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xbqg.net,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文静,屈突通要过去。刘文静不让过,一定要收保护费,保护费还比较重,那就是投降,投降还有可能考虑考虑让你过,不投降肯定不能过。
屈突通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一定要过,刘文静的态度也同样坚决,不投降,说破大天也不能让过。和平解决问题的幻想破灭了,屈突通决定武力闯关。刘文静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而且这哥们还阴的很。
在永丰仓外,他们打了一架,结果是屈突通失败。幸好当时的潼关还在隋朝的手中,屈突通打算去潼关休养一下生息。这时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潼关守将刘纲吃了败仗,被王长谐夺走了潼关城南的大营。屈突通这回知道了刘文静到底有多么的阴,你这是要把我往死里整啊。
关键时刻,屈突通开发了思维,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既然你不让我去潼关,我偏偏就要去,于是屈突通在潼关城北大营扎下了脚。用意很明显,你刘文静别给我留什么空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我也要转过去。
刘文静当然也看出来了屈突通的用意,他所采取的行动就是不动,以不变应万变。于是二人就在这抗上了,看谁能抗过谁。
在走之前,他任命了潼关的守将——桑显和。对于这哥们,我想他足够幸运,连连打败仗,两次几乎全军覆没,现在还委以重任,只因为屈突通手下已经没有可以用的人了。屈突通是这样的的孤独,他本以为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挽救大厦于将崩,然而他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他前脚一走,后脚桑显和现出城池,向刘文静投降。桑显和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并不笨,没必要为了昏君搭上自己的性命。刘文静派窦琮和桑显和率轻骑兵去追屈突通,一路上马不停蹄,终于在稠桑(今河南省灵宝市北)追上了屈突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屈突通命令部队摆开阵势,坚守不动。窦琮也是有备而来,上来也不进攻,直接用上杀手锏,给屈突通出了一个难题。这个杀手锏就是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人,谁无父母;父,谁无儿女。父子之情乃天伦在大情,很少有人能够置之不顾。
屈突通让我们看到了这极其少见的一幕,窦琮派屈突寿上去,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告诉屈突通,现在长安已经是李渊的了,你老人家就识点时务,投降算了。跟谁混不是混呢,而且人家唐公,可比杨广大方。不能亏待了你老人家。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是,突然间屈突通的二杆子精神犯了,看见屈突寿出现,父子俩一句话还没有说呢。就命令放箭。具体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屈突寿满含微笑的走到两军阵前。屈突通二话不说,声嘶力竭的高喊:“弓箭手放箭。”
一个士兵不明白的问了一句:“那是您的亲生儿子,您确定让我们放箭。”屈突通没好气的说:“他已经不是我的儿子,我和他之前是父子,现在我们是仇敌。”
于是,屈突寿被这个场景吓坏了。终于知道了自己老爹的厉害,乖乖的回到军阵中。屈突寿没有用,窦琮知道了屈突通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吃软的人。好弄;吃硬的人,也好弄;软硬不吃的人,最难弄。屈突通就是这样一个人。要知道,这种人虽然盐油不进,软硬不吃,也并不是没有弱点的。
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人,也长着一颗红色的心,被刀砍一下。也能流出血来。他们的心不是石头做的,虽然表面很硬,内里却很软。之所以表面很硬,是因为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们。
当然了,不同的人,信念不同,屈突通的信念就是手下这些兵还听自己的就行,大不了就打一仗。打不赢我就跑路。所以干什么都是要本钱的,谈判需要本钱;坚持原则。也需要本钱;屈突通的本钱就是这些曾经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如果没有这些本钱,窦琮才没有这好心情和他在这耗着呢?直接把你抓起来。投降就带回去,不投降则就地处决,还真以为自己是大腕呢?有本钱,才好谈条件,这是做买卖的规矩。
有一个字眼是用来形容好高鹜远又抗压力弱的人――草莓族。“草莓”,就是外表鲜艳内在甜美,但是却很容易压碎。这是用来形容一些很有才华能力,但却因为其成长过程太过顺利,结果没有什么抗压性,一遇到大一点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
隋炀帝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颗“草莓”。他都很有才华,很早就参与国政,不过说是参与国政,其实也不过就发表点意见,出张嘴而已,比较实际且细部的执行工作都是别人去干的。所以他便觉得:国家大事没什么困难的。这导致了后来他一遇到挫折就捱不住,而成天只想逃避现实。
隋炀帝后来会留连于江南不肯回北方去“重头收拾旧山河”,就是因为没遇过什么大挫折而经不起失败。如果他成长的过程不那么顺利,也历经过一些艰辛的话,以他的才华,应该会有一番作为的吧!
