视程度来说的确是相当鹤唳风声,至于一层层落实到底下究竟效果如何,... -->>
孙部长手里的这份干部调整名单,都是牛省长亲自拍板的,现在又经王书记点头,在孙部长的心里认为,基本是板上钉钉了,不过是需要从省委常委会上走个程序罢了。
令孙部长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常委会上对干部调整方案的讨论,跟他之前想到的情形,完全不同。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条名为“官运亨通”的谚语,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你给领导送点钱,摇身一变成科员;上级领导感觉爽,半年提拔当科长;请客送礼努努力,再过一年转处级;若再动脑又动心,就有机会进省厅;走上钱财美色路,可望打动组织部;腐拜贪污真入行,地方提调进中央。
官场中混的人想要升官提拔出人头地,先得拍着自己的心窝子问一句,你“入行”了吗?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拉倒吧!这年头打完苍蝇打老虎,三严三实抓的严,谁有那雄心豹子胆?”
是啊!历朝历代政府对于惩处官员腐拜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比方说,武则天当年鼓励告密、雍正皇帝痛下杀手、特别是明朝的朱元璋,由于他本人草根出身,从小亲眼目睹数个至亲骨肉被活活饿死,所以他对自己治下的官僚涉嫌**处理手段可谓是心狠手黑,甚至达到了变啊态的程度。
你只要读读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第一部足矣,当时的县令,贪污二百兩银子,待遇是剥皮萱草挂在堂上,以儆效尤。这位皇帝非常善于“草菅人命”,一直杀到各地州县,官吏奇缺,致使很多知府县令,披枷戴镣上岗问案,审完犯人后自己再上刑场的,屡见不鲜。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严苛的政治环境下,贪官污吏,前赴后继,杀不胜杀,明王朝一样也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给官僚机构的更替,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那么它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可救药的腐拜呢?
不仅仅在中国,号称民啊主自由的美国也曾经经历过一个所谓的“镀金时代”。 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产值迅速赶超英法德等欧洲强国,与此同时社会财富急剧积累,但这个时代恰恰也是美国历史上政治最腐拜的时期,政党分赃、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现象滋生蔓延,最终激起社会强烈的改革要求。
1905年,有一名法国人绘制了一幅美国“腐拜地图”,对美国45个州的政治状况进行了区分,结果只有6个州政治清明,13个州属于部分腐拜,25个州完全腐拜。还有学者专门考察了美国1815至1975年间的腐拜现象,描绘了一条“腐拜指数”曲线,显示美国历史上有三段腐拜高发期,分别是 1840年前后,1857-1861年,1868-1876年(腐拜指数最高)。
与腐拜浪潮相伴的是整个社会浮躁不安,追逐财富成为一切的中心。1873年,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讽刺这个时代:“浮华而铜臭弥漫,奢靡的泡沫背后,只剩下一堆冰冷的金子,就连空气中都充满阴谋的味道。”
庆幸的是,伴随着社会财富的扩张,美国的政治社会文明也在前进,反腐拜进程缓慢而有成效。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系统反腐走在了前列,美国通过系列反腐法律,比如1907年的《提尔曼法案》,首次规定禁止公司和全国性银行向竞选公职的候选人提供捐款;1910年通过《联邦反腐拜行为法》,开启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先声。
除此之外,新闻媒体对美国反腐也贡献很大。1870-1920年间,美国独立性城市报纸的比例从11%上升到62%,而腐拜是新闻热点中的热点,吸引了记者们的普遍关注。著名记者林肯.斯蒂芬斯曾从密苏里城出发,沿路调查明尼阿波利斯等6个城市的政治状况,将政商狼狈为奸的现实发表于自己任主编的《麦克卢尔》杂志上,1904年又汇编成书《城市的耻辱》,在美国热销。斯蒂芬斯等一批黑幕揭发者通过自己的调查和文章,让全社会意识到了腐拜的严重和危害。
多方努力使美国反腐出现了积极的成果。文首所提的美国1815至1975年间的“腐拜指数”曲线显示,美国在1914年前后曾经一度出现0.16的最低水平,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又增至0.274,但是之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体在0.2的水平上,美国刹住了腐拜之风。
当下国内对于官员贪乌腐拜问题从高层的重视程度来说的确是相当鹤唳风声,至于一层层落实到底下究竟效果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