可惜了!不过,说老杨一辈子顺,倒也不见得。在苛父严母面前“装b”20年,他的帝座得来容易吗?当然,我也不反对杨二有遭遇挫折之时。但是,杨二的“顺”只是相对的。
他也就在自个儿老爸老妈面前装乖那一会儿比较憋屈,不过他大哥不争气,他爸妈又宠他,朝臣其实也不怎么激烈反对他上位。就是因为“宗法”的原因有些绕不过来,而拖了一些时间才让他上位而已。但是杨二的这一点“不顺”跟李二的“不顺”比起来又如何呢?
即使是李二已经干预过了修史,但是我们仍能从现有的史书中看出他大哥跟小弟绝对比杨二的大哥强上好几倍吧!而且杨二的老爸老妈虽说因为传统的因故而迟迟没有改立杨二为太子,可杨二的老爸老妈也从来没有打压过杨二吧!李二他老爸可是有打压过李二的。
再来,杨二那时,太子必须坐镇京城,所以杨二他大哥(当时的太子)自始至终没有能出去立战功,其威望也就差杨二很多了。而李二那时,等到他老哥被封为太子时,他老哥在此前也早已立了不少战功,有着不小的威望――即使还差了李二一点点。
另外,同样是统一天下的战争。李二是亲上战场躬冒矢石打了好几仗才终于定鼎。杨二却是坐镇帅营,只要将命令交待下去就好,而且只须打陈国一仗就完全统一的大业了!
再说了,李二逐鹿中原面对的那些对手跟杨二南征时面对的陈国,强得太多了吧!相较之下,杨二虽然成长过程中也有小小不顺之时,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帆风顺的。
这都让他觉得天下事很简单,也认为自己很英明很睿智。于是,未来的悲剧就这样悄悄地种下了……政治也是一场买卖,只不过这笔买*较大。对于有本钱的屈突通,窦琮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难道真的要再打一仗吗?
来的时候刘将军已经告诉了,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窦琮没有办法,并不代表桑显和没有办法。这哥们已经选择了叛徒这个角色,就要把叛徒演到底。毕竟是跟屈突通混过的,这哥们多少对这位老首长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的内心没有他表明的那样坚强。也知道屈突通虽然是个二杆子,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可不是二杆子。(未完待续)
刘文静,屈突通要过去。刘文静不让过,一定要收保护费,保护费还比较重,那就是投降,投降还有可能考虑考虑让你过,不投降肯定不能过。
屈突通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一定要过,刘文静的态度也同样坚决,不投降,说破大天也不能让过。和平解决问题的幻想破灭了,屈突通决定武力闯关。刘文静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而且这哥们还阴的很。
在永丰仓外,他们打了一架,结果是屈突通失败。幸好当时的潼关还在隋朝的手中,屈突通打算去潼关休养一下生息。这时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潼关守将刘纲吃了败仗,被王长谐夺走了潼关城南的大营。屈突通这回知道了刘文静到底有多么的阴,你这是要把我往死里整啊。
关键时刻,屈突通开发了思维,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既然你不让我去潼关,我偏偏就要去,于是屈突通在潼关城北大营扎下了脚。用意很明显,你刘文静别给我留什么空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我也要转过去。
刘文静当然也看出来了屈突通的用意,他所采取的行动就是不动,以不变应万变。于是二人就在这抗上了,看谁能抗过谁。
在走之前,他任命了潼关的守将——桑显和。对于这哥们,我想他足够幸运,连连打败仗,两次几乎全军覆没,现在还委以重任,只因为屈突通手下已经没有可以用的人了。屈突通是这样的的孤独,他本以为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挽救大厦于将崩,然而他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他前脚一走,后脚桑显和现出城池,向刘文静投降。桑显和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并不笨,没必要为了昏君搭上自己的性命。刘文静派窦琮和桑显和率轻骑兵去追屈突通,一路上马不停蹄,终于在稠桑(今河南省灵宝市北)追上了屈突通。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屈突通命令部队摆开阵势,坚守不动。窦琮也是有备而来,上来也不进攻,直接用上杀手锏,给屈突通出了一个难题。这个杀手锏就是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人,谁无父母;父,谁无儿女。父子之情乃天伦在大情,很少有人能够置之不顾。
屈突通让我们看到了这极其少见的一幕,窦琮派屈突寿上去,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告诉屈突通,现在长安已经是李渊的了,你老人家就识点时务,投降算了。跟谁混不是混呢,而且人家唐公,可比杨广大方。不能亏待了你老人家。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是,突然间屈突通的二杆子精神犯了,看见屈突寿出现,父子俩一句话还没有说呢。就命令放箭。具体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屈突寿满含微笑的走到两军阵前。屈突通二话不说,声嘶力竭的高喊:“弓箭手放箭。”
一个士兵不明白的问了一句:“那是您的亲生儿子,您确定让我们放箭。”屈突通没好气的说:“他已经不是我的儿子,我和他之前是父子,现在我们是仇敌。”
于是,屈突寿被这个场景吓坏了。终于知道了自己老爹的厉害,乖乖的回到军阵中。屈突寿没有用,窦琮知道了屈突通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吃软的人。好弄;吃硬的人,也好弄;软硬不吃的人,最难弄。屈突通就是这样一个人。要知道,这种人虽然盐油不进,软硬不吃,也并不是没有弱点的。
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人,也长着一颗红色的心,被刀砍一下。也能流出血来。他们的心不是石头做的,虽然表面很硬,内里却很软。之所以表面很硬,是因为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们。
当然了,不同的人,信念不同,屈突通的信念就是手下这些兵还听自己的就行,大不了就打一仗。打不赢我就跑路。所以干什么都是要本钱的,谈判需要本钱;坚持原则。也需要本钱;屈突通的本钱就是这些曾经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如果没有这些本钱,窦琮才没有这好心情和他在这耗着呢?直接把你抓起来。投降就带回去,不投降则就地处决,还真以为自己是大腕呢?有本钱,才好谈条件,这是做买卖的规矩。
有一个字眼是用来形容好高鹜远又抗压力弱的人――草莓族。“草莓”,就是外表鲜艳内在甜美,但是却很容易压碎。这是用来形容一些很有才华能力,但却因为其成长过程太过顺利,结果没有什么抗压性,一遇到大一点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
隋炀帝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颗“草莓”。他都很有才华,很早就参与国政,不过说是参与国政,其实也不过就发表点意见,出张嘴而已,比较实际且细部的执行工作都是别人去干的。所以他便觉得:国家大事没什么困难的。这导致了后来他一遇到挫折就捱不住,而成天只想逃避现实。
隋炀帝后来会留连于江南不肯回北方去“重头收拾旧山河”,就是因为没遇过什么大挫折而经不起失败。如果他成长的过程不那么顺利,也历经过一些艰辛的话,以他的才华,应该会有一番作为的吧!
可惜了!不过,说老杨一辈子顺,倒也不见得。在苛父严母面前“装b”20年,他的帝座得来容易吗?当然,我也不反对杨二有遭遇挫折之时。但是,杨二的“顺”只是相对的。
他也就在自个儿老爸老妈面前装乖那一会儿比较憋屈,不过他大哥不争气,他爸妈又宠他,朝臣其实也不怎么激烈反对他上位。就是因为“宗法”的原因有些绕不过来,而拖了一些时间才让他上位而已。但是杨二的这一点“不顺”跟李二的“不顺”比起来又如何呢?
即使是李二已经干预过了修史,但是我们仍能从现有的史书中看出他大哥跟小弟绝对比杨二的大哥强上好几倍吧!而且杨二的老爸老妈虽说因为传统的因故而迟迟没有改立杨二为太子,可杨二的老爸老妈也从来没有打压过杨二吧!李二他老爸可是有打压过李二的。
再来,杨二那时,太子必须坐镇京城,所以杨二他大哥(当时的太子)自始至终没有能出去立战功,其威望也就差杨二很多了。而李二那时,等到他老哥被封为太子时,他老哥在此前也早已立了不少战功,有着不小的威望――即使还差了李二一点点。
另外,同样是统一天下的战争。李二是亲上战场躬冒矢石打了好几仗才终于定鼎。杨二却是坐镇帅营,只要将命令交待下去就好,而且只须打陈国一仗就完全统一的大业了!
再说了,李二逐鹿中原面对的那些对手跟杨二南征时面对的陈国,强得太多了吧!相较之下,杨二虽然成长过程中也有小小不顺之时,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帆风顺的。
这都让他觉得天下事很简单,也认为自己很英明很睿智。于是,未来的悲剧就这样悄悄地种下了……政治也是一场买卖,只不过这笔买*较大。对于有本钱的屈突通,窦琮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难道真的要再打一仗吗?
来的时候刘将军已经告诉了,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窦琮没有办法,并不代表桑显和没有办法。这哥们已经选择了叛徒这个角色,就要把叛徒演到底。毕竟是跟屈突通混过的,这哥们多少对这位老首长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的内心没有他表明的那样坚强。也知道屈突通虽然是个二杆子,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可不是二杆子。(未完待续